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而来的卓越品质——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实

2014-12-04◎张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北京质量设计

◎张 力

郑实,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科技质量中心主任、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和技术管理与研究工作,其主持设计的中国木偶剧院、方圆大厦、浩鸿园住宅、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工程曾获建设部、北京市优秀工程奖;主编的《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技术措施》《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筑设计深度图示》均已由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发行。兼任社会职务有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建筑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消防协会理事、北京市消防协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委员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院),自成立以来的65年中,始终致力于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设计服务,在行业中享有极高声誉。郑实,作为北京院质量“管家”,为北京院这个响当当品牌严把着质量关。走进他的办公室,标志性的陈列就是办公桌上一大叠文件,文件之上摊开一张大的工程设计图纸,反映出这位科技质量中心负责人的工作精神:严谨、精细。

文化积淀

任何一个知名品牌不是一蹴而就、一夜成名,北京院这个品牌是几代北京院设计人打造出来的。郑总说,我在外地大学读书的时候就耳闻北京院的设计质量好,那时能进北京院是很大的荣誉。可以说,北京院从第一代设计人开始就秉承高品质的设计文化,师徒的传承保证了这种文化在北京院延续、沉淀和发展。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保证了高品质的设计。在65年的发展过程中,北京院对人才的要求一直很高,即使在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北京院的总体人才水平仍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标准。虽然以前的“师徒传承”关系已经式微,但北京院的高品质设计文化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位设计人。

体系保障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体量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北京院的人员规模也随之增长,专业工种和部门也越来越多,这对传统的技术质量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一系列完整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是维护北京院这个品牌的必要保障。北京院一直有自成体系的质量管理方式、工作流程和技术积累,1998年通过实施“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质量系列文件,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各)专业技术措施》《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制图标准》等。这些文件是北京院在行业通用的技术标准的基础之上,自己开发的一系列企业技术质量标准。能否有效、完整、合理地执行,除了依靠相应的制度管理作为支撑体系之外,其操作性、合理性、繁简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都促进了其设计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北京院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公司的三级技术与质量委员会(部门技委会、专业技委会、公司技委会和创委会)来运行技术质量管理和分项目级别、重要程度进行评审;既保证了重点,又照顾了覆盖面。技委会每个季度要对全公司设计项目进行质量抽查,其检查成果通过反馈定级、发布讲评、总结改进等一系列固定程序,形成了高效率、多目标用途的质量活动,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

贵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中国尊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

凤凰中心细部

凤凰中心

北京院的科技质量中心是一只拥有30人的高素质的专职团队,每个专业都设有公司技术总监,他们在各自专业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中心负责组织公司级的技术质量的所有活动,包括科技发展、技委会议、质量体系、产品抽检、设计评优、科研管理、标准建设、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内部咨询、外部服务等。由于这个团队的专职、专业,成为保证公司技术质量水准的重要依托力量。

深度设计

关于“设计深度”这个话题,郑总开了个玩笑:现在的市场行情是甲方市场,甲方不是按“优质优价”给设计院相对应的设计费,行业内设计企业应对这个“潜规则”有一个“公认的、够用的”设计深度,甚至以粗制滥造的低成本方式来换取利益的增值,这是一个不正常但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问题。

南京南站侧立面夜景

北京院为何要坚持做“深度设计”?首先是基于传承,企业有追求品质的文化理念,这是企业“BIAD设计”品牌的重要保证;其次是基于社会责任,北京院作为行业标杆,企业承担了众多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一方面是要对公众、对业主负责;另一方面要对行业负责,即使在暂时难以争取到“优质优价”的前提下也要打造精品,这种与成本控制有着很大矛盾的做法固然存在争议,但是北京院更愿意将目光放在长远。这个行业的收费已经如此畸形,总要有人出来维护行业利益。例如首都机场T3航站楼,其中一个意义上讲,就是通过与国外高品质设计团队的合作设计重新定位深度设计的范例,此外对北京院的协同设计方法的提升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自2009年开始,北京院编制了《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BIAD建筑(各专业)设计深度图示》,既有文字规定也有系列的图示。图示带来的是直观、可操作性强。与一般的设计深度图示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展开有所不同,北京院的图示是以“部位”或“系统”为单位展示,例如:厨房系统就有4种不同类型,每个节点的平面、剖面都有细节的标示。这些标准及指南已经公开出版并不断加印,对建筑设计行业设计质量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践行着“建筑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

南京南站中央换乘大厅

协调接口

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设计接口管理”,郑总说,控制好对内、对外的工作接口,保持良好的沟通与管理。对内要保证各专业设计人员之间、设计人员与计划人员之间的图纸、文件、数据等信息交换的顺利、畅通;对外要保证项目组与业主、分包商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质量与速度,减少因为沟通不良而产生的不必要变更、事后返工等现象,以免影响设计的进度。

对外接口。利用合同的约束力,保证业主方面的基础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交;与业主合作过程中的每一次工作对接尽可能形成文字性的往来记录,并进行归档备案,做到有据可查,从而有效控制设计要求的频繁变更对设计进度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内部接口。依据“作业指导书”要求,建立北京院内部局域网的“工程设计管理系统”,形成内部顺畅的沟通机制。保证项目组内外信息能够畅通无阻。为了便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尽可能地减少生产部门的工作量,实现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品质过硬”的目标。

科技创新

科技的创新给设计创作和质量控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郑实说,“以前很难实现的复杂空间造型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变得简单。”

邵韦平首席设计总监原创设计的北京凤凰中心利用三维软件和BIM技术,实现了完美的“莫比乌斯环”构想,赢得了业主高度认可。在精细化的设计阶段中,也是通过BIM技术和非线性的大型钢构件、管线进行三维精确定位,为后期的施工、安装提供了便利。

而他领导的设计团队正在设计的“中国尊”采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系统化方法、整体化控制,使项目的BIM成果全面深入地运用到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等各个阶段,力保以精密制造的生产方式打造超高完成度的建筑作品。

北京院的科研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像“南京南站”“贵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等重大项目都运用了高精尖技术,这些技术的背后都有研发团队做支持。为了更好地提升设计品质,北京院成立了专项研究中心,利用专业团队的专项优势进行课题研究,北京院、北京市政府对此也相当重视,并设有专项基金做研发经费。

特色培训

北京院有着自己的培训学校。根据质量目标确定的培训时数和参加人数比例的要求,每年提供了多达数百课时的大量丰富的技术培训课程,北京院技术培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师资多来源自设计一线的设计师和外部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内容具有紧密结合设计实际、把握前沿高端技术的特色。学习内容包括专家学术讲座、标准规范宣贯、建筑技术专题、优秀设计讲评、工程实例介绍、施工图质量分析、新员工培训、计算机软件培训、实地参观学习等,各专业不同级别的工程设计实务培训班更是为不同层级的设计人员提供了系统的、适应性强的技术培训教育。

兼任着培训学校校长职务的郑实特别提到,目前北京院的培训尚立足于服务内部,未来的目

标将可能面向更广阔的外部市场,服务于社会。

严谨评优

北京院的内部设计评优机制有着悠久的历史,郑总说,“‘科学严谨’是评优不二法则”。北京院评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体系完整、控制严格”的BIAD优秀设计评选规则。正因为北京院有这么一套科学的评优体系和丰富的经验,北京市、行业、国家级的工程设计奖的评优工作都邀请我们参与拟定评优方案,这也是对北京院评优工作的肯定。

谈到北京院的内部评优,郑总说,我们企业级的评优相对于外部评优更加严格、有更加细致的标准,按邵总的说法“所有获奖项目力争在建筑效果、设计完成度、机电专业配合、建筑细节上达到行业最高标准”。科技质量中心有专人负责各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建档工作;工程评优和方案评优的过程遵循一套严格的工作程序。

所有申报工程评优的项目首先要进行实地考察,设计负责人到现场做介绍,其后进行项目说明、图片展示和多轮次的评选,现场考察的效果占到一定的权重。近年来由于申报项目数量增多,改为对部分重点项目实行现场考察。近年评优成果的新特点是:国外合作项目减少,国内合作项目增多,北京院原创设计实力稳步提升;同时,把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纳入评优行列,展现北京院新业务板块和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南京南站立面近景

猜你喜欢

北京质量设计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北京,北京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