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邮轮港口相关研究综述

2014-11-2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蔡二兵史健勇

世界海运 2014年8期
关键词:母港邮轮码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蔡二兵 史健勇

邮轮旅游的发展离不开邮轮港口的支撑,邮轮港口是邮轮旅游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根据邮轮港口的设计功能、港区面积和靠泊时间等因素的差异,可以将邮轮港口划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即母港、停靠港和小码头[1]。邮轮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拥有高效运作的邮轮港口是发展邮轮旅游的关键和核心[3]。

在邮轮旅游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面前,上海、厦门、天津、三亚、大连、青岛、深圳、宁波等国内多个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及规划邮轮港口。当前中国邮轮港口格局已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姿态逐渐凸显,即以上海港和天津港为核心的东北亚邮轮港口群、以厦门港为核心的海峡两岸邮轮港口群和以三亚港为核心的东南亚邮轮港口群,如图1所示。以此为契机,文章对国内邮轮港口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希望能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一、文献统计分析

笔者于2014年4月20日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字资源、维普期刊资源等三大中文文献检索工具中以“邮轮港口”、“邮轮码头”和“邮轮母港”作为主题、篇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取相关文献105篇(不含报纸)。其中,会议论文4 篇、期刊论文87篇、硕士论文12 篇、博士论文2 篇,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3 篇文章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05 篇文章中有60 篇文章的标题中含有“邮轮母港”,所占比例约为58%。可见邮轮母港是研究的重点话题。发表时间从2005年至今均有分布来看,国内对邮轮港口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二、文献内容分析

目前,国内对于邮轮港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大方面:邮轮港口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邮轮港口(母港)或邮轮港口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邮轮港口规划、选址研究;邮轮港口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邮轮港口制度研究及投资风险评估;邮轮港口管理运营策略研究。

(一)邮轮港口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栾航(2008)[4]对邮轮母港及挂靠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母港及挂靠港对于区域经济带动量的大小,计算出了两者的比值。最后,运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基于BP 神经网络对其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邮轮母港同挂靠港的比值进行预测,分析了其今后走势,为中国制定邮轮的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

杨茜(2012)[5]从开发与发展现状、旅游资源特点等角度对天津旅游业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结合问卷调查,初步研究了游客层面对天津邮轮旅游相关资源的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了邮轮母港对天津旅游装备制造业、旅游产品结构、海洋旅游业、旅游形象、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五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图1 中国邮轮港口基本格局

(二)邮轮港口(母港)或邮轮港口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于得全(2008)[6]指出,邮轮母港竞争力研究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计民生,也关系到邮轮母港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他从码头、资源、区位、交通等角度分析了大连邮轮母港的现状以及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建立起了邮轮母港竞争力的AHP 模型指标体系,对大连邮轮母港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针对大连建设邮轮母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建议。

王晓红(2012)[7]对大连港和天津港邮轮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建立大连港和天津港邮轮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两大港口的邮轮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测量,并提出了相应的邮轮经济发展策略。

陈紫华(2008)[8]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从邮轮旅游业的行业特征和竞争特征出发,在参考国际邮轮组织和国际邮轮公司对港口城市发展邮轮旅游业的评价标准基础上提出,港口城市邮轮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类因素、管理类因素、支持性因素和需求因素等四大类,并构建了港口城市邮轮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和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系统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对中国8 个主要港口城市邮轮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计算。

朱乐群(2010)[9]在分析中国邮轮港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邮轮港口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城市人均经济水平、港口所在城市旅游服务能力、邮轮港口发展能力、旅游资源等要素。利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沿海15 个港口城市进行定量评价和邮轮港口旅游竞争力排名,最后对中国发展邮轮港口旅游提出了相关建议。

聂莉、董观志(2010)[10]建立起了一个基于熵权-TOPSIS 法的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该评价体系涵盖资源赋存、市场规模、经济水平、环境保护、区位条件、发展潜力等6 大要素,并用该评价体系对国内9 个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为避免盲目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应考虑城市间邮轮旅游的竞合关系,注意准确定位和错位发展。

蔡晓霞等(2010)[11]构建起了涵盖港口支持条件、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旅游企业运营能力、城市经济支撑能力、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等六个方面的邮轮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指标体系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8 个发展邮轮产业重点城市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和邮轮产业潜力评价。

(三)邮轮港口规划、选址研究

刘小培(2010)[12]从游客人数、市场地位、港口建设、政策环境等角度分析了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建设邮轮母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与交通、经济环境、政策倾向等维度出发选取了8 个备选港口城市,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后指出,中国最适宜作为邮轮母港来建设的有上海、天津、厦门和三亚,现阶段大连、宁波、深圳、青岛比较适合作为重要的干线挂靠港,发展邮轮母港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王葳、张文玉(2008)[13]分析了邮轮母港的功能要素和邮轮港的运营模式,并以香港启德邮轮港、洛杉矶世界邮轮中心、巴塞罗那D 号邮轮码头以及温哥华邮轮码头为例对邮轮母港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国内邮轮母港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

谢凌峰(2012)[14]提出了影响邮轮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消费群体、旅游资源、邮轮码头建设条件等,并结合广东省邮轮码头的发展环境,指出广东省邮轮码头的发展定位和总体发展格局,即形成国际邮轮母港、地区性母港和多点挂靠的分层次格局。

(四)邮轮港口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潘勤奋(2007)[15]通过分析邮轮经济的特征与作用,阐明了厦门发展邮轮经济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厦门的经济实力、旅游资源的丰富度、母港基础与配套、邮轮接待经验后,提出了厦门发展邮轮经济的对策建议。

殷颖智(2011)[16]认为随着性能化结构抗火设计的发展,结构的抗火能力和相应的结构防火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对结构在真实火灾温度场下的实际性能分析来确定。介绍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的钢结构抗火设计,以证明性能化结构抗火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谢岗(2011)[17]分析了国际邮轮接驳旅客的特点及对码头工艺布局的要求以及邮轮码头旅客登离邮轮的工艺方式,介绍了国内已经投产的两种典型邮轮旅客登船桥的技术特点和邮轮码头平面工艺布局。

曾启鸿等(2012)[18]指出拥有国际邮轮母港是发展邮轮旅游的关键和核心。在综合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国际邮轮母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旅游发展条件、区位条件、软硬件设施、邮轮产业环境等共计14 项小指标。

(五)邮轮港口制度研究及投资风险评估

刘军(2011)[19]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全球邮轮(旅游)母港的演进发展与规制经验,透视了中国邮轮(旅游)母港发展现状和规制问题。通过国际比较,提出了中国邮轮(旅游)母港在规划统筹、经济规制、社会规制上的制度创新构想。并且,以上海邮轮(旅游)母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刘柏鹤(2013)[20]构建了邮轮港口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云模型对中国邮轮母港的投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指出要合理选择风险防控方法、强化风险管控制度、成立风险防控机构来加强对中国邮轮母港投资风险的防控。

(六)邮轮港口管理运营策略研究

赵金涛(2009)[21]从选址思路、规划理念、建设标准以及运营思想等角度分析了欧洲邮轮码头的运营特点。并指出中国沿海城市在发展邮轮码头的过程中要深刻认知邮轮码头选址的重要条件,理清邮轮码头与邮轮航线之间的关系,注重邮轮码头设施的实用性和便捷性,适当规划邮轮码头商业设施规模,积极鼓励邮轮公司参与码头的建设,并探讨邮轮码头可行的清关模式。

张福保(2012)[22]以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为例,从四个方面介绍科学管理的做法,即:坚持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宗旨,推进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加强与口岸单位的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等。

殷翔宇(2013)[23]以邮轮物资配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迈阿密、釜山和上海等3 个典型国际邮轮母港邮轮物资配送的发展经验,指出要把邮轮物资配送作为满足邮轮母港全面发展需要,提升邮轮母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俊杰、白静(2012)[24]指出在世界邮轮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它的一些负面问题(如环境)应该引起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重视。分析了邮轮码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有关水环境、固体废物环境保护以及溢油事故防范等的具体措施。

陈正华(2010)[25]根据船舶引航操作的特点和经验,以大型豪华邮轮的实际操作过程与经验为例,介绍了这种船舶在黄浦江掉头的特点与难度,并着重就其掉头时应考虑的因素、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汪军(2011)[26]在分析现代邮轮母港平面布置、游客服务流程的基础上,搭建起了现代邮轮母港应急疏散系统构架。对紧急事件下的游客行为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现代邮轮母港平面布置、疏散口、疏散通道、疏散标志等视角出发提出了现代邮轮母港应急疏散策略。

三、文献评述与总结

从以上国内邮轮港口的相关研究进展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一)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但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的初步阶段

随着邮轮旅游的发展和国内相关学者对其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对邮轮港口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选址规划、制度建设、投资风险分析到邮轮港口的管理运营和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邮轮港口或港口城市之间的竞争力比较等均有涉及。但就研究的层次阶段而言,当前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初步阶段,即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证或分析邮轮港口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少能够为邮轮港口的日常运营和发展提供直接、有效的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方向难以摆脱传统港航研究领域,邮轮港口的经营模式分析值得期待

无论是对港口选址、建设、风险分析的研究,还是分析邮轮港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国内学者对邮轮港口的研究仍是集中在传统的港航领域,研究的方向和视角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挖掘。在国内邮轮港口遍地开花的背景下,作为邮轮旅游的重要节点和邮轮经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邮轮港口的经营管理问题势必会被提上研究的日程表。然而,当前国内对于邮轮港口管理运营的研究较为缺乏,没有形成系统理论。

(三)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国内学者对邮轮港口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一般而言,要么是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邮轮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邮轮港口运营的管理策略;或者是通过因子分析法、熵权-TOPSIS 法、元胞自动机法等定量的方法来推导运算结果。相比较而言,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不够广泛。实证研究法是由面到点验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重要一环,也是旅游研究具有较强实践性和运用性的特征赋予的基本要求。随着国内邮轮港口的发展更加成熟和国内学者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实证研究方法在邮轮港口的相关研究方面应当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1]王葳,张文玉.邮轮母港规划设计[J].水运工程,2008(12):88-93.

[2]陈继红,徐祥铭,陈怡婧.上海邮轮母港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世界海运,2012,35(4):6-9.

[3]曾启鸿,缪明聪,袁书琪.国际邮轮母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4):65-68.

[4]栾航.邮轮港口对区域经济带动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5]杨茜.邮轮母港建设对天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

[6]于得全.大连邮轮母港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7]王晓红.大连港和天津港发展邮轮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8]陈紫华.港口城市邮轮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

[9]朱乐群.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邮轮港口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0-42.

[10]聂莉,董观志.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力分析[J].旅游论坛,2010(6):789-794.

[11]蔡晓霞,牛亚菲,韦智超.我国邮轮产业发展潜力测度研究[J].发展研究,2010(3):62-66.

[12]刘小培.我国沿海邮轮母港选址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13]王葳,张文玉.邮轮母港规划设计[J].水运工程,2008,12:88-93.

[14]谢凌峰,赵彬彬,陈有文.广东省邮轮码头布局规划[J].水运工程,2012(5):65-67.

[15]潘勤奋.厦门邮轮母港建设战略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5):72-77.

[16]殷颖智.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钢结构抗火设计[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1(3):15-19.

[17]谢岗.现代化邮轮码头登船桥技术及工艺特点分析[J].水运工程,2011(5):99-102.

[18]曾启鸿,缪明聪,袁书琪.国际邮轮母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5-68.

[19]刘军.规制视角的中国邮轮(旅游)母港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

[20]刘柏鹤.我国邮轮母港投资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21]赵金涛.欧洲邮轮码头的运营特点及启示[J].中国港口,2009(8):54-56.

[22]张福保.试论邮轮码头的科学化管理[J].港口科技,2012(11):37-40.

[23]殷翔宇.国际邮轮母港邮轮物资配送经验借鉴[J].水运管理,2013(7):25-28.

[24]赵俊杰,白静.国际邮轮码头运营中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J].天津科技,2012(3):95-96.

[25]陈正华.大型邮轮海港引航作业的安全分析与实施[J].中国航海,2010(2):106-110.

[26]汪军.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邮轮母港应急疏散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母港邮轮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7号”返回母港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美国海军海外母港的效益和成本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