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管理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初探
2014-12-05王凤仙晁铭鑫
王凤仙,晁铭鑫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中牟 451450)
学分制是当今高职体育教学中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文章首先探讨了高职体育教学学分制的模式,然后分析了高职学校学分制的特点,最后论述了高职体育要适应学分制的改革和高职体育教学中实行学分制的优势。
1 高职体育教学学分制的模式
高职体育与传统的专业课的教学考核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高职体育考核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高职体育本身所独有的特点进行考核,而不能简单地仿效其他的专业进行考核。一般的高职体育教学的学时数为164学时,学分为8学分,其中必修的学分为3学分,选修的学分为5学分。这种严格的学分管理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逃课率,使得学生只有在上够一定的课时数之后才能进行考核,从而取得本学期的体育课成绩。
1.1 体育理论学分
体育理论是一种理论性的课程,体育理论课学分是学生必须进修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2%左右,也就是1学分。高职体育理论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一种“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独立地完善体育课程,从而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运动实践,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因此,体育理论课程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课程占18学时左右。
1.2 身体素质学分
身体素质是运动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受伤。同时身体素质也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最根本的保证,是当代健康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对于国家的下一代的领导者与创作者,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一直都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将身体素质学分规定为2学分,占总学分的25%,并且只有在修满40学时时,学生才能参加高职体育考试。
1.3 主项选修学分
主项选择指的是一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备选项目中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来学习,并且在选择之后就要完整地修满2个学期的学分,累积是40个学时,这样才能参加考试,虽然主项选修是一项选修课,但是它的学分与身体素质学分一样,因此,主项选修仍然占着重要的地位。
1.4 辅修学分
辅修指的就是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除了必须进行主修的体育科目之外,再重新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辅助,辅修学分是2学分,学习的时间是一学期,一共学习20个学时,只有修够20个学时之后才可以进行考试,并获得1学分。
1.5 “主项”续修学分
“主项”续修主要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主项”续修的主要内容就是指让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来参加,继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从而巩固学生的体育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主项”续修是学生从第5个学期学到第7个学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累计一共修满20个学时,经过考试合格之后才可以得到1个学分。
2 高职学校学分制的特点
从教育学的观念上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飞速发展、物欲横飞的今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地下降,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学分制度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独立学习。
学分制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他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高学分表现为在本学期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这种学分制度的提出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每位学生都需要在毕业之前得到最低的学分,从而保证自己能够顺利毕业。
3 高职体育要适应学分制的改革
3.1 制约学分制实施的因素
在学分制实行的过程中,虽然学分制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制度,但是目前就学分制的应用来说,还有许多的制约因素,例如,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对于学校制度改革方面的自主性不是很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时候,必修课的比例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3.2 教师观念的改变
从学年制到学分制是一场深刻的、巨大的变革,但是,学分制的实行又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平台,使得学校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内容得到更深层次的转变。学分制的变革对于高职体育的教学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变革,但是在采用学分制的过程中,有一些高职体育课的教师仍然不能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些体育老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对于传统的体育学习方式,都是学校安排学生学习什么学生就要学习什么,即使是不喜欢的也要进行学习。现在,随着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得学生可以尽情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但是由于高职体育教师的不足,使得这种学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素。
4 高职体育教学中实行学分制的优势
4.1 有利于教学的管理
学分制是一种灵活多变但是不失水准的管理制度。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的越多,但是如何判断一位学生的学习是否优秀,就成了一项重要的难题。学分制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高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重要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已经逐渐地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教学科目,在学分制度的规定下,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完善教学计划。在每一学期学校都会对每一位同学进行考核,从而得到该同学的学分。不能够满足学分最低限度的学生就要补考甚至留级重新的进行学习。
4.2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分制度实质上也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制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的学分高于最低学分就不用进行重新的学习,在其余的时间学生可以学习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发扬自己的特长。因此,学分制的管理制度要远远地优于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方式,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方式使全班的同学按照统一的步调进行学习,一起前进,最终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结果。而学分制度在管理的过程中,既没有让学生忽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时间。
4.3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分制中的选课制度,不仅让学生选到了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并且在选课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在许多的授课教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上课时的听课效率。高等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在学分制度的管理之下,学生对于体育科目与授课教师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样就逐渐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一种知识结构,从而也导致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理解深度的不同。
另外,由于学分制度的应用,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优秀教师的人数很多,这样就逐渐地形成了一种优胜劣汰的作用,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学习,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师推向了一种竞争的环境中,促进了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更高的要求。
4.4 有利于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学校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实行学分制度是一种必须的趋势,学分制的使用虽然不能完全使学生在各自的专业课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却有更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高职学校体育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体育学习是一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所以对于体育的学习都不是很认真,但是实行学分制之后,学生在学分制督促的作用也在不断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并且在课余的时间仍然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5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推行学分制的使用,也有利于学校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体育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对高职体育教学实施学分制管理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跟上时代的步伐,结合高职体育教育中的问题制定适合高职体育教育考核的学分制度,对于高职体育教育是一项有效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