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
2014-12-03张文心
刘 文** 刘 娟 张文心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大连 116029)
儿童受心理虐待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自上世纪70、80年代以“心理创伤”纳入美国儿童保护法,才逐渐独立于其他儿童虐待形式,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心理虐待仍然难以像身体虐待、性虐待那样引起社会或有关机构的重视。究其原因,心理虐待的形式难以判定,受心理虐待的后果也没有可直接观察的外显特征或可佐证的实验数据。尽管如此,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虐待比躯体虐待和性虐待更具有破坏性,因为它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心身发展。[1]在英国,情感虐待和忽视是儿童虐待中十分常见且第二普遍的形式,通常对儿童机能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种伤害到青少年期和成年期更为明显。[2]然而,在家族观念浓厚的中国社会,不免受到传统教养方式的影响,忽视、贬低、干涉孩子的行为更加难以引起抚养者的重视。
心理虐待往往隐含在各类虐待形式之中,也可能成为进一步引发身体虐待的源头。虽然较少单独研究心理虐待,但有心理学家试图从个体的情绪、记忆、个性、肾上腺类固醇激素等,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情感等方面探索虐待与儿童知情意发展的联系。[3][4][5]研究者一方面关注虐待所造成的身心伤害,另一方面也发现在某种极度压力下,受虐儿童可能通过应对策略和相关资源适应环境。这种适应性对策包括自我组织方面的,如自尊、自立、情绪控制和适应性人格,重要的应对能力;个体不同的生物特征,如基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情绪相关的脑组织等。[6]在这种艰难处境下个体通过内部或外部资源克服困难,维持身心平衡的状态即心理弹性。[7]当人们认为逆境重生只是个别现象的时候,心理弹性(Resilience)理论的提出改变了过去关于逆境对人的发展必然导致不利影响的认识,从而从更积极的视角探索个体自身、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注经历逆境后的个体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下,在人为伤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儿童虐待引起愈加广泛的共识,但情感忽视和精神虐待却很容易被忽略。受心理虐待的儿童处在一种慢性生活压力中,淡漠的亲子关系或过于宠溺的抚养方式都可能培养出性格极端的孩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孩子可能并未受到消极的影响,而是成功地应对了这些压力,获得自身的积极发展,这类儿童即具有“心理弹性”的儿童。那么,心理虐待能否构成儿童成长的威胁和挑战?又是什么原因实现了高弹性受心理虐待儿童的积极成长?这正是目前相关研究所关心的重点。
一、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心理弹性指标
(一)心理弹性概念的论争
长期以来,关于“弹性”始终没有获得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基本的“弹性”概念都涉及即使经历逆境,仍能积极适应,维持或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有关弹性定义的论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种将弹性狭义地定义为一种人格特质(personal trait),每个人都具备“弹性”的潜质,与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相关;另一种观点则将弹性视作一个动态过程(dynamic process),也可理解为“弹力”作用,即“弹性”在逆境下与危机生活事件相互作用,个体需要调动积极因素(可能的保护性因素)“重新整合”(reintegration)被打破的“生物心理精神的平衡”(biopsychospiritual homeostasis),这个重整的过程即是“弹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研究者们在涉及任何一个方面的定义时,多采取了一种“共通”的态度。[8]当代弹性研究者更偏向于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定义弹性,如马瑟(Masten)将弹性描述为“一种承受或克服逆境的动态系统”,具备这个动态系统的个体能够应对威胁其生存或发展的挑战。”基于多元系统框架下的定义使弹性更广泛地运用于不同领域,从细胞层面到个体、家庭、社区乃至社会”。[9]
(二)心理弹性的指标
弹性是一个多维概念,既关系个体本身还关系到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虽然可以笼统地将经历逆境、适应良好、克服困难视作弹性概念的内涵,但究竟何种经历可以称之为逆境,其程度如何?适应良好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其程度如何?个体究竟怎样克服困难?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心理弹性的指标,即对个体构成压力逆境的危险因素和个体的发展结果。
1.心理虐待作为危险因素。
心理虐待既强调照顾者的行为和动机,包括威胁儿童积极自我概念和基本心理需求发展的行为,或者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正常机能和发展潜力的行为,还强调伤害儿童情感和心理行为的后果。
心理虐待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影响。美国儿童虐待研究专业协会(American Professional Society on the Abuse of Children,APSAC)将其概括为藐视(spurning)、贬低孩子;恐吓(terrorizing);利用或放纵(exploting or corrupting)孩子的不当行为;拒绝情感回应(denying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回避(rejecting)或推开孩子;无理地禁止或限定孩子的行动自由和社会交往;目睹家庭暴力等。[10]我国研究者总结存在于中国家庭的心理虐待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恐吓、忽视、贬损、干涉、纵容。[11]心理虐待还可能成为进一步引发身体暴力的源动力,导致儿童虐待的发生。
与身体虐待或性虐待不同,心理虐待可能带来多种长期不良后果,即儿童长期处在一种慢性压力环境下,威胁孩子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哈特(Hart)等人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1)自我观念方面:低自尊,消极的情绪和生活态度,抑郁,焦虑,自杀或有自杀倾向;(2)情绪健康方面:情绪不稳定,边缘型人格,情感淡漠,冲动,易怒,自残,饮食紊乱或药物滥用;(3)社会能力方面:反社会行为,依恋问题,低社会胜任力,缺乏同情心,自我孤立,依赖,攻击性或暴力倾向,青少年犯罪等;(4)学业方面:低学业成就,学习困难,道德判断受损;(5)身体健康方面:发育不良,抱怨身体不适,高死亡率。[12]除了以上各方面外,还有人指出其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如在长期的压力下,与焦虑、恐惧有关的大脑区域神经通路变得敏感,为了积极应对这种危险情况而过度发育,而其他区域则不那么敏感,出现大脑发育不良。[13]
有观点认为压力逆境很少以单一危险因子存在并影响个体,而是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14]心理虐待并不是单一的危险因素,造成心理虐待的原因可能隐含着多方面的危险源,如普通家庭中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结构,儿童性别等。肖长根等人的调查发现,“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显著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及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15]此外,一些特殊的家庭状况可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亲子关系,如抑郁症母亲、家庭中的婚姻关系不和、单亲家庭、替代的抚养者等。一项纵向研究认为早期发生的母亲抑郁和消极情绪可能影响儿童的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16]因此,我们很难将这些危险源割裂开来,从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个体处在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中,受心理虐待本身就可能包含了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及各系统间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
2.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弹性的特点。
弹性的多维特征(Multidimensional Nature)决定了弹性的发展功能指标必然涉及多个方面乃至多个领域,比如某些高危儿童在某一领域表现出高能力,但可能在其他方面存在障碍。以儿童虐待为例,考夫曼(Kaufman)等人发现有2/3的儿童在学业上表现良好,但仅有21%的儿童表现出良好的社交能力。[17]然而,心理虐待与低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心理虐待导致的消极结果之外,还存在部分心理发育良好的人,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弹性儿童”。
讨论“压力”的性质和影响时存在着一种辩证的态度,例如有观点认为孩子通过克服较小的压力或逆境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成长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发展弹性。[18]我国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后增益其所不能。”实际经验也告诉我们经历过挫折才能有所成长。不过,这种压力、逆境在消极影响与弹性之间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即当压力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时对人是有益的,而过度的施压则可能造成消极后果。比如有些孩子的自我认可度高,充满自信,乐于接受挑战,父母带有贬损性的言语可能无法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反而促使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去证明自己。但是对于那些自我效能感比较低且很敏感的孩子,父母略有微词都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失去信心,容易在困难面前低头。所以,何谓合适的压力还与孩子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深层次的研究表明,具有心理弹性的受虐儿童的神经生物学结构、功能和组织的完善性都与其他受虐儿童不同。由于虐待发生的时间、性质、严重程度、长期性的经历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受虐儿童神经生物功能的发展,因此在同样的压力面前,有的孩子可能适应不良,而有的孩子却能适应并有效地应对。与此同时,是否意识到可能有潜在的保护性因素或好的应对策略,也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国内研究认为,心理弹性儿童比缺乏弹性的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准确、快速的人际关系类型判断和更积极的人际性质认知,这意味着当这些孩子面对同样的压力逆境时,具有积极人际关系认知的孩子更有可能有效地寻求和建立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以应对困境。[19]这也暗示着受心理虐待儿童群体中心理弹性儿童的存在,但是这些儿童可能表现出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心理弹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二、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弹性变量及其作用机制
这里的弹性变量主要指促进儿童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所谓保护性因素是与危险因素相对的,指那些能够促使儿童弹性发展的因素。正如前文提到的,当儿童经受心理虐待时,可能有潜在的保护性因素降低了心理虐待的危险。
(一)受心理虐待儿童的保护性因素
一定的生活事件是激发“弹性”的危险性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来自个体、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但另一方面,这些个体、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又蕴含了可能影响儿童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正是二者的交互作用或抗衡维持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或者帮助逆境中的儿童“反弹”。虽然并没有针对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但从以往基于受虐待儿童的研究中,也可以总结出一些保护性因素。西西切李(Cicchetti)等人研究了127名处境不利、受虐的学龄儿童,结果发现受虐儿童具有更多的适应不良情况(攻击性、退缩),但他们也更有可能发展“自我弹性”和自尊。一系列儿童受虐待和忽视的研究证实了促进儿童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包括学业投入、社交能力、平均或平均以上的智力水平、与照顾者建立安全的关系等。更多的研究也支持了儿童自尊、学业表现、社交能力、社会表达力、理解力、控制力等都是个体自身可能具备的保护性因素。[20]
我们讨论的儿童心理虐待主要受到来自亲密抚养者的不合理对待,可能是父母双方或父母某一方对孩子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亲子关系不足以构成保护性因素。但是,替代的照顾者可能具有积极意义,比如父母中的另一方,祖父母,其他家庭成员,老师等,他们可以保证受虐儿童的抚育、关爱和安全感,帮助他们从创伤中复原,让孩子获得一种信任感,并愿意敞开心扉开始新的学习和积极情绪体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可爱的、有能力的。因此,即使儿童受到来自父母一方的心理虐待,但另一方父母的支持可能降低心理虐待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可能是受心理虐待儿童有效的保护性因素之一。受心理虐待儿童在进入学校以前直接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这时候主要的社会关系是亲子关系,但是到了学龄期,他们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成为主要的社会关系,因而可能弱化来自家庭的压力。有研究发现,亲子关系不良的儿童,仍会与教师产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同样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21]友谊也是安全感或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减轻儿童的情感压力和应对方式。因此,对于心理虐待儿童而言,良好的同伴关系也可能成为他们缓解内心压力、获得心灵慰藉的保护资源。
(二)受心理虐待儿童弹性发展的作用机制
所谓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就是个体在遭遇逆境时,保护性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应对危险因素,激发和促进个体心理弹性,帮助其成功地应对压力逆境。在操作上,即要揭示保护性因素在弹性过程中的中介作用。[22]
1.社会心理的交互作用。
如前所述,心理弹性具有十分复杂的特性,因此须从一个整合的角度来考察其全貌,才能避免孤立、零散的研究思路影响结论的解释力和概括力。在众多心理弹性模型中,库波菲尔(Kumpfer)的心理弹性构架(resiliency framework)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23][24]体现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压力源或挑战、环境、内部心理弹性因素、结果特征)和两个过程(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心理弹性过程),能够很好地说明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弹性研究,其危险源绝大部分源自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抚养方式,个体变量发挥的作用较小,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却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受心理虐待的结果。此外,个体对这个系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也影响了社会支持系统发挥作用的效果,因为无论何种社会关系,尽管有其不同之处,但都是与儿童交往形成的关系,都会受到儿童自身特征的影响。简而言之,受心理虐待的儿童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从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中获得必要的保护,从而缓解家庭中父母不恰当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神经生物和分子遗传作用。
随着研究的推进,国外将视角转向更为严谨的科学论证,主要借助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弹性的生理机制。有关心理弹性的生物学和基因遗传研究发现,严酷的早期生长环境(胎内环境)会影响大脑结构、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脑围、神经网络、神经感受器的敏感性和神经递质综合、再吸收的能力都可能发生改变,这些脑结构的物理变化潜在地加剧或降低了个体将来患上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较早的研究发现,大脑左半球与积极情绪、应对行为相关,右半球则与消极情绪、退缩行为相关,而积极情绪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弹性的作用,借此说明大脑功能区与弹性的关系。脑损伤和其他生物进程将影响大脑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继而影响“弹性”在逆境中发挥的作用。[25]
另一项证据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虐待的多元研究,主要揭示了两类压力应对肾上腺类固醇激素(adrenal steroid hormones)—皮质醇(cortisol)和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早晨低含量的皮质醇仅与非受虐儿童的高弹性相关;相反,受过身体伤害却仍保持高弹性的儿童,在早晨的皮质醇含量则比较高。[26]
对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遗传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代表性研究是卡斯皮(Caspi)等人发现,单胺氧化酶A基因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MAOA-uVNTR polymorphism)缓和了虐待的影响,降低了男性成年后反社会行为的发生。[27]巴德里(Bradley)等人探索了儿童期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症的遗传因素,发现部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型受体(CRHR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具有缓和作用。[28]更多关于心理弹性生物遗传机制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中,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三、受心理虐待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展望
从过去对广泛的高危处境展开的研究,到进一步细化研究领域;从过去单纯地寻找保护性因素,到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从过去的理论构建,到进一步运用于实践干预,这既是心理弹性研究的总体脉络,也是国内近10年研究所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既有其共性,也应从更为细致和科学的方向进行深入探究。
(一)生态研究趋势
先前已论及长期经历身体虐待或忽视会造成儿童脑结构发育不良。西西切李等人的研究认为个体生物过程的差异从基因到肾上腺轴,再到与情绪相关的脑组织都可能影响受虐儿童的应对能力。[29]除了生物学,弹性发展的研究还应该从相关的行为科学、显著的人类学以及家庭、咨询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寻找证据,以此体现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
生态化研究是心理弹性研究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关注儿童心理虐待影响的重要方面。心理弹性理论提出近40年,在诸多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国外心理学家已经开始重视从神经科学、生物遗传等生态化的角度深入了解心理弹性个体的生理特征及作用机制。这一趋势也是伴随着同时代的神经系统科学和发展精神病理学的进步而向前推进的。神经影像(neuroimaging)、脑磁图扫描术(magnetoencephalography)、脑电图记录(electroencephalographic recording)、神经内分泌学(neuroendocrinology)和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的技术为多层次多视角研究心理弹性提供了便利。未来研究所采取的多元分析方法对促进心理弹性的干预也有重要作用。[30]
(二)细化研究趋势
过去多从宏观方面讨论儿童期面临的诸多压力逆境和心理弹性特征,然而心理弹性是一个多维且复杂的概念,其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体及周围环境的普遍认识,更在于发现不同生活经历下个体具备的生存能量和发展意识。因此,细化研究成为关注个体弹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独立研究心理虐待与心理弹性关系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国外有关心理虐待的研究多包含在其他虐待形式当中,或者仅从心理虐待的某一方面,如忽视和情感虐待展开研究,不足以解释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弹性发展。然而,心理虐待与其他形式的虐待有本质的区别,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其消极影响更可能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显现出来。在心理虐待单独发生的情况下,对孩子及其成年后心理功能的伤害比身体虐待造成的结果更为严重,尤其影响到受虐者的抑郁和自尊,导致攻击性、青少年犯罪或人际交往障碍。细化研究有助于提供切合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理论保障。
(三)干预研究趋势
研究心理弹性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上的建设,对危险因素、保护性因素及作用机制的探索,其落脚点都在于引起社会对高危处境的认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儿童期的经历对近期乃至远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孩子的各项心理功能都处在变化发展中,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恰当的干预和促进,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成长。
有关儿童受心理虐待的研究可以引起抚养者和社会对近源性危险因素的重视,对于我国传统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或新时期过分宠溺“独二代”的教养行为,我们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抚养者是否愿意正视问题并接受改变。此外,在未来的研究中,也应该继续坚持生物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视角,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旨在促进心理弹性发展的干预计划。
四、关注受心理虐待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儿童受心理虐待的问题在中国家庭乃至幼儿园普遍存在,抚养人或教师对孩子的过度指责和情感忽视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基于以上的分析,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教育者一方面要认识到心理虐待对孩子的伤害,另一方面基于儿童心理弹性的理论,应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替代性抚养人和教师在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的同时,应重视提高幼儿的心理弹性,特别是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提升儿童心理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幼儿抗压能力。例如有研究者们提出“我是、我有、我能”的操作化策略,通过挖掘内部个人力量(我是一个被人喜欢被人爱的人)、外部支持和资源(我有一群我信任和喜欢我的人)以及社会人际关系(我能对别人说那些威胁我或烦扰我的事情)等帮助儿童增强心理弹性。[31]我国对儿童心理虐待的研究尚少,但其影响不容小觑,今后应关注儿童受心理虐待的现状,促进孩子心理弹性的发展,研发相应的提升课程,才能更好地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实现其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向秀英,邓云龙.国外儿童心理虐待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43-45.
[2]Glaser D.How to deal with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J].Child Abuse&Neglect,2011,(35):866-875.
[3]Cicchetti D,Rogosch FA.Personality,adrenal steroid hormones,and resili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A multilevel perspective[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7,(19):787-809.
[4]Valentino K,Toth SL,Cicchetti D.Autobiographical memory functioning among abused,neglected,and maltreated children:the over general memory effect[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9,50(8):1029-1038.
[5]Kim J,Cicchetti D.Longitudinal pathways linking child maltreatment,emotion regulation,peer relations,and psychopathology[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0,51(6):706-716.
[6][29]Cicchetti D,Rogosch FA.Adaptive coping under conditions of extreme stress:Multilevel influence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resili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A].Skinner EA,Zimmer-Gembeck MJ(eds.).Cop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ion.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C].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9:47-59.
[7]Masten AS,Gewirtz AH.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Early Childhood[J].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2006,(1):1-4.
[8]Richardson GE.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307-321.
[9]Sapienza JK,Masten AS.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youth[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2011,(24):267-273.
[10]Kairys SW,Johnson CF.The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of children-technical report[J].Pediatrics,2002,(4):68.
[11]潘辰,邓云龙,管冰清等.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63-465.
[12]Hart SN,Binggeli NJ,Brassard MR.Evidence for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J].Journal of Emotional Abuse,1998,(1):27-58.
[13]Lowenthal B.The Effects of Early Childhood Abu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iliency[J].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998,(142):43-52.
[14]Rutter M.Psychosocial influences:Critiques,findings,and research needs[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0,(12):375-405.
[15]肖长根,唐秋萍,邓云龙等.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00-202.
[16]Maughan A,Cicchetti D,Toth SL,et a1.Early occurring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Maternal Negativity in Predicting Young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ocioemotional Difficulties[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7,35(5):685-703.
[17]Kaufman J,Cook A,Arny L,et al.Problems defining resiliency:Illustrations from the study of maltreated children[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4,(6):215-229.
[18]Herrman H,Stewart D E,Diaz-Granados N,et al.What Is Resilience[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1,56(5):258-265.
[19]席居哲,桑标,左志宏等.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07-618.
[20]Cicchetti D,Valentino K.An ecological transactional perspective on child maltreatment:Failure of the average expectable environment and its influence upon child development[A].Cicchetti D,Cohen DJ(eds.).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C].Hoboken,NJ:Wiley,2006:129-201.
[21]Howes C,Hamiltan CE,Philiosen LC.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child-caregiver and child-peer relationship[J].Child Development,1998,(69):418-426.
[22]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23]马维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24]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426-1447.
[25]LutharSS,Brown PJ.Maximizingresiliencethrough diverselevelsofinquiry:Prevailing paradigms,possibilities,and priorities for the future[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7,19(3):931-955.
[26]Cicchetti D.Resilient functioning in maltreated children-past,present,and future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3,54(4):402-422.
[27]Caspi A,McClay J,Moffitt TE.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J].Science,2002,(297):851-854.
[28]Bradley RG,Binder EB,Epstein MP.Influence of child abuse on adult depression:Moderation by the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gene[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8,(65):190-200.
[30]Cicchetti D,Curtis WJ.Multilevel perspectives on pathways to resilient functioning[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7,(19):627-629.
[31]梁巧飞.受虐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3):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