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巴洛克”的复苏

2014-12-04李斌

北方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巴洛克窗子入口

李斌

似乎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全国各个地方都开始对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促进旅游业,一是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品位。

道外区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根,上世纪初,当时的民族工商业者,在那里留下了大面积中西合璧式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成为这个城市的亮点。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道外区中部地区,南起南勋街—丰润街,北至升平街—地灵街—浴海街,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总用地为50.27公顷。是哈尔滨市十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哈尔滨近代发展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该地区作为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尔滨市历史变迁的见证。保护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众多,即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历史悠久的胡同、大院等物质文化资源,也有富有浓郁传统气息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巴洛克一词为“不规则的珍珠”,古典主义者用此形容那些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意大利罗马耶稣会教堂被称作是第一座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就是道里教育书店和南岗秋林公司。

巴洛克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过度奢华”,或者称为“过度装饰”。这一点在结构设计师那里是完全不讨好的,因为几乎所有装饰都不能为结构强度提供任何有益的支持——仅仅增加荷载负重而已。不过,就像乾隆一定要发展百花不留地的瓷器一样,在西方那个极尽奢华的年代,巴洛克几乎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目标。

中华巴洛克是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西泽泰彦在《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色》一文中,将哈尔滨近代的中国系建筑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合中国古代建筑样式规范”的“中国样式”建筑,另一类是“基于中国工匠对西洋古典建筑样式的理解而造就出来的”,西泽泰彦将这类建筑称为中华巴洛克。西泽泰彦认为,“这类建筑的外观构思基于西洋巴洛克式,但附加的装饰则是在属于古典系的巴洛克式建筑中不曾见到的。”

当然,主要原因是1920年前后,大量的中国富商来到哈尔滨松花江沿岸附近做生意,为了体现自己的成功、富有和大气,于是雇佣中国工匠按照西方样式修建了这种西方风格加中国传统装饰的建筑风格。

中华巴洛克建筑最主要的特征还体现在建筑构件和细部装饰上。从整体上看,中华巴洛克强调立面的水平和垂直的划分。水平划分为三段,即底层底座、二层、檐口及女儿墙。垂直方向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主入口和左右两翼。立面的这种处理使建筑形象更加有序。中华巴洛克特别强调主入口的处理,位于街角的建筑,主入口都在街角的转角处,二层用悬挑的阳台加以强调,这类阳台有的用铸铁的曲线栏杆构成,向外突出呈花瓶状。还有的用砖砌成曲线形阳台板,同时间隔曲线形铸铁栏杆。主入口上下有两层门柱,有时用单倚柱,有的用双倚柱。窗子是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的又一个重点,矩形的窗子上方两个直角常被抹成圆角,一层和二层的窗子形成对位,但二层的窗子常被窗柱一分为二,每一部分呈窄长形,窗子四周雕有窝卷、人像、花朵或枝叶,而每扇窗子的装饰都有变化,看起来令人眩目。窗柱以半圆形倚柱为主,柱身有凹槽,缠绕螺旋形上升的飘带,极富动感。中华巴洛克的檐壁常被分成一列矩形组,有的装饰简单的线条,有的装饰象征富贵的铜钱,有的装饰松、竹、梅等图案,装饰手段极尽奢华。

欣赏中华巴洛克建筑,还要注意看它的女儿墙。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女儿墙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有的女儿墙用独立的砖砌墙垛,主入口的上方进行特别处理。这些女儿墙有的以曲线构成,墙垛之间或独立,或以铸铁栏杆相连。还有的女儿墙用砖砌成不同的镂空图案,不同单元的镂空图案不同,并不追求装饰的对称。

简单说来,可以总结为:建筑的外立面上,保留西方巴洛克建筑的精美造型和装饰手法;而雕花图案则是应用中国传统蝙蝠、牡丹、如意、铜钱等传达福、禄、吉祥的文化元素。庭院内部保留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形式,有天桥、天井,每一个院落都用回廊贯穿,粉刷的清水砖墙与庭院步道砖共同构成灰色的主调。这一切构成了“前点后宅”的基本格局。

中华巴洛克建筑并不只有哈尔滨有,在沈阳、北京也能见到一些,但数量较少,没能形成规模。哈尔滨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不但建筑群落大,而且相对完整,甚至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老字号。现在时兴文物热,“惟一性”是文物最大的价值,这样的建筑群是世界惟一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洛克窗子入口
我害怕我跑出去
快把窗子打开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很多年后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智者之路等
巴洛克时期的亨德尔
miumiu艳遇巴洛克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中国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