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感染逆转慢性肾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分析

2014-11-30何翠嫦张春丽韦启麒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肾衰肾脏病肌酐

何翠嫦,张春丽,韦启麒

(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广西横县530300)

慢性肾病(CK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大部分慢性肾脏病呈漫长的缓慢进展过程,但是在一定诱因下,慢性肾病可能出现急剧加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中最常见的急性加重因素之一为感染。若能尽早控制感染,绝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降低病死率。本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控制感染后CKD患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旨在对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由感染致CKD合并ARF患者120例,ARF/CKD诊断标准为有慢性肾脏病史,肾功能正常,短期内血肌酐(SCr)升至176 μmol/L以上和/或肌酐清除率较前下降50%;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短期内SCr较前升高50%和/或肌酐清除率较前下降15%;虽然无慢性肾脏病和/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史,SCr在短期内升至176 μmol/L以上,但临床和肾脏活组织检查证实存在慢性基础疾病[1]。排除急性尿路梗阻及血压、血糖过高等其他肾功能损害急性加重因素。男75例,女45例;年龄21~86(66.42±8.53)岁。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基础 SCr<707 μmol/L,男36例,女24例;年龄(65.27±9.6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梗阻性肾病18例,糖尿病性肾病9例,高血压性肾病7例,多囊肾2例;感染部位:肺部28例,尿路22例,败血症6例,肠道3例,其他部位1例。对照组60例,基础SCr>707~1 500 μmol/L、基础尿量 600~1 000 mL,男 39例,女 21例;年龄(67.57±7.41)岁。2组患者除肾功能指标外,其余资料如年龄、原发病分布及感染部位、感染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积极控制感染的同时,必要时予改善贫血、控制血压、血糖、纠酸、血透等,对2组及不同年龄组(分≤45岁、>45~60岁、>60~75岁及>75岁4组)进行疗效对比。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及2组不同年龄阶段抗感染治疗前后的SCr值,并据公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计算各组抗感染治疗前后的Ccr,按疗效判定标准分别作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以及总有效率统计。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87年全国肾衰保守疗法专题学术会议拟订的标准。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或SCr降低≥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或SCr降低≥20%;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n×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2组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王海燕[2]研究显示:经病史及肾脏病理证实的 ARF/CKD病例经过治疗后,约70%患者的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可见ARF/CKD去除加重因素治疗可使绝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病死率。感染是最常见的加重因素之一。慢性肾衰患者各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其原因为[3]:慢性肾衰时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易于并发感染。免疫系统的紊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等多方面,以细胞免疫受损更为严重;尿毒症毒素积聚,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移动、趋化和吞噬功能,增加各种感染发生的危险性;慢性肾病患者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及尿路感染。秦曙光[4]报道慢性肾衰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肺感染,肺感染是致死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诱因。而CRF透析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更高。透析患者常有肺水肿(尿毒症肺,心力衰竭)、呼吸道黏稠液及肺泡渗出物增多,影响对致病菌的清除。由于慢性肾衰患者存在肾实质损害,多有尿量减少或无尿;肾组织的瘢痕形成,引起肾单位尿流不畅(肾内梗阻)。排除尿液除有排泄代谢产物的作用外,还有冲洗尿路的功能;尿量少,对尿路冲洗作用减弱,不易将膀胱尿道中的细菌冲洗出去,易于细菌繁殖而造成尿路感染[5]。感染后诱发急性肾衰的可能机制:机体发生感染后,免疫反应的紊乱、凝血功能的异常、炎症反应亢进等形成了网络作用[6],这可能是感染后致急性肾损伤的关键机制;感染时,失水明显增加,外周血管扩张,导致有效血容量进一步下降,肾灌注减少,GFR下降及急性缺血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血容量不足激活肾素活性,肾小动脉收缩,加重肾缺血,可使肾前性氮质血症变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感染本身也可引起变态反应性急性间质性肾炎[7]。

表2 2组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疗效比较 例

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CKD患者中如肾功能血肌酐<707 μmol/L合并感染后并ARF及早控制感染后肾功能恢复程度较肾功能血肌酐>707 μmol/L合并感染后肾损害加重患者明显增高。观察组中4例无效,其中1例死亡,该患者基础肾功能血肌酐350 μmol/L,感染后血肌酐 1 235 μmol/L,入院时肺部感染病程已10 d,经血培养、胸部CT及血气分析等结果诊断重症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入院经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6 d后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复查血肌酐无下降。另外3例无效者均为感染病程10~12 d的患者,提示感染病程越长疗效越差;在观察组中,≤45岁、>45~60岁及>60~75岁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此3个年龄组总有效率与>75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中前3个年龄组总有效率与≥75岁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KD患者年龄越大,特别为>75岁老年患者,肾功能恢复程度就越小。

在临床工作中ARF/CKD患者并不少见,感染为其中常见诱因之一。本研究提示CKD患者合并感染后可使肾功能损害加重,甚至并发ARF,但如及时积极控制感染,可使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控制感染后肾功能恢复的程度与患者的基础肾功能、发病年龄、感染程度及是否能及时妥当的治疗有密切关系。故在CKD并肾功能损害急性加重患者中应注意排除有无感染此常见因素,其中最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及泌尿系,以能及时去除感染争取肾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另外,为避免抗生素肾毒性影响疗效判断,在抗生素的选择方面[8],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抗生素的选择,临床上应选用肾毒性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避免应用有明显肾毒性的抗生素,如氨基糖甙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大环内酯类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须作剂量调整。对于严重感染,静脉用药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肾毒性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上。在抗生素用药的调整方面[9],进行药物治疗前应测定肾功能。肾脏药物分泌排泄的速率与肾小球滤过率呈相关性,药物的消除速率与肾小球滤过率成正比,临床上应采用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肾功能更加准确。

[1]张路霞,王梅,王海燕.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2):78 -81

[2]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8-839;1160-1162

[3]于敏,韩冰,史耀勋,等.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3A):363-365

[4]秦曙光.慢性肾衰竭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24-526

[5]张琳,曹式丽.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感染性因素病理机制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8,25(5):437

[6]Zhang G,Han J,Welch EJ,et al.Lipopolysaccharide stimulatesplatelet secretion and porentiates aggregation via TLR4/MyD88 andthe 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athway [J].J Immunol,2009,182(12):7997 -8004

[7]毕增祺,郑法雷,李学旺.慢性肾功能衰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13-214

[8]何艳.抗生素治疗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并细菌感染60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47

[9]樊均明.循证临床治疗手册·肾脏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5

猜你喜欢

肾衰肾脏病肌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