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改革探析①
——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为例

2014-12-05赵辉赵芸娜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6期
关键词:专项岗位技能

赵辉 赵芸娜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改革探析①
——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为例

赵辉 赵芸娜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高职院校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面向体育产业、健身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这就要求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必须适应其需求,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本文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改革为例,通过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提出:体育类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定位应以就业岗位技能为出发点,根据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采取与工作过程相近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实现由学习到工作的过渡和转换。

高职院校 社会体育 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大学知识,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良好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养的特点是“重技能”,突出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即学生在未来可能的工作岗位及工作领域中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岗位技能的培养与运用,必须依靠常规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来完成。我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以体育专项技术课程改革为重点和突破口,采取分阶段分任务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体育专项技术,而且能够进行体育专项的教学与健身指导,由此提高岗位技能。本文通过对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技术课程的改革探索,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考核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确定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体育技术课程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2 讨论与分析

2.1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就业岗位分析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于2005年创办并开始自主招生,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需的体育健身服务、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健身指导、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岗位以各单项健身指导员、教练、主管、店长、会籍顾问等为主要工作岗位;以及体育社会指导员、体育场地工、健身健康顾问等次要工作岗位。

2.2 专业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一个结果,一般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等两个方面。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目标的重点在知识能力这个方面,重点突出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切入点,旨在于提高学生岗位工作技术技能。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某项体育项目的专业技术,而且要基本做到能够进行教学或健身指导。例如:会籍销售岗位的外场派单和内场销售技能,教练岗位的健身指导和运动处方制定技能等等实际工作技能。为使教学目标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学生,同时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第一、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良好体育专项技术,而且能够较好的体育技术教学和健身指导能力能,动作示范、口语表达、教学指导等方面基本达到实际岗位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第二、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某项体育专项技术动作要领,但教学指导能力如提示语、示范面、指导方法等还存在一定不足;第三、学生只能掌握某项体育专项技术,无法完成教学指导部分的学习。

2.3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分析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其中,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导的专业技术类课程几乎占据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二。而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又几乎占据了整个教学计划的80%,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教学任务的设定重点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岗位技能。如教练员岗位的专项技术教学指导,其中包含示范动作与示范面、提示语言与指导要领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掌握体育专项技术外,还要练习体育技术的教学能力。以太极拳运动课程为例,学生在掌握了太极拳运动基础后,需要进行太极拳套路教学,每名学生讲授整个套路中的某几个动作。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教学指导能力,从而提升岗位技能。

2.4 课程改革的考核评价分析

传统的体育技术课程在考核评价上主要是技术测评,注重学生对专项技术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例如:在篮球课程中主要考核学生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武术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武术套路演练。而课程改革后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加入了学生教学指导能力测评项目,考核点包括日常出勤与课堂学习表现、体育专项技术教学和体育专项技术测评三个主要方面。在分数分配上,其中日常出勤与课堂学习表现占30%、体育专项技术教学占40%、体育专项技术测评30%的构成方式,以突出对岗位技能和日常的行为养成的侧重。在体育专项技术教学方面,考核点包括教学计划撰写、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和课后总结四个方面,分别考察学生对教学计划制定的规范性,任务是否明确、各部分内容设置是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手段方法得当。教学环节考察学生的场地教具布局,示范动作与示范面、提示语言与教学手段方法等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够区别对待并单独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是否严密紧凑,课堂纪律情况等。课堂小结能够抓住重点;教学效果考察所在小组成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包括动作熟练程度、规范程度;课后总结考察学生的对教学的优缺点的总结性概括,包括时间的分配、示范动作、示范面、提示语言等,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2.5 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通过我院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课程设置方面,一些体育技术类课程学时较短,而且缺少学期间的衔接,往往一个学期的学习课程就结束了。以常规的36个学时进行讲授,在提高学生的教学指导能力方面,效果不是很好;第二、在课程性质方面,某些体育技术类课程要求较高,如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仅仅通过课堂的学习仅能够保证学生基本掌握专项技术,很难开展学生教学实践活动。因此,也就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项教学指导能力;第三、学情方面,专科生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方面相对本科有一定的不足,导致在学生教学部分差异较大,很多学生课下缺少预习,在课上独立教学时穷于应付,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6 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通过我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保障学生既能够扎实的掌握体育专项技术,又能够具有一定的岗位技术技能。应当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在课程上,做好学期间的课程衔接,保证课程的连贯性,以使学生能够具备较为扎实的技术基础;第二、在学时方面,体育技术课程必须有充足的学时作为保障,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教学活动;第三、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一方面,在学时分配上应该具有至少2个学时的教学内容指导和讲解,另一方面,要在学生授课前,对开展教学的学生进行再次的检查和辅导,以保证其基本掌握所教授的动作,并能够较为合理的运用提示语言等。

3 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岗位技术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就说,在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过程中,要增加与就业岗位工作相接近技术任务,如体育技术教学、健身健康指导以及运动处方制定或体育销售等工作任务,并设定相应的考核评定方法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并检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使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由学习者到劳动者的转变,最终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1]唐欣.浅谈体育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J].体育科技,2011(2):143-145.

[2]杨瑞鹏,杨西勇,王丽.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水平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7):182.

[3]单小东.从职业体能视角谈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10-11.

[4]卓杰先,李志杰,兰政,等.高专体育教育专业技术类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2008(2):83-88.

[5]许吉团.论实践教学与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福建体育科技,2013(5):39-42.

G807

A

2095-2813(2014)12(c)-0104-02

①课题项目:本文隶属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课题,课题编号:Y11030。

赵辉,硕士研究生,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专项岗位技能
高级技能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