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沐足辅助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的效果观察
2014-12-01林雪琴
林雪琴
(海南省中医院心血管科,海口 570203)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是构成心血管疾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治疗CHF的目标不仅在于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要求能降低CHF患者的住院率,延长其生存期。我科采用中药沐足辅助治疗慢性心衰患者10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CHF患者2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联合组各107例。2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SFDA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Framingham CHF诊断确诊[1],CHF严重程度依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同时排除以下情况:高血钾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者;心率低于60次/min,收缩压小于85mmHg者;长期服用NSAIDs及类固醇激素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或不宜使用者。
1.3 治疗方法
西药组给予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硝酸酯类等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具体用法用量。中药联合组加用中药沐足,每日1剂,中药基本方:桂枝、附子、鸡血藤、红花、丹参、赤芍、茯苓等;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水平,住院时间及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参考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显效:无心衰体征及症状或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显示,2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s)
项 目 西药组(n=107)中药联合组(n=107)χ2P 61±8 59±10 0.62 0.501高中文化以上 45 49 0.65 0.482女性/例(%)58 60 0.59 0.515平均病程平均年龄4.52±3.14 4.33±3.32 0.56 0.574
2.2 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N末端脑钠肽水平
表2显示,治疗前2组左室射血分数及N末端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药物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脑钠肽前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联合组的改善情况较西药组更显著(P <0.05)。
表2 2组左室射血分数和N末端脑钠肽水平比较(±s)
表2 2组左室射血分数和N末端脑钠肽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N组末端脑钠肽水平别 例数 左心室射血分数(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 药 组 107 33.67±5.53 38.57±4.33* 2208±22 388±15*中药联合组 107 34.07±4.58$ 42.87±4.26*# 2189±26$ 306±17*#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3显示,中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2组间平均住院时间及2年生存率比较
表4显示,与西药组比较中药联合组平均住院时间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平均住院时间及2年生存率比较
2.5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及粪常规检测和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等,结果表明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心衰(CHF)是慢性疾病中最危险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心衰患病率约为总人口的1.5% ~2.0%,而65岁以上老人中可达6% ~10%,并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CHF发病率不断攀高,因此防治CHF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主要给予患者单纯西药治疗但疗效并不显著,且伴有一定的副作用。CHF属于中医学心悸、浮肿、喘证、痰饮、血瘀等范畴[2],临床治疗CHF多从瘀、虚、水立论,主要有益气养阴[3]、益气活血[4]、温阳利水[5]、泻肺逐水[6]等几种经典疗法。近年来,中药辅助治疗CHF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尤其在抑制病情恶化、改善心功能、延长生存期等方面都有重要进展[6,7]。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从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水平上研究其治疗CHF 的作用及机制[8,9]。
我科根据心衰患者多存在阳虚血瘀水停,故采用温阳活血化瘀利水之法进行沐足治疗。采用中医内病外治、上病下治之法,采用温阳利水活血之中药沐足,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搏出量,从而改善心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组试验中,治疗前2组左室射血分数及N末端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药物治疗后,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N末端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联合组的改善情况较西药组更显著(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联合组的总有效率、2年生存期显著增加(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以上数据皆与相关报道一致。实践证明,中药在防治CHF中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中药沐足辅助治疗CHF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其生存期,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
[2]王科军,张秀荣,苏德成.古代医家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J].吉林中医药,2011,31(8):711-713.
[3]陈艳俏,陈少军,曲畅.益气养阴活血法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307-1330.
[4]王建湘,谭元生,邓满霞.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8(30):1912-1915.
[5]李魏,俞兴群.益气活血化痰法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GDF-15及sTREM-1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7):219-222.
[6]徐变玲,徐学功.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27-29.
[7]刘春玲,王雅君,陈晓虎.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7(15):134-137.
[8]赵鑫,崔向宁.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8-12.
[9]张艳.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探[J].中医药学刊,2002,20(4):477-480.
[10]叶永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13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19:6-8.
[11]金从相.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4):252-254.
[12]于涛,杨海玉.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4(2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