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叶菜品种及种植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2014-11-29施颖红徐静慧唐玉英刘琼华
施颖红 吴 珏 王 辉 徐静慧 唐玉英 刘琼华 邹 琼
(1 上海市奉贤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201499;2 上海艾妮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3 上海惠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20 世纪90年代中期由我国首创的一项农业新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叶菜类蔬菜生长速度快、周期短、需肥量不高,采用这种技术栽培不使用化肥、农药,品质好。另外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叶菜,可满足市民自己动手种菜的意愿。本试验采用珍珠岩、草炭、米糠等作为基质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搭配有机肥或蚯蚓粪作为固态肥料,种植市民喜食的叶菜,研制出适合叶菜生长的最佳基质和有机固态肥料配方,同时筛选出适合有机基质栽培的叶菜品种,为盆栽蔬菜生态化种植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青菜、空心菜、杭白菜、白米苋、红米苋、紫生菜和木耳菜。供试材料为商品有机肥、草炭、珍珠岩、蚯蚓粪、米糠。容器为塑料花盆,规格42cm×20cm×15cm。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5月23日在上海艾妮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玻璃温室内进行。试验设3个基质配方处理,种植7个蔬菜品种,小区面积4200c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处理Ⅰ:草炭∶有机肥∶珍珠岩=4∶5∶1(体积比,下同);处理Ⅱ:草炭∶蚯蚓粪∶珍珠岩=4∶5∶1;处理Ⅲ:米糠∶有机肥∶珍珠岩=4∶5∶1。每个花盆装基质2kg,定植6 株作物。各处理采取的管理措施相同,不使用农药,根据作物长势叶面喷施有机液肥。采用黄板、防虫网等绿色防控措施防治病虫害。定植15d 后,根据不同蔬菜品种采收标准陆续采收。
1.3 分析测定方法
蒸馏水与基质的重量按照5∶1 的比例振荡,静置30min 后提取浸提液,用ZD-06 土壤pH 测试仪测量种植基质pH 值;用EC-1385 数显电导率仪测定EC 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基质的pH 值和EC 值
蔬菜作物生长最适pH 值为6.0~8.5,最适EC值为2.0mS/cm,EC 值大于2.6mS/cm 将无法生长。由表1 测得各处理的pH 值和EC 值来看,均在合理范围内,适合蔬菜作物生长。
表1 各处理基质的pH 值和EC 值
2.2 不同处理各蔬菜品种的生育期
播种后第5d 观测各处理蔬菜的移栽存活情况,由表2 可知,处理Ⅰ、处理Ⅱ蔬菜存活率为100%,而处理Ⅲ存活率较差,可能是米糠未经腐熟,种植作物后米糠在花盆内发酵,产生大量热量影响植株根系生长。从蔬菜品种来看,空心菜、白米苋、红米苋存活率较高,其次是木耳菜,其他品种由于株型较大,移栽后存活率下降。
表2 各处理不同蔬菜品种存活率
2.3 不同处理各蔬菜品种的长势及产量
各品种蔬菜按照各自的采收标准及艾妮维园艺场有机蔬菜上市标准采收,由表3 可知,每个品种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处理Ⅱ表现较好,各品种蔬菜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I,处理Ⅲ产量均为最低。
表3 不同处理各蔬菜品种的产量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对各品种蔬菜外部形状进行观测,发现白米苋、红米苋、木耳菜在生长势、观赏性和抗逆性上表现较好,最适合夏季盆栽种植;杭白菜、青菜和紫生菜整体长势不及白米苋、红米苋和木耳菜,但是由于采收标准不同,故产量较高。由于此次试验所有品种都是育苗移栽的,每盆种植数量相同,但空心菜的种植密度与其他品种相比更大一些,所以从测产结果来看,空心菜产量最低。
3 结论
(1)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处理Ⅱ(草炭∶蚯蚓粪∶珍珠岩=4∶5∶1)的基质配比无论是存活率、生长势还是产量都优于其他两个处理,其基础肥力较足,适合种植盆栽叶菜;处理Ⅰ(草炭∶有机肥∶珍珠岩=4∶5∶1)肥力低于处理Ⅱ,长势略差,由于成本较高,适合育种和种植销售价格较高的茄果瓜类蔬菜;处理Ⅲ(米糠∶有机肥∶珍珠岩=4∶5∶1)由于采用未经腐熟的米糠,在种植过程中米糠发酵产生大量热量,发生烧苗现象,不适合盆栽蔬菜生长。
(2)通过对比各参试蔬菜品种的生长势、观赏性及抗逆性,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为白米苋、红米苋、木耳菜,这几个蔬菜品种如果加强管理,采收后及时追肥可以多次采收,种植效益相对较高。其次是青菜、杭白菜和紫生菜,这3 种叶菜生长期较长,植株较大,而盆栽空间相对较小,影响了作物生长,观赏性较差。此外,为达到高产目的,空心菜应采用条播方式,每次采收后应及时追肥,以利于作物发棵,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