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2014-12-05连静
连 静
1978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我国高等院校理工农医等非中文专业,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1]后来,受到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大学语文”的教学曾一度中断,大学语文在各高校尤其是体育、理工等院校日益边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下降的不良后果。2000年以后,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很多高校开始重新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学,“大学语文”才得以继续开设,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诉求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开始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主流。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大学语文”课程的命运也是一波三折,90年代初期,学院开设的中文公共必修课是“大学语文”,2003年修订的课程计划中开设了公共必修课“应用文写作”,2013年修订的最新课程计划中,“大学语文”被重新设定为全院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文章分析了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探讨了解决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诸多问题的相应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指导意义。
1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1.1 “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日益提升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各体育院校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升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纷纷将“大学语文”课程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日益提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1.2 “大学语文”课程师资力量逐步壮大
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逐步开设,一批综合性院校的中文教师走进体育院校的课堂,打破了体育院校以体为主的师资构建模式,这极大改善了体育院校的师资结构,这些综合院校的教师人文素质相对较高,加上“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带给学上的审美体验,使得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日益丰富起来。
1.3 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待提升
体育院校学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在专业学习和训练当中,使得他们在文化课课堂上常常感到疲倦、困乏,影响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由于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加之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不够,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就难以消化,因此难免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文化课的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也越来越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热情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体育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要素,比如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急躁、盲目的现象,有些学校不顾实际大幅增加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类课程课时少,上课时间不集中,授课质量难以保证。就“大学语文”课而言,它的设置学期应为第一或第二学期,以体现其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但还是有部分学校将其开设在了第五或第六学期,这使得其课程功用受到影响;它的设置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学生精力集中,状态良好的时间段,但部分学校将其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 课程观念相对落后,课程内容不够全面
近年来体育院校不断引进综合院校的相关学科的毕业生来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体育院校一般较其他综合类高校办学规模小,有限的教学条件及科研平台难以吸引此类专业的“高、精、尖”师资人才,因此体育院校的中文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缺乏教学热情和科研动力,这也导致了他们教学观念的相对落后,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难以较快地被吸纳,这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多以传统的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为主;而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则被部分忽视,这不符合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初衷,更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要求。
2.3 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现阶段体育院校的中文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巧妙地即兴发挥和联想,缺少发自内心的真情,难以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也难以在某些教学细节上留下令学生回味的东西,“大学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好动不好静、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文化基础薄弱等特点,应该为其提供专门的“大学语文”基础课程教材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但是目前由于缺乏专门针对体育生个性特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就难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2.4 相关教材缺乏特色
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往往照搬普通高校甚至是知名的研究型高校的教材,大体都是选择本国过去和现当代名家的个体文学作品,根据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对作品加以组合,在一定的教学实际下编成;在多个版本里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导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无相关的配套参考书,网络课件也是应付了事,体现不出互动的特点,因而也接收不到来自教学一线师生反馈的信息。这类尴尬场面值得同行们认真反思。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对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方面也显现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但是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只有努力转变教学模式,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大学语文”课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对策。
3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理顺课程关系,明确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既要遵循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明确定位,拓展功能,寻求突破,使其对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在体育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以发展“全面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从对学生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转变为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的关系。目前很多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课开设在晚上或周末零碎时间,此时经过一天或一周紧张的训练或学习,学生早已疲惫不堪,很难集中精力再跟随大学语文老师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他们往往抱着娱乐消遣的心态走进“大学语文”课堂,这极大影响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和课堂活动的积极开展,因此,如何突破目前体育院校的学科体系束缚,改革课程设置,是摆在体育院校课程改革者面前的一道命题。
大学语文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应该不断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各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工具性作用,各门专业课程只有在大学语文课程奠定的良好阅读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引领下,才能使各门专业课程更好地被理解、学习和开展,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促进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所引领的健康审美观念和完美人格的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以学生获取必需的语文实际技能为标准的,以增强学生人文底蕴为主导的,以多模块组合为教育框架的,并且紧密配合专业学习的大语文。课程的性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拓展型公共人文类通识课,其作用应当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掌握利用重要文化载体作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和不断提升自我的人。[2]
大学语文有着完全不同于中学语文的目标和功能,它是建立在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崭新课程,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它关注的是文化的、精神的层面,它引导的是心灵的、思想的方向。教师在给学生有关文学基础性、知识性的讲授时,需要把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价值观、人生观联系起来,与对时代背景的结合和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与对人性、人情的审美关怀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启迪思想、净化灵魂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准确定位是一门人文类的基础课程,它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综合性价值,更有利于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2 更新课程观念,完善课程内容
传统的课程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打破老旧的以文章篇目精读为主要形式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建立起以“母语”教学为中心,着眼于提升学生对母语运用能力的新型课程观念,这一新型课程观念是在突出各类文学、文化经典作品的传播与讲授基础上,提倡经典文学作品的开放式阅读,全面加强口才与写作实践,逐步构建一个融文学、写作、口才于一体的课程体系,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训练三部分既独立成编,又相互交融、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结合起来。既要全面陶冶学生情操修养,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交际能力。
这种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因此,“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目的,从传统教学重视单篇作品分析转向中外文学发展史的整体把握,从而树立文学、文化传统的总体观念,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辩证关系;从偏重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转向古今中外文学并举,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世界眼光,让学生从丰富的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的变迁中了解中西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偏重文学作品的学习转向文学与写作并重,从偏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转向书面、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重。[3]教学全程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充分积累,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高尚情操和人文素质的深入培养。
3.3 精心编订教材,构建模块教学
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大都追求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共同性,尤其是在教材的选定上更是与普通高等院校无二,这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而言,要么课程内容偏难,要么缺乏针对性。切实突出体育类院校大学语文独特性的教材少之又少,因此,就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编订针对体育院校学生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或者各个体育院校根据自身的情况编写自用教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一教材应包括如下几个模块的基本内容:
3.3.1 传统文化模块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各个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外语的教学和学习,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母语的学习和传承。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坚守本民族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在整个民族的发展强盛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4]因此必须加强对于中国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体育院校的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大学语文课程要积极担负起这一有重大责任感的重要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增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感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3.2 名作欣赏模块 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每一篇都是名篇佳作,力求用名作的典范性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文章给读者营造的优美和谐的意境,塑造典型独特的人物形象,精美典雅的语言表达等。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作品应该更有针对性,那些积极向上的优秀励志类经典文学作品和文学典型应该成为教材中的主角,这对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审美趣味有着重要影响。
3.3.3 演讲口才模块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但目前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体育院校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够全面,这也使得部分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进行交流。大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在演讲口才模块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主要讲授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言语交际,掌握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是语言思维的逻辑性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等。通过朗读、演讲、辩论、主持、求职和自荐等多种形式,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社交场合中的言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以便将来更有效地从事各项工作。
3.3.4 应用写作模块 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应用写作知识非常有限,大学语文历来重视的又是阅读教学,教材的选编更是侧重文选部分,应用写作教学被“边缘化”的境地早已凸显。教学的真空最终使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比较欠缺,很多体育院校学生甚至不能很好完成一则通知或自荐信的写作,这种状况实在令人堪忧。社会需要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日常工作学习更是离不开一些常用应用文,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通知、申请等。一方面,大四时很多同学选择考公务员,试题中的申论写作是一个难点,靠学生自学难以达到较高的考试要求,如果大学语文开设专门的应用写作专题,肯定对学生将来的公考和就业有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毕业时学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写作时,面对毕业论文的开题、选材、撰写和答辩常常都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在大学语文学习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这些都对大学阶段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提出了更为切实的要求。
3.4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3.4.1 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传统的“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易出现学生走神、打瞌睡、看课外书等诸多问题,这种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新技术能提供图文声像,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节省了板书的书写时间,而且字迹更加标准规范,同时还可以通过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扩充课堂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学语文教师应将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当然,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互补,让传统的和现代的一切教学手段,为我所用,使课堂教学发展出最大的整体效益。[5]
3.4.2 加强应用写作实践训练 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系统训练,个人语言、写作技能的提升,同样要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写作模块教学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将讲解和练习有效结合,积极开展课堂应用写作训练,在教师完成相关文种的介绍和讲解后,在给定时间内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这种课堂训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及时看到学生对于基本文种的掌握程度,下课时可以交课堂作业,课后教师再进行批阅,并把学生写作练习成绩计入到期末考核成绩之中,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督促的作用,也是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相对枯燥。这就需要教师调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丰富应用文写作课堂的氛围和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倾注其热情和活力,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技巧,调动学生的的情感和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完成基本知识的传授。在具体的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结合具体范文,讲解相关问题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的目的。[6]
3.4.3 课堂讨论与演讲训练有效结合 课堂讨论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作用比较明显。通过讨论,可以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学组织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的文学作品,最好是名家名篇,而且一定要主题丰富深刻,艺术手法精湛多样;也可以就和课程内容相关连的社会热门话题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演讲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拟定话题演讲,即兴演讲,公务员考试复试场景模拟等形式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发言的主角,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大有裨益,是应该积极探索的教学手段之一。
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位大学语文教师都应掌握若干得心应手又确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当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与教师的学术造诣、情感投入、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教师的自身素养也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一位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学有专长,见解深刻,敢于创新并满怀激情,运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授课,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阅读、口才、写作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观念的引领下,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有益于教学效果改善和学生素养提升的新手段、新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体育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接受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努力挖掘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审美的体验和情感升华;恰当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时开展辩论、演讲、写作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准确运用历史典故、时事新闻来增加课堂内容含量,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促进学习活动不断走向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得以最大化的实现,这正是每个大学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4 结语
当今世界以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全球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只有培养出既有专业所长又有良好素养的全面人才,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作为高等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工作者,我们要在先进、开放的大语文观念指引下,找准大学语文的明确定位,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精心编制适合体育院校使用的教材,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手段,努力建立起体育院校的融阅读、口才、写作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成果的更好实现,才能为全面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起到切实作用。
[1] 李欲晓.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中州体育,2012,(8):33 -34.
[2] 高海燕.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1):113-114.
[3] 沈姝媛.和谐教育下的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6):129-130.
[4] 杨建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J].课程教学,2013(7):104-105.
[5] 廖晓丹.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企业教育,2013(4):165-166.
[6] 张文娟.对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3(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