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拉克局势谁能左右?

2014-12-01俞晓秋

祖国 2014年11期
关键词:乱局教派逊尼派

俞晓秋,国际关系学者,长期从事美国政治外交与中美关系、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国家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研究,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信息与社会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高级顾问。

眼下,“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极端武装正与伊拉克政府军展开一城一地的争夺战,在距离首都巴格达只有60公里的巴古拜激烈鏖战。这场战事既是企图建立横跨叙伊“伊斯兰国”的极端武装组织ISIS与伊政府军之间的决战,也是占伊拉克人口多数的逊尼派与什叶派武装之间的内战。号称拥有25万“自由战士”的北部库尔德武装趁势“保家园、谋独立”,一面防备ISIS可能的进攻,另一面将与伊政府进行讨价还价。伊拉克的乱局和战事范围、规模与激烈程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据报道,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一改往日温和形象,发表声明号召什叶派民众团结起来,拿起武器保卫国家,抗击ISIS极端武装进攻。为支援伊政府军,叙利亚政府军空袭了ISIS极端武装在叙伊边界地区的巢穴。伊朗总统鲁哈尼则发出警告,表示将出手支持伊拉克马利基政府对抗逊尼派极端武装。据媒体称,伊朗已下令“圣城旅”前往两伊边境,并派出军事情报人员进入伊拉克,伊朗有可能出兵帮助伊政府防守巴格达。从这些情形看,大有两伊和叙利亚三国什叶派政府联手共抗ISIS及逊尼派极端武装之势。

美国已在波斯湾摆出将对伊境内极端武装ISIS进行军事打击的架势。不过,从美政府要员表态以及美军部署的规模来看,显然是“反应型”而非“进攻型”的,不同于两次攻伊的波斯湾战争开打前部署那样,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意图”。美国对这场战事的应对意图,分析起来大致有三点:第一,为对伊拉克政策失败尽量挽回些面子,不能不对伊拉克乱局和提出军援请求的马利基政府作出反应和回应;第二,精确打击美确定的ISIS及其逊尼派极端武装中的反美恐怖头目和团伙,而不会直接介入两派攻城掠地的战事,更不会主动出来收拾残局;第三,保持军事威慑的存在,以便随时可采取行动,避免战事向周边区域蔓延、危及美中东利益和安全的失控局面出现。

尽管美在波斯湾展示武力威慑,但伊国内战场上ISIS极端武装继续攻城掠地,它联同逊尼派武装与政府军和什叶派武装照打不误。美国的盟友英国和北约也都已明确表态不会介入,采取的是观望战事变化而谋后动的姿态。上述情形表明,美已基本丧失了对伊国内乱局和战事的影响和左右能力,对抑制和平息教派武装冲突显得束手无策,其联合盟国主导中东局势的能力明显下降。

这场由ISIS极端武装挑起、逊尼与什叶两派地方武装及民众加入其中的战事,使萨达姆被推翻后伊拉克社会内部逐步形成的逊尼与什叶两教派之间矛盾尖锐对立,并被进一步激化,教派对立与社会裂痕更难以弥合。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态势上看,即使伊政府军反攻取得局部性胜利,但伊叙政府军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清剿盘踞在两国边界的ISIS极端武装。这场战事有可能出现伊政府军与ISIS极端武装、逊尼与什叶派武装之间长期拉锯、战事胶着的局面,类似于持续不止的叙利亚内战。此外,还有北部的“库尔德因素”的存在。

照此趋势下去,伊拉克的未来很有可能陷入名义上是“一国治下”、实为“三分天下”的境地。这种局面一旦成型,必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国家,使中东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教派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乱局教派逊尼派
中国化视野下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的历史及本土特点
利比亚乱局中的“军事强人”哈夫塔尔
欧盟就脱欧乱局严厉警告英国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的多重线索
世界媒体眼中的英国大选“乱局”
伊拉克妇女因露手导致冲突
“乐教派”
MH370痛定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