APP下载

民运会对文化变迁与民族传承的影响的研究

2014-12-05丁兵心李孝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变迁竞技体育运动

丁兵心 李孝伟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民运会)对增强少数民族体质,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1953年第一届民运会成功举办已有很长的历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逐步与现代体育融合,我国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逐渐被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族人民所接受,民运会成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舞台。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

1.1 劳动与生存的需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初来自劳动,劳动产生了体育也创就了人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人们为了生存从劳动中逐渐产生的。

1.2 娱乐休闲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劳动后的空余时间越来越多。人们把在劳动中产生的一些体育活动进行了改造,使它成为可以强健身体和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并且,人们还发挥想象力,创造了大量的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的摆脱生产劳动的传统体育活动。

1.3 远古祭祀活动的需要

由于人类对自然地无知和敬畏,他们把精神寄托于宗教,一批与宗教祭祀有关的活动便产生了。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时代性变迁与民族传承性互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2.1 变迁与传承的互动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

首先,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时代性变迁与民族性传承的互动。随着外来文化的渗入,原有文化系统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同时文化系统在文化内部新旧因素的不断融合、更新下达到新的协调统一,这就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变迁与传承的互动关系。

其次,中国历史上多民族文化的冲突与交流很多,而每一个朝代的交替都会使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交融。古代中原文化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次冲击,给中原文化带来新的不同元素。这种多民族的交流、融合就是变迁与传承的互动,造就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也保持了蓬勃的生命力。

2.2 变迁与传承的互动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加深了民族体育文化意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不断发展,具有了更强的参与性、时尚性。从第一届民运会到最近的第九届民运会。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6700多名选手在独竹漂、民族式摔跤等16个竞赛项目中共产生129个一等奖,185个表演项目共生产74个一等奖,标志着现在民族体育文化意识已全面兴起。

第二,塑造民族体育文化新形象。现在需要的是建立新的理念,通过时代性变迁和民族性传承的互动,打破传统社会的限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先后对武术、划龙舟和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研究改造,使部分从事这些项目的运动员达到了世界水平。

第三,增强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拥有独特的形式、原始的民族风格等特点,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加强内地与少数民族的沟通,这种沟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促进作用。

3 民族传统体育受到的冲击

第一,我国的民运会借鉴了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对许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包括表演项目)的规则、器械、场地等进行了改革,使比赛项目的现代化和竞技化、欣赏性增强,但同时减弱了民运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第二,在利益和奖牌指标的影响下,各种体育违规现象层出不穷,例如邀请外援、冒名顶替等违规现象已成为民运会的热点,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第三,我国上千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乏建立在个人竞技基础上的竞技特征,与奥林匹克竞技项目更是不一致。第四,尽管民运会已举办了九届,但与全运会等国家级体育赛事相比,民运会在宣传力度及宣传手段多样性等方面明显滞后,宣传不到位,使民运会失去了让全国民众认识、了解、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机会。

4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的建议

4.1 突出特色,准确定位传统体育价值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展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某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历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为拥有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所以具有不同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殊价值和明显的传统性。

4.2 学习现代体育的包容性,促进传统体育开放融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该与现代体育和谐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虽在表现形式、文化底蕴、发展方式等方面与现代体育不同,但并不对立矛盾。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外来强势体育文化的入侵和少数民族所处的边缘地域等原因发展成为今天一种非主流体育文化,但最重要的是其自身的封闭与保守。

4.3 借鉴奥林匹克运动会,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对话与互动

现代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奥运会,它为现代竞技体育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展示平台,大家都熟知的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发扬,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奥运会不仅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舞台,也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机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运会可以从现代体育的发展中学习一些成功的经验。

4.4 传统体育同现代体育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现代体育也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传统体育需要借鉴和学习现代体育的很多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该以现代体育的发展为契机,与现代体育进行合理的融合,最终实现两者和谐发展。

[1]扈诗兴.全国民运会发展思路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

[2]黎文坛,胡小明.民族运动会的发展理念初探[J].体育学刊,2012.

[3]陈碧云,苑其林.全国民运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3.

[4]张斌,黄传兵.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5]李运,张国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价值定位评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

[6]宋海滨.湖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阻碍因素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

[7]张建新,白晋湘,田祖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困境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4).

[8]宋天华,罗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崔国文,程斌.对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07.

[10]王虹,赵晓玲.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

猜你喜欢

变迁竞技体育运动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小渔村的变迁
体育运动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呆呆和朵朵(13)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