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福建孔庙选址及建筑布局

2014-12-02于亚娟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成殿孔庙布局

于亚娟

(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一、选 址

以治所 (州府军治或县治)作为基准点看,宋代福建孔庙选址几乎囊括了除治所西北以外的所有方位 (见表1)。由表1可知,除了惠安、邵武军、兴化孔庙的选址无法确定外,其余孔庙选址分布于治所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等方位。为方便比较选址方位的数量关系,绘图说明 (见图1)。

表1 宋代福建孔庙选址一览表① 由于重建或改建等原因,部分孔庙选址发生更改,表中所列此类孔庙以改迁之后的选址为统计标准。

续表1 宋代福建孔庙选址一览表

图1 宋代福建孔庙选址方位数量分布图

据图1不难看出如下特点:其一,除了治所西北方位外,其余七个方位均在孔庙选址范围之内。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孔庙选址没有统一章法或者没有忌讳之方位?倘若有资料显示有的孔庙位于治所西北的话,那么可以说明孔庙选址没有定制。经检索,福建未见选址位于治所西北的孔庙,而广东有此案例。《增城县志》记载:增城孔庙位于县治西北。[1]这说明,孔庙选址并无统一的规范,从本质讲无规律可循。其二,尽管从本质上讲孔庙选址无规律可循,但是选址集中于治所东与东南的特点显而易见。其中,位于治所东的数量高达38%,与治所北、东北、西南等方位相比,遥遥领先。位于治所东南的孔庙数量达29%,与治所东的方位相比略显逊色,但与其他方位相比仍然非常突出。可以说,宋代福建孔庙选址主要集中于治所东与治所东南。其三,与治所相伴。如前所述,据可考方志记载,无论是州级孔庙还是县级孔庙,描述或衡量其选址方位一般以治所为基准。这表明在城市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方面,文教建筑与官衙建筑同设一处。唐代之前,城市居民被围困于坊墙、坊门之内。中唐以后,里坊制逐渐解体,到宋代形成了更为开放的街巷布局。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逐渐摆脱制度性的强制,而根据其自身功能的需要,分化成不同的功能区:行政区、官绅区、经济区 (商业区)与宗教文化区等。[2]如泉州“府学和县学都建有孔庙。很明显,这些官方庙宇要么就建在衙门核心区,要么靠近衙门核心区”[3],显现孔庙的官方特征。

二、建筑布局

除了曲阜阙里孔庙和衢州孔庙外,其余的往往是依托于地方学校的普及而展开,孔庙与学校有着不解之缘。学界将学校与孔庙合而为一之制称为庙学制。从这个意义讲,孔庙建筑构成包括大成殿、明伦堂等主体建筑以及其他辅助性建筑。根据大成殿与明伦堂的位置关系,宋代福建孔庙的建筑布局分为常规和特殊两种建筑布局类型。

(一)常规建筑布局类型

宋代福建孔庙常规建筑布局包括前庙后学、左学右庙、左庙右学三种类型 (见图2)。

图2 宋代福建孔庙常规建筑类型

据笔者查询,宋代福建57所孔庙中有明确史料记载并据此能够断定孔庙建筑布局的仅20所,其余37所无法断定。以下分析是基于这20所孔庙来展开 (见表2)。尽管表2所列不能完全代表宋代福建孔庙的建筑布局,但是作为样本分析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2 宋代福建孔庙建筑布局简表

其一,前庙后学。这种类型是指以大成殿为主的祭祀建筑位于以明伦堂为主的教学建筑之前的建筑布局。这种布局一般是大成殿位于孔庙中心位置,殿左右分列东西两庑或从廊,前有戟门。戟门之前是泮池、泮桥,再前是棂星门。大成殿之后是明伦堂,明伦堂两序是学斋,明伦堂之后是尊经阁。在大成殿、明伦堂周围是先贤祠、名宦祠、直舍、祭器库、公厨等其他祭祀或生活设施。其二,左学右庙。这种类型是指以大成殿为主的祭祀建筑位于以明伦堂为主的教学建筑之右的建筑布局。这种布局中孔庙一般坐北向南,而且以两条轴线展开。大成殿位于孔庙之右的位置 (即孔庙西面),明伦堂位于孔庙之左的位置 (即孔庙东南)。与祭祀有关的建筑分布于大成殿附近,与教学有关的建筑分布于明伦堂附近。大成殿和明伦堂前面 (即南面)为泮池、池上有桥,再前是棂星门。直舍、祭器库、公厨等其他建筑位于大成殿和明伦堂两侧。其三,左庙右学。这种类型与左学右庙最大的区别在于大成殿和明伦堂位置互换,即以大成殿为主的祭祀建筑位于以明伦堂为主的教学建筑之左的建筑布局。其他祭祀建筑、生活设施建筑等辅助性与左学右庙大同小异。

就这三种建筑布局形式而言,以前庙后学为主流规制,相比之下,左庙右学、左学右庙规制明显逊色,其中左庙右学规制仅有15%。

(二)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除了上述常规建筑布局外,宋代福建孔庙还有几种特殊形式。

中庙旁学。这个建筑布局实际上是州级孔庙和县级孔庙紧邻,孔庙左右分列州级学校和县级学校。易言之,从庙学合一的规制讲,两所孔庙少了一个大成殿。兴化军孔庙和莆田孔庙即是如此。绍兴十九年 (1149年)教授徐士龙重修兴化军孔庙,并设莆田孔庙“在大成殿之东偏,有职事位及显道、式谷二斋”。直至元至顺二年 (1331年)才“迁建于薛公池上,东庙西学如军学制”。[4]换个角度来看,即从兴化军孔庙或者从莆田孔庙来看,则不能视为中庙旁学格局,而是两个不同格局孔庙。兴化军孔庙的建筑布局是左庙右学,莆田孔庙的建筑布局是左学右庙。这也是表2将上述二孔庙归于常规建筑布局范畴的原因。

庙或学独存。就可考资料而言,宋代福建孔庙建筑布局中庙或学独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天灾 (火、水等)或人祸 (战乱)或其他原因,庙存学毁。如,绍兴十四年(1144年)建宁府孔庙遭遇水患, “学圮于水,礼殿独存”……端平二年 (1235年),“复毁于兵,惟礼殿及数斋仅存”。[5]这种情况与元人马端临所言吻合:“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矣。然考之前贤文集……皆言庙而不及学。盖衰乱之后,荒陋之邦,往往庠序颓圮,而文庙独存。”[6]第二种是由于庙、学修建非同日完工,中间间隔若干年,从而形成或庙或学独存的情形。如兴化军孔庙,咸平元年(998年)初具规模,翌年“仪与弟能从子慎言举茂才至京疏,请官钱以完军学,并建三礼堂、御书阁。有旨给钱三十万,命官董其事,三年文庙成,六年学成。”[4]第三种是有庙无学,之后才庙学合一,如晋江孔庙。按《晋江县志》记载:“绍兴年间 (1131—1162年)郡守刘子羽附建于府学之东,淳熙四年 (1177年)县令林奭移建于行春门内东仓隙地。”[7]宋人文集对此记载则有时间点的冲突,《熊勿轩集》记载:“旧有庙无学,淳祐甲辰林令奭易刱。”[8]淳祐甲辰就是淳祐四年 (1244年)。据此,我们可推断两则材料的不同在于“淳熙”与“淳祐”,应该属于记载疏忽。同时,我们也知道至少在淳熙四年 (1177年)之前晋江孔庙的建筑格局是有庙无学。

庙与学分处异地,后才庙学合一。建宁府孔庙在皇祐元年 (1049年)立学,“学子郡治南赵氏坊,文庙在建溪门内之东。元丰中,赐田至十顷。崇宁大观间行舍法,生徒众盛,增至三百余间。建炎毁于兵。郡守刘子翼重建学舍并立文庙于学”[9],庙学合一自此始。长泰孔庙也是属于此种情况, “淳熙间,文庙在县西南。嘉定间,学在县东南”[10],直至绍定六年 (1233年)才在县治东建新学。

(三)建筑布局的调整

孔庙的建筑布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孔庙改迁建有一定的变化与调整。据考证,宋代福建有2所孔庙的建筑布局有所调整。一所是建宁府孔庙。《建宁府志》记载:绍兴十五年 (1145年)重建建宁府孔庙,“前为礼殿及两庑,后为明伦堂,列十二斋”,之后多次毁坏、复建,“淳祐初,漕使方大琮更议右庙左学、前殿后阁之制”。[9]建筑布局由前庙后学调整为左学右庙。另一所是兴化军孔庙。 《兴化府莆田县志》记载:“绍兴十九年 (1149年)教授徐士龙请于部(郡)使者得官钱一千三百万”,将之前“庙屋中峙,旁置诸生之馆”建筑布局改建为“东庙西学”之制。[4]建筑布局由“庙屋中峙”调整为左庙右学。另外,《晋江县志》记载:泉州孔庙于“祥符二年 (1009年),守高惠连迁于育材坊……绍兴七年 (1137年),守刘子羽重建左学右庙,增旧基高一尺余。”[11]尽管无从考证泉州孔庙最初的建筑布局,但是“重建左学右庙”之语至少表明宋代泉州孔庙建筑布局有调整之可能。

三、影响因素

孔庙承担着儒家文化传承与教化民众的双重职能,在古代中国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选址及建筑布局调整,对于当地行政长官及乡人而言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应该有一定的制约因素,而非时人率性而为。揆诸史料不难发现,影响宋代福建孔庙选址及建筑布局调整的因素大致如下:

(一)风水学说影响

风水在传统中国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古代中国人的村落、宫殿、寺观、陵墓乃至道路、桥梁等的选址、规划、营造无不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成书于汉代的《释名》即云:“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12]这表明宅所本含择地之意。从这个意义讲,风水就是一门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思想起源甚早,宋时有了极大发展,主要标志是:有理论建树的人物增多,分支理论空间发达,《宅经》等理论著作的大量出现。[13]其时,江西和福建两个流派最有影响。作为风水学说重要策源地的福建,其孔庙的选址深受风水观念的影响自然也就不难理解。

在风水学说中,东方和东南方是选址极佳之地。《钦定四库全书》之“子部七”介绍赖文俊曾著《绍兴大地八铃》、《三十六铃》,但“今俱未见。是书分龙、穴、砂、水四篇,各为之歌。龙以二十四山为阴阳,以震、庚、亥为三吉,巽、辛、艮、丙、兑、丁为六秀”。[14]其中,震为东方,巽为东南方。而且,东或东南是日出之地,寓意昌盛与朝气,与孔庙之养士、培才目标正好契合。所以,孔庙选址主要集中于治所东与治所东南两个方位。

孔庙建筑布局的调整同样也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一文论述了风水对泉州孔庙改迁、重建左学右庙的影响。作者考证了宋代泉州孔庙迁建过程,认为绍兴六年 (1136年)刘子羽出知泉州,“重建左学右庙”原因在于高惠连迁孔庙于西北梦杲巷口的育才坊,不符合风水原则而招致世人诟病。[15]此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左学右庙符合中国古代神位以右为尊的观念。

风水学说对于孔庙影响还表现在孔庙改建方面,此处举两例说明。其一,长汀孔庙在淳祐年间 (1241—1252年)重修大成殿、明伦堂及斋,并且“复水圳故道”,原因在于之前孔庙人才辈出,当地老人将之归因于“古有水圳环抱,自兑抵震而归于巽,正是阴阳经纬之宜”。因此,知县陈显伯听从堪舆家建议复修水圳,陈任满后,继任赵崇濂将之修完。[16]103其二,建阳孔庙在建炎年间 (1128—1130年)由于范汝为之乱而焚毁。绍兴七年 (1137年)“知县陈亚卿即故址重建,东西列四斋。未几,朱文公同蔡西山谓学不可顷刻废。从堪舆家议,以同由护国寺易置焉”[17]。这表明长汀孔庙复水圳故道及建阳孔庙由同由里改迁至护国寺都是尊重了堪舆家的建议。

(二)环境静怡是重要考量因素

孔庙是教师教学、士子读书之处,环境静怡是其内在要求。在喧嚣的闹市设置一所孔庙几乎难以想象,除非能够做到闹中取静。即使如此,已经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喧嚣,至少能够保证在孔庙空间内部是安静的。所以,宋代不乏孔庙因处喧嚣闹市而择址、迁址之例。

环境优雅、静怡,宜于读书以致成为孔庙择址的例子如尤溪孔庙。该孔庙位于县治东南,原因在于“其地隆然以高,面山临流,背嚣尘而挹清旷,于处士肄业为宜”。[18]再如建宁孔庙,绍兴九年 (1139年)兵毁后,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县令黄唐佑主政下重建,“前临大溪,西引长川,小涧委蛇曲折,最为山水佳处”[19],显然环境优美舒适。因为环境喧嚣不利于士子读书而改迁他地的例子如南剑州孔庙。建炎四年(1130年),该孔庙毁于战乱,其地变成阅武场。绍兴二年 (1132年),地方政府徙建于州治所西龙津馆。但是该处临近闹市,喧嚣不安。乡人请求复建原地,并在继任地方长官郑椿任内完成。[20]42再如龙岩孔庙,始建于县治东隅,“后以其地喧而隘,迁于县南通关桥之东”。[20]34

(三)规模与实际需求冲突

宋代福建孔庙改迁他处的记录俯拾即是。改迁的原因之一在于原有孔庙狭窄而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八闽通志》记载龙岩孔庙因狭窄几易其地。最初在县治东,后因为其地喧闹、狭隘,一度迁于县南通关桥之东。大观年间 (1107—1110年),迁于县东。建炎二年 (1128年),因学地右实左虚,迁建于宽平之地。开禧二年(1206年),邑士叶琇卿又以地势逼险,请于县令张汝勉改建县治西,并于淳祐六年 (1246年)重建。[20]34《游洋志》记载兴化孔庙于绍兴二年(1132年)因“其地狭陋,乃移于三圣堂之东,规模甫立”。[21]《临汀志》记载嘉定十六年 (1223年),县令赵彦挺以上杭孔庙湫隘而徙建在县治东二百步。[16]104《惠安县志》记载淳熙九年 (1182年),士子感到其地狭隘,于是请县令迁建于登科山南面。[22]崇宁兴学期间,因诏行三舍法,州级孔庙士子数量增多,原有孔庙规模显得狭窄局促。重迁宽广之地成为孔庙择址的一个考量因素。如汀州孔庙,旧在鄞江门内横街。崇宁三年(1104年),郡守陈粹以旧学卑隘不足以栖学者,一度于迁州东北兴贤门外。[16]106

因此,从孔庙规模不足以满足士子需要而被迫迁建所导致孔庙重新选址的角度看,孔庙规模与实际需求的协调与否也是影响孔庙选址的因素之一。

(四)受曲阜及京都建筑规制影响

《孔庙和学宫的建筑制度》一文认为地方孔庙左学右庙建筑布局可能是受到了曲阜孔庙和太学的影响。孔子是殷人之后,崇尚殷制尚右,其后代在墓葬和立庙时遵循了这一原则。所以孔庙及孔林表现出尚右的特征。而且,南宋时都城孔庙与国子监的建筑布局也是左学右庙。[23]就宋代福建孔庙而言,建宁府孔庙建筑布局调整或许与此相关。从时间角度看,建宁府孔庙建筑布局调整是在淳祐初,处于南宋末期,有足够时间浸染京都孔庙的建筑风格;从地理角度看,建宁府距临安相对较近,受到京都孔庙建筑布局影响可能性偏大。所以,宋代福建孔庙建筑布局受曲阜孔庙以及京都孔庙的建筑布局影响的推断有一定道理。

[1]熊学源,李宾中.学校 [M] //增城县志:卷五.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5:400.

[2]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M].北京:中华书局,2011:154-155.

[3]苏基朗.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946-1368)[M].李润强,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87.

[4]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学校志 [M]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九.光绪五年重刻本.

[5]詹宣猷,蔡振坚,等.学校 [M] //建瓯县志:卷九.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124.

[6]马端临.学校四 [M] //文献通考:卷四十三.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411.

[7]方鼎.学校志 [M] //晋江县志:卷四.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89.

[8]熊禾.晋江县学记 [M] //熊勿轩集:卷三.福州正谊书院藏本.

[9]夏玉麟,汪佃,谢纯.学校 [M] //建宁府志:卷十七.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

[10]沈定均,吴联熏,魏森林,等.学校 [M] //光绪漳州府志:卷七.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16.

[11]周学曾.学校志 [M] //晋江县志:卷十四.点校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307.

[12]刘熙.释宫室 [M] //释名:卷五.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84.

[13]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50.

[14]永瑢,等.术数类二 [M]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922.

[15]林振礼.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0-51.

[16]胡太初,赵与沐.学校[M] //临汀志.点校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17]冯继科,等.学校志 [M] //建阳县志:卷五.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

[18]李文衮,田顼.建置 [M] //尤溪县志:卷二.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

[19]邢址,陈让.学校[M] //邵武府志:卷七.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

[20]黄仲昭.学校 [M] //八闽通志 (下册):卷四十五.修订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1]周华.儒学志 [M] //游洋志:卷二.点校本.2000:30.

[22]莫尚简,张岳.学校 [M] //惠安县志:卷九.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

[23]张亚祥,刘磊.孔庙和学宫的建筑制度[J].古建园林技术,2001(4):25.

猜你喜欢

大成殿孔庙布局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兴业文庙大成殿复原设计研究
传统礼制中孔庙大成殿建筑形制与空间形式研究
云南文庙介绍
——凤羽文庙大成殿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Face++:布局刷脸生态
全国孔庙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