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物资储备统筹方法*
2014-12-02沈寿林张国宁
杜 伟,王 伟,沈寿林,张国宁
(1.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5;2.总参军训部军事杂志社,北京 100000)
战备物资储备是为保障部队及时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需要而预先进行的物资储备[1]。战备物资储备是国防战备和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包括:一是为战争初期参战部队集结、扩编及机动所需供给提供物质基础;二是保证国民经济部分或全部由平时向战时平稳过渡并争取时间进行战争动员的必要手段;三是弥补战争初期军事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2]。
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备物资储备体系是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储备体系构建原则包括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反应迅速[3]等方面。其中,规模适度即是要求储备规模要符合战备物资的消耗需求和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储备限额量,不能出现规模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以免造成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损失。在当前储备方式、作战样式、物资品种多样化的条件下,进行战备物资的科学统筹,确定储备限额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1 战备物资储备统筹的目的和意义
战备物资储备统筹是对物资的储备等级、储备方式、储备结构以及储备相关的军事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平衡需求与可能的关系,确定物资储备规模的过程。战备物资储备统筹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对实物储备与非实物储备进行统筹
储备方式包括实物储备、非实物储备。其中,非实物储备包括合同储备、技术储备、经费储备等方式[4]。储备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战储物资调用效率和储备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采用实物储备可靠性强,应对突发事件反应速度快,能够有效保障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物资需求,但储备成本相对要高;合同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可有效降低储备成本,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相对要慢,保障的可靠性相对要弱。确定物资的实物储备与非实物储备的比例关系对于提高战备物资储备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战役储备与战略储备进行统筹
对于需要进行战储的物资来说,储备等级一般划分为战役储备和战略储备。战役储备是为保障战役作战任务需要而预先进行的物资储备。战略储备是为保障战略行动和在全军范围内实施重点支援的需要而预先进行的物资储备。战略储备和战役储备之间的关系是支援与被支援的关系,若作战方向内的战役储备配置较高,在战时可充分快速满足该方向的作战需求,但是战役储备仅针对一个作战方向,每个方向均需要进行储备,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物资积压,提高储备成本;若战略储备配置较高,可以全方位集中,多方向机动,充分发挥有限储备物资的作用,但是作战初期,可能不能迅速及时地进行支援。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战略方向进行战略储备和战役储备的统筹,以满足各方向的军事新需求,同时不造成过多的积压导致储备成本过高。
3)对主要方向储备与其他方向储备进行统筹
通常情况下,对各个方向进行全保障,即各方向对所需物资储备量进行足量储备时,可保证各个方向在发生战争时迅速及时进行有效保障。在当前形势下,虽然国家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多,但是各个战略方向同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进行各方向全面保障会造成物资的积压与浪费。而我军战备物资储备建设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储备等级、方式之间有机衔接的储备体系,但是物资储备过于集中在主要方向、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的现状也导致了储备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降低。因此,需要根据各方向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按照“突出主要作战方向、兼顾其他方向需求”的原则,针对各方向的储备需求量进行统筹,以满足各方向作战需求的同时提高储备的经济效益。
2 战备物资储备统筹模型的构建
储备规模统筹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各战略方向物资的实物储备进行求解和统筹,计算求解战备物资的储备总需求。储备统筹模型以各方向消耗需求测算结果为基础,分别确定各战略方向实物储备量;然后对各方向的实物储备量进行统筹,确定各方向的战略储备量和战役储备量,再对各方向的战略储备量进行统筹,确定战略储备总量作为机动储备;各方向的战役储备与战略储备总量之和即为储备限额量。统筹的过程如图1所示。
1)确定各战略方向的实物储备需求量
在消耗需求测算结果的基础上,考虑物资的实物储备与非实物储备比例关系,以及可持续保障性要求等方面,确定各战略方向的战备物资储备需求量。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QCB(i)表示战略方向 i的储备需求量;QXH(i)表示战略方向i的消耗需求量。
图1 战备物资储备统筹流程图
KCX表示物资的可持续保障因子,即对物资满足不间断保障要求所设置的冗余量系数。经典物流理论库存控制安全策略对该系数取值一般为0.5,即实际库存量是需求量的1.5倍,才能确保需求量波动时的不间断供应。同样,在战备物资储备中,考虑战争的不确定性,为了防止出现因消耗需求的波动带来储备供应中断的情况,同时考虑战备物资储备自身的特点和经济性,取KCX值为 0.3。
KSC表示战备物资的动员生产系数,反映物资由动员能力和生产能力决定的非实物储备量,占军队、地方各种方式储备总量的比例,通过考虑物资的军地通用程度、生产筹措难易程度、在作战中的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的,该值越大,说明其动员生产能力越强,确定方法如下:
式中,J为军地通用系数,Ch为可筹措性系数,Zy为重要性系数。J、Ch、Zy等系数的取值空间均为(0,1),可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具体数值。取值原则包括:物资军地通用性越高,J取值越大,反之越小;物资筹措性越高,Ch取值越大,反之越小;物资重要性越高,Zy取值越小,反之越大。
2)确定各战略方向的战役储备需求和战略储备需求量
根据战略决策确定的战略方向重要性,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各战略方向的战役储备和战略储备的比例关系。结合各方向储备需求量,确定各方向的战役储备需求量和战略储备需求量:
式中,QZY(i)表示战略方向i的战役储备需求量;QZL(i)表示战略方向i的战略储备需求量;KZY(i)和KZL(i)分别表示战略方向i的战役储备系数和战略储备系数,并满足:
KZY(i)和KZL(i)的确定主要考虑:①战略决策确定的各战略方向重要性;②各战略方向的保障难度;③作战的激烈程度。系数越大,表示相应类型的存储比例越大,反之则越低。确定方法加权求和的方法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
式中,Tc为各战略方向的统筹重要性系数;Bn为各战略方向的保障难度系数;Jc为作战激烈程度系数;w1,w2,w3分别是三个系数的影响权重,满足w1+w2+w3=1。考虑战略决策作为确定战役与战略储备比例的主要影响因素,可通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效能分析方法,确定 w1、w2、w3的值。
战略方向的统筹重要性系数取值:根据统筹策略确定的保障重点,若确定某战略方向作为主要方向进行重点保障,则 Tc取(0.7,1.0];若确定某战略方向为次要方向进行一般性保障,则 Tc取(0.4,0.7];若确定某战略方向需要统筹兼顾,则 Tc取(0.1,0.4]。
战略方向的保障难度系数取值:交通运输能力好,补给过程迅速,Bn 取(0.2,0.4];交通运输能力一般,补给过程一般,Bn 取(0.4,0.6];交通运输能力较差,补给过程缓慢,Bn 取(0.6,0.8]。
作战激烈程度系数取值:作战进程快、首波次作战强度大,Jc取(0.8,1.0];作战进程较快、首波次作战强度较大,Jc取(0.6,0.8];作战进程一般、首波次作战强度一般,Jc取(0.4,0.6]。
3)确定战略机动储备需求总量
根据统筹策略中确定的各战略方向重要性,在保障主要方向的机动储备需求量基础上,统筹其他连锁方向的战略储备需求量,确定储备在后方仓库由总部直接掌管的战略机动储备需求总量:
式中,QJD表示战略机动储备需求总量;QZL(i)表示主要方向的战略储备需求量;QZL(j)表示连锁反应方向的战略储备需求量;μj分别表示连锁方向战略储备需求量在需求总量中的权重。
4)确定储备限额总量
综合各战略方向物资储备的战役储备需求量以及战略机动储备需求总量,确定战备物资的储备限额总量QCBS:
3 战备物资储备统筹模型应用示例
在应用储备统筹模型求解战备物资的储备限额量时,首先分析战备物资特性、各战略方向的特点、统筹策略内容对物资储备的影响,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为各种影响系数,然后以各方向消耗需求量为基础,使用模型中的公式求解,确定战备物资的储备限额量。
在当前统筹策略下,以某种类型的战备物资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储备统筹模型的计算战备物资的储备限额量。
假设如下:假设当前的作战方向分为4个,分别用FX1、FX2、FX3、FX4 来表示,其中 FX1 是主要方向,其余三个为连锁反应方向。通过消耗需求测算获得各方向的该物资消耗需求量分别为:
其单位是基数,基数是弹药、油料、口粮、战救药材等物资的储备、配备、消耗和补充所使用的基本计算单位。以基数作为供应计算单位,便于计算,利于保密。
1)求解各方向的储备需求量
针对该物资进行分析,确定其军地通用性差,物资筹措性一般,但对战斗力生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所以J取0.2,Ch取0.5,Zy取0.7,通过式(2)确定该物资的动员生产系数计算KSC=0.412。
根据以上参数设定和模型中原有参数可持续保障因子KCX=0.3,通过式(1)可求得
2)求解各方向的战役储备需求和战略储备需求量
根据4个方向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方向的参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各方向参数值表
根据德尔菲法,考虑统筹策略作为确定战役与战略储备比例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 w1为0.55、w2为0.2、w3为 0.25。根据以上参数,运用式(5),计算求得
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各战略方向的实物储备需求量QCB(i),通过式(3)和式(4)求解各战略方向的战役储备需求量QZY(i)和战略储备需求量QZL(i)(考虑物资基数的可操作性进行取整):
3)求解战略机动储备需求总量
步骤2)中求得的各方向战略储备量QZL分别为:25、19、18、21,需对其进行统筹获得战略储备总量,即机动总量,已知FX1为主要方向,其权重μ确定为1,其余三个连锁方向确定的权重μj为:FX2为0.4,FX3和FX4为0.2。根据式(6)确定战略机动储备总量QJD为QJD=25 × 1+19 × 0.4+18 × 0.2+21 × 0.2≈41。
4)求解储备限额总量
步骤2)求得的各方向战役储备量QZY分别为:60、35、21、10,步骤3)求得的战略机动储备总量为41,确定该套装备维修器材的储备限额QCBS总量为
在当前统筹策略下,该套装备维修器材的储备需求量为167个基数。其中,方向FX1的仓库储备60个基数,方向FX2的仓库储备35个基数,方向FX3的仓库储备21个基数,方向FX4的仓库储备10个基数,战略后方的仓库储备41个基数。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战备物资储备统筹工作中的各个要素,分别对战备物资在不同储备方式、保障方向、储备等级条件的储备进行了统筹,构建了战备物资的储备统筹模型。根据不同物资和作战方向的定性特点确定了各影响系数的取值范围,实现了各影响因素的定量化。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效能分析方法确定模型中相关影响系数的权重。储备统筹模型以各方向消耗需求为输入参数,求解战备物资的储备限额量,解决了当前多方向、多条件下影响因素无法量化、战备物资的储备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
战备物资的统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因素较多,在分析各因素对物资储备的影响作用时难以进行准确的量化,本文主要通过定性方法确定各影响系数,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针对各系数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务求更加准确地量化各因素对物资储备的影响作用,使得战备物资的储备统筹工作更加有效。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2] 杨腾驰,等.战时物资保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3] 王乙翔,胡杨,杜伟.优化战备物资储备布局的对策思考[J].后勤学院学报,2013(1):9-13.
[4] 顾建一.讲求战备物资储备效益必须把握八个基本理论问题[J].军队采购与物流,2010(2).
[5] 彭呈仓.区域型战备物资储备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6] 陈学军,王丰,张连武,等.战储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