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途人生
2014-12-03谢凯
谢凯
穿过繁华的闹市,拐进一条深幽的小巷,几经周折,终于找到锡包壶艺人陈宝玉的家。这是一处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屋里布置得极其简单,除了那间用来制作和展示锡包壶的“工作室”。陈宝玉说,那是家里的“豪华间”,不布置好一点,会亏待了他的宝贝。
父辈的冷门手艺
今年35岁的陈宝玉有两个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他们把书包一放就跑到父亲的“工作室”里,围着工作台摆弄闲着的工具和那些刻着各种好看图案的锡片。看着孩子们那兴致盎然的样子,陈宝玉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学习锡包壶的经历。
陈宝玉的父亲是一名铁匠,在闲时兼做锡包壶补贴家用。13岁那年,刚刚小学毕业的陈宝玉就向父亲学起了锡包壶手艺。“当时是自己主动要学,看着父亲把别人送来的一把把破损的紫砂壶用锡片修补得那么漂亮,觉得非常神奇,所以就求着父亲教我做。”陈宝玉说,后来两个哥哥也加入了学艺的阵营,虽然父亲认为这项手艺没有多大前途,怕耽误孩子们的前程,但是看到他们那么喜欢,也乐于手把手地教。
“在我父亲那个年代,锡包壶就是一种冷门手艺。”陈宝玉介绍,锡包壶手艺起源于锡匠这个传统行业。最初,匠人只是补锅补碗,后来也修补一些受损的陶制茶壶、酒壶等器物。在这个程中,有的锡匠不满足于只在陶器的残损处打上锡补丁,还要变着花样让补丁更好看,成为陶器的一种装饰,这便是锡包壶的雏形。后来,锡包壶的制作工艺越来越讲究,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昂贵,到清朝晚期演变成八旗纨绔子弟相互攀比的玩物,逐渐远离寻常百姓,导致现在只有很少人了解和把玩锡包壶,在整个安徽省也只有蒙城县还保留着这门手艺。
“紫砂作胎,壶身包锡,以玉点缀”,在工作室的木架上,整齐摆放着数十个已经完工的锡包壶。陈宝玉说,虽然紫砂壶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但是其实用性一点也不受影响,还能起到防潮、保温、耐酸、耐碱的作用。
如今,陈宝玉每月能接四五个活儿,收入两千多元,他的两个哥哥因看到这个行业没有“钱景”,早就另谋高就了。
陈式绝活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煤炉,外加钳子、锤子、锉刀等工具,这些就是陈宝玉工作时的“伙伴”。制作一把锡包壶有二十多道工序,要三四天时间才能完成,如果要包整只壶,得一周左右。通常,送到陈宝玉手上的紫砂壶都有不同的破损点,因此需要针对每一把壶的形状和大小设计图案,然后敲打出相应的锡片造型,经过打磨、焊接和抛光后,才可以用来贴在壶身上。
包锡是整个工序中最考究技艺,也是最让人“心惊肉跳”的一道工序。只见陈宝玉把锡片按在壶身上的破损处,然后拿起锤子敲了起来。本来紫砂壶就易碎,况且本身已经受损,如果力道稍微大一点,整只壶就会被敲碎。然而,陈宝玉落下的每一锤力道都恰到好处,把锡片敲得服服帖帖,看起来完全不像贴上去的,而像从壶上长出来的那样自然。
在已经完工的锡包壶上,宛如大象鼻子的壶嘴显得很特别,陈宝玉说这是他的独创,传统的锡包壶都没有这样的壶嘴。他还在壶嘴底部设计了一个用来装饰的圆孔,视线能够从孔中穿过,但是茶水经过这个洞时却不会漏出来,这样的设计不禁让人暗自叫绝。
在陈宝玉的右手边放着一个用来烧烙铁的煤炉,即使窗户全部打开,屋里也弥漫着刺鼻的煤烟和热腾腾的空气。当问到为什么不用电烙铁时,陈宝玉笑了笑,说:“一是因为电烙铁焊接的锡片容易开裂,二是因为‘纯手工的客户更喜欢。”
传承路上的坚守
2013年6月8日,在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陈宝玉带着他的锡包壶走出深巷,参加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这是锡包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展会,引起现场专家和观众的极大兴趣。随后,锡包壶制作技艺入选蒙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宝玉也成为该项技艺的传承人。
在陈宝玉的周围,和他年龄相仿的人要么外出打工挣钱,要么自己做生意,就只有他一个人守着这门老手艺挣钱养家糊口,生活拮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事实上,为了能让家庭收入多一点,陈宝玉多次打算放下手里的工具,收拾行囊外出挣钱。然而,当他想到家族传承的手艺就要断在自己手上时,还是觉得不忍心,加上县里文化馆馆长苦口婆心地劝说,最后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事实上,传承人的身份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实际好处,反而像担子一样压在肩上。”陈宝玉有些无奈地说。今年,蒙城县文化馆正积极向亳州市申报锡包壶制作技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陈宝玉充满希望地说:“如果申遗成功,我也成为市级传承人,到时候我打算收几个徒弟,一方面让更多人来学习这门技艺,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一些政府的补助,让日子过得好一点。”
当问到有没有考虑将来让孩子们传承自己的手艺时,陈宝玉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看着面前正玩得不亦乐乎的两个孩子,思忖一小会儿后说:“我是打算做下去,至于孩子们——还是算了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