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2014-12-01刘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师德学术

刘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是传播知识、引领文化、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是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 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楷模。高尚的师德, 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也是对社会最直接、最广泛的影响。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路径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校面临的永恒课题。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就必须以教师为本, 突出人本管理理念, 将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师德建设的根本路径, 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促进教师全面的自在发展为核心, 以教师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 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 为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 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将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一是培育教师学术和专业理想, 增强专业和学术发展意识。二是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发展方式上应遵循包容共进模式, 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统一。

二、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需要教育和感化, 提高教师个体自律水平, 同时还需用制度来规范教师个人行为。

第一, 完善师德建设制度规范。师德制度的建设要从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提出师德建设工作的目标以及具体要求, 通过规章制度的建设, 促进师德建设各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制定师德制度规范时要充分体现广大教师的意志, 增强师德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要体现对广大教师的人文关怀,要从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师身心发展和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关注教师的利益诉求, 将师德制度建设与教师的实际相结合, 增强师德建设实效性。

第二, 建立和完善师德继续教育机制。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培养培训计划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教师学术、专业发展能力, 使教师技能业务培训与师德教育有机结合是促进教师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环节。

第三, 建立和完善大学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监督体系。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舆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道德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 促进教师严格自律;建立师德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 及时了解和纠正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领导听课、督导检查、教学信息反馈、信息通报制度和学术道德管理规范等制度, 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对师德建设的监督功能, 发挥教代会和工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建立师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形成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度, 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激发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加强师德修养变为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

三、师德文化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力量源泉

师德中所蕴涵的精神力量是大学发展的源泉, 是大学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为培育大学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野和重要的方法论指导。高尚师德的形成既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自律和修炼, 更需要良好环境的培育和熏陶, 促进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内心的认识, 外化为教师的行为。

第一, 营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的和谐氛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活动,师德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敬业与爱生是教师具备高尚师德的前提和基础, 教书与育人是教师师德建设的本质属性。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的尊严、需要、价值和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情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是高校师德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只有从这一根本要求出发,才能抓住高校师德建设最基本的问题, 也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第二, 营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学术氛围。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技艺精湛、自主创新的教师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 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和激励学生。浓郁的学术氛围是促进教师学术道德形成的重要条件, 为此, 高校要大力提倡学术自由, 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建立和完善学术管理机制, 确立学术组织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尊重教师的学术自主权。同时要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 倡导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第三, 营造“ 民主、和谐” 的管理氛围。按照“ 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的总体要求, 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一是坚持校务公开。通过校务公开, 使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拥有知情权和评议监督权。二是建立健全教代会和职代会制度。把教代会和职代会作为推进民主办学、汇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途径。学校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改革、内部管理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 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在学校事务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三是积极畅通民主管理渠道。通过定期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座谈会, 建立校领导信箱、校领导接待日, 利用网络媒介等形式广开言路, 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第四, 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 的人文氛围。尊重人才就是要尊重人才的劳动和创造,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营造“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学术氛围;关爱人才就是要在政治上信任教师、工作上倚重教师、行动上尊重教师、思想上理解教师、学习上支持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 使教师在感受到学校人文关怀的同时, 在教学活动中践行人文关怀, 体现师德风范。

四、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高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中党员的比例比较高, 政治思想觉悟高, 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直接关系到师德建设的状况, 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立。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中突出师德建设的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

师德建设丰富了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 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师德建设本身就具有先进性的特点, 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者在实质上具有一致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先进价值观的实践则需要社会先进人物做出榜样示范, 高校教师中的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 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风气, 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社会引领作用, 抓住党员教师这个先进群体, 发挥其道德标兵作用, 才能引领普通师生员工认同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中突出师德建设, 能够把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职业化, 在高校党的建设中紧紧抓住师德建设, 也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了高等教育之中。

高校党的建设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层次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层次性, 高等学校有党员教师群体、普通教师群体、青年教师群体,因此价值观教育应实行分层教育。对党员教师和学校领导干部, 重点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教育, 使之成为师德建设的示范者; 对广大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员工, 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师德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同样存在分层教育的问题, 以党的建设引领高校师德建设能够从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来认识和推进高校师德建设, 更能够自觉地把师德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 与党的奋斗目标、党的理论创新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起来, 从而进一步明确高校师德建设的任务和方向。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师德学术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学术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