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社团课程中成长

2014-12-01金亮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伙伴社团志愿者

金亮

2012年,由45个学生社团组成的中关村第一小学葵园志愿者联盟正式成立。葵园志愿者联盟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的组织。这45个社团包含了学生校园生活的许多方面。志愿者联盟的建立是与学校倡导的“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选择分不开的。“做最好的我”的本质是“做不一样的我”,鼓励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并为这种发展提供平台。

为此,我们首先面对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我们如何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学生如何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志愿者联盟这个开放的平台。学生可以自行成立自己喜爱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团自主、开放、多样的特点,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让我们能够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机会。

社团在我校的定位,不仅仅是学生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我们为社团活动制定了普遍适用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体验教育、伙伴教育、团队教育、角色定位教育。

社团课程的第一个目标是体验教育。体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实现途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体验机会:“广播站体验卡”让每一位喜爱广播的学生体验到了广播员的紧张与乐趣;“升旗仪式主持人”自主报名使学生体验到了台上台下的辛苦与绽放的时刻;“小作家协会”让热衷写作的学生体验到了创作的灵感与文字的美丽。在不断的体验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不同社团的魅力的同时,也逐渐了解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社团课程的第二个目标是伙伴教育。伙伴教育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一环。“交朋友”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是一项重要的成长指标。社团课程打破了班级、年级之间的界限,使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同学,为他们找到新伙伴提供了可能。同时,选择相同社团的同学多数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志趣相投的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起牢固的友谊。

社团课程的第三个目标是团队教育。学生来到社团,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摩擦,这时候就需要大家共同商量、协调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精神就逐渐形成了。团队教育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长远来说,团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团队精神的公民。

社团课程的第四个目标是角色定位教育。自己在班级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多数学生心中有数,不论这个位置是否真正合理,这个位置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社团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一名学生在班级中可能默默无闻,但在记者团中可能担任着首席记者这一重要职位;另一名学生可能在班级中担任班长,但在编辑部中却只是一名普通的编辑。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明白,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多合适的位置等待着他们。

为了让社团活动更有序、有质、有效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探索出促进社团发展的三个机制:首先是导师制,为有需求的社团提供专业指导;第二是建立了“英才社团”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社团给予及时和充分的鼓励;第三是搭建各种大型活动平台,为社团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进阶”的锻炼。

合理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保障机制让社团课程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葵园志愿者联盟已经形成了近80个社团,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社团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为学生竭力搭建这个小社会,让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体验职业,结交伙伴,形成团队意识,并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endprint

猜你喜欢

伙伴社团志愿者
志愿者
缤纷社团
萌宠和它的伙伴们
我是志愿者
伙伴
新伙伴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