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诈骗“无处遁形”
2014-12-01刘燕
刘燕
近期以来,信息网络诈骗高发:知名影星汤
唯遭遇网络诈骗,被骗走约21万余元;沈阳退休工程师谢大爷,不听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劝阻,连续向骗子打款42万元;温州打工者执意给骗子汇钱,银行无奈断电等新闻层出不穷。
由于互联网具有跨区域、匿名、隐身等特点,网络犯罪的时间和空间相分离、作案成本低、破案成本高,造成发案率高、破案率低,我国的网络诈骗活动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网络诈骗作为当前互联网犯罪的新型犯罪案件,不仅极度智能化而且隐蔽性很强,扰乱了市民的正常生活,更给社会诚信度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破解网络诈骗难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需要综合施策,多方发力,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对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研究。
突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充分运用广播、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网络法制宣传和公德宣传,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件的披露力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教育培训中网络安全知识的教授重要度,不断提高网民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最大限度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并降低其危害,使公众在虚拟空间中练就“火眼金睛”,识破网络上五花八门的陷阱,远离“免费的网上午餐”。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网络诈骗案件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和动员亿万网民共同参与到打击网络诈骗活动中,为发现网络诈骗线索、惩治网络诈骗行为提供便利。
强化网管制度,净化网络环境。网络管理制度是防范网络诈骗的“第二道防火墙”。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充分落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防范意识和技术上的不足。应严格落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准入规定,把好网站的准建关,加强源头管理。加大对网页上发布的信息的审查力度,真正把握住、利用好网络阵地。净化电子商务环境,规范网络交易秩序,打击网络诈骗行为。
提升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网络诈骗的根本支撑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而掌握高端技术的关键是拥有相关领域的精英人才和专业人才。因此,特别要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仅要逐步提高网络警察的素养,还要尝试培养专业的起诉及审判人员。加大科研力度、发展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从而为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侦查以及有效法律证据的提取保存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真正达到“惩防并举、打击有力”的效果。
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区域协作。进一步利用好“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等统一的涉网案件联动平台,充分发挥“中国反网络诈骗联盟”等民间组织的力量,建立官民联动机制,综合分析研判发生于各地的网络诈骗行为的特点,提升打击网络诈骗的效率和水平。另外,还有必要建立公安、金融、通信、工商等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建立打击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快速反应协作机制,从而更好地掌握信息、发现线索,为打击网络诈骗服务。
完善法律规定,加大打击力度。目前,网络诈骗罪在我国尚属理论罪名,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对网络诈骗行为仍然只能依照传统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来规范,难以满足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层面加以明确,应针对网络诈骗猖獗的现状,尽快制定有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或者由“两高”联合制定《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实施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而使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