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翼斯图卡 德国亨舍尔Hs.123轰炸机小传

2014-11-28

现代兵器 2014年11期
关键词:攻击机轰炸机中队

提到二战德国空军的对地攻击力量,大多数人都会立刻想到扬名天下的Ju.87俯冲轰炸机。尖啸着俯冲而下的“斯图卡”,用精准的轰炸带来了恐惧和死亡。即使是名气稍逊的亨舍尔Hs.129,也在东线和西线上给盟军的坦克部队造成了沉重的损失,被誉为“坦克开罐器”。然而,本文的主角是德国空军对地武库中一种鲜为人知的战机。这是一种作为过渡性装备存在的旧式双翼机,它却陪伴着德军的脚步,经历了从西班牙到库尔斯克的一系列战争;它早已陈旧过时,却被一再要求重新生产;它能够从极其简陋的前线机场起飞,也能快速地支援地面作战;除了在欧洲的大地上搏杀,它还曾经跨越大洋,在中国的天空中抵抗侵略者的铁蹄。这就是德国士兵口中的“双翼斯图卡”——亨克尔Hs.123俯冲轰炸机。

注定的配角

20世纪30年代,随着纳粹党上台,一大批公司企业参与到德国的武装化进程中,其中就包括以制造机车闻名的亨舍尔公司。在德军决心以“闪电战”作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俯冲轰炸机这种能够为陆军,特别是装甲部队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火力支援的机种是德国空军的发展重点之一。为了替换陈旧的亨克尔He.50轰炸机,填补正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的容克斯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空缺,并尽早对轰炸机飞行员进行训练,德国空军于1933年进行了新型俯冲轰炸机的竞标。亨舍尔公司推出了双翼的Hs.123,与后来设计Fi.156轻型侦察/联络机的费赛列尔推出的Fi.98进行竞争。

第一架Hs.123原型机Hs.123V1于1935年4月1日首飞。1935年5月8日,航空总监恩斯特·乌德特亲自驾驶该机进行公开飞行,可见德国空军对该机的重视。在两种飞机的竞赛中, Hs.123在各方面性能上均超出Fi.98,顺利将后者淘汰。除Hs.123V1外,另2架试验机——Hs.123V2和Hs.123V3于1936年8月被送到位于雷希林的测试中心进行测试。其中,Hs.123V3为武装型,在挡风玻璃前方加装了2挺MG17型7.92毫米机枪。在测试过程中,Hs.123V2、Hs.123V3先后失事。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连接机身和上翼的支柱强度不足,导致进入俯冲后上翼结构变形,翼梁断裂,最终机毁人亡。于是,亨舍尔公司在第4架试验机Hs.123V4上加强了支柱。此后的测试非常顺利,同年Hs.123被空军接收,预生产型为Hs.123A0。小量生产后该机换装功率为656 千瓦的BMW 132DC风冷式发动机,即Hs.123A1。

随着Hs.123A1逐渐交付德国空军,亨舍尔公司还生产了Hs.123V5、Hs.123V6等试验机。它们在结构上都与原型机区别不大,但Hs.123V5换装了716千瓦的BMW 132K系列发动机,Hs.123V6则将开放式座舱改为封闭座舱,并对武器系统进行了一定改造。两者的预生产型分别是Hs.123B和Hs.123C,但都没有投入正式生产。截至1938年10月停产,各型Hs.123共生产了约250架。

Hs.123是一架单座半金属半硬壳式双翼机,上翼翼展10.5米,下翼翼展8米,机身长8.33米,机高3.20米。和Fi.98等双翼机不同,Hs.123的上翼和下翼无翼间张线,仅通过一根较粗的片状翼间支柱相连,上翼还与机身通过两组N形支柱相连接。上翼采用双梁式结构,机翼前缘至前梁为金属蒙皮,后半部分和副翼为布蒙皮;下翼为全金属蒙皮,装有用于增加起降性能的襟翼。起落架为后三角型布局,主起落架安装在下翼主梁上,位于下翼中部靠近机身的位置,后轮位于机尾,均为固定式结构,装有整流罩。机身截面呈椭圆形,为隔框+桁梁结构,外覆金属蒙皮。机尾部分除水平舵和升降舵为布蒙皮外,全被金属蒙皮包覆。发动机安装在第一隔框内,最初采用BMW 132A3九缸风冷式发动机,最大功率485千瓦,在生产型Hs.123A1上换装BMW 132DC发动机,功率增至656千瓦。发动机整流罩的形状亦有所区别:Hs.123V1的整流罩为宽松的光滑整流罩,采用三叶式螺旋桨;而Hs.123V2以后的型号均采用NACA型整流罩,采用两叶式螺旋桨。油箱位于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之间,驾驶舱位于第五、第六隔框之间,与油箱用防火墙间隔开来。其中,仪表盘在第五隔框上,而座椅固定在第六隔框上,背后装有防弹钢板和头靠。座舱为敞开式,飞行员可以依靠飞机自带的踏板和扶手登机。Hs.123最大时速341千米/时,巡航时速315千米/时,最大升限9000米,爬升率15米/秒,空重1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215千克。俯冲最大角度可达80°;加装副油箱时航程可达860千米,但挂载200千克航空炸弹时,航程仅为480千米。

Hs.123的武器装备包括2挺7.92毫米MG17机枪,备弹400发,安装在驾驶舱前,依靠射击协调器通过螺旋桨射击。机翼下方共有4个炸弹挂架,位于主起落架外侧,可以挂载4枚SC50型50千克级航空炸弹,或4个AB23散布器,共携带92枚SD2 2千克“蝴蝶炸弹”,后者是德国开发的世界上第一种集束炸弹。也有地勤人员自行改装,在挂架上加装2挺20毫米MG FF机炮的情况。除此之外,Hs.123还可以在机身下方中轴线上挂载1枚SC250 250千克级炸弹,或一个副油箱。

“老乌鸦”的逆袭

Hs.123在入役之初,仅被德国空军作为一个承接亨克尔He.50和容克斯Ju.87的过渡性装备,这注定了它不受重视的命运,甚至被蔑称为“老乌鸦”。最初,Hs.123被用来当作用于训练俯冲式轰炸机飞行员的训练机使用,仅有少量短暂装备了部队(包括第162“伊梅尔曼”轰炸机大队,该大队是第一个换装Hs.123的大队,后来更换Ju.87时换装下来的Hs.123于1938年卖给中国空军)。但很快它们就获得了证实自己的机会。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西班牙很快变成不同国际势力新武器和新战术的试验场。德国派出的“秃鹰军团”也尝试了许多新的战术和装备,先后共有5架Hs.123被编入“秃鹰军团”作战。虽然在实战中发现,这种飞机作为一架俯冲轰炸机而言性能比较平庸,但时任“秃鹰军团”空军总参谋长的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却发现了其作为对地攻击机的潜质,并命令将Hs.123转为攻击机使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Hs.123具备良好的低空性能和牢固结实的机身结构,风冷式发动机也能经受地面防空火力的袭击,在先天上有攻击机的优势。虽然机载武器比较单薄,但它也具有自己的“独门秘技”——将发动机转速增大到1800转/分时,发动机会突然发出类似重机枪猛烈射击的轰鸣声。这种声音和容克斯Ju.87斯图卡的特殊尖啸一样,都能给敌军士兵和马匹造成极大的恐慌。在以后的战斗中,Hs.123常常采用这种战术,屡试不爽。“秃鹰军团”剩余的Hs.123和其他战机一样,在内战结束后被佛朗哥政权买下,还追加了11架的订单。后来一些加入德军的西班牙志愿者还曾经驾驶着Hs.123和他们的同行一起在东线作战。Hs.123在西班牙一直使用到1949年。endprint

虽然Hs.123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但由于德国空军对俯冲轰炸机的青睐和对攻击机的短视, 在大量容克斯Ju.87开始服役的情况下,该机被德国空军除籍。不过,由于德国需要进行战争准备来实现其吞并苏台德区的企图,Hs.123很快于1938年8月1日复役,和亨克尔He.45等旧式战机一起被编为5个对地攻击飞行大队(schlacht-fliegerguppen,SFG),编号分别为SFG10、SFG20、SFG30、SFG40和SFG50。其中,SFG10、SFG30和SFG50由Hs.123组成。随着“慕尼黑协议”签订,苏台德区沦入希特勒之手,除SFG10外的攻击机大队均被解散,SFG10大队由温纳·斯皮尔福格担任大队长,被编为第2训练航空团第2大队(II./LG2),下辖4个中队共40架Hs.123,这也是德国空军中唯一一个装备该机的大队。这个大队人才辈出,不仅诞生了许多空战王牌,未来的德国空军中将、阿道夫·加兰德在战争爆发时也曾在该大队的第4中队战斗。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Hs.123在当日清晨对波兰境内的潘基村实施了攻击,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首次对地面部队的直接支援。Hs.123的起降条件非常宽松,只要有一块200米长的平地即可。这为Hs.123快速前出部署创造了便利,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航程有限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对地面部队的支援更加高效快捷。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些Hs.123紧紧配合第16军追击波军,频繁地实施对地攻击任务。在拉多姆-布祖拉河一带的作战期间,单机一天竟出击十次之多,给波军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在波兰战役中再次证实自身价值的Hs.123在“挥镰行动”中迎来了新的战斗。1940年5月25日,在康布雷地区的作战中,为配合地面部队,第2训练航空团第2大队的Hs.123对前来袭击的法国坦克部队实施了反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康布雷曾经见证了英法联军的第一次诸兵种合同作战的尝试,结果又成为了德军空地协同作战的见证者。在西欧的作战结束后,1941年春季,第2大队还曾经转战南欧,为德军控制巴尔干半岛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此时,经过不断的换装,第2训练航空团第2大队下属的4个中队中,有3个已经换装Bf.109E4B对地攻击机,仅保留了1个中队的Hs.123。第2训练航空团被配属到阿尔贝特·凯塞林指挥的第2航空队,任务是支援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方向进军。第2大队在突破边境的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在随后的比亚韦斯托克口袋里,Hs.123更是立下了奇迹般的战功。

据阿尔贝特·凯塞林证实,Hs.123中队的布鲁诺·梅耶上尉曾率队奉命去袭击丛林中的一支苏军。然而由于树林的遮蔽,他们只能在大致方位投下炸弹后离开。在返航的路上,梅耶上尉发现一队德军正在和苏军坦克进行激烈的交战。当时这个中队已经用光了所有的炸弹,若用贫弱的机枪火力去攻击坦克,无异于隔靴搔痒。梅耶上尉立刻指挥飞机爬升到900米高度,反复向坦克俯冲并将发动机转数调整到1800转/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苏军坦克很快便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慌不择路地陷入了一片沼泽中,坦克手们只好弃车而逃。战后统计,共有48辆坦克被这些几乎“手无寸铁”的Hs.123“击毁”了。这个战例虽然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Hs.123对敌人强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德军的前进,Hs.123也一刻不停地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从斯摩棱斯克到维亚济马,再到莫斯科城下,Hs.123紧紧地跟随在前锋背后,为德军士兵提供及时可靠的空中支援。在苏联泥泞的秋季,许多机场,特别是野战机场化作一片泥沼。当许多飞机根本无法起降时,坚固可靠、皮实耐用的Hs.123只需要将起落架的整流罩卸下,排除泥污和杂草对起降的影响后就可以执行任务。这些不知疲惫的“老乌鸦”一次次地在低空盘旋,为德军士兵提供可靠的空中支援。这些被上层人物轻视的飞机在士兵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们亲切的称它为“双翼斯图卡”、“小下士”(Hs.123翼间支柱的形状和德军下士军衔非常相似)、“飞行的机枪巢”和“跨栏健将”(Hs.123常常在树梢高度发起进攻,的确和跨栏运动有些相似)。

随着战争的发展,德军中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专用攻击机的重要之处。1941年12月,第2训练航空团第2大队受命撤回德国韦尔。德国空军计划以该大队人员为基础组建德国第一个专门的攻击机部队——第1对地攻击航空团(Sch.G1)。然而,由于苏军猛烈的反击,直到1942年3月才能成行。新组建的航空团团长为原第2训练航空团第2大队大队长奥托·魏斯,航空团由两个大队组成。除了保留原有的Hs.123外,还装备了Bf.109E7和Hs.129对地攻击机。由于Hs.123在战斗中频繁作战,损耗较大,因此将所有可用的飞机编入一个中队。

第1对地攻击航空团组建完毕后,便参加了1942年夏季在克里米亚和北高加索的战斗。随后,由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战斗陷入胶着,包括Hs.123中队在内的第1对地攻击航空团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协助进攻。在1942年11月苏军反攻时期,Hs.123部队也参与了对苏军的抵抗和反击作战。1943年7月,第1对地攻击航空团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由于残酷的战争损耗,Hs.123不断损失,部队要求重新生产该机。但由于该机型早已停产,因此不得不从各个训练基地里搜集剩余的Hs.123进行补充,先后共搜集到50余架可用的飞机,勉强维持一个中队的规模。1943年10月,德国空军对所有攻击机单位进行整编,原第1对地攻击航空团被改编为第2对地攻击航空团(SG2)。剩余的Hs.123先被编入第6中队,然后被编入第4中队。时至1944年11月,该中队仍有3架Hs.123。最终,全部的Hs.123均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这对于一种在开战时就已经落后的老飞机来说是非常罕见的,也为Hs.123的服役生涯抹上了一丝悲壮的色彩。endprint

乌鹊东南飞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而中国的空军力量经过抗战早期的空战,特别是淞沪会战后,几乎损失殆尽。此时,后来的“飞虎队”和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尚未到来,中国空军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国民政府立刻进行大量的采购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向德国购买轰炸机。1937年11月,国民政府以2017600帝国马克购得12架Hs.123A1轰炸机,经香港运回。这批轰炸机于1938年春在衡阳组装完毕后,于1938年6月初全部配属给第6大队下属第15中队。

1938年6月,日军以安徽芜湖为基地,沿长江向西侵略。为阻击日军,中国空军动用可用的一切力量攻击日军长江流域的舰船和位于芜湖、安庆等地的机场。第15中队以南昌为基地,对马当和大泊湖上的日军舰艇实施轰炸。6月18日,第15中队飞行员陈崇文等3人驾机前出至吉安,恰逢日军轰炸,遂起飞迎敌。但由于Hs.123并非为空战设计,爬升高度不足,未能拦截日军飞机,但此战揭开了该机在中国参战的序幕。6月28日,副队长余平想率5架Hs.123对马当江面上的日军舰艇实施轰炸。此后7月1日至3日,余平想、谭卓励等飞行员先后带队对马当和大泊湖上的日军舰艇实施俯冲轰炸,可惜前几天皆无功而返,只有最后一日的轰炸命中了日军舰艇。经过数日的战斗,由于在作战中遭到日军防空火力的攻击和战斗机的拦截,第15中队的Hs.123大多受损,幸而没有人员损失。马当战斗结束后,第15中队被编入驱逐机(战斗机)总队进行训练,于8月15日转场至梁山进行训练。10月18日,日军空袭梁山,第15中队升空迎战,但未有斩获。1938年12月,第15中队将所剩4架Hs.123移交广西空军教导第4队改编的第34中队。1939年,第34中队转飞驱逐机,将这4架Hs.123封存,其中1架交给空军幼校作为教具使用,结束了该机在中国的征程。

纵览亨舍尔Hs.123在中国短暂的服役经历,不难看到中国空军在当时困窘背景下的无奈,以至于不得不用这些高价买回的过时武器去承担本身难以担负的重任。其战术上也有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将原用于对地攻击和轰炸的飞机作为战斗机使用,在缺乏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贸然袭击具有空中支援、坚固设防的敌军。事实上,从Hs.123多次在战斗中受创但仍能坚持返航的经历来看,这种飞机是足够坚固皮实的。如果能像德国空军那样作为攻击机支援地面作战,既可以尽量回避载弹量低的缺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牢固可靠,操纵灵活的长处。当然,在缺乏最基本的维修和维护能力的时代,想依靠一支买来的空军捍卫祖国的天空,实在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

结 语

亨舍尔Hs.123是该公司第一种进入量产的飞机。虽然这种飞机操纵灵活、坚固耐用,能够很好地适应野战环境,但当时正是航空科技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飞机性能被不断刷新。因此,在它定型生产之时就已经落伍了。同时,德国为实现其空军协同地面装甲力量进行突击的“闪电战”战略,需要一种能够为地面部队实施精确打击的俯冲轰炸机。在已有容克斯Ju.87这样一个性能远优于自己的对手的情况下,Hs.123注定是一种过渡性装备。

这样的一种老飞机竟然能从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一直坚持到1944年,除了自身性能上具有坚固可靠、皮实耐用,能够从距离前线极近的简陋机场起飞支援作战等优点之外,合适的战术也是一个原因。Hs.123作为俯冲轰炸机性能比较一般,但作为攻击机却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德国空军也在使用Hs.123的过程中也慢慢培训出日后攻击机部队的基干力量。此外,德国在战争前期一直忽视了能够直接对地面实施攻击的攻击机的发展,也从客观上为Hs.123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从这个角度上看,亨舍尔Hs.123这只本应昙花一现的“老乌鸦”在历史的夕阳下悲啼的,恰恰是第三帝国空军的一曲挽歌。

(编辑/一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攻击机轰炸机中队
我为中队代言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F117F攻击机
F/A-18战斗攻击机
兵器组团“打雪仗”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中队赞歌
图-22起音速轰炸机
“美洲虎”攻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