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简易“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教具的制作及应用

2014-12-03康峰

科技资讯 2014年26期
关键词:突破难点创新意识

摘 要:针对物理学中“光的合成”内容,自制“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教具。旨在突破教学难点、强化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关键词:光的合成 突破难点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148-0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色光的合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牛顿色盘(又称“七色板”)。圆板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颜色。将圆板迅速转动,可见到板呈白色,说明日光是由以上七种色光合成的;另一种采用不同的滤光片对太阳光过滤得到不同的色光,将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叠加后再过滤太阳光进行演示比较。以上方法均存在缺陷:前者在实验中产生的是灰白色的光,不仅和需要的白色有些差距,而且动态的观察让人产生疑问,到底是颜色的混合效果,还是色光的混合效果;第二种方法合成时由于受到滤光片影子的影响,不能直观的看到色光的混合,而且由于滤光片的透光率等因素,合成的光较太阳光也有差异,同时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实验现象不易和原有的色光同时对比,光的亮度低,容易受场地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为此,设计的“色光合成演示装置”能解决以上不足。

1 制作原理及材料用具

1.1 制作原理

色光合成的基本原理有三种[1]。

1.1.1 直接混色方式原理

即单色光同时射到同一位置直接叠加复合。

1.1.2 时间混合方式原理

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果将单色光复合。

1.1.3 空间混合方式原理

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处相距为0.05~0.07 mm的两点。此时,这两点对人眼所张的视角约为1/5,称为最小分辨角。当微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对人眼所张视角小于此最小分辨角时,人眼将无法分辨,便视为一点,观察到的就是复合光。

鉴于此,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了直接混色方式原理。同时也采用了透镜成像的原理。

1.2 制作材料用具

铝塑板,螺杆螺母,彩色玻璃纸,光源,凹透镜,光屏,电钻,钢锯,剪刀等。

1.3 制作设计图(图1、图2)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1、图2中:箱体1、光屏2、轨道3、凹透镜4、单色光源5、电池组6、导线7、支脚8、电源开关9、光源开关10)

在进行色光合成演示时,调整支脚8使箱体1水平,然后先打开电源开关9,再打开需要用到的光源开关10,相应的单色光源5发光,调整各对应的凹透镜4在轨道3上的位置,在光屏2上则会得到不同大小的环形光斑,其中中心的光斑为所有单色光的合成,依次往外圈的光环由依次减少的单色光合成,可及时的进行各种实验的动态演示和静态合成,实时的进行对比[2]。

2 制作过程

2.1 制作演示装置底座

取铝塑板(80 cm×50 cm),按图示制作演示装置底座(见图3)。

2.2 制作彩色光源

电子光源前筒头的玻璃片上分别罩上三色玻璃纸(可多罩几层),做成三色光源。

2.3 组装元件

将三色光源安装到光源轨道最右侧,再在光源轨道上安装凹透镜,光屏插口处安装光屏。在安装各元件时注意光源及透镜中心要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均可投射到光屏上。制成后基本构造如图4。

3 使用方法

该装置属物理教学用具,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态演示,静态合成,同步对比,光的亮度高,实验现象直观、明显的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演示时,先打开单色激光光源,再调节光源前凹透镜,调节凹透镜焦距及光源角度,使通过凹透镜发散的光圈投射放到光屏中心上,再调节光源角度,这样就实现了光的合成。该装置可以实现任何色光的合成(包括两光源色光的合成及三光源色光的合成)。

4 教具特点

该装置各合成光实现环形分布、任意合成,对比性极强,由于采用激光光源,则保证了光的定向性以及高亮度和高纯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动态演示,静态合成,同步对比,光的亮度高、纯度好,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消除了场地条件和自然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总之,物理学中低碳环保、廉价教具的设计及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同时,自制教具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学研究的需要,同时还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在具体制作中,学生的参与即锻炼了动手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从而使学生的某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各种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也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赵军.色光合成的基本原理[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10,14(2):10.

[2] 康峰.色光合成演示仪:中国,CN201020 684802.6[P].2010-08-09.endprint

摘 要:针对物理学中“光的合成”内容,自制“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教具。旨在突破教学难点、强化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关键词:光的合成 突破难点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148-0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色光的合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牛顿色盘(又称“七色板”)。圆板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颜色。将圆板迅速转动,可见到板呈白色,说明日光是由以上七种色光合成的;另一种采用不同的滤光片对太阳光过滤得到不同的色光,将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叠加后再过滤太阳光进行演示比较。以上方法均存在缺陷:前者在实验中产生的是灰白色的光,不仅和需要的白色有些差距,而且动态的观察让人产生疑问,到底是颜色的混合效果,还是色光的混合效果;第二种方法合成时由于受到滤光片影子的影响,不能直观的看到色光的混合,而且由于滤光片的透光率等因素,合成的光较太阳光也有差异,同时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实验现象不易和原有的色光同时对比,光的亮度低,容易受场地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为此,设计的“色光合成演示装置”能解决以上不足。

1 制作原理及材料用具

1.1 制作原理

色光合成的基本原理有三种[1]。

1.1.1 直接混色方式原理

即单色光同时射到同一位置直接叠加复合。

1.1.2 时间混合方式原理

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果将单色光复合。

1.1.3 空间混合方式原理

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处相距为0.05~0.07 mm的两点。此时,这两点对人眼所张的视角约为1/5,称为最小分辨角。当微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对人眼所张视角小于此最小分辨角时,人眼将无法分辨,便视为一点,观察到的就是复合光。

鉴于此,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了直接混色方式原理。同时也采用了透镜成像的原理。

1.2 制作材料用具

铝塑板,螺杆螺母,彩色玻璃纸,光源,凹透镜,光屏,电钻,钢锯,剪刀等。

1.3 制作设计图(图1、图2)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1、图2中:箱体1、光屏2、轨道3、凹透镜4、单色光源5、电池组6、导线7、支脚8、电源开关9、光源开关10)

在进行色光合成演示时,调整支脚8使箱体1水平,然后先打开电源开关9,再打开需要用到的光源开关10,相应的单色光源5发光,调整各对应的凹透镜4在轨道3上的位置,在光屏2上则会得到不同大小的环形光斑,其中中心的光斑为所有单色光的合成,依次往外圈的光环由依次减少的单色光合成,可及时的进行各种实验的动态演示和静态合成,实时的进行对比[2]。

2 制作过程

2.1 制作演示装置底座

取铝塑板(80 cm×50 cm),按图示制作演示装置底座(见图3)。

2.2 制作彩色光源

电子光源前筒头的玻璃片上分别罩上三色玻璃纸(可多罩几层),做成三色光源。

2.3 组装元件

将三色光源安装到光源轨道最右侧,再在光源轨道上安装凹透镜,光屏插口处安装光屏。在安装各元件时注意光源及透镜中心要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均可投射到光屏上。制成后基本构造如图4。

3 使用方法

该装置属物理教学用具,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态演示,静态合成,同步对比,光的亮度高,实验现象直观、明显的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演示时,先打开单色激光光源,再调节光源前凹透镜,调节凹透镜焦距及光源角度,使通过凹透镜发散的光圈投射放到光屏中心上,再调节光源角度,这样就实现了光的合成。该装置可以实现任何色光的合成(包括两光源色光的合成及三光源色光的合成)。

4 教具特点

该装置各合成光实现环形分布、任意合成,对比性极强,由于采用激光光源,则保证了光的定向性以及高亮度和高纯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动态演示,静态合成,同步对比,光的亮度高、纯度好,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消除了场地条件和自然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总之,物理学中低碳环保、廉价教具的设计及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同时,自制教具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学研究的需要,同时还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在具体制作中,学生的参与即锻炼了动手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从而使学生的某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各种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也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赵军.色光合成的基本原理[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10,14(2):10.

[2] 康峰.色光合成演示仪:中国,CN201020 684802.6[P].2010-08-09.endprint

摘 要:针对物理学中“光的合成”内容,自制“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教具。旨在突破教学难点、强化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关键词:光的合成 突破难点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148-0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色光的合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牛顿色盘(又称“七色板”)。圆板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颜色。将圆板迅速转动,可见到板呈白色,说明日光是由以上七种色光合成的;另一种采用不同的滤光片对太阳光过滤得到不同的色光,将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叠加后再过滤太阳光进行演示比较。以上方法均存在缺陷:前者在实验中产生的是灰白色的光,不仅和需要的白色有些差距,而且动态的观察让人产生疑问,到底是颜色的混合效果,还是色光的混合效果;第二种方法合成时由于受到滤光片影子的影响,不能直观的看到色光的混合,而且由于滤光片的透光率等因素,合成的光较太阳光也有差异,同时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实验现象不易和原有的色光同时对比,光的亮度低,容易受场地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为此,设计的“色光合成演示装置”能解决以上不足。

1 制作原理及材料用具

1.1 制作原理

色光合成的基本原理有三种[1]。

1.1.1 直接混色方式原理

即单色光同时射到同一位置直接叠加复合。

1.1.2 时间混合方式原理

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果将单色光复合。

1.1.3 空间混合方式原理

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处相距为0.05~0.07 mm的两点。此时,这两点对人眼所张的视角约为1/5,称为最小分辨角。当微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对人眼所张视角小于此最小分辨角时,人眼将无法分辨,便视为一点,观察到的就是复合光。

鉴于此,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了直接混色方式原理。同时也采用了透镜成像的原理。

1.2 制作材料用具

铝塑板,螺杆螺母,彩色玻璃纸,光源,凹透镜,光屏,电钻,钢锯,剪刀等。

1.3 制作设计图(图1、图2)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1、图2中:箱体1、光屏2、轨道3、凹透镜4、单色光源5、电池组6、导线7、支脚8、电源开关9、光源开关10)

在进行色光合成演示时,调整支脚8使箱体1水平,然后先打开电源开关9,再打开需要用到的光源开关10,相应的单色光源5发光,调整各对应的凹透镜4在轨道3上的位置,在光屏2上则会得到不同大小的环形光斑,其中中心的光斑为所有单色光的合成,依次往外圈的光环由依次减少的单色光合成,可及时的进行各种实验的动态演示和静态合成,实时的进行对比[2]。

2 制作过程

2.1 制作演示装置底座

取铝塑板(80 cm×50 cm),按图示制作演示装置底座(见图3)。

2.2 制作彩色光源

电子光源前筒头的玻璃片上分别罩上三色玻璃纸(可多罩几层),做成三色光源。

2.3 组装元件

将三色光源安装到光源轨道最右侧,再在光源轨道上安装凹透镜,光屏插口处安装光屏。在安装各元件时注意光源及透镜中心要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均可投射到光屏上。制成后基本构造如图4。

3 使用方法

该装置属物理教学用具,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态演示,静态合成,同步对比,光的亮度高,实验现象直观、明显的色光合成演示装置。演示时,先打开单色激光光源,再调节光源前凹透镜,调节凹透镜焦距及光源角度,使通过凹透镜发散的光圈投射放到光屏中心上,再调节光源角度,这样就实现了光的合成。该装置可以实现任何色光的合成(包括两光源色光的合成及三光源色光的合成)。

4 教具特点

该装置各合成光实现环形分布、任意合成,对比性极强,由于采用激光光源,则保证了光的定向性以及高亮度和高纯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动态演示,静态合成,同步对比,光的亮度高、纯度好,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消除了场地条件和自然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总之,物理学中低碳环保、廉价教具的设计及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同时,自制教具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学研究的需要,同时还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在具体制作中,学生的参与即锻炼了动手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从而使学生的某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各种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也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赵军.色光合成的基本原理[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10,14(2):10.

[2] 康峰.色光合成演示仪:中国,CN201020 684802.6[P].2010-08-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突破难点创新意识
让“错误”闪亮数学课堂
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