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中方言的记录不可大意
2014-12-02孙翠娥田大强
□ 孙翠娥 田大强
目前,一些电视节目对在同期声或解说中记录方言(包括北京语音中的方言字)语音字幕的处理,有两种欠妥当的方法:一是不顾方言的意思,用近音或同音字记录方言,脱离了语言发展演变的正常轨道(一时找不到本字,用同音或近音字替代,不在此列)。二是考虑了方言意思但不与方言的语音相似或对应,简单地写成普通话,传达不出方言的微妙语义。如水dang①里有小泥鳅。第一种方法,字幕为:水荡(或档)里有小泥鳅;第二种方法,字幕为:水坑里有小泥鳅。第一种方法,语音相似了,但字形、语义莫名其妙;第二种方法,虽意思接近,但语音距离远了。这句话里较为确切的字幕内容应为:水凼里有小泥鳅(【凼】dàng,水坑)。水凼给方言区人的形象感就比水坑强多了,凼一般只指小坑,比“坑”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小。依笔者所见,在电视字幕的制作中,第一种欠妥当的方法居多。
电视剧《父母爱情》反映的是山东沿海一带的工作、生活情形。其中第41 集有一处:江德福与安杰对话“抹布还没投完”。此处应该是“敨”,而不是“投”。【敨】tǒu 把包着或卷着的东西打开。从语境上看,安杰要做的也是这个动作。
河曲民歌中咏唱走西口的受苦汉开河渠,有唱词道:“黄河里耍一水,拔断儿根。”意思讲河水冰冷把男人的命根子都残害了。此处“拔”应该是“湃”。在《汉语大字典》里“湃”有两种读音,其中【湃】bá 用冰镇或冷水浸。《金瓶梅词话》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如第二十七回:秋菊掇着果盒,盒子上一碗冰湃的果子。又如《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讲“才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等。现在,山西话说东西冰冷也说“湃人”。电视字幕常常打错,打成“拔”,大大背离了原意。
实际操作中,由于主持人、记者、文字编辑和后期制作人员思想不重视、工作图省事,虽可为而不为;也有平时积累不够,缺少音韵学、方言学知识,虽想为而不敢为、不能为。这些都会带来字幕的误用。
2014年5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爱在乡村”系列活动在江西瑞昌举行,通过电视转播。其中一个环节是文艺演出。当地演员表演了《秧号》,唱词中有一词是“chǎ 秧”,由于主持人采用第二种不妥当的处理方言办法,把“chǎ 秧”说成“拔秧”,这给后期字幕准确制作设置了障碍。在瑞昌方言音系中,章组假摄开口三等麻韵,今读a,对应普通话“e”,就会自然把“chǎ 秧”对应为“chě 秧”,再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扯”为昌者切,“chǎ 秧”为“扯秧”,就是把秧苗从秧苗圃中扯起来,然后用篼箕挑到大田去插。瑞昌方言“拔”与“扯”语义有细微差别,“扯”有轻轻撕离的意义,“拔”没有。主持人如果经过如此研判,“扯秧”便会脱口而出,既丰富了观众知识,也体现了当地文化的古朴、细腻与缜密。同时,为后期字幕准确制作奠定了基础。
牵涉到需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那就有些难度。其中仅考证方言本字就让人费神(有时是暂时不可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套用于考证方言本字,实不为过。
笔者曾采访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闻,其中有同期声:[khō]男[khō]女都一样,意思就是生男生女都一样。但“生”不是本字,而是训读字。查《九江市志》方言部分,其中有“看[khō]生、养”,但笔者以为表示“生、养”的意思写成“看”,不妥。“看”只是同音字,也不是本字。先把笔者的结论推出:表示“生、养”的意思是“豢”,不应是“看”。九江方言虽属江淮官话,但因其地域,受赣方言、西南方言的影响不小,山、咸摄的合口呼在见系演变为o的鼻化元音,如“看”读为[khō],“干”为[Ghō],再结合见系音变规律,因此,生小孩、养小孩的意义可以写为“豢”。豢不一定仅指与动物有关。在先秦文献典籍中,以动物喻人事的屡见不鲜,也可以说古代的字义许多是人畜相通的。例如,公牛称男人、丈夫的有《诗经》可证:《诗·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姻,求尔新特。”,“特”本义是公牛,这里用来称女性的丈夫或情人。此段文字搁笔时,看到《武穴民间方言》,写到“豢”时,注音为“宽”,如“豢伢儿、把伢儿豢大不容易”。这倒与我们不谋而合。类似且稍微通俗些的例子,就是不能在字幕里将“街道”打成“该道”,“拖鞋”打成“拖孩”,“苋菜”打成“汗菜”之类。
要在字幕里通过恰当的字形记录方言的语音和语义,是件不容易的工作。首先是电视工作者不可轻视正确记录方言字幕的工作,态度要认真,一丝不苟。这项工作的确重要,马虎不得。往大里说,方言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许多文化都保存在方言中,中国的国粹艺术,如京剧、黄梅戏和各地采茶戏等戏曲艺术,都离不开方言。如果方言不能传承下来,许多远古遗留的文化元素今后会消失。方言除了是普通话的基础外,也不断为普通话注入某些新血液。《舌尖上的中国2·家常》讲到,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赵小有一家做馍,其中字幕:“玉米面糊和上韭菜段,做成焦香可口的小凹馍,最能讨全家老少喜欢”。此处的“小凹馍”就值得商榷,应该是“小鏊馍”。【鏊】ào 一种铁制的烙饼的炊具,平面圆形,中间稍凸。在太原的山西博物院,多年前出土的晋国文物,就有一个貌不惊人的铁铸的小鏊。两千年以前的古小鏊与《舌尖上的中国2·家常》开头使用的小鏊是一模一样的。“鏊”古代也许是通语,随着使用面的缩小,现在成了流行于河南、山西和山东的方言了,如果不对ao 作稍深入些的考察和研读,很容易把“鏊”写作“凹”。“小鏊馍”字幕错为“小凹馍”,则民俗的真相和古意尽失。(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19日何频《马齿菜与小鏊馍》)。
又如,饭煮开了,米汤溢出。方言一般说:饭pu 了。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字,但一时想不起来,又懒得查工具书,随便打成:饭谱了或饭浦了。如果思想重视、工作不图省事,查查一般工具书就会准确打出:饭潽了。
往小里说,正确记录了方言,可以增强方言区人的亲切感,领略普通话不能传达的微妙意思,丰富汉语知识。如“打嗝儿”,在普通话里,既指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又指由于膈的痉挛,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然后,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发出声音同时伴有躯干震动和耸肩的现象。武汉方言就没有像普通话那样用通称,出现前一种现象用“打嗝”,出现后一种现象用“打噎”,区分得比较细致,传达出普通话没有传达的微妙意思。
面对方言,如何在字幕里通过恰当的字形记录其语音和语义,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首先,字幕制作者,必须熟悉普通话和所在地区的方言语音及词汇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音韵学知识,弄清方言的来龙去脉,对方言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做出合乎科学的解释,排列出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这样,字幕中出现的记录方言的文字才能有理有据。
其次,还有电脑字库的存量问题。如虽然考证出方言本字,在纸质文档也有它。但由于电脑字库的存量不足,不一定在电子文档的字幕中可以显现出来。
另外,接受对象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本人觉得,小台以语义接近当地的语义、语音与之相似或对应的方块字为妙;大台就要把语义接近、语音对应的方块字和简单释义结合起来进行,适当夹注国际音标也是办得到的。比如“负责”一词普通话的意义为“担负起责任”,没有包含四川方言词“负责”的“肯定”义项,如你去了他负责不理你。非四川方言地区的人不懂怎么办?对这类方言词语,防止误解是制作字幕处理方言词语首先要考虑的,可以处理为:你去了他负责(肯定)不理你。
大台的字幕处理是本着方言电视片面向全国、顾及到非方言地区观众的理解和欣赏的原则进行的。在字幕制作过程中,精心处理本地方言词语,贴切传达本地方言词语的韵味应该成为字幕制作者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低要求是不随心所欲地写别字、造怪字,糟蹋方言,摧残文化。
最后,有人担心字幕中方言本字,观众不认识,影响观众对意义的理解。这种担心实属多余。电视片人物的言语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和字幕(有时包括对方言的简单释义)两条途径传递,即通过声波听语音,通过字幕看文字,加上特定的情节、语境,观众还是能够理解这些方言词语的意义的。
注释:①本文注音,一般用汉语拼音字母。如拼音字母不足以说明问题时,则采用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