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GDP何时休

2014-11-29杜丽燕

民主与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院士学者

■杜丽燕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有媒体认为,这是后GDP时代到来的信号。

追求GDP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党政机关、地方政府,也同样出现在各行各业,只是表现形式和称谓不同而已。追求学术GDP也是学界常态。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单位课题立项数量,获奖情况,著作论文发表数量,特别是A类核心期刊的数量,引入项目的经费数量等是学术成败的标志。在正常情况下,从这些参数是可以看出学术水平的高低的。然而,当这些内容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升迁紧密关联时,很难说能够代表学术的水平了。

如果说这些指标与学术研究还有关系,那么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学术研究本身没什么关系,如强调领导的层级领导批示;举办、参加会议、论坛的数量,同样强调层级;领导机关临时借调、帮忙等,都成为学术考核的重要指标。更有甚者,由于一些单位学术考核标准发生了变化,致使非学术指标所占比例,大大超过了学术研究本身。在这样的单位,出尽风头的明星,真才实学者有之,而胸无点墨、不学无术之辈,更是大有人在。

过度的行政化、金钱化,对学术研究造成深深的伤害,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高喊精品意识,经费却大把地流向垃圾项目,数量与日俱增,质量江河日下。科研队伍被利益拉动,浮躁浅薄,剪刀手加粘贴匠,成为最重要的科研角色。一项牛哄哄的科研项目,可以在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完成。成果动辙几十万字,而内容却没有任何新意,即便是粘贴,也没有贴全,由于粘贴者本人没有思路,粘贴出来的东西七零八落,毫无逻辑可言。于是有学者戏称,没有逻辑就是逻辑。亦有学者批评,当今学界,崇尚无逻辑,连形式逻辑都没有。作品的全部价值,只是吸人眼球的标题,为实实在在的标题党。当有人质疑读书者究竟几何时,可否考虑过,可读之物究竟多少?凭着良知进行研究和写作的学者有多少?有良知的学者有话语权的有多少?

当“学术GDP”等于科研经费、社会声望、官阶……并且成为衡量学术发展的主要参数时,追求学术大跃进成为学术研究的推手;与此密切相关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声誉,遮蔽了学术研究的方向;课题立项、成果评奖成为利益分配;学术共同体成为利益共同体。于是,书生成了说书先生,学者成为媒体大腕,教授成为老板,研究成为“做课题”,评奖成为利益交换。一切与学术声誉相关的环节,成为专家学者相互炒作的契机,学术评价基本上不是对作品的评价,而是视作品的出身——杂志的等级而定,更有甚者,视与“我”的利益关系而定。评奖、评课题、评职称、评……遵循利益准则。

《中国青年报》一篇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科学评判机制相关。《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饶毅,饶毅的一段话,十分中肯地道出了其中的原委:“论文是发表你的科学发现。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这种状况不仅仅出现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者声誉一落千丈,几乎到了谷底。骂名主要因自身而起。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为“仇富”、“仇名”。如果自身不作孽,何来仇啊!当年读《儒林外史》、《20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书,曾经被惊得目瞪口呆,而那些怪现状与当今学界相比,小巫见大巫。

院士是令人尊敬的,这一字眼代表着国家级学术造诣。不过,当今一个单位有无院士,也成为学术GDP的指标时,院士一词似乎总和一些负面消息缠绕在一起。特别是铁路巨贪张曙光贿选院士事件曝光,更是把已经存在的院士选拔争议,进一步推向风口浪尖。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吴有声在谈及院士退休制度时指出:“很多部门把争取评上一两个院士作为本部门的功劳,就开始组织团队做科研,组织写书,都挂在一个人名下,用包装和拔高的手段培养院士候选人,给院士增选带来干扰。有些拉票是变相拉,请院士出席各种课题鉴定会、论证会,来了以后就给超标准的咨询费或礼品。有些人甚至通过领导打电话要求支持。”

追求学术GDP使学术界堕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社会声望也跌入谷底。专家学者无论从事什么专业,基本的涵义应该是在学术和技艺方面有专门研究和知识的人。尔今,专家也成了“砖家”。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赫然发现,关于专家有如下说法:所谓文化大师,光环下疑窦重重;所谓养生达人,学说却毫无科学依据;所谓权威人士,言论往往自相矛盾。这些人被网友统称“砖家”。“砖家”不以求真为目的,说话也不负责任,他(她)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利益,而相关监管的缺失,导致专家泛滥。

网上相关的负面消息很多,看到这些消息,内心总会泛起一种苦涩感。看看身边那些老老实实做学问的学者,虽然清贫,却甘坐冷板凳。学术水平较高的单位,正常的学术评价体系尚在,好的学风和学术传统还在,尚可以善待这样的学者。而二流、三流、不入流的单位,这些学者的处境堪忧,特别遇到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喜好短平快式的科研,置科研规律于不顾,恨不得让你寅时吃粮,卯时生蛋。今天投入,明天产出,后天暴富。迫使一些人或者炒冷饭,或者到网上下载东西,或者公然抄袭。同一东西多次改头换面应付场面。做人的节操、学者的良心是太奢侈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谈原创如天方夜谭。

看到这一切,心中不免有些痛。此时的心境,与章启群教授撰写《中国哲学百年之问:路在何方》时相似:不堪审视,不忍下笔。启群抨击的是大学,然而他所描述的状况,恐怕不仅仅是大学。当今学术界,何尝不是“既不像大学,也不像政府和公司,似乎是三者的综合体。从其内部观之,其实是官僚、权贵的富足温柔乡,是真正的尤其是年轻学者的血汗工厂”。差异在于三者综合体的比例不同。即便是一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也是三合一的,不同的是,由于过去的积累和历史的传统,他们的学术比重稍大一些,然而,行政化依旧占据上风,公司化的比重也是有的。不入流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几乎就没有什么科研可言,俨然一个官府衙门,或者官商。笔者也愿意补充一句,当今学界一大乱象是所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过“是官僚、权贵的富足温柔乡”,更是真正的学者的血汗工厂。君不见,那些肯攀附的“学者”,无论青春几何,哪个不是吃得脑满肠肥,赚得盆满钵实啊,美其名曰:知识经济。粗粗掠去便知名不符实,因为只见经济,不见知识。

中国文化传统曾经有“学而优则仕”一说,那毕竟得学而优,才能仕,尔今则是“仕则学”,只要有个一官半职,就可以占据学术资源,可以操控评价体系和标准,没有学问依然可以在学界拥有话语权,甚至是生杀予夺之权。学问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婢女。老老实实的学者处于边缘,聚光灯下的明星,比官更像官,比商更铜臭。国家投入的经费,消逝在权钱交易中,“只谈生意,不谈主义”。

试问,学术界与名利场还有差别吗?谁之过?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院士学者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