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体育的转型发展
2014-12-05费加明
费加明
自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以来,逐渐形成的“海派”文化已经被国人所认同、传承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花园里一朵瑰丽的奇葩。“海派”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吸纳百川、开放创新、兼容并蓄、大气谦和”的文化气质和深刻内涵,与上海这座蓬勃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历史时期,日益散发出绚丽迷人的五彩光芒,由此衍生出来的“海派”体育,自然也和上海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
1 概念的厘定
1.1 “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发达国家先进文化,而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论“海派”文化首先要谈一谈“海派”的概念。“海派”的提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海派”是与“京派”相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挑起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写实小说和抒情小说流派基本上分别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海派”文化诞生在上海,是由这个城市的客观地理位置所决定,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撑点,靠海沿江的独特地形,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处处透露出大气高贵、雍容典雅的大家风范和迷人气质。
“海派”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在传承本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采用吸收、引进、容纳、变通、创新、改革等不同的方法,在多种文化背景的交织下,各种文化流派在同一区域内“多元共生、和而不同”,既能坚守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特性,又能融合吸纳其他文化的精髓所在,从而形成的一种谦和大气、开放包容、时尚创新的新型文化形态。它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外国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科学的文化因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创立了崭新、富有独特个性、难以复制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东方文化[1]。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它可能不是主流,但却有着别样的风采和迷人的魅力。
1.2 体育与文化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因此体育是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体育的上位概念,但体育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两种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的不同形态,二者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各自的功能与空间,在很多领域内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其中交叉与重叠的部分逐渐增多,特别是在社区、街道等基层范围,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分界面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体育文化是内涵极其丰富的独特文化,是一种跨度大、范围广、综合性强的大众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软文化,如体育精神、运动家风范、体育礼仪、体育规章制度等;还有物质形态的硬文化,如场地器材、竞赛组织等。有专家学者对身体文化作了解释,指以人体自身为对象的社会活动体系,包括行为美学、运动教育、健康科学和体育文化等各种形态。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以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笔者认为,体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生命历程中形成的运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体。
1.3 “海派”体育
“海派”体育源于“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中华体育流派的一种。“海派”体育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太成熟,处于探秘和摸索阶段,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从历史、文化、教育、体育等相关领域,花大气力去加以研究。“海派”体育包含着上海体育,上海体育属于“海派”体育大的范畴。“海派”体育的特征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坏境,一种多元的文化风格,一种大度的文化心态,一种从容的文化自信。
“海派”体育传承了具有上海特点与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民族的本帮传统体育文化,吸纳了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时尚、流行、新颖的外来现代体育文化,并融合本帮体育与外来体育、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东方体育与西方体育交汇聚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
2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体育发展的互动
互动是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现象。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互动,现代社会的互动已日益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正如米德在《社会互动论》中: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2]。上海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无不浸透了“海派”文化的百年熏陶,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海派”文化与上海的现代化相辅相成,互动并进,在社会变迁、经济转型的新时代,更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城市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按照区域划分的体育形态之一,是在城市开展以健身、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高水平体育赛事及体育文化欣赏活动。其主要作用是有助于城市市民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在我国,城市体育正向社会化、社区化、家庭化、设施配套化、活动内容多样化、多元化和高档化方向发展。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手段和过程中,体育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体育的发展起源于西方城市,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如今,体育早已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其衍生价值和意义已渗透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三大需要。许多城市通过举办各种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培养体育明星,创建知名品牌俱乐部等方式带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内需,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精神,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市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市民们通过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提高了生命质量,又有利于城市精神的构建[3]。
2.1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上海这座城市的特征决定着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上海是国际知名现代化大都市,它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中国文化发展中心之一,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迅速、最有成就、最先进、最前卫的城市。城市的鲜明特征决定了城市体育发展的方向,上海的体育发展无论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还是体育产业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很符合这座城市的身份和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在“海派”文化历史和现实的渗透熏陶下,本着“谦和包容、变通创新”的“海派”理念,上海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兴盛,基本形成了以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市场框架体系。上海体育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历经探索、起步、培育、成熟阶段。上海的体育用品业增长迅猛,远远超过国内同类城市,如北京、天津、重庆等,主要范围是体育产品的生存、销售与经营,这些利好的状况与上海所处的全国经济中心地位,长三角核心优势,江浙皖地区提供的丰富劳动力与体育用品原材料供应充足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上海体育产业领域高度重视企业的品牌意识,保护和扶持科技含量较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努力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上海体育产业还不断完善和创新体育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发展体育用品的批发和专卖经营、进出口代理等业务,逐步培养和壮大上海体育的品牌优势,抢占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份额[4]。十一五期间全市经营性健身场所达6000家,各种形式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不断涌现。体育用品市场不断拓展,体育企业也不断壮大,如红双喜、乔山、申康等体育用品已远销海内外,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声誉和品牌优势。自2002年起,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连续3年在上海举行,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规模。上海还成功举办了2007年首届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海的健身休闲市场也日益红火,目前经营性场所超过5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已有体育经纪公司100多家[5]。
2.2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大众体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上海市民的体育意识和健身需求日益增强。为适应健身热潮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更是为了改善民生,上海群众体育工作立足全局,开阔思路,创新模式,加大投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根据国家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上海市2010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6.18,高于100.39的全国平均水平,再度名列全国第一,市民体质总体良好。上海市各区县街道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中心的各种活动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深受普通市民的欢迎。已经形成了“一区一品”、“一街一品”,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优势,这充分体现了上海人的创新理念和精品意识。上海的学校体育发展得一直很有特色,特别是中小学学校体育在全国也堪称典范,虽然上海寸土寸金,但上海人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再小的学校,场地设施是不能少的,体育教学组织也很规范,且全市超过80%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在周末和节假日对外开放,极大地缓解了场地设施不足的压力。2012年上海市又有了大手笔,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多项纪录。50个大项、2399个小项、103个代表团、600多万人次参与……2012年6月开始历时5个多月的“老百姓自己的奥运会”——“漕河泾开发区杯”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于11月17日落下帷幕。市民运动会组委会公布了这一创新型运动会硕果累累的总榜单:首届市民运动会共举办各类各级赛事活动3812场,吸引了6312944人次参与,其中“排行榜”参赛达4102797人次,“信息榜”区县展示和活动参与人次达2210147[6]。这充分体现了上海人体育理念的转变和全新的思维模式,作为中国体育的一次创举,市民运动会让上海市民有机会参与到家门口的各项比赛中去。市民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是“体育是民生”的一次尝试,更是上海体育创新驱动和华丽转型的新起点,使普通市民拓展了第三空间,邻里关系变得更融洽,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本着“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借鉴发达国家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的发展路向,上海体育决心走一条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并轨之路,上海市除了举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市民运动会”以外,还于2012年在各个区县努力打造具有创新理念的“30分钟体育生活圈”惠民体育工程,何谓30分钟体育生活圈?按时间特性,指市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日常体育生活时间;按空间特性,指中心城区市民步行30分钟约2800~3000米的日常体育生活距离(郊区骑行30分钟约8000~10000米);按地理学特性,指市民日常生活的社区为基本范围。推行“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概念,无疑是希望让更多的老百姓们走出家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自从2013年3月在7个区进行试点工作之后,为了优化完善这一全新的健身概念,全市共建成了72条百姓健身步道、27个百姓健身房、5个区级体制监测中心,以及9个百姓游泳池。这项便民措施还将在全市继续推行,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以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设施便捷、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区域平衡、全民共享呈环状分布的30分钟体育生活圈结构体系。到2021年时,30分钟体育生活圈将基本建成[7]。上海市体育局充分借助教育杨浦“百年高校”的文化底蕴,发挥区域内名校众多的优势,打造了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上海体育学院综合馆和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活动中心的健身圈,使区域内的学校教育系统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利用。除此以外,杨浦区还重点打造体育生活品质示范区。东外滩滨江自行车骑行带、新江湾城绿色生态景观都是政府部门汇聚各方力量打造的精品项目。从江湾体育场到杨浦体育场,从黄兴体育运动公园到江湾极限运动场,区内居民随处可以找到“健身银行”,储存“健康里程”。到2015年,上海市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30分钟体育生活圈结构体系,“体育生活化”不仅将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常态,而且,上海将借此契机成为全国真正意义上的一流体育强市[8]。
2.3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体育多元文化主体的培育
人类文化不竭的生命力就在于永恒的创造,文化成果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不断的创新。创造是对前人水平的突破而从形式和内容上贡献新理念、新产品。这种创新能力只有在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而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要培育多元文化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具有无限包容力的社会生态环境。有着悠久历史积淀、与时俱进的海派文化为世界的上海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和不竭的驱动力。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科波娃在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内,发布了联合国成立65年来第一份有关世界文化的报告 《着力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间对话》。报告指出,文化多样化是全球不可阻挡的趋势,创造力是文化多样性之本,文化多样性本身又会增强创造力。她呼吁,“各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在促进文化多样性上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这样的投资又会换来哪些回报?答案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9]。
中国是全球文化多样性、多元化、民族化的拥护者和推动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上海人民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经历着迄今最伟大的转型和跨越,即从“文明古国”走向“同一世界”、从“东亚之光”走向“蓝色星球”、从“东方之珠”走向“国际上海”。上海全力打造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不仅体现民族传承、文化认同、内心凝聚的“中国梦”,也将与包容多元文化、建设和谐世界的“世界潮”融会贯通。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推动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需要多层次的构建,需要来自本帮、外省市和国际上的各类文化载体,需要来自科技、艺术、经贸、工业、体育、传媒等各领域的人才和社会资源,也需要各类文化企业、民间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组织、私人机构的踊跃参与。上海的城市文化将是一个流光溢彩的文化主体焕发自我组织活力的“密码图”[9]。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基础设施和城市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两大组成要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建设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的心理与文化精神不断走向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海派”文化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上海从100多年前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已经深深打上了“海派”文化的烙印。无论是从上海独特的地理环境,最早开埠的历史契机,还是上海人的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兼容并蓄的吸纳创新精神,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与此同时,体育在提升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体育的溯源和发展均来自于城市,伴随着城市的工业化、信息化、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体育早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其蕴含的外显和内隐性的价值也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各个层面的需要[10]。现代的上海人的心态也在发展中悄悄地改变,对竞技体育中的锦标和金牌慢慢看淡,更关注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享受和渗透、精神上的休憩与交流,关心的是更高层面的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的特有文化内核和城市文脉。最近几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海派”秧歌,是在继承传统北方秧歌文化的基础上,在上海“海派”文化、艺术的特定地域环境的熏陶影响下产生的,在创造的实践中努力寻求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时尚、本土与海外相结合的平衡点[11]。它有别于北方的红装绿袄大秧歌,体现出江南吴越文化的婀娜多姿,穿着碎花素袄,配乐江南小调茉莉花等,早已进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暖场和春晚,每年都有全国的“海派”秧歌比赛;从西方引进的排舞、更适于在城市狭窄空间开展的场地高尔夫、空地羽毛球等运动勾起人们美好回忆,具有本帮特色的石库门、弄堂游戏、手杖操、“九子”游戏等都是“海派”体育的代表,引领一种生活时尚和时代潮流。体现出上海人的洋气、弄潮、创新和别具一格。
2.4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竞技体育的发展
“海派”体育要适合顺应上海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要成为全国的排头兵,首先要符合最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健康和文化娱乐的需求;其次上海体育在战略上要率先走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路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不能走以前的国家战略“一条腿硬,一条腿软”,上海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全国,其城市体育的发展、城市精神的塑造、城市文化内核的最终形成,都要体现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最后上海体育的发展要彰显上海的形象,努力打造属于这座城市的高端体育明星,如姚明、刘翔不仅是我国、亚洲乃至全球体育的两面旗帜,也是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代言人和城市亮丽的名片。这些国际著名的运动员都与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以及先进的训练和管理手段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跳高名将朱建华、世界足球小姐孙雯、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胡荣华、围棋王常昊、徐莉佳,刘子歌、吴敏霞、王励勤、火亮等优秀运动员享誉海内外,上海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的优异表现,赛场下的运动家风范,都向世人展示了上海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城市形象,丰富了上海城市精神和“海派”体育文化的内涵。
上海城市体育秉承“海派”文化的包容、创新、不拘一格,不再与国内其他城市争夺全运会、奥运会的金牌数和锦标,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远更高的层面,走举办精品赛事的国际路线,比肩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如伦敦、纽约、米兰、巴塞罗那、巴黎、慕尼黑等。上海承办的国内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从1993年的东亚运动会到1997年的全国八运会直至2007年的特奥会、女足世界杯、NBA中国赛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足球赛、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击剑和壁球世界杯、2012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国际单项最高水平的赛事纷纷落户上海。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田径钻石联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高尔夫球世界锦标赛已成为上海六大品牌赛事,是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张绚丽的体育名片。同时,环崇明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等赛事级别正在提升、规模正在扩大,影响力也势必更加深远。此外,全市17个区县也已形成“一区一品”、“一街一品”的赛事,凸显出“海派”地域文化特征与上海体育的品牌特色,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3 结语
“海派”文化孕育了“海派”体育,“海派”体育又融合在上海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变迁当中。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海派”文化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促进上海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创新“海派”特有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与大气谦和”的城市文化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海派”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海派”体育发扬光大,辐射长三角及全国其他城市,形成一种极具地方特色,促进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体育流派。借鉴和学习欧美发达国家著名体育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建设标准,努力把上海打造成国际知名、亚洲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体育大都市。
[1] 龚洁芸.从两万到六百万的飞跃[N].解放日报,2012-11-17
[2] 吴文峰.我国都市类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19 -322
[3] 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2
[4] 代玉梅.重庆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44-47.
[5] 李伦新,方明伦,李友梅等.“后世博”背景下的”海派”文化[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1(7)
[6]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沪府办发〔2011〕65号
[7] 崔彩云.30分钟体育生活圈将在上海全市推行[N].东方早报,2013-12-13
[8] 徐明.解读“30分钟体育生活圈”[N].新闻晚报,2013-12-13
[9] 花建.转型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竞争力[N].解放日报,2013-12-2(12)
[10] 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2
[11] 李先国,孙麒麟,毛丽娟等.论”海派”秧歌[J].体育文化导刊,20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