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年收藏我最享受这个过程

2014-12-03

汽车生活 2014年11期
关键词:老爷车拉力赛老外

最近一两年,三和集团董事长黄宗敏已经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但这次以老爷车文化为主题的媒体沟通会上,他却是谈兴大发、话锋甚健。就在10月,黄宗敏刚刚亲自带领三和老爷车队征战了2014北京—上海老爷车拉力赛。回味驾驶三和人自己修复的老爷车参加拉力赛的酸甜苦辣,黄宗敏仿佛还沉浸在他所说的“美滋滋的感觉”中。但当话题转到三和老爷车文化产业发展设想时,他又变成深谋远虑的企业家,既考虑到社会公益的一面,又兼顾企业发展实现盈利,可谓见识睿智,思路清晰。

老爷车拉力赛的乐趣一定是要车开着开着坏了,坏了就修,修了再坏,一路这么边坏边修开过来才有意思。

10月的北京—上海老爷车拉力赛,是三和集团第四次参加这项国际性的老爷车活动。这次三和派出的阵容比以往更加强大,共派出10辆老爷车参加。5辆车在上海的地标建筑外滩源1号的别墅区参加第二届上海老爷车博览会暨尊驰盛汇的静态展示和优雅评选,5辆车则上路从北京开到上海。

“开老爷车拉力赛其实是个苦差事,一天光开车,在车上就只能吃点沙琪玛一类的干粮,除了上厕所晚上睡觉基本就不离开公路,没有毅力的人根本玩不下来。”问及这次拉力赛中最难忘的事,黄宗敏说,10月12日老爷车拉力赛第一天,车队从北京水关长城脚下出发。在离天津还有70多公里的时候,三和车队里一辆1961年的奔驰小面包车就半途抛锚了。黄宗敏说这辆小面包老爷车在修复时被改成了小房车,里面空间很大,“还可以打斗地主”,遗憾的是在修复时操之过急,没充分路试就报名参赛,没想到半路上缸盖被冲坏,不能动了。一群人只能下来推车,半夜里人生地不熟、又冷又饿,大家都弄得灰头土脸,后来救援人员赶到,才把车弄到天津的修理店去修。

当时的狼狈不堪事后回忆起来,反倒成了趣事,黄宗敏说,“老爷车的乐趣一定是要车开着开着就坏了,坏了就修,修了再坏,一路这么边坏边修开过来才有意思。要是没有一点波折,一条高速路一溜烟顺顺利利开过去,就还有什么意思呢?”

习惯开快车的老外车手不熟悉中国国情,按照国外的习惯来开,所以倒了大霉。

老爷车拉力赛也是国内外老爷车的大聚会,很多藏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爱车来展示和交易。这一次,一对比利时夫妇驾驶的1927年的劳斯莱斯引起了黄宗敏的兴趣。比赛开始前,黄宗敏就想买下这辆劳斯莱斯老爷车,并准备先付这对老外夫妇2万欧元订金。随后在拉力赛过程中,黄宗敏还坐进车里当乘客体验。但不巧的是这辆老爷车开赛不久后,就因追尾前车,车头被撞。更不幸的是,快到终点上海时,车屁股又被别的车撞了。一前一后两处被撞,这辆劳斯莱斯老爷车伤得不轻,这笔交易只好搁置下来。不过黄宗敏心里还是割舍不下,于是跟老外商量好,先把车弄回比利时去修理,等修好了再来成交。

说起这辆老爷车被撞的事,黄宗敏说,这位老外的车开得真是快,本来这些老爷车就都没有安全带比较颠簸,一个大坑过去也不刹车,当时他坐在后排,头直接撞到车顶上。不过,黄宗敏又补充到,出了事也不能全怪这位老外。一来是国内的道路条件没有国外好,这位老外可能没想到;另一个是在国外开车,所有车辆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虽然车速很快但各行其道,但国内太多的车辆和行人不守规矩,胡乱变道、横穿公路,习惯开快车的老外车手不熟悉中国国情,按照国外的习惯来开,所以倒了大霉。

“我最享受的是把一个烂车拿回来修好这个过程”。

对老爷车的痴迷,黄宗敏在业内是有口皆碑。19年前,三和集团第一家店开业时,他就花了一大笔钱专门修了一个展示厅,安排了三辆老红旗车来展示。在企业快速扩张、维修车间人手最紧的时候,他还执意成立了一个组来修复翻新红旗车。当时很多员工不理解,但黄宗敏的态度是,你们慢慢看,慢慢等,老爷车独有的价值总有一天会展示出来。

到今天,黄宗敏无不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收藏老爷车最多的人。除了在成都三和总部收藏的几十辆老爷车外,他还在美国、德国包括中国香港地区囤积了几十辆老爷车,只等相关政策放开就会集中到未来新建的三和老爷车博物馆里。

是什么让黄宗敏20年来如此痴迷老爷车的翻新和收藏,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享受的是把一个烂车拿回来修好的这个过程”。一辆奔驰190SL,当初买回来时几乎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在技师艺术家般的妙手下,德国的“外壳”,美国的“内脏”,完美修复后漆面焕然一新神采熠熠,还能上赛道跑出100码的速度。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成就感,可能是黄宗敏心底最想与他人分享的东西。

近几年,黄宗敏走遍欧美,也深入考察了国外老爷车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到记忆中难忘的一幕,黄宗敏说自己第一次在参加国内的老爷车拉力赛时候,曾遇到一对澳洲老年夫妇,老俩口开着一辆1912年的别克敞篷车,也不急着赶路,也不图什么成绩,就是以每小时30-40公里速度,慢慢悠悠地在路上开。早晚时分有点寒意,老俩口拿出一张毛毯,搭在膝盖上。想想看,一辆上了年纪的老爷车,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并肩驾车而行,那个场景真是非常的浪漫。

把老爷车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引进来,成为企业新的盈利点,并形成自己企业独特的文化基因。

在国外,老爷车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世界最大的老爷车博物馆——美国黑鹰汽车博物馆交流时,黄宗敏曾有机会买下一辆1932年的奔驰,大约7万美金,但是当时有些犹豫就放弃了,想不到三年后,这辆车在美国最著名的圆石滩车展上被拍卖到120万美金。黄宗敏发现很多国外的收藏同行无一例外都在关注着中国,也囤积了很多的老爷车。黄宗敏认为这其中很多老爷车可以说就是为中国的富豪准备的,因为这些国外收藏家相信中国的汽车收藏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黄宗敏自己也预计在3-5年内,中国的老爷车收藏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产业。明年4月,老爷车联盟协会将召集全球30多个知名的收藏家齐聚中国,组织一个“老爷车论坛”,其中一个核心话题就是讨论“如何让老爷车在中国上路”。而三和集团也希望未来1-2年内由自己牵头组织一个国内收藏家的“老爷车研讨会”来探讨相关问题,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

在三和集团的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副巨大的设计图,图中充满现代艺术设计感的漂亮建筑,正是未来三和老爷车博物馆的设计蓝图。说到三和老爷车博物馆,黄宗敏眼光长远,他说全新的博物馆明年年底将全部竣工,现在正在严格按计划推进。他的设想是未来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定期与国内外的汽车博物馆组织开展展品交流,把全世界最好、最稀奇的老爷车拿到成都来展览。并以此为平台,把静态展示变成动态的活动,组织“婚庆车队”、“赛道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老爷车跑起来,成为成都又一张有影响力“文化名片”。

黄宗敏设想,老爷车博物馆具有汽车文化展示、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社会公益性质,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和礼品收入将拿出一部分作为慈善基金运作,同时在老爷车租赁、老爷车拍卖、老爷车修复上开展企业经营,实现赢利。围绕老爷车文化产业,在国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模式,黄宗敏希望把这种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引入到三和来,以老爷车博物馆为一个平台,同时去拓展更多包括高档服装、皮革护理的高端生活定制业务,不仅成为企业新的盈利点,更形成三和企业独特的文化基因。

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其实是需要坚持,需要沉淀的。

说到目前中国的老爷车文化发展现状,黄宗敏认为虽然现在中国的汽车收藏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有一定基础,但藏家还是有限,而以全球的眼光看,中国的汽车文化也只是起步阶段。他希望三和老爷车博物馆的建立能带动更多中国的富豪参与到汽车收藏事业中来,同时也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汽车文化,尤其是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文化。

黄宗敏说,中国的汽车工业以红旗为标志,而三和集团从一开始就在研究红旗车的修复翻新技术。10多年下来,已经积累了很多只有三和能做的工艺,现在很多老红旗车上的灯罩、烟灰缸,甚至活塞都能够自己开模制造,连发动机也能自己修复。黄宗敏甚至憧憬组织一次“开着红旗上北京”的活动,把三和集团近20年来修复的30多辆红旗车全部拿出来,所有驾驶员都穿上中山装,组织车队从三和集团的大门出发,一直开到北京天安门。说到这个大手笔的奇思妙想,黄宗敏眼中闪烁着光芒,让人感受到他心底澎湃的心潮。

三和的老爷车收藏事业从头至尾,以一贯之,坚持了近20年。几千元买回来的车,修复就要花几十万,投入其中的时间、金钱、精力远远大于现实的回报,是什么让他坚持了这么久还能如此心潮澎湃。我相信这其实应该是一个电影故事,故事的开始应该从20年前那个被人叫做“黄小毛”的青年汽车修理工说起,故事的结尾是20年后,他站着一个金碧辉煌的汽车博物馆大厅里回首往事,满屋子修复一新的奔驰、劳斯莱斯、凯迪拉克、老红旗、甲壳虫……所有老爷车的车灯一盏接着一盏地点亮,栩栩如生、神采熠熠,而那些老爷车的发动机也开始一辆接着一辆点火轰鸣,汇成合唱,久久回荡。

采访接近尾声,黄宗敏讲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充满人生哲理。他说,现在很多人做企业,缺乏一种对信念的坚持,做一样东西发现不赚钱就跑了。但到头来,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其实是需要坚持,需要沉淀的。

猜你喜欢

老爷车拉力赛老外
弹珠拉力赛
豪华老爷车
老外说汉语
吃饺子
豪华老爷车
规模最大的老爷车巡游2491辆“高龄车”任性出游
红军中的老外
老外自荐当“楼长”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