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乡村夜话》看主题报道接地气

2014-12-02徐云虹

声屏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夜话村干部村民

□徐云虹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的时候,云南楚雄电视台推出的三集系列新闻报道《乡村夜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报道聚焦最底层民众生活和基层干部如何听民声、解民忧、惠民生,以纪实的风格、朴实的画面、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幅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杂居、干群和睦的原生态图景。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村夫农妇、农事家事,清新朴实的乡土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一个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山村,具有了山区民族贫困地区基层组织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样本意义。作为楚雄电视台开展正面主题宣传的成功典型,《乡村夜话》因深入基层、贴近草根、直接地气、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引发广大观众的共鸣。

楚雄市八角镇的必达村委会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委会,地处边远,彝、汉族杂居。村里一棵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是村民们晚饭后聚在一起“拉家常”的地方。每到赶集这天,这里更是特别热闹。2013年以来,镇、村干部也加入到了村民“拉家常”的行列,渐渐地,这里也成了干部群众交心谈心的一个固定场所。大榕树下的一盏灯成了干部群众交心谈心的“民心灯”。这盏灯如何点亮民心,传达民情,解决民忧,这个被称作“乡村夜话”的活动究竟如何听民声、解民忧、惠民生?摄制组驻进了八角镇必达村委会。

第一集的片头是夕阳西下,树影婆娑的大榕树。采访从这个时候开始。夜幕慢慢降临,通往必达村委会的路上,摩托车、三五成群的人们正陆续赶来,这一天,是村里开展“乡村夜话”的日子。

村支书李兴旺简短的开场白刚一结束,村民们就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天太干,村里的小坝塘干了”“有些子女不愿赡养老人”“每个小组都应该建一个垃圾池,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处理”……不讲客套话,不戴“高帽子”,无论是谈想法、提意见还是摆困难,村民们直奔主题,有什么就说什么。整个“乡村夜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进行着。

很快,历时近两个小时的“乡村夜话”在一片嬉闹声中结束,村民们陆续离开了村委会。这时,镇、村干部开始对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分析,并现场拿出解决方案。镇村干部告诉记者,“乡村夜话”开展一年多来,“有困难,去‘夜话’”,己成为必达村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建立“乡村夜话”民情恳谈制度以来,必达村委会共开展活动近50 次,参与的村民500 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80 多条,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168 件。

168 个困难和问题,这个数字令记者有些吃惊。楚雄地处滇中老旱区,连年干旱使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严重影响。第二集从旱情开始采访。在必达村,连年的干旱使得村里23 个村民小组缺水严重。可在杨门前村,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移栽烤烟。因为有了水,今年的移栽时间提前了不少,这得益于七街河河谷一个抽水泵站的修建。在今年初的一次“乡村夜话”上,村民提出解决缺水难的意见。镇、村干部第一时间想办法、筹资金,不到三个月时间,总投资170 万元、管线总长4 公里的必达抗旱应急提水工程就建成了,有效缓解了包括必达在内的3 个村、615 户农户的用水困难。为了确保每个村组、每户村民都能喝上水,村支书李兴旺又担负起了用水户协会会长的职责,每两天准时来泵房给村民们分水。

日常生活吃住行,《乡村夜话》第三集讲了一座“桥”的故事。多年来,七街河的河水像一座天堑,阻挡着过往村民的脚步,即便是枯水期,村民们想要趟过七街河也不容易。变化发生在今年2月,在一次“乡村夜话”上,山尾村村民提出的修桥建议引起了镇、村两级的重视,镇政府积极向上争取了47.8 万元资金,修通了这座长78 米、宽4.2 米的九孔桥。桥的建成不仅连通了八角、树直两个乡镇,而且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几十年的出行困难。

随着提水工程、修桥铺路以及培植产业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大事相继完成,“乡村夜话”已经成了必达村一块响亮的“民生招牌”,同时也为老百姓反映问题、解决困难搭建起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平台”。在“乡村夜话”这个民生平台上,干部群众相互拉家常、交朋友,面对面谈心、实打实解难。“乡村夜话”从小事入手,动真情解困,在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乡村夜话》系列报道,立意高远,主题突出,很好地呼应了中央“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看解决问题”的主题,在表达上既立足于新闻报道,又跳出一般的新闻报道模式,将新闻与纪实很好地结合,通过叙事的方式,真实再现了山村的变化。新闻里有“水”的故事,有“桥”的故事,还有“人”的故事。村民宴国良今年33 岁,说起村里的“乡村夜话”,他格外感激。原来在2013年的一次“乡村夜话”上,宴国良开玩笑地说让村干部帮忙找个媳妇。这本是一句玩笑话,镇村干部却记在了心里。通过村干部以及热心村民的多方撮合,当年,宴国良就与同村的刘映美喜结良缘,今年还生了个儿子。如今,宴国良一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晒幸福,说困难,谈愿景。《乡村夜话》记录干部和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让矛盾化解在基层,搭建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为矛盾解决提供了示范。节目中流淌着浓郁的平民意识和人文情怀,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从平凡人的生活情状里挖掘生活的本质,在家长里短的叙述中,探索生活的意义,具有以小见大、尺幅千里的审美功能。节目规避刻意的“修饰”与“剪辑”,原生态真实展现、真诚表达与真情流露,使报道更具亲和力、震撼力和穿透力。

正面宣传如何做得让群众爱看,让领导满意,《乡村夜话》无疑给出了有益的启示,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好的新闻在脚下。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与大众百姓有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只有把镜头对准群众,把话筒交给群众,把党的意志、主张变成群众的语言,才能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做到上接政策、下接地气,体现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我国仍然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农村,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读懂农民才能读懂中国”的历史警醒,只有读懂农民,才能让我们党的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了解真实社情民意,才能通过媒体的笔墨书写一个真实的中国。

猜你喜欢

夜话村干部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吉金夜话(五)·墙盘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潇湘夜话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