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作文教学 培养创造性思维
2014-12-01王辉
王辉
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的思维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独创性、突破性、新颖性。创造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我们作文中所必须具有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摹拟思维训练
摹拟范文,是引发思路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乐于摹仿,敢于摹仿,善于摹仿。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故乡的河》,文中最后一段写到“当我第一次学写‘河字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河。此后,当我一千次,一万次写到‘河字的时候,我想到的还是河,那条在我心中永不干涸的、故乡的河!”在教师讲解后,有学生摹仿写到“当我第一次写‘爱字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妈妈。当我一千次,一万次写到‘爱的时候,我想到的还是妈妈,那在我心中永远美丽、慈祥的妈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图像进行加工编码,创造出了自己内化的、新的知识图像。这是句子的摹仿。一位学生还仿《买荸荠的小姑娘》写了一篇新的文章。正是摹仿,使学生构思时不再感到抽象,灵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随之迸发出来。
2.类比思维训练
比较是分析的一种形式,是思维的基础。小学生易于通过比较明了事理,通过比较进行思维。我们需要把事物间的相似点、相关点联系起来,得出新的认识,进行新的创作。
比拟思维。比拟思维的培养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一种是由人及物,把人的特征物化,从而形象化;一种是由物及人,把物的特征人格化,从而性格化。在写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人与物的相似点、共同点。比如,在指导学生分析《草花》中的一段描写,“晨风吹过,花儿们有低头的,有仰头的,有弯下身子的,有回过身子的,有隔着山坡你叫我,我唤你的……”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和一群人开开心心走在一起的样子,有仰头大笑的,有相互说话的,体会风吹过时一群草、花儿东倒西歪的样子与这种情境的相似点进行理解。
对比思维。比较的方法有很多,上与下,内与外,远与近,现在与未来等。比如:学生遇到《……变化》《受到表扬之后》《我能行》等命题时,可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主题,丰富内容。写《香山》这样的有关风景的文章时也可以通过四季对比来体现,展开想象。
3.求异思维训练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寻求出不同的答案,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再造思维。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写作的内容进行再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遥远思维。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给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经过训练,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分析,写出许多有创意的作文,如《灯光与妈妈》《吃药与批评》。遥远想象,可训练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4.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就是改变正常思维秩序,遇到问题倒过来想一想。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按正常思维程序思考,一时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打破框框,别出心裁,异乎寻常地思考,往往有标新立异之见。比如大部分学生在写《春天的故事》这一题目时,感觉写不出什么新意。而其中一个学生却写到20年后的被污染以后的春天,引起大家对环保的关注,内容丰富了,思维展开了。
在这里强调学生创造性的作用,是因为只有通过学生创造性地去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最有意义的运用,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积极创新的人,思想应是活跃的、敏锐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下一代。
■ 编辑 吴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