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城镇特色民居规划设计——施甸县城特色民居规划设计初探
2014-12-04杨光明
杨光明
(云南省施甸县城乡勘测规划设计室,云南 保山 678200)
0 引言
特色民居是指非官方的﹑民间的,百姓通过对居住地自然生态环境、气候光照、降雨风向、温度湿度、紫外线辐射、民族图腾等,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徽派建筑。徽派古民居主要坐落于安徽省南部山区,其主要特点是依山伴水、青瓦白墙,因其特有的天井设计,也有人称它为“南方天井民居”。徽派建筑的规划和构造反映着徽州特色的地方文化。这些古村落中所蕴涵的科学环境意识、巧妙的构思设计以及精湛的工艺一直为后人所关注。2000年,西递和宏村作为皖南古村代表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这充分地肯定了徽州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徽派古建筑独有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1 原施甸民居独有的特征
区位特点。施甸县坝区位于怒江东岸,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紫外线辐射大,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900~1 100 mm,整个坝区长20 km、宽3.5 km,而施甸县城座落在坝区最南端,形成县城规划建设区6.8 km2东西南三面临山。东、南两面山多水库坝塘、西面山脚多天然泉眼。水库坝塘之水顺山而下,形成溪流汇入坝区荷塘、湿地、湖泊。二次分流流入玉带河,西面泉眼形成天然湖泊或荷塘湿地,二次分流也流入玉带河,玉带河汇集东南西三面之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最终汇入怒江,将6.8 km2的县城和70 km2的施甸坝区一分为二,宛如一条玉带串着翡翠、玛瑙,散落在群山峻林之间。
施甸民居。施甸人主要由原居住的布朗族、彝族、傣族、回族,元代随军迁移的契丹族后裔,明洪武年间由南京迁入的南京人以及万历十年邓子龙征西,滇西抗战留下的军官士卒组成,为此,施甸民居既结合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本土民族特点,又融入了江南民居、大理白族民居、彝族民居等一些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居特色。
施甸民居建筑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追求功能实用与工艺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人文景观,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施甸民居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把自然民宅建筑与大自然和谐相融,以此彰显出生命有机体。在民居建筑的内部,居民对自己的家园大都进行“装点”,以天井为组织核心,在庭院中多用水、石、木、竹等装饰,以达到内外和谐、天人合一的居家环境。
一是“天井”或“院场”。这种民居特点由江南民居中“四合院”演化而来,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通风采光的问题;另一方面,“天井”或“院场”的设计也符合风水伦理,“水为财之源”,“天井”或“院场”可以汇聚屋面的雨水,而避免财源外流,表达出对吉利兴旺的期盼。
二是“堂屋”或“楼上厅”,这是施甸民居建筑的一大特征。这种格局基本保留了“干栏式”建筑的特征。其厅室是居住者对外接待和待人接物场所,具有开放性,要求宽敞明亮;又是居住者日常休息的场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三是木结构为主。施甸县城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紫外线对人体辐射较大,为达到冬暖夏凉、避风防暑的目的,民居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但木结构又易引发火灾,为此,施甸民居筑建了“马头墙”。用民居两端墙顶高出屋面的山墙来防风、防火。这也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徽派建筑的“白墙灰瓦”。
四是庭院绿化。明代南京人的迁入把“苏州园林”的庭院模式也带入了施甸,施甸人从善自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庭院多以墨竹、石榴、柿子和兰花等盆景点缀人居环境,让人居住其中回归自然,身心愉悦、舒身舒心。
2 施甸县城市特色民居规划设计
施甸县国土面积2 009 km2,总人口34万,坝区面积仅占5%,75%的人口居住在5%的坝区。由于地处西南一隅,城镇化建设发展滞后,近年来,施甸县城建设方才初具规模,并结合施甸县城区位特点提出了“东进西优、南控北拓”的战略思想。本文的施甸县城特色民居规划设计方案位于玉带河西,东隔玉带河与老城相邻,南有新开发建设的契丹、金布朗、伊斯兰3个古镇,西为山峦叠翠的怒江东岸,北为施甸坝区延伸的农村村落。为此,该区域的民居规划设计,将是招商引资、居家休养生息、留人聚财、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衬托和靓化施甸县城市建设的点晴之笔。
图1效果图
2.1 发挥政府调控引导功能,建设许可实行四审核,形成一街一路一特点、一片一区一景观的建筑风格
考虑到传统村落规划设计滞后,虽有特色但各自为政、杂乱无章,后期改造难度和成本投入较大等实际,将一水两污、通讯通电、道路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公益设施建设等纳入先期规划,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做到四审核。一审三大指标。建筑密度不超过40%,容积率控制在1.5以内,绿化率不低于35%。二审外观设计。基础标高不超过正负零0.6 m,楼层高控制在3.3 m之间,外观墙体采用米黄色,屋顶采用青瓦斜屋面。三审建筑节能成本。建筑设计突出就地取才,以本地小青瓦、米黄石为主要建筑材料,降低建设成本,突出地方特色。四审公用面积预留。按45%预留公用道路、绿化面积,实现共建共享。
2.2 注重人为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众所周知,人类的建筑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可谓数不胜数,但究其根本,无非是服务于人。建筑作为环境艺术必须植根于周围环境之中,与周围环境氛围有机统一。施甸民居村落布局从高处俯瞰,如一群青牛,背靠大山,滞留于玉带河畔、十里荷塘边的青草绿地间,让人感觉天公造物、与生俱来。再加上周边环境的相互装点,穿透村庄的溪水,不但给人们提供了生活之便,潺潺的溪水更是让人们感觉到在村落里的每个角落都与大自然亲密地接触着,享受着大自然的温情。在外部造型上,施甸民居透着清新隽逸之气,青瓦粉墙,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风格。远望村落,只见粉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其山墙处理更为讲究,多数作“封火墙”,即“马头墙”,这是一种在民宅两端墙顶砌筑的高出屋面的山墙,用于防风、防火。墙头更多的是将高出屋面、屋脊部分的顶端做成层层跌落的水平阶梯状,这些高低起伏的马头墙衬以青山绿水,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勒出民居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施甸民居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着人类对大自然美的向往。
2.3 追求功能与装饰的完美结合,融入现代文明,回归古装典雅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特性。施甸民居从建筑内容到建筑形式上的特点,都与山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相适应,在细节上,不但讲究功能实用融入现代社会,而且追求工艺装饰之美,又回归到古装典雅之中。天井(院场)的设计,就其功能而言,不仅适应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解决了人们室内通风采光的问题;就其装饰作用而言,给人以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感。天井(院场)的前方或左右面可留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植入具有本地特色的山茶、柿子树、石榴树、墨竹、桂花树,加上兰花等盆景植物的点缀,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形成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马头墙”的主要功能是防风防火,而其造型也是极具装饰性,如昂首的骏马,奔腾于半空中,错落有致、极富动感,具有仿徽派建筑的空间感,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从细处来看,表现在对住宅建材及家具的美饰上,木雕、砖雕和石雕处处显示着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水平,以木雕犹为突出,门楼、门罩上镌刻着各种玲珑剔透的图案,落地隔扇、窗台栏板、斗拱、华版柱等更是雕花缀朵、琳琅满目,甚至是在床、桌、笔筒、果盘等小类家具上都展示着精细华美的装饰雕刻工艺,富有层次,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栩栩如生,既妆点着室内空间,又饱含着深意。虽不施华丽油彩,但那种纯天然的木质本身的美感显露无疑,体现出古朴而典雅的美。
2.4 丰富多变的体形、质朴的色彩,弹奏出一曲天籁之音
施甸民居的屋面为双向斜坡顶,覆以青瓦、群房一体、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配以大小不一、布置灵活的斜坡屋顶,外观整体和美感十足,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粉墙、青瓦,色彩典雅大方,使得外观丰富耐看,极有韵味。不以华丽复杂的外观取胜,而是以典雅大方的灰白色调见长。黑、白、灰经过建筑师的巧妙安排和运用,尤如高中低音谱成的乐章。同时,在对比关系中显出各自的特色和表现的作用,互相衬托、构成和谐的节奏,给建筑外观带来韵律之美。青山、绿水、粉墙、黛瓦,质朴中透着清秀,青山绿水间映衬着宁静、和谐的音符,仿佛弹奏着一曲“善洲故里、文脉施甸”的天籁之音。
2.5 崇儒重教与商业文化相结合的独特人文景观
在施甸民居规划设计中,民居公共活动场所的人造景观元素体现出现时条件下施甸县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将商业购物与公益设施建筑有机结合,并考虑与周边原始环境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使两者相互叠加组成了整体设计平面的肌理,从而构成意外与巧妙的空间,形成一个内、外、上、下相互渗透的立体景观模式。其中,设计类似于当地自然的田园小路与自然堆坡;考虑到当地舞龙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与舞龙的数量,设计高台广场,临街临路设计必须的商业铺面,充分利用公共设施空间展示当地民俗,利用丰富的塑像和雕刻形式表现当地22个民族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施甸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与景观内涵。通过上述手法,设计者充分表现了当地的文脉、传统、源流、历史。施甸民居中精美的木刻图案中,有很多是勉励学子读书进取、奋发向上的内容,也有不少是为人处世之道的警句和箴言,虽夹杂着一些封建思想意识,却也显示出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总的来说,从中体现出村落民风淳朴、尊教重文、崇尚宗教礼制的特点。施甸民居设计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所在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不同点,反映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时代背景和人文景观。
[1]聂兰生.新居与旧舍——乡土建筑的现在与未来[J].建筑学报,1991(2).
[2]汪品.未来的村落——皖南民居人居环境的承继[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
[3]汪丽君,舒平.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解析[J].建筑学报,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