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文化与区域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①
2014-12-05张春丽张乾
张春丽 张乾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大学服务社会这一功能源于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和赠地学院的建立给美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明确将社会服务视作高等教育功能之一的国立大学。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100年校庆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工作,此时,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取得大家的广泛认同。那么,大学体育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贡献,又该如何进行引导。已有研究表明,随着体育品牌、体育产品、体育建筑等的发展,体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领头军[2]。那么大学体育又是如何体育城市体育文化相融合的。
1 大学体育文化与区域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
1.1 大学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1 大学体育文化的内涵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大学是一个历史范畴,从古至今大学文化都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这个相对固定又开放的空间里,大学人在教学过程、科研活动、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探索、创造和发展着人类文化。大学文化可以分解为四个层次来理解其内涵: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2]。这四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共同组成了一个同心圆,由里依次向外对大学周边区域的文化建设产生影响,大学文化辐射、教化社会的功能由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1.1.2 大学体育文化的模式与特征
大学体育文化是指各种文化元素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存在于大学这一文化空间中,通过各种人文社会关系形成一个文化集聚体,代表着大学与社会共存的一种文化组织形式,具有文化性、集群性、辐射性、多元性,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其内在表现形式有文化的创新、内容的丰富、资源的共享、学习的便利、文化的融合等[3],其外在表现是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增强、辐射范围更加广及教化社会的功能更加显著等。大学文化集群是政府与区域联合管理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其效应具有文化性、多元性、集群性、辐射性等特征。
1.2 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2.1 体育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体育文化同样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才发展到今天,古代体育只能是生存、信仰和娱乐的手段,无法与众多的社会现象区分开来,古代体育文化也只能说是社会文化。近现代世界体育是以西方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为背景而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当今世界的主体体育文化是以增进社会健康和满足休闲为理想的大众体育,以谋求个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的学校体育,以及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竞技体育三部分有机的整合汇集而成[4]。此外体育文化具有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流行普及的易接受性等特征,因此受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已经发生改变。
1.2.2 体育文化建设的特征
时代性:体育文化的建设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们对运动文化的需要。随着奥运的举办很多奥运项目逐渐走进大众生活,对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体育文化既要满足人们需求又要与当代其他文化相融合,从而推动区域体育发展和进步。传承性:体育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承上启下的,是离不开历史的,否则就失去了其根本,不可能繁荣发展。同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民族性:每一个国家都有其民族特点,其体育文化无形中都刻上了民族的烙印,体育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丢失其民族特性,体育文化建设要突出其民族特点,传统项目不能忽视,应给予重视。公平性:体育文化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指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其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公平对待。
1.3 大学体育文化与区域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研究现
大学与区域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一方面指的是场地资源,李鹏在《河南省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提到高校具有向社会开放的客观基础,尽管随着高校连续扩招,学校体育场地也出现短缺趋势,但是由于高校体育课教学的规律性和高校的节假日特点,多数高校仍然有条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时段、选择场地向社会开放[7]。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有利于区域体育氛围及体育文化的形成,同时可以提高社会人员锻炼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指的是人才资源,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较大缺额,而很多高校体育教师由于身体素质和知识结构特征,稍加培训即可担任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2 河南大学对开封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2.1 河南大学体育文化与开封市体育文化发展的关系
河南大学地处在开封市城墙以内的东北角,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更迭,从近代西方体育到达中国时,河南大学就体现出了它作为大学的历史任务。在清末、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封均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存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封作为河南省的体育代表参加全国各种比赛,实力雄厚,然而这样成绩的获得河南大学这个载体起了很大的作用。直到现在,开封的体育实力在河南全省还是名列前茅。河南大学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围绕着河南大学的开封,受到了河大的既有显而易见的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河南大学为中心产生集群效应而向外辐射的体育文化空间,再以各种中心形成各类型的体育文化空间,它们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形成文化空间组模块化发展,共同积极影响开封市体育文化的发展。
2.2 河南大学对开封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从排球的视角切入)
2013年1月1日,河南大学体育馆举行了一次很普通的排球比赛。他们的比赛没有目的、没有名次、没有奖励,只是为了打球,在比赛中体会乐趣,从比赛中交到朋友,此次参赛队伍有河南大学教职工代表队、河南大学学生代表队、开封市工商学校代表队、郑州市排球俱乐部代表队。
通过这次比赛我了解到,很多开封的排球爱好者经常在河南大学东操场的排球场及体育学院的排球场进行训练。调查发现这些人参与排球运动的时间是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的下午,具体运动时段根据当日参加排球运动的排球爱好者的个人情况而定。如无特殊情况,基本上每周都有排球爱好者来河南大学参与排球运动,其中有些排球爱好者已经从事这项体育运动近20多年。一开始我十分困惑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从不间断进行这项运动,调查发现这其中的原因还真不少。有人这样说“我从初中就开始打球了,到现在已经25年了,我已经把它当成我生活的一部分,经常来河南大学打球已经形成习惯了。”这些爱好者已经把排球运动融进了他们的生活,这也许就是喜爱的最高境界吧。
2.3 河南大学在场地资源方面对开封市的影响
河南大学拥有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还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年龄分布均衡的师资队伍。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训练场馆和器材设备,如:综合体育馆内设篮球馆、排球馆、体操馆、艺术体操馆及武术馆;除此以外还有乒乓球训练馆、篮球专项训练馆;田径训练馆;此外,还有室外400m标准田径场2块、人造草坪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及排球场地等。这些设施不仅供平时教学用,课余时间对周围市民是开放的,部分室内场馆除外。河南大学的总体设施主动对外开放的不多,很多时候是被动的。
大学的文化集群效应首先对来校内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产生影响从而延伸到校外及整个社会。以河南大学为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全校各学生社团组织切实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大学的文化辐射传播创造了条件。社会上的排球俱乐部逐渐增多,场地设施也必须随之增加,从而推进城市的体育文化建设。
3 结语
大学的文化集群效应对区域的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重要是看大学在与社会沟通交流时所持的态度与姿态。新时期的大学不再适合“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相互融合是当代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大学的文化集群效应影响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大学在与所在区域的沟通交流中没有取得主动权,对其所在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有合理的制度与政策大学体育文化可以发挥其更大的力量推动城市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李先国,李建国.城市体育文化创新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28(4):1-3.
[2]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
[3]陈炎.文化与文明[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4-5.
[4]孙婷.大学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
[5]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8.
[6]易剑东.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根基与策略[J].城市观察,2010(6):3-4.
[7]李鹏,张俊伟,吏友宽,等.河南省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