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心连民心的和谐交响

2014-12-01余娅杨润民王兰谢体坤

当代贵州 2014年26期
关键词:仁怀市进万家农民

余娅 杨润民 王兰 谢体坤

如何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去?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杜绝基层因为政策贯彻不到位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让党的声音和政策不折不扣落地,遵义市以服务型党组织为基础,以创建“党的声音进万家”工程为载体,创新学习宣讲形式、完善四级服务网络,确保传递声音“不跑偏”、学习精神“不漏网”,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基层。

政府“衙门”变“家门”

党的声音成最强音

“以前很多党的惠农政策农民都不晓得,问村干部他们有的没耐心,有的讲不大清楚,现在每天上下午村里喇叭都会响,讲党的法规政策,讲政府的发展举措,为群众答疑解惑,大家喜欢听得很。”仁怀市坛厂镇樟柏村村民冯仕德说,他也是2012年7月21日打砸坛厂镇政府事件的亲历者。

由于政府对政策宣传不到位、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群众不懂法守法等原因,2012年,仁怀市连续发生“7·21”和“12·7”两起群众打砸镇政府、冲击市政务大厅的严重群体性事件,影响很坏,教训深刻。痛定思痛之后,仁怀市全面启动“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

坛厂镇从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和能人中选举组成“农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宣讲政策、执行决策的作用。“党的政策就是好,群众有钱揣包包,吃水不忘挖井人,共产党才是大恩人……”当地群众自编自演《话说十八大》、《感党恩、跟党走》等节目,积极传递党的声音、宣讲党的政策,形成“党的声音进万家、万家声音有回应”的互动局面。

“47个农民理事会既是党的声音传递者,又是党的决策的执行者。”樟柏村七马山村民组农民理事会的理事长汪碧成说,“一个农民理事会负责一个民生项目,群众参与修路、建水窖的热情更高,大家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了,有怨气、发牢骚的少了,心气儿也更顺了,农村更和谐了。”

今年以来,仁怀市30多个核心部门、窗口单位都开设了“马上帮你办”办公室,将行政审批流程和办理时限缩短了一半。五湖大酒店人事部经理罗祖国感慨地说:“没想到如今到环保局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十几分钟就能办完,办理环节简便,我们企业非常满意。”

仁怀市先后创作了漫画、小品、舞台剧、群口相声等文艺作品517件,把流动舞台搬到群众家门口,举办群众文艺展演276场次,吸引农村15万党员群众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仁怀市组织部长游海燕坦言,“党的声音进万家”成为开门搞活动的鲜活载体,“最重要的是让群众参与进来,使党的声音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只被少数干部知晓,党的声音沉不下去,导致混淆视听的声音常在基层先入为主。”遵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起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遵义市以创建“党的声音进万家”工程为载体,紧紧依托市、县、乡群众工作中心和政务中心,2004个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和7500个片区便民利民服务点,借助1.1万个基层党组织、2.5万个基层单位的24万名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建立民情台账,广泛宣传党的群众理论、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让党的声音在基层发出“最强音”。

群众被动变主动

农民致富感党恩

“田坝村以前很穷,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引导我们种有机茶,我现在不可能盖起别墅,开着凯迪拉克轿车。”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茶海之心”62岁的老党员周朝利,今年成为永安镇“农民讲师团”成员,和另外两名成员走村串寨教授群众种茶致富。

永安镇党委书记宋晓杰说,农民讲师团成员都是本地“能人”,他们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党的政策让他们用“大白话”来讲,可以凝聚人心、激发群众谋发展的斗志。“以前征地修个田坎都要扯皮,现在全镇60个村民组都通上了硬化路,政府征地没出一分钱,农民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遵义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群众工作网络,充分整合各级宣教演出队、民间讲师团、先进人物宣讲队、驻村干部宣传员等力量,组建了2740支巡回宣讲小分队,7600名特色宣讲员开展了24500场特色宣讲。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在群众中“激情飞扬”的宣讲员都是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教师和普通的社区干部。他们来自群众、深入群众,及时创作更新宣教文本和节目,把讲台和舞台搬到农村、社区、企业和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百姓理论”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

“脱毒马铃薯和玉米套种技术推广开了,农民每亩地至少能增收800元。”遵义县三岔镇红光村开通了“田园广播”,农户随时随地都能收听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技术知识。红光村村民张德均说:“广播喇叭一响,村前村后声音回荡,信息马上可以入户入耳,我们吃着饭、干着活就能听到、学到,也不耽误事。”

遵义县在91个村(社区)安装了626个广播“大喇叭”,让“大喇叭”重新响起来,用农家话讲农家事,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南白镇民主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川说:“大喇叭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技术、带来了政策,现在我们种植的2000多亩有机蔬菜产品直接进入了超市。”

“一爱共产党,我党有主张,葵花向太阳;二爱共产党,我党有胆量,责任敢担当……”桐梓县水坝塘镇群众创作了《十爱山歌唱给党》、《四进家门四连心》、《清风进万家》等20多首“高腔大山歌”,曾经的“老上访专业户”李双带头用“高腔大山歌”传唱“党的群众路线”。

过去群众听干部讲政策,如今主动传递党的声音。“名城大讲堂”供应文化大餐,“市民有话说”搭建网络问政平台,“高腔大山歌”传唱崭新生活……各地推动“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向下延伸、向群众所急所需所想延伸,做到相关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方法互学,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党的恩情和关怀。

干群疏离变亲密

“好声音”凝聚发展正能量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5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每看一次就感动一次,每感动一次又掉一次泪。”多次观看“五心魂”舞台剧的农村群众罗红强感慨道。余庆县精心编排“五心魂”大型道德舞台剧进行巡回演出,倾情演绎 “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诚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信心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传递到企业、校园、机关、社区和农村群众中间。

在贵州最大的茶叶基地县湄潭县,15支“茶乡宣传队”深入茶园,与10万采茶农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交底,大力宣传茶文化、茶政策、茶经验和茶典型。在茶乡广场举办140多场“群众集中诉求会”,村民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被指向基础设施。洗马乡潘家寨村党支部书记何伦凯说:“95%的遗留问题都解决了,效果不错。”

赤水市探索“百姓龙门阵”新载体,采取拉家常的方式,送政策到农户、送文艺到院落、送技术到田间、送项目到村组。通过3000场龙门阵,让基层的一些困难、问题、矛盾、隔阂迎刃而解,一些政策法规在潜移默化中宣传到位,一些项目建设的推动、惠民政策的落实等也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支持。

桐梓县大河镇民生状况一度极差,50%的家庭成员走上犯罪道路,个别村的家庭犯罪率超过80%,曾是全国“严打”的重点区域,而现在这里已成为乡村旅游火爆的平安小康乡镇。“这是我们八年来坚持大规模、全方位、全覆盖践行群众路线的结果。”大河镇党委书记令狐荣鹏说,“不能把经济搞上去了,人的思想却搞乱了,只有党员干部随处可见、党的声音无处不在,才能有力促进干部作风和民风的大转变。”

正安、绥阳、务川等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各地涌现出“党群连心户”、“流动办案车”、“车管下乡工作队”等一批服务群众的典型。通过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增进群众感情,各级党组织有效回应群众心声,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上下联通、左右联动的群众工作网络,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9472条,为党员群众代办事项245万件,化解矛盾纠纷430万件,办理实事好事57万件,为群众节约办事支出费用6.5亿元。

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说,“党的声音进万家”有效破解了党的声音在基层传递不到位、落地有折扣等问题,形成了基层干部把感情融洽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的生动局面,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仁怀市进万家农民
耕牛和农民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净水进万家
苗族舞蹈舞动中国梦
中国酒都·贵州仁怀食品生产许可证(SC)获证酒厂名单(截止2019年2月11日,共506家)
农民
基于ARMA模型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关于“艺术进万家”项目系列采访的观点集锦
抚松农发行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活动
仁怀市关工委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