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①

2014-12-05邱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6期
关键词:舞蹈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邱婷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十分重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需要学生拥有健康体魄,而体育教育具有独特社会环境、独特功能。对于健美操教学,必须加强创新,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现代体育知识,使学生具有健美体魄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尚品德,进而培养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社会人才。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健美操教学经验,立足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对健美操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深入分析。

1 健美操教学目标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学目标必须尊重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思想品德、劳动技能与身体心理等素质,按照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状况,立足操作与情感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对于健美操教学,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立足学生的爱好、兴趣,掌握健美操技能、技术与知识基础,锻炼学生的科学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形成良好创新个性,使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得以有效提升,是健美操的总体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按照学生体质状况、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与学习情况,分为三个目标:其一,一级目标。学生具有浓厚的健美操学习兴趣,具有优秀的基本技能,勇于创新、敢于自编舞蹈,训练学生竞技、高质量的精美操。其二,二级目标。针对健美操,学生较为感兴趣,具备基本技能,若教师指导,可创编较高质量健美操舞蹈。对于这类舞蹈学生,其三,三级目标。对于健美操锻炼,具备一定兴趣,健美操技能相对一般,在老师指导下,可基本完成健美操训练与创编任务。

对于健美操实际教学,必须树立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技能与知识,使学生树立终身锻炼思想,进而养成良好的创新个性,具备较高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心理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学生特点,结合实际状况,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对于一级目标的舞蹈学生,可向专业健美操运动员培养,指导学生多加锻炼、学习,鼓励其多参加健美操等级考试。对于二级目标的舞蹈学生,因学习能力较强,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可创造学生展示平台,提供自我展示机会,使学生舞蹈欲望得以满足,在健美操学习中,使学生获得自信感,促进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对于三级目标的舞蹈学生,只要求其学会简单动作,让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训练中,不断放松自己,获得快乐即可。

2 健美操教学内容创新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各学科在不断加强改革,而教学内容刚更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与能力培养工具。对于健美操教材,必须具备针对性、普遍性、生活型、科学性、时尚性等特点,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健美需求,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首先,理论课重要性。对于健美操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致,具备专业科学理论知识,设计了人文、自然、社会等科学基础知识。在知识与能力、能力与素质等方面,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处于不同层面时,互相间紧密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通常而言,知识作为表层与基础,属于素质载体、能力载体,若缺乏丰富健美操知识,不可能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因此,对于体育知识传授,必须依靠体育理论知识,若缺少体育理论课教育,对学生的卫生保健、体育基础理论等知识培养,必然造成重大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锻炼自觉性与健康意识。按照相关调查显示,有大约87.4%的教师认为,提高锻炼知识教学,促进体育教学结合健康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核心所在。在许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体育卫生知识教育。所依,必须确保理论课教育课时,开展多样化知识系列讲座,内容涉及健美操的营养、形体美、健康等知识,进而拓展学生思维与知识面,增强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进而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

其次,教学内容精品性。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更新是关键,教材作为能力培养、体育教学的工具与载体。对于健美操而言,具体内容丰富多样、日新月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信息加工,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判断,加强教材比较与评价,使健美操教材具备针对性、普遍性、生活型、科学性、时尚性等特点,使不同学生个性需求得以满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知识、健身健美操与竞技健美操三个等级。

3 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

首先,教学方法创新。对于健美操教学而言,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主体性、主导性地位。在开展健美操教学时,必须重视教、学的互动,通过互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通过教学互动,使师生距离进一步拉近,进而营造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学习状况,主动征求学生意见,使学生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营造一个民主与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信息沟通,确保及时性、动态化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以便于开展创新教学活动。在舞蹈编排、体操创编时,教师适当给予鼓励、赞扬,提高学生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其次,创新能力培养。针对健美操教学,按照学生实际身体素质与心理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达到健美操教学效果。处于初级学习阶段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传授学生关于健美操的锻炼价值、技术特点,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处理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突出健美操特点,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高。当学生掌握一定技术、基础知识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开展健美操创造、编排活动。待学生掌握创编方法后,且具备了浓厚学习兴趣后,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理念与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 健美操教学评价创新

存在教学活动,就必然存在教学评价。对于健美操教学评价,是按照实际教学目标,根据一定规则,描述、确定教学效果。而开展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的一种检查与促进,是教学互动中,教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开展创新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评价是以学生为对象。对于传统教学体系,健美操主要以“教”为主,处于该种教学模式下,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舞蹈熟练程度的评价,而忽视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创新改革,对于教学评价体系,也作出了相应改变。针对健美操教学评价,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社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指标的综合评价转变,由教学评价过程,有机集合了评价结果。对于评价创新,必须注重定量与定性结合,注重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的有效结合。在实际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需考虑技术熟练程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还需评价学生的舞蹈自创、自编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同时,必须优化学习评价。在教学模式创新体系下,教学评价是其重要内容,学习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关键所在。利用教学评价,可了解教师的“教”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进而促进学生优化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评价,以学习成绩为基础,评定成绩时,需精选选择各种指标,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锻炼内容,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方反馈过程性评价效果。另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知识运用、知识再创造是一种教育追求,知识再现、知识重复必然会影响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拓展创造性思维。所以,对于健美操教学,开展成绩评定、考核时,必须注重创新能力评价,注重基本知识、舞蹈技术、竞技能力的有效综合,技术能力运用程度。利用教学评价,使学生感受努力锻炼的成就感,让学生明白自己不足之处,进而继续激发他们的努力动机、竞争意识、创造欲望。在评价内容方面,开展多维性评价,包含身体、心理、社会等指标,有效结合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通过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合,确定考试评分内容,平衡考核侧重点,考核内容包含健美操的理论知识、个人操创新、个人操完情况、集体操创新、集体操完成情况、道德风尚、体操着装、锻炼出勤率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体系正在改革,对于健美操教学,更是注重教学模式改革,逐渐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时,利用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教学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评价创新,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明白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终生锻炼意识、习惯,进而促进健美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俞爱玲.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体育学刊,2002,9(2):77-79.

[2]李亚楠.论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价值工程,2010,29(33):200-200.

[3]李仁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科技资讯,2014,12(7):197.

[4]孙卓艺.论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才智,2014(13):146-146.

[5]冯婵娟,赵燕.论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3(8):62-62.

[6]陈璐.浅析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体育时空,2013(3):23.

猜你喜欢

舞蹈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