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12-02文/陈敏
文/陈 敏
引言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党的性质、党的历史经验和应对多元价值观念挑战的需要决定了党员干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养成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核心价值观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维护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规定。
第一个层面是国家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目标。“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是中国人民的追求,当前,实现国家富强,就要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领域的体现,贯彻“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的向往。
从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应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马克思主义把“自由”作为人的权利和社会主义的核心,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消除不平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既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也不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观,而是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利益和机会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平等观。社会公正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追求社会公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
从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的道德品质这样几个方面,强调了公民个人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敬业”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集中体现,“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体现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诚信”即诚实无欺,讲求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友善”即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是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即先进、先行、走在前列的意思。这就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在自身素质、思想觉悟和政治行为等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先进性,始终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其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党的骨干力量,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其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只有当广大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具备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团结奋进的感召力,并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行动的指南。加强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特别是精神境界的普遍提升,才能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
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走在中华民族的最先列。
早在西柏坡时期,中央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马列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建国前夕,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提高全党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当时,党中央在创办高级党校及马列学院的同时,还要求党员干部有针对性的读马列的书,如《联共(布)党史》、《列宁主义概论》、《帝国主义论》等。并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要求、道德要求具体化、制度化,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法度、有戒律,时时做到理智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人格的力量凝聚人心。西柏坡时期的这一经验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干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邓小平明确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980年,针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革命口号进行“批判”的现象,邓小平认为,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强调指出,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是应对多元化价值观念的需要
总体上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员干部主流价值认知是积极健康的。我国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中,始终坚定走自己的道路,不迷信,不迷失,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等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原本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及其传播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使一些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出现了偏差。比如,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懈怠,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所以,党员干部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
理论学习是基础
习近平2013年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1”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真正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就必须把学习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学以致用,用广博的知识武装子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而且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真信才能真用,真信来源于真懂,真懂就要真学。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认真深入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党员干部要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学习中,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要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前人创造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中华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是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因此,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必须认真分析,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加以批判性的继承。
实践养成是关键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养成。注重实践养成,就是要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认同和自觉追求,并以此作为人们指导自身实践、规范自身行为的价值准则。
要践行群众路线,做好本职工作。党员干部应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敬畏之心面对群众、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以赤诚之心服务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烙尽职守,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去解决好群众的各种诉求,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用真心、动真情、重实干、塑口碑,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实实在在干事,反对形式主义,把工作件件落到实处。要高标准做事,处处争创一流。
要注意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涵义是指为实现伟大的或既定的目标而勇于克服艰难困苦,顽强奋斗、自强不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精神和行动。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每一位党员干部,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甘于奉献,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让步。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挥霍公款的违法违纪行为。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带头厉行节约,把有限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要自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生活作风无小事。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对其精神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风可以锻炼人、熏陶人,奢靡浮华的生活作风却能腐蚀人,毒害人。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对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