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的影响
2014-12-01刘丽丽
刘丽丽
摘 要:HJ601-201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其方法原理是甲醛在过量铵盐存在下,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化合物,在沸水浴条件下,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该有色物质在414nm波长处有最大吸度,其颜色深度与含量成正比。在室温较低时,发现黄色化合物颜色由浅缓慢变深。室温达到30℃时,需要延长显色时间。
关键词:温度 乙酰丙酮 甲醛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66-01
甲醛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空气、水、食品的有毒物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具有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低浓度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3 h,所以在检测中应用较多。在室温较低时,用乙酰丙酮法测定水中的甲醛,发现黄色化合物颜色由浅缓慢变深。所以,本文就不同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做了比对实验,以便了解温度对显色时间的影响。
1 仪器
分光光度计;1 cm比色皿;恒温水浴锅;具塞比色管。
2 试剂
甲醛标准液:吸取2.8 ml甲醛试剂(甲醛含量为36%~38%),用水稀释至1000 ml,摇均。标定后,临用时配成10 ug/ml甲醛标准使用液。乙酰丙酮溶液:将50 g乙酸铵、6 ml冰乙酸及0.5 ml乙酰丙酮试剂溶于100 ml水中。
3 实验方法
分别取25 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50、1.00、3.00、5.00、8.00 ml甲醛标准使用液,加水至25 ml,再分别加入2.50 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不加热反应或者在6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5 min反应,冷却后,在波长414 nm处,用1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各管的吸光度。
4 实验结果
(1)室内温度(15 ℃)不加热(2014年5月6日),结果见表1,水浴锅(60 ℃)加热15min(2014年5月6日),结果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室温15 ℃,反应很慢,60 min还没有反应完全,吸光度还在不断的增加。从表2可以看出,在恒温水浴锅60 ℃中反应15 min,反应很快完成,吸光度在接下来的45 min内无明显变化。
(2)室内温度不加热(2014年8月6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室温30℃时,化学反应需要延长至30 min,即可显色完全,吸光度达到最高值,并且在60 min内无明显变化。
5 结论
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室温低于30 ℃的时候,显色反应需要在水浴锅上显色15 min,达到30 ℃,需要延长显色时间至30 min。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引起较大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刘晓林,吴晓峰,刘保锋.GB/T13197-199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改进浅述[J].舰船防化,2011(4):42-45.
[2] 马美范.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微量甲醛含量显色条件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9(3):54-56.endprint
摘 要:HJ601-201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其方法原理是甲醛在过量铵盐存在下,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化合物,在沸水浴条件下,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该有色物质在414nm波长处有最大吸度,其颜色深度与含量成正比。在室温较低时,发现黄色化合物颜色由浅缓慢变深。室温达到30℃时,需要延长显色时间。
关键词:温度 乙酰丙酮 甲醛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66-01
甲醛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空气、水、食品的有毒物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具有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低浓度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3 h,所以在检测中应用较多。在室温较低时,用乙酰丙酮法测定水中的甲醛,发现黄色化合物颜色由浅缓慢变深。所以,本文就不同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做了比对实验,以便了解温度对显色时间的影响。
1 仪器
分光光度计;1 cm比色皿;恒温水浴锅;具塞比色管。
2 试剂
甲醛标准液:吸取2.8 ml甲醛试剂(甲醛含量为36%~38%),用水稀释至1000 ml,摇均。标定后,临用时配成10 ug/ml甲醛标准使用液。乙酰丙酮溶液:将50 g乙酸铵、6 ml冰乙酸及0.5 ml乙酰丙酮试剂溶于100 ml水中。
3 实验方法
分别取25 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50、1.00、3.00、5.00、8.00 ml甲醛标准使用液,加水至25 ml,再分别加入2.50 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不加热反应或者在6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5 min反应,冷却后,在波长414 nm处,用1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各管的吸光度。
4 实验结果
(1)室内温度(15 ℃)不加热(2014年5月6日),结果见表1,水浴锅(60 ℃)加热15min(2014年5月6日),结果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室温15 ℃,反应很慢,60 min还没有反应完全,吸光度还在不断的增加。从表2可以看出,在恒温水浴锅60 ℃中反应15 min,反应很快完成,吸光度在接下来的45 min内无明显变化。
(2)室内温度不加热(2014年8月6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室温30℃时,化学反应需要延长至30 min,即可显色完全,吸光度达到最高值,并且在60 min内无明显变化。
5 结论
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室温低于30 ℃的时候,显色反应需要在水浴锅上显色15 min,达到30 ℃,需要延长显色时间至30 min。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引起较大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刘晓林,吴晓峰,刘保锋.GB/T13197-199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改进浅述[J].舰船防化,2011(4):42-45.
[2] 马美范.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微量甲醛含量显色条件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9(3):54-56.endprint
摘 要:HJ601-201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其方法原理是甲醛在过量铵盐存在下,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化合物,在沸水浴条件下,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该有色物质在414nm波长处有最大吸度,其颜色深度与含量成正比。在室温较低时,发现黄色化合物颜色由浅缓慢变深。室温达到30℃时,需要延长显色时间。
关键词:温度 乙酰丙酮 甲醛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66-01
甲醛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空气、水、食品的有毒物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具有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低浓度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3 h,所以在检测中应用较多。在室温较低时,用乙酰丙酮法测定水中的甲醛,发现黄色化合物颜色由浅缓慢变深。所以,本文就不同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做了比对实验,以便了解温度对显色时间的影响。
1 仪器
分光光度计;1 cm比色皿;恒温水浴锅;具塞比色管。
2 试剂
甲醛标准液:吸取2.8 ml甲醛试剂(甲醛含量为36%~38%),用水稀释至1000 ml,摇均。标定后,临用时配成10 ug/ml甲醛标准使用液。乙酰丙酮溶液:将50 g乙酸铵、6 ml冰乙酸及0.5 ml乙酰丙酮试剂溶于100 ml水中。
3 实验方法
分别取25 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50、1.00、3.00、5.00、8.00 ml甲醛标准使用液,加水至25 ml,再分别加入2.50 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不加热反应或者在6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5 min反应,冷却后,在波长414 nm处,用1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各管的吸光度。
4 实验结果
(1)室内温度(15 ℃)不加热(2014年5月6日),结果见表1,水浴锅(60 ℃)加热15min(2014年5月6日),结果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室温15 ℃,反应很慢,60 min还没有反应完全,吸光度还在不断的增加。从表2可以看出,在恒温水浴锅60 ℃中反应15 min,反应很快完成,吸光度在接下来的45 min内无明显变化。
(2)室内温度不加热(2014年8月6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室温30℃时,化学反应需要延长至30 min,即可显色完全,吸光度达到最高值,并且在60 min内无明显变化。
5 结论
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室温低于30 ℃的时候,显色反应需要在水浴锅上显色15 min,达到30 ℃,需要延长显色时间至30 min。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引起较大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刘晓林,吴晓峰,刘保锋.GB/T13197-199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改进浅述[J].舰船防化,2011(4):42-45.
[2] 马美范.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微量甲醛含量显色条件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9(3):54-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