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在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上)
2014-12-01夏小博
夏小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亚洲——太平洋战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活跃在滇缅印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两次入缅,与英、美合作共同对日作战以及在滇西地区展开反攻收复失地,不仅有力地直接支持了盟军,对于整个战局起到了影响,更是为日后中国抗日反攻加速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溃败以及在战后中国在国际上大国地位的奠定打下坚实基础。
通常来讲,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时候,将缅甸防御战期间入缅援英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发动缅北反攻战役的中国驻印军,进行滇西反攻战的中国远征军三支部队统称为“中国远征军” 。在杜聿明关于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的述略中记载,中国远征军的经历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概括为自珍珠港事变、日寇侵缅至中国出兵远征的时期;第二阶段,可概括为准备反攻及打通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又可分为印度及中国两方面。
中国远征军研究现状回顾
中国远征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远征军亲历者的回忆录、纪实文章和专著作品等接连出现,其中以中国远征军整体经历始末为主要内容的专著为主,比较知名的有徐康明《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方国瑜《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云南保山博物馆编《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等,以及日方的专著,如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的《缅甸作战》(中华书局,1987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史料长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等。除专著之外,还有很多反映当时作战状况的一些中国远征军将领的回忆录以及传记,如杜聿明、宋希濂等《正面战场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戴澄东《戴安澜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郑建邦、胡耀平整理《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团结出版社,1992年)等。
另外,近些年来还有以中国远征军为主要叙述对象和背景的大量纪实文学作品、小说、以及影视作品出现,如《中国远征军》、《怒江之战》、《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等,这些作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曾在过去很长时间因一些原因而被忽略的中国远征军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关于中国远征军作用和意义的研究
随着对中国远征军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历史学界对于中国远征军的分析和研究也在不断出现。学术界涌现出了许多研究中国远征军的文章,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于中国远征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与参战盟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分析以及具体战役的战斗特点战略研究这些方面。
其中关于论述中国远征军对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的文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一役——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李跃新、孙颖,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第1期)、《中国出军缅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一环》(季宁,《中国及太平洋抗战与战俘问题研究——中国及太平洋抗战与战俘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8年)、《试论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戴孝庆,《天府新论》,1996年第5期)。其观点主要是从保障国际运输线路、与盟国合作共同作战重创日军并最终取得反攻胜利,赢得国际声誉这些方面来展开的,肯定了中国远征军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支重要力量。
由此可见,学术界对于中国远征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在不断深入。对于整体的评价和某一具体战役、人物以及战略战术得失均有涉及和探讨。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对中国远征军的研究与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其他领域的研究状况相比较而言,还较为薄弱。尤其是滇西中国远征军,相较两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来讲,其重要性被提及的不多。同时与其他在中国内地战场作战的部队相比,中国远征军在抗日战争时的特殊地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的牺牲和贡献还应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重视。
世界反法西斯的总体形势以及中国远征军的组建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与日本侵略者旷日持久的斗争,粉碎了侵略者在战争初期“一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直至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日军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虽然占领了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但仍无法迫使中国停止抵抗结束战争,被迫在中国战场上停止战略攻势,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欧洲反法西斯战场的态势与日本的“南进”
同时期,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德军攻占了欧洲地区的大片区域,“像怒涛一般席卷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迫使英国于5月29日从敦克尔克撤退。6月10日,意大利参加对英法的战争,并发展到6月17日法国贝当政权迅速投降。这样一来,君临七大海洋的大英帝国在新兴德国面前也仿佛陷于累卵之危了。这给法属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以及其他南方各地带来巨大的政治地位的变化,也关系到中国事变的处理问题,于是日本朝野上下便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南方”。对于北部的苏联采取了“保持邦交的平静无事,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策略,集中加快南进步伐,夺取英、法、荷在东南亚防务薄弱的殖民地。
对此,日本在《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中确定了“帝国为应付世界形势的变动,改善内外形势,促进迅速结束中国事变,同时掌握时机,解决南方问题。”的行动方针。
日本进一步的南进计划引起了英、美的强烈反应,因其自发动全面战争以来,利用军事胜利在中国占领区肆意排挤美、英的势力,严重损害了他们在华的利益。尤其是在远东地区占有大片殖民地的的英国,日本的南进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1941年7月26日时,英美宣布冻结日本在本国内的资产,英国还废除了日英、日印、日缅的贸易协定。8月1日,美国罗斯福总统下令对日实行除棉花和粮食外的严格禁运,所有可作为飞机燃料使用的石油产品均在禁运范围内。这对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依赖于西方国家供应战略物资的日本来讲,在消耗燃油量巨大的战争时期,这种严格的禁运可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endprint
1941年9月6日,日本在《帝国国策实施要领》中表示:“外交谈判如果至10月上旬仍不能实现我方要求时,立即决心对美(英荷)开战。”日美双方未达成一致,矛盾进一步加深,最终于12月7日清晨,日本航空母舰特遣舰队对停驻在珍珠港内毫无防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突然袭击,此事件标志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此同时,日军在西南太平洋及东南亚等地区也开展了进攻。12月8日,美、英宣布对日宣战。次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意、德宣战。
中国远征军的组建
面对世界局势的急剧变化,中国政府建议成立反轴心国军事同盟。中、美、苏、英等国进行多方面的磋商,于12月23 日在重庆召开了东亚军事联合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26日,中、英双方正式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组织中国战区,同时应蒋介石之邀派遣史迪威将军来华担任中国战区的统帅部参谋长。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二十六国在美国华盛正式签署了对法西斯轴心国共同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正式形成。1942年初,盟国中国战区(中国、越南、泰国、缅甸北部) 成立,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盟军总司令。中国战区成立后,一方面要求盟国对中国提供经济武器援助,另一方面也要求中国积极策应英、美作战。根据这些要求,同时也为保障位于印缅地区的国际援助中国的物资运输线,响应英国提出的火速派兵入缅作战援助英军的请求,协助美国制止日本进一步侵略并牵制日军,中国国民党政府于1942年3月正式组建了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概述
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作战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变后,日军于1942年1月时入侵缅甸。自12月11日第一次下动员令,至1942年2月16日中国远征军正式动员,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由于英方怀有对当时贫弱的中国的偏见,也担心中国军队的介入对自己在缅甸地区的殖民地统治产生不利影响,中国远征军被“时而动员入缅,时而停止待命,反复不定”。直至战局恶化,中国军队才在英方的要求下仓促入缅甸。1942年3月12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部成立,由卫立煌任司令长官,司令长官部统领第5军、第6军、第66军,共计三个军,九个师,总兵力达10万人。
错失作战的良机,使得仰光最终被日军攻占,仰光的国际运输线就此被切断。且英军在缅甸的防守兵力极为微弱,只有“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英澳军第63旅、英军第7装甲旅,总计约4万人,主要集中在毛淡棉、仰光和曼德勒。英军的飞机四、五十架,而日军进攻缅甸的第15师团的两个师,约6万人,且配备有20架飞机”,英军已经没有能力来保卫缅甸了。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中国远征军仍在同古及仁安羌地区取得了重大胜利并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同古保卫战
同古保卫战是中国远征军接替英军防卫同古的一场战役,也是远征军第一路入缅之后的首战。作为作战主力的第200师,是当时中国军队中装备较为精良,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的精锐部队。在1938年时即为“内有两个战车团和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并有苏联军事顾问帮助训练”的师。作为1942年3月7日抵达同古的入缅先头部队,在与日军作战期间200师出色地完成了坚守同古的任务,并重创了日军55师团。200师师长戴安澜在3月29日自同古发的电报中写到:“当初交战之初,敌势之猛,前所未有……然我军皆预有防备,故敌未得逞。综合战果,在最近六日间,敌军在我阵地前遗尸在五千以上,我军亦多伤亡。”
2.仁安羌大捷
在仁安羌地区的作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来首次主动进攻日军的战役,这场战役中,远征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自1942年4月起在缅甸地区负责西线防务的英军,将西线的战略要地接连丢失,使得日军33师直驱仁安羌。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不得不对史迪威表示,英军“对日本人谈虎色变。
仁安羌在缅甸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理战略意义,其主要交通线路是伊洛瓦底江航道和通向曼德勒地区的公路。同时,仁安羌还是一个出产石油的地区,自1887年开采,是缅甸主要的石油产区。如果日军夺取仁安羌,不仅会使得中、英联军的油料损失,还会补充日军在太平洋整个战场上的燃油供应。
1942年4月14日,亚历山大以仁安羌地区英军情况告急为由,向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发出求援的信息,请求中国远征军的援助。仁安羌地区并非我军作战地域,但我军仍发扬了盟军协作的精神,驻守曼德勒的66军新38师113团在18日到达仁安羌解救英军,于次日收复了仁安羌油田区。根据记载这场战役“日军遗尸1200余具,113团牺牲204人,负伤318人,伤亡占全团1121名战斗兵员的一半左右”。通过113团的英勇作战,113团解救被困在仁安羌地区的英缅军7000多人,战车30多辆,军马1000多匹,同被解救的还有被日军俘获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被救出的英缅军在走过113团阵地时,高呼“中国万岁!”。
3.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作战失利
由于前期错失作战先机,后期西线的英军防线崩溃,日军又加强兵力于东线地区发动猛烈攻势,中、英、美三国的上层指挥混乱,远征军队只得且战且退,导致日军先后占领了曼德勒、平满纳等地,在1942年4月29日时,日军攻占了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地区的后方基地腊戍,迫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走上撤退之路。
在撤退期间,第6军“放弃景东,退入滇南,以巩固国境。”,第5军因回国道路被日军封锁,主力部队只得经野人山北撤退至云南,66军的新22师和新38师则撤至印度英帕尔。在撤退期间因地理环境恶劣,后勤保障困难,加之上层指挥失误,造成远征军非战斗减员多达4万余人,远征军第一路统辖的各部中,历经艰难撤退尚保存完整建制的只有新38师。
至此,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宣告结束。在日军强大攻势下,远征军未能实现保全滇缅路计划。丢失缅甸以后,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被切断,中国陷于完全封锁的状态。并且日军占领缅北重镇密支那,同时快速向怒江方向直指怒江西岸北进,占领了怒江以西地区,与我国军队隔江对峙。endprint
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战
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作战的失利使得中国大后方受到了严重威胁,对外运输通道全部被截断,局势变得十分危急。1943年初,中、美、英三国决定尽快在缅甸和滇西发动对于缅北地区的反攻。
从1943年10月29日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新38师攻占新平洋进入胡康河谷起,至1945年3月30日新50师攻占乔梅,缅北反攻战共历时1年又5个月。中国驻印军由中国远征军第一路的第5军新编第22师、第66军新编第38师等从缅甸失利撤回印度境内,在印度蓝姆伽地区集中接受了美式训练及装备的部队改编构成。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从缅北的雷多地区开始了对日反攻,后在反攻缅北的战役当中,中国驻印军陆续扩充,兵力达12万余人。
在反攻的同时,驻印军还派兵掩护中、美工兵修筑中印公路。在英、美的配合下,中国驻印军同日军在胡康河谷、密支那、腊戌等地展开激烈战斗,收复失地,使日军不得不承认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中国驻印军“战斗力已达到不可与昔日相比的精强程度”。其中在瓦鲁班、密支那地区展开的战斗最具代表性。
1.瓦鲁班大捷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从缅北雷多地区开始反攻,先后在新平洋东南、胡康河谷西北的于邦地区以及孟关与日军展开战斗,1944年3月5日攻克孟关之后,驻印军各部于1944年3月7日对日军18师师团部所在地瓦鲁班发动攻击。
驻守于此处的日军18师团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为保留番号,战争期间曾先后扩充人员多达10余次。这支部队曾参与发动卢沟桥事变,杭州湾登陆攻占上海,南京大屠杀等多次侵华作战,1940年在越南地区进行了热带丛林战训练,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实施“南进”战略后,参加进攻马来西亚、缅甸以及荷属东印度的战役,后入侵滇西,一直进犯至怒江惠通桥。这样的战斗经历使得日军18师团成为当时的一支王牌部队。
然而在中国驻印军的合围之下,日军18师团遭到了歼灭性的打击,瓦鲁班被完全攻克,意味着胡康河谷地区完全掌握在中国驻印军手中。这一战役是自中国驻印军自发动缅北反攻战役以来所取得最大胜利,18师团于胡康河谷地区的防线全线崩溃。战后师团部的关防以及师团长的私章被缴获,这是为“抗日战争7年以来所仅见”。中国驻印军的出色成绩受到了东南亚战区盟军总司令英国上将蒙巴顿的称赞。
2.密支那战役
密支那战役是缅北反攻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其持续时间以及投入的兵员都是最多的。密支那在缅北地区是一个重镇,是缅北南北铁路的终点的交通枢纽和物资的集散地,如占领此处,中印公路中最艰难的“雷多—密支那”段即可打通,“驼峰”航线也就有了更为宽广的航线。日军也曾表示密支那是“缅甸北部中印空陆联运的要冲”、“此地一旦失守,八莫就难以保持,第33军后方也将陷于危殆”。由此可见,密支那对于缅北反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44年5月至8月,中美联军在此处同日军展开了争夺战。以中国驻印军为主力的中美联军先后投入3个师、7个团以上的兵力,长驱突进160公里,占领土地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缴获日军大量物资,击毙敌军2000余人,俘虏69人,日军于密支那地区的主力基本上被歼灭。
密支那一战的胜利不但让整个滇缅战场的形势得到了完全改善,更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内陆地区对日正面战场的作战和整个太平洋的盟军。这是中国军队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境外作战取得的最辉煌的胜利。
在此之后,1944年12月中国驻印军收复八莫,1个月后收复南坎。
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战
反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英、美盟军在缅北地区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为挽回在缅北地区的失败,在1944年3月时进攻印度英帕尔,试图攻击中、英、美联军的印度后方基地。中、英、美三国商定决定在中国驻印军进行反攻缅北的战役,加紧收复被日军占领的滇缅边境失地,派遣中国远征军发动滇西的反攻战。滇西反攻战中三次决定性战役接连在云南的松山、腾冲、龙陵三地进行。
1.松山战役
松山位于怒江的西岸,距离沟通怒江两岸的重要桥梁惠通桥车程约30分钟左右,其主峰子高地海拔2260米,是“扼控滇缅公路的咽喉”。日军在此有着坚固的防守,周围有据点40余处。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和第56师团师团长都曾来此视察,认为“松山的阵地在猛烈攻击下至少可坚守8个月” 。
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开始,前后激战一个月,共发动了四次进攻但都进展不大。直至8月20日远征军采取挖掘坑道装填炸药,炸毁子高地敌阵的方法才改变久攻不下伤亡惨重的不利战局,于9月7日全歼守备松山的日军。松山战役前后经过十次激战,历时95天。中国远征军付出了伤亡6763人的惨重代价,夺回了保山至龙陵的要地。
2.腾冲战役
腾冲城是我国滇西地区的一座边陲古城,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1945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收复腾冲城,期间开展了40余次战斗,共歼敌6200余人,远征军官兵伤亡18000余人。
在腾冲地区的反攻战是“焦土抗战”,守城的日军被完全歼灭,腾冲地区的军民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3.龙陵战役
与腾冲一样,龙陵也是一处滇西的战略要地,位于滇缅交通的要冲。在日军入侵滇西以后,即在龙陵地区建立重要据点,现在龙陵的抗战纪念馆广场前仍留有当年日军为把守滇缅公路所设立的堡垒。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6月5日至11月3日在该地区与日军作战,由于当时时值雨季,武器粮食运输困难,战斗环境十分严苛。龙陵战役是滇西反攻战中投入兵力最多,战局最为复杂且耗时最长的一次战役。所歼灭的敌军1.06万人,我军伤亡2.8万余人。
4.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国土胜利会师
攻取龙陵后,中国远征军于1945年1月20日收复畹町,至此滇西失陷的全部国土都得到了收复。28日,中国驻印军与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标志了国际运输线中印公路就此打通。3月30日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第50师)与英军36师会师于曼德勒的乔梅。至此,中国远征军胜利完成了缅北的反攻任务,为日后英军收复缅甸全境奠定了重要基础。同年7月,中国远征军凯旋回国。(未完待续,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系三年级学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