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甘蔗尾叶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2014-12-04赵辰龙周瑞芳邓智年张娥珍

饲料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尾叶糖蜜木霉

■李 楠 赵辰龙 周瑞芳 邓智年 张娥珍

(1.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5;2.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7;3.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目前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而广西占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63%[1]。甘蔗收割后的蔗叶和甘蔗榨糖后的糖蜜,都是甘蔗产业的副产品,据估计我国每年产生的蔗叶1 500 t、糖蜜300 t[2]。有效利用这些副产品,实现甘蔗的综合利用,将会增加甘蔗产业的附加效益,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新鲜甘蔗尾叶含水量高达70%,而干燥后的蔗叶约含有30%的粗纤维,7%的粗蛋白质,32%的糖类,7%的有机酸,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淀粉、维生素等[3],可以代替牧草成为良好的饲料资源,许多研究表明其育肥效果明显[4-8]。甘蔗收获期在11月至翌年4月,甘蔗收获后遗留的蔗叶总量巨大,此时正值枯草期,利用甘蔗尾叶作青饲料,成本低,可以解决越冬渡春时期牧草饲料不足的难题[9-10]。但是甘蔗尾叶的粗纤维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较低,依然有较多不足之处。甘蔗糖蜜主要成分为糖类,是生产酵母的优质原料,也可直接用作动物饲料,能大大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瘤胃微生物的活性,提高采食量和消化能力[11]。还可以起到黏结剂作用,减少饲料粉尘,提高饲料颗粒质量等优点[12]。

为解决甘蔗尾叶作为饲料的存在诸多问题,本实验使用糖蜜弥补蔗叶纤维含量高、蛋白含量低的缺点,确定了多菌种混合半固态发酵工艺条件,适当的降解部分纤维,同时提高发酵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改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综合利用甘蔗糖业副产品生产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利用甘蔗尾叶与糖蜜生产饲料能够有效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又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避免蔗叶燃烧和糖蜜酒精废液带来的污染,实现蔗糖业与养殖业的互相促进和可持续发展,为甘蔗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拓展饲料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菌株来源:绿色木霉,产朊假丝酵母(广西大学食品发酵研究所保藏)。

甘蔗尾叶:广西农业科学院武鸣实验基地实验田种植。

甘蔗糖蜜: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明阳糖厂。

1.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20%马铃薯汁1 L,蔗糖20.0 g(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KH2PO43 g(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MgSO4·7H2O 1.5 g(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胺素8 mg(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琼脂20.0 g(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pH值6.5。

种子培养基:20%马铃薯汁1 L,蔗糖20.0 g,KH2PO43 g,MgSO4·7H2O 1.5 g,硫胺素 8 mg,pH值6.5。

固体发酵培养基:蔗叶干燥粉碎后过20目筛,取5 g置于250 ml三角瓶内,以1∶4的固液比加入稀释到12°Bx的甘蔗糖蜜,混合均匀后灭菌。

1.3 主要仪器

XT-200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浙江永康红太阳机电有限公司);BS 423 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SPX-250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ZDDN-II自动凯氏定氮仪(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等仪器。

1.4 试验方法

1.4.1 斜面培养

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待接菌体移入相应的斜面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木霉培养5~7 d,酵母菌培养2 d。

1.4.2 种子液的制备

向接斜面试管中接入3 ml无菌水,用接种针刮取适量菌体,接入250 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为50 ml,28℃、180 r/min培养24 h。

1.4.3 固态发酵

接种适量的木霉和酵母菌液体种子至固体发酵培养基,使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混合后恒温静置培养,培养期间定时翻料。

1.4.4 发酵条件优化试验

暂定初始发酵条件:固液比为1∶4,糖蜜锤度12°Bx,pH值为7,总接种量为40%,木霉与酵母的接种比例为1∶1,培养温度28℃,发酵时间5 d。考察不同因素对产品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发酵时间:其他条件为初始条件,接种后分别培养4、5、6、7、8 d后测定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总接种量:分别按40%、50%、60%、70%、80%的总接种量接种,发酵结束后分别测定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固液比:将干物料与稀释糖蜜分别按1∶1;1∶2;1∶3;1∶4;1∶5;1∶6的比例混合后制备培养基,发酵结束后分别测定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糖蜜pH值:只改变稀释糖蜜的pH值,分别调整糖蜜的pH值为6、6.5、7、7.5、8,发酵结束后分别测定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糖蜜锤度:分别将糖蜜稀释为12、14、16、18、20、22、24、26、28、30、32 °Bx后配制发酵培养基,发酵结束后分别测定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接种比例:总接种量为40%,将木霉与酵母按不同比例接种(2∶1;1∶1;1∶2;1∶3;1∶4),发酵结束后分别测定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1.4.5 粗蛋白质(CP)的测定方法

发酵完成后将样品置于60℃烘箱干燥后,按照GB/T 6432-1994中方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时间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见图1)

从图1可知,在初始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粗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当培养时间为5 d达到最大。培养时间超过5 d后,粗蛋白质含量则逐渐减少。因此,发酵时间选择5 d最佳。

2.2 接种量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接种量的大小影响发酵的周期和产量:接种量小,菌体延滞期较长从而延长发酵周期,增加了污染几率和动力消耗;接种量大,有利于充分利用营养物质,缩短发酵周期,降低功耗与成本。分别以40%、50%、60%、70%、80%接种量接入培养基中发酵,菌种比例为1∶1,考察最适接种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在总接种量为50%,即单菌接种量为25%时,具有最大的粗蛋白质含量,所以将最佳接种量定为50%。

2.3 固液比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发酵培养基的固液比对发酵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糖蜜成分复杂多样,含大量糖类、有机物和无机盐离子,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所以固液比直接影响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含量。此外固液比也对培养基物理状态有直接影响,液体比例越小,基质越干燥,空隙较多,通气性越好;反之则越接近流体,在静置培养条件下,通气性较差。由于该实验属于好氧发酵,液体比例过少则培养基中营养供应不足,而过多则会影响通气,从而影响菌体生长。所以固液比应适中,在提供足够营养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以保证氧的传递。由图3可知,随着液体比例的增大,粗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大;固液比为1∶4时达蛋白质含量最高点,比例为1∶5时粗蛋白质含量与其相差不多;再增加液体比例则粗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从节省物料的角度考虑最佳固液比为1∶4。

2.4 pH值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pH值影响着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各种酶的活性、底物结合等多个方面,合适的pH值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及产物的合成。通过该项实验以确定发酵的最佳pH值。实验结果(见图4)表明:糖蜜pH值为6.5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故稀释糖蜜的最适pH值为6.5。

2.5 糖蜜锤度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稀释糖蜜是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离子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提供者,将糖蜜稀释成不同锤度后配制培养基,可以改变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从而影响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同时糖蜜锤度也影响着培养基的黏稠度和通气性。结果如图5所示,在糖蜜锤度为28°Bx时,粗蛋白质含量最大。当浓度较低时,培养基不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的营养需求,粗蛋白质含量较低;浓度过高则培养基中的色素、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浓度变大,培养基黏稠度高造成氧气供应不足,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粗蛋白质含量降低。因此,甘蔗糖蜜的最佳锤度为28°Bx。

2.6 菌种比例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在该发酵体系中,木霉与酵母有不同的分工,互补促进,多菌共同协作提高了对底物的利用率。酵母利用糖蜜中大量的碳源、氮源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部分的糖类,解除了对木霉纤维素分解酶系的产物抑制作用。木霉在利用一小部分碳源供菌体生长后,将蔗叶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或葡萄糖,而酵母又可以利用这些糖类继续合成菌体蛋白。在总接种量一定的条件下,将木霉与酵母按不同的比例接种,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在木霉与酵母接种比例为1∶1时,粗蛋白质含量最大;不断加大酵母的接种量使得蛋白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大接种量造成营养供应不足,影响酵母生长,粗蛋白质含量无法达到最大值。

2.7 发酵条件正交试验结果

通过对上述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了木霉与酵母共同发酵的最优条件。为了进一步确定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以单因素实验为依据,对固液比、接种量、温度、糖蜜锤度进行正交试验,其他条件均保持单因素优化确定的最优条件,利用Latin 3.1版设计正交试验。表1为正交实验设计,表2为正交实验结果与极差分析,表3为方差分析。

表1 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

根据正交设计试验结果极差分析可以看出,四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A>C>D>B,即固液比>温度>糖蜜锤度>接种量,说明该发酵过程中,固液比对粗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最佳因素组合为A3B2C1D3,由正交表中结果可知,在固液比为1∶5、接种量为50%、温度26℃、糖蜜锤度28°Bx的条件下,粗蛋白质含量为正交表中最大值23.41%,比初始条件下的14.81%提高了8.6%。因此本实验选择固液比为1∶5、接种量为50%、温度26℃、糖蜜锤度28°Bx为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

由于正交设计实验中没有空列,故将极差分析中极差最小项作为误差列进行方差分析,由方差分析表(见表3)可知:因素A显著,而因素C和D不显著,因素的作用主次顺序为A>C>D,与极差分析结果一致。

表2 发酵条件正交实验结果

3 结论

①本实验以甘蔗尾叶和甘蔗糖蜜为原料,利用木霉和酵母进行混合固态发酵,生产新型的高蛋白饲料,解决了蔗叶用于饲喂的若干问题,开拓了饲料来源的同时实现了糖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表3 发酵条件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②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了培养基的配方及培养条件:糖蜜锤度28°Bx,其pH值为6.5,最优固液比为1∶4,最适培养时间5 d,培养温度为28℃,总菌接种量50%,接种比例1∶1。

③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了最佳的条件组合:糖蜜锤度28 °Bx,其pH为6.5,最优固液比为1∶5,最适培养时间5 d,培养温度为26℃,总菌接种量50%,菌种比例1∶1。优化的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3.41%,较优化前提高了8.6%。通过极差分析和正交分析可知,各因素的影响次序为:固液比>温度>糖蜜锤度>接种量,其中固液比对粗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

猜你喜欢

尾叶糖蜜木霉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糖蜜对犊牛生长性能及增重成本的影响
广西甘蔗尾叶饲料化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发展建议
微生物发酵甘蔗尾叶及其混合菜粕后营养价值的影响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甜菜和甘蔗糖蜜的理化特征及其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欧盟评估来自一种转基因里氏木霉的α-淀粉酶的安全性
甘蔗尾叶青贮及其饲喂价值的研究现状
武宣县尾叶桉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糖蜜的饲用价值及应用研究
两级UASB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