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军马 纳粹德国Pzkpfw Ⅳ号坦克发展启示录
2014-11-28寒鸦
寒鸦
长期以来,人们对纳粹德国Pzkpfw Ⅳ号坦克的看法充满了矛盾……一部分人的目光被“高大上”的“黑豹”、“虎”Ⅰ、“虎”Ⅱ牢牢“钉死”,再也无法挪动哪怕“一步”,对Pzkpfw Ⅳ这类货色干脆视而不见。至于剩下的一部分人,他们的意见却也不能统一。“欣赏者”眼中,Pzkpfw Ⅳ及其衍生型号被认为在战场价值和可生产性上达到了最为完美的“平衡”,并不惜夸赞其为“日耳曼军马”。而在“刻薄者”眼中,Pzkpfw Ⅳ及其衍生车型不但自身技术问题多多,在可生产性上的所谓优势更是干脆不值一提,于整个战局无补。然而,Pzkpfw Ⅳ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功能解构”的产物
20世纪30年代,装甲机械化战争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充满探索与矛盾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的军事家们对装甲机械化战争的观点各不相同。装甲作战的拥护者认为,坦克的出现使一战时期那种堑壕战的模式不复存在,大范围机动作战将取而代之。另外一些保守人士则认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大规模坦克机动作战还不足以取代传统的堑壕战,但会对后者产生冲击。这些保守人士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堑壕阵地体系和加强堑壕阵地火力,从而应对坦克战可能带来的冲击。20世纪30年代法国耗费巨大精力在法德边境修筑“马奇诺”防线,便是基于这种想法。
对于大规模装甲机械化作战的支持者来说,突破对方的堑壕阵地、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其主要目标。所有坦克战技指标的取舍都可以看作是为了取得最终胜利而具体量化的结果,不同坦克的性能及设计差异只是源于取得最终胜利方法上的不同。这一时期坦克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快速迂回进攻,消灭对方装甲目标,正面突破进攻,击溃敌人防御体系。具体到坦克设计上来说,受到当时火炮技术水平的限制,用于完成这两种任务的火炮在技术上无法统一。用于对付装甲目标的火炮需要的是高初速,而用于毁伤敌方工事的火炮则需要有足够大的威力和口径。后者由于体积和质量的关系,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坦克底盘,而过于庞大的坦克底盘在当时基本不具备机动能力。
面对这个矛盾,坦克设计人员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是兼顾两种需求,将其尽量集中到一辆坦克上,例如法国“夏尔”B1和美国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另外一种就是像德国这样将两种需求分开来实现。于是,Pzkpfw Ⅲ号设计之初的定位是“战斗坦克”,主要装备长身管高初速的反坦克炮,用于快速进攻,消灭敌人装甲目标;Pzkpfw Ⅳ号则为“支援坦克”,主要装备短身管、大口径榴弹炮,用于配合Ⅲ号进行进攻,力求最迅速的达成对敌突破、分割、包围和击溃,贯彻“闪电战”的战略和战术意图。然而,有意思的是,尽管设计思路的出发点在于以功能性“解构”的方式来弥补时代技术条件的不足,早期的Ⅳ号因此承担的只是一种火力支援的角色,但由于其着眼点仍然在于纵深进攻,并为此进行了设计上的合理取舍,最终却收获了颇为理想的“均衡”。在换装高初速、长身管火炮,转型为“战斗坦克”之后,底盘更大、承载能力更好的Ⅳ号很快显示出了令人意外的巨大潜力……
长身管型号才“值得一提”
由于低估了客观的技术可行性,将本应由一辆坦克承担的战场角色分解到两种不同的坦克底盘上去实现。不得不说,这种设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保守、幼稚和一厢情愿的。也正因为如此,短身管的早期型Ⅳ号,其战场价值不高,完全可以说是对底盘的一种浪费。Ⅳ号真正的故事要从换装长身管75毫米炮、被重新定位于“战斗坦克”的一系列改进型说起(总共有F2/G/H/J等4个主要型别),或者说这些才是“真正”的Ⅳ号,值得我们去展开讨论。最早换装长身管75毫米炮的量产型Ⅳ号,当属Pzkpfw Ⅳ Ausf.F2。该型坦克实际上是在1941年11月18日为了弥补G型的难产,直接由F1型换装KwK 40/L43 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而来的过渡性产物,从1942年3月至7月共生产了175辆,同时还将25辆战损后送的F1型直接改装成F2型。由于换装了新型主炮,其编号也改为Sdkfz 161。初期的F2型大致与F1型相同,主要的不同在于主炮的变更,增设了圆形单孔炮口制退器。而且炮塔内的设备也作了重新调整:重新设计了高低机以及装填手用辅助回旋机,炮长换装新型TZf 5f瞄准器,车体机枪座增设防尘罩,并在其左侧装设支撑架,取消大灯,只保留防空灯,其他细部也略有变更。到了后期的F2型车体则与G型类似,最主要的变化是无线电操作员及驾驶员舱盖上的信号弹发射口被取消,炮塔左、右两侧和装填手前方的观察窗也都被取消。
需要指出的是,早期型Pzkpfw Ⅳ Ausf.G(见题图)基本只是在F2车体前部增加了30毫米的附加装甲(总计达到80毫米)。换句话说, Pzkpfw Ⅳ Ausf.G与Pzkpfw Ⅳ Ausf.F2的区别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Pzkpfw Ⅳ Ausf.G装备的KwK40L48 75毫米坦克炮采用TZF5f伸缩瞄准镜,安装位置在火炮左侧,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2.5倍,视场为24°,内由7个三角形组成,划分为4个密位。炮手只需要把目标对准三角形的顶点,就可以在不影响观察的情况下进行瞄准,三角形之间的距离作用是打击移动目标时估计提前量。同时,也可以通过三角形的高度和分布距离来估算目标的距离。炮手还可以通过移动位于瞄准镜上方的指针对目标距离进行设定,刻度上标注有不同弹药的射程距离,最小的划分为100米,39型被帽穿甲弹的最大刻度为2500米,次口径钨芯穿甲弹为1500米,高爆弹为3300米。该型火炮采用半自动立式滑动炮闩,电火帽击发。火炮俯仰角为-10°~+20°,通过炮手摇动手柄实现俯仰角的调整。坦克炮塔可通过电动驱动来实现360°回旋,也可以用过摇动手柄实现。
KwK40L48 75毫米坦克炮右侧安装有1挺配有KZF2望远瞄准镜的7.92毫米MG34同轴机枪,可以用来对付敌步兵,也可用辅助火炮测定目标距离。和TZF5f瞄准镜一样,KZF2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也为2.5倍,视场为24°。坦克的车体首上右侧也装有1挺MG34机枪,俯仰角为-10°~+20°,同时可左右回转各50°。这挺机枪也配有1具KZF2瞄准镜,标定射程200米。主炮备弹87发,存放位置为炮塔底板上的弹药箱内;MG34机枪备弹3150发,弹链使用布袋存放。endprint
之后出现的Pzkpfw Ⅳ Ausf.H中型坦克从1943年4月开始投产,到1944年7月为止共生产3747辆,是Pzkpfw Ⅳ中数量最多的一型。该型坦克与G型的后期型差异不大,因此也很难辨识。初期生产型的正面装甲仍然为50毫米厚,并加装3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全车还加挂5~8毫米厚的侧裙板。车长指挥塔的防护也予以增强,并且加装防空机枪架与环型防弹板。由于装甲增厚,H型比G型车重增加1.5吨,达到25吨,机动性略有下降。到了中期型以后,其车体正面的附加装甲取消,取而代之以80毫米厚的整块装甲板,同时该坦克的外挂装甲板改为网格式。H型还装备了冬季专用履带以及反步兵S雷,防护力更为提高。另外,车身右边增设大型空气滤清器,底盘上部托带轮的式样也更新了。1943年9月以后的量产型Pzkpfw Ⅳ Ausf.H车体上都涂上防磁涂料,以避免磁性反坦克雷的吸附和爆破。1944年9月9日后开始生产的后期型则更换了更新式的负重轮以及带有防滑纹的400毫米宽履带,车体后方的细部也简化了许多以方便生产,炮塔部分的变化则十分有限。
到了1944年6月,最后的J型也开始走下生产线。早期的J型和H型在底盘上相差不多,只是排气装置和悬挂系统上做了一些改动以简化制造工艺,但为了增大战斗行程,采用的车内附加油箱挤占了大量车内空间,不得已只好将炮塔的旋转电机拆除。除了J型,所有的PzKpfw Ⅳ型坦克炮塔都是采用电驱动,而J型则是只能采用手动式旋转。到1945年3月,尼伯龙根工厂一共生产了1758辆Pzkpfw Ⅳ Ausf. J型坦克(底盘编号到9150)。晚期型的J型采用了铸造诱导轮以及钢质托带轮,并且还将托带轮由原来的4个减少为3个。当然,技术性介绍总是枯燥的,不放在大的背景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那么,这些换装了长身管75毫米炮的Pzkpfw Ⅳ对当时的德军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们为什么在某些人的口中被称为优良的“日耳曼军马”?
1942至1943年的战场中坚
在1943年1月11日首辆Pzkpfw Ⅴ“黑豹”D型坦克驶离工厂之前,尽管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部队已经拥有了几个装备Pzkpfw Ⅵ“虎”Ⅰ式重型坦克的独立重型坦克营,然而由于后者的产量极为有限(“虎”Ⅰ可谓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国坦克图腾,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停产,仅仅生产了1355辆),因此无论是应对东线的“T-34危机”,还是面对北非各式各样的英美坦克,装备KwK 40/L43 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的大量Pzkpfw Ⅳ Ausf.F2就早已经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脊梁。该型坦克所起到的中流邸柱作用是包括“虎”Ⅰ在内的任何一种德制装甲战斗车辆无法企及的。尤其是北非战场上的盟军吃尽了该型坦克苦头,几乎所有英、美制坦克都不是F2型的对手,东线的“T-34危机”也由这种长身管Pzkpfw Ⅳ的出现得到了初步化解。随后于1942年11月出现的后期型Pzkpfw Ⅳ Ausf.G,由于换装了身管进一步加长的KwK 40/L48 75毫米坦克炮,基本上将开战以来T-34/76的质量优势扳平,甚至还略有超出。
而当1943年4月被称为“基本决定版”的Pzkpfw Ⅳ Ausf.H投产时,这种坦克已经成为所有在产德制装甲战斗车辆中,性能、成本和可生产性最为均衡的“日耳曼军马”。尽管此时Pzkpfw Ⅴ“黑豹”已经投产,但长身管Ⅳ号在前线部队的地位不但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在哈尔科夫反击战、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战役等作战中,如果德军没有这种身板结实并且数量相当可观的“日耳曼军马”担当重任,1942年至1943年的东线战局将是难以想象的。
以1943年7月开始的库尔斯克会战为例,对于这场战役中德国装甲部队的印象,人们可能大多集中于闪亮登场的Pzkpfw Ⅴ“黑豹”D或是“裴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上,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德军投入的841辆长管炮型Pzkpfw ⅣAusf.G/H才是这场装甲鏖战的重头。仅仅是机械可靠性一项,后者就令更大、更重、更为复杂的“黑豹”D无地自容。“黑豹”D型坦克、“裴迪南”坦克歼击车以及其他一些新型装备都在1943年7月的“堡垒”行动中初期亮相,前者装备了第51和第52装甲营。但是由于机械故障(特别是变速箱、传动装置、悬挂装置以及引擎),有很多“黑豹”坦克在战前或战斗中损坏。当时德国装甲兵总监海因兹·古德里安事后评价道:“…他们太容易起火了,燃料系统缺乏足够的保护,由于经验不足,损失了一些乘员”。这一时期的各型长身管Ⅳ号坦克被称为可靠耐用量又足的“日耳曼军马”当之无愧。
可生产性得分最高
如果将Ⅳ号坦克的综合战场价值比喻成一个“五边形”的话,那么在火力、机动、防护、机械可靠性以及可生产性这5个“边”中,人们对可生产性的评价是最高的。一般来讲,PzKpfw Ⅳ被认为制造工艺非常简单,其生产成本相当低廉,装配工时甚至比简化版的T-34(8000工时)还要少。根据资料显示,其装配大约只需要5000工时左右,与工艺复杂而且费工费料的PzKpfw Ⅴ形成了鲜明对比。仅以各型长身管版本PzKpfw Ⅳ在1942年以后的生产情况为例,1942—1943年生产炮塔装甲加厚、适用于冬季作战的G型1687辆;1943—1944年生产采用48倍径75毫米炮并加厚装甲的H型3774辆;1944—1945年生产简化工序的J型1758辆。直到战争结束,不包括Jagdpanzer Ⅳ 在内,Ⅳ号各型就生产了约8870辆之多。
需要指出的是,PzKpfw Ⅳ的生产始终是在一种不受重视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PzKpfw Ⅳ的可生产性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被低估的可能。重新定位为“战斗坦克”的各长身管型PzKpfw Ⅳ,其生产时间“把握”得非常不好。当德国装甲部队正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早期型PzKpfw Ⅳ坦克还没有来得及大批量投产;而当它可以大规模投产的时候,德国却又把大部分精力都转移到生产“虎”式和“黑豹”坦克上,对PzKpfw Ⅳ坦克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纳粹德国本来打算停产PzKpfw Ⅳ坦克,但是由于“虎”式和“黑豹”坦克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德军需要,再加上德国装甲部队的“脊梁”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几乎砸断,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部队需要大量中等吨位的装甲战斗车辆填充其规模。所以,德国才不得不继续生产PzKpfw Ⅳ坦克,但前提条件是不能影响到“虎”式和“黑豹”的生产计划。因此,zKpfw Ⅳ坦克在二战中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只能靠“老虎”和“豹子”吃剩下来的“边角料”来维持生产。但即便如此,PzKpfw Ⅳ坦克的总产量还是达到了“虎”式和“黑豹”坦克总产量之和的一倍左右,成为了二战德国装备数量最多的中型坦克,也是唯一生产线从战前一直运转到战争结束的一个型号,其出色的可生产性似乎并非是言之无物的主断臆断。endprint
1944年开始走下坡路
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先上后下的“马蹄型”曲线同样存在于军事装备中。各种长身管Ⅳ号便在1944年这个“拐点”走到了“马磅”的顶端,下坡路已经不可避免了。首先来讲,尽管出身于吨位较大的“支援坦克”,Ⅳ号在底盘承载性上远优于吨位较小的Ⅲ号,但作为产量最大的一种型别和德国装甲部队中的支柱性装备,1943年4年投产的Pzkpfw Ⅳ Ausf. H便已经开始显露出某种力不能支的“征兆”(H型总产量达3935辆,但其中有30辆的底盘用来生产第一批的Ⅳ号突击炮,另外有130辆改装成“灰熊”突击榴弹炮)。由于前装甲加厚并安装了侧裙板,H型的战斗全重较之G型增重1.5吨,达到了25吨,使其单位功率出现了明显下降,机动性恶化,最大速度下降为38千米/时。但相比于G型,H型的火力却仍然在原地踏步。
要命的是,到了1944年,战场境遇不佳的德国人再次遇到了一场卷土重来的“T-34危机”。这对于装48倍口径75毫米炮的Ⅳ号全系列来说,面对升级后的T-34/85,不仅仅是“力不从心”,而是一场恶梦了。比如,1944年4月2日清晨,3辆苏军T-34\85在波兰南部遭遇2辆德军PzKpfw Ⅳ Ausf. H,双方在600米的距离交手。15分钟内,T-34\85就将2辆PzKpfw Ⅳ Ausf. H全部击毁。在这期间,虽然后者的48倍径75毫米炮向T-34/85的迎面开火达14次之多,但没有一次命中是有效的,几乎全部被反弹,只有1发75毫米炮弹勉强打穿了T-34/85的首上装甲板。但这辆T-34/85并没有丧失战斗力,乘员在将烫手的弹芯扔出车外后,继续一边机动一边向德军坦克射击。另一个反映装48倍径75毫米炮的Ⅳ号面对T-34/85力不从心的例子则发生在华沙。1944年9月11日晨,8辆苏军T-34\85在华沙市区和6辆德军PzKpfw Ⅳ Ausf. G展开巷战,仅仅10分钟就将德军坦克全部击毁(交火距离为560米左右),而自身只损失了1辆。期间,这6辆PzKpfw Ⅳ Ausf. G用其48倍径75毫米炮向T-34/85开火多达45次,但只有不到12次命中是有效的,而T-34\85的S-53 85毫米炮对于这些PzKpfw Ⅳ Ausf. G来说却是灾难性的,命中既等于摧毁。
可惜的是,虽然作为新一轮“T-34危机”的一种反应,到了1944年6月,经过进一步强化而且生产工艺更加简化的改进型Pzkpfw Ⅳ Ausf. J开始投入生产,陆续取代了Pzkpfw Ⅳ Ausf. H在克虏伯、沃玛格以及尼伯龙根工厂生产线上的位置。然而,这个型号却已经黔驴技穷了:一方面,作为Pzkpfw Ⅳ Ausf. H的简化型,Pzkpfw Ⅳ Ausf. J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生产工时较H型减少1/3,以适应越发窘迫的德国资源状况;但是另一方面,自从库尔斯克战役中被砸断了“脊梁”、始终难以恢复元气的德国装甲部队沦为了一支“装甲救火队”,对于作战行程的要求被摆在了与装甲防护和火力性能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结果,为了在战斗室中容纳200升的车内附加油箱(以达到320千米的战斗行程,成为战时德军唯一能在这个性能上可匹敌T-34的坦克。T-34/85为300千米,T-34/76为400千米)和额外的15发备用弹药,不但炮塔内的回旋电机被取消,改为手摇式旋转,严重影响了战斗效能,而且整车的战斗全重进一步上升,机动性也较之H型更为恶化了……至此,以Pzkpfw Ⅳ Ausf. J的出现为一个标志,作为一种“有炮塔的坦克”,Ⅳ号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问题在于,这场战争还远没有结束,生产线的停转是不可能的,Ⅳ号的出路又在何方呢?
并不成功的“转型”
在新一轮“T-34危机”的逼迫下,Ⅳ号开始了新一轮的“进化”乃至“转型”。可惜的是,无论是“进化”还是“转型”,却都很难被认为是成功的。首先来讲,作为德军手中最具性价比优势,并且在火力、机动和防护性三大性能上达到理想平衡的中型底盘,无论是Ⅳ号的有炮塔版本还是无炮塔版本,却都没有在战斗效能上与Ⅲ号(及其衍生型)拉开实质性差距。从Pzkpfw Ⅳ Ausf. G(后期型)一直到Pzkpfw Ⅳ Ausf. J,装KwK40L48 75毫米坦克炮的Ⅳ号坦克与StuG/JagdpanzerⅢ F/F8/G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拥有相同的火力和相近的装甲防护水平。以至于Jagdpanzer Ⅳ这种本应拥有更强大火力的无炮塔坦克歼击车版本,却也莫名其妙地装了1门同样的KwK42L48 75毫米坦克炮“凑合”。结果这样一来,不但在资源上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维持Ⅲ号和Ⅳ号两种战场价值相差不大,但部件通用性却相当有限的底盘生产线,显然与当时德国军工资源的现状是背道而驰的),而且这种打了折扣的缩水版Jagdpanzer Ⅳ,其战场价值仅仅相当于Jagdpanzer Ⅲ,在1944年的东线战场上已经很难被称为“坦克歼击车”了。结果,整个Ⅳ号系列存在的意义也因此受到了强烈的质疑。由于KwK40 L/48 75毫米坦克炮在T-34/85出现的1943年年底已经过时,反装甲能力相对下降,所以装备该型火炮的Ⅳ号歼击车更应该被称为突击炮才贴切。换句话说,尽管吨位更大,但Ⅳ号底盘火炮适装应更好的优势却并没有体现出来。
当然,相比于Ⅲ号底盘,吨位更大的Ⅳ号底盘本应拥有更好的火炮适装性。对此,德国人并非没有觉悟。先是在1944年4至5月间,作为对苏军SU-85坦克歼击车的一种摹仿,德军试验了两种原汁原味的Jagdpanzer Ⅳ样车:即粗糙一些的Jagdpanzer Ⅳ 70(A)与精致一些的Jagdpanzer Ⅳ 70(V)。两者装备同样的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区别在于前者直接在未经修改的Pzkpfw Ⅳ Ausf.H车体上建造了一个突兀的固定战斗室,因此车体较高,后者则重新设计了车体,车体较为低矮,被弹面小,防护性能较好。1944年7月,德军又试图将正在设计中的Pzkpfw Ⅴ Ausf.F炮塔装在Pzkpfw Ⅳ Ausf.J车体上。endprint
然而,上述的两种努力最结果却很难令人满意。对于Pzkpfw Ⅴ Ausf.F炮塔来说,Pzkpfw Ⅳ Ausf.J的车体过于单薄,这个混合方案在纸面阶段就宣告破产。至于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虽然从1944年6月开始先后得以投产,算是实现了Jagdpanzer Ⅳ的原始设计意图,但生产规模却始终无法扩大。苏联在11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制造了2329辆SU-85和315辆SU-85M。除了苏联红军,波兰、捷克也装备了SU-85,而这种生产规模是Jagdpanzer Ⅳ 70(A)/(V)望尘莫及的。
此外,既便抛开火炮产量这一瓶颈问题不谈,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自身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技术缺陷:由于80毫米厚的首上装甲板面积加大,沉重的前置固定战斗室破坏了整车的承力平衡,超出底盘行动部分前4个负重轮承重能力75%左右,再加上半刚性安装的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后座力较之KwK40L48 75毫米炮要大28%,由此所导致的底盘可靠性急剧下降,机械故障频频。这些缺陷都决定了Jagdpanzer Ⅳ 70(A)/(V)难堪大任,不但不足以应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红军装甲集群,更难说是成功的作品。
问题出在哪里
可以说,从1941年11月18日投产Pzkpfw Ⅳ Ausf.F2开始,一直到1944年年初的近2年时间里,Ⅳ号系列的进化方向都是合理而有效的。然而,在1944年3月开始遭遇新一轮“T-34危机”之后,不要说“有炮塔版本”的Ⅳ号,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无炮塔版本”的Ⅳ号,也遭遇了无情的失败。然而,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只是Ⅳ号的底盘已经不堪重负了么?事实的真相恐怕远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上,尽管德国人意识到要应付新一轮“T-34危机”,最好的选择并非Pzkpfw Ⅳ Ausf.H/J,而是利用这个底盘发展出一种德国版的“SU-85”(SU-85借鉴了T-34/76的完美经验,又从SU-76为代表的第一代坦克歼击车身上总结出不足。在这种基础上生产出的SU-85坦克歼击车,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更为简单的生产工艺、更为廉价的成本、更为低矮的外形、更为适度的装甲防护,以及最为重要的“有炮塔版本”所无力承担的“更高一个级别”的大威力坦克炮,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被再次合理地整合在这个底盘上。相比于坦克,采用同一底盘的无炮塔坦克歼击车,不需要制造炮塔以及一些其他的部件,因此造价更便宜,而且更大的战斗室空间不但可以安装更大威力的火炮,还可以增加其前部的装甲厚度,如果用于机动防御作战,战场价值比同底盘的坦克更高。可惜的是,作为这种思路的一种实践,Jagdpanzer Ⅳ 70(A)/(V)的失败却犹如一盆当头的凉水,将所有希望化为了绝望。至于这其中的原因,却是错综复杂的。
表面上看来,作为弥补Pzkpfw Ⅴ“黑豹”产量不足的一种低成本替代品,同时也是对有炮塔Ⅳ号的一种转型式“升级”,造成Jagdpanzer Ⅳ 70(A)/Jagdpanzer Ⅳ 70(V)部分失败的原因,并非全部要归结于Ⅳ号底盘已经不堪重负,选择的坦克炮是否合适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作为有炮塔坦克,Ⅳ号底盘的潜力到Pzkpfw Ⅳ Ausf. J为止已经被挖掘殆尽,但从无炮塔坦克歼击车的角度来看却远非如此。在同样一个底盘上,无炮塔方案所能搭载的火炮通常较之有炮塔方案要高出一个量级。因此,将Pzkpfw Ⅴ“黑豹”的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塞入Jagdpanzer Ⅳ战斗室中的设想本身并无可厚非。况且,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能够被投入量产,并在日后的捷克、匈牙利战场上表现出一定的战场价值,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采用无炮塔设计进行变通后,Ⅳ号底盘还是有能力承载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的。至于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所存在的诸多技术瑕疵虽然不可回避,但这些技术瑕疵更多是由于战时环境逼迫下设计上过于仓促所致,绝非不可解决的先天缺陷。Jagdpanzer Ⅳ 70(V)的技术问题要少于Jagdpanzer Ⅳ 70(A),或许是对此一个很好的说明。真正导致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Ⅴ)部分失败的原因,其实在于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产量的严重不足。既便解决了Ⅳ号底盘与这种火炮在“融合”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只要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的产量尚且无法满足Pzkpfw Ⅴ“黑豹”的生产需求,那么无论是Jagdpanzer Ⅳ 70(A)也好,Jagdpanzer Ⅳ 70(V)也罢,其失败必然是注定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坦克炮的选择是Jagdpanzer Ⅳ 70(A)/Jagdpanzer Ⅳ 70(V)失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还必须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再剖析一下这个问题,谈谈其前因和后果。
大体来讲,美国和苏联的坦克设计理念是先造底盘后选火炮。也就是说,先研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坦克底盘,然后再根据这种底盘的性能,往上面添加各种各样的火炮,属于一种从下往上的发展模式。因此,美国和苏联的装甲车辆差不多都是由M4、T-34、KV几种有限的坦克底盘衍生出来的,这样就为日后的大规模生产和维修保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二战中后期德国人所走的道路却恰好相反,往往是先选火炮后造底盘。也就是说德国人先在仓库里或是绘图板上寻找一门性能足够满意的火炮,然后再根据这门火炮的要求去设计底盘,属于一种从上往下的发展模式。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在战争中德国能造出底盘却装不上火炮的事情比比皆是,Jagdpanzer Ⅳ 的失败其根源便是如此。
Jagdpanzer Ⅳ的本意是用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对廉价的Ⅳ底盘进行重新武装,以弥补因昂贵的Pzkpfw Ⅴ“黑豹”产量不足而造成的严重缺口,绝非StuG/JagdpanzerⅢ F/F8/G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的一种愚蠢的“重复”。尽管在口径上要比“虎”式坦克的56倍径88毫米炮小,但是由于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采用的是70倍口径超长身管,所以威力反而要比前者更强。德国原本是想在1944年1月大规模投产Jagdpanzer Ⅳ,可是到了投产的时候才发现莱茵金属公司的75毫米 KwK42火炮的有限产能完全被“黑豹”坦克占满了,根本无法为PzKpfw Ⅳ坦克歼击车生产出多余的火炮。于是,为了维持生产线的运转,德国只好拿PzKpfw Ⅳ坦克上的KwK40 L/48 75毫米火炮来临时充数,这就是缩水版”(L/48)型Jagdpanzer Ⅳ的由来。此后直到1944年8月,德国才开始转产装有70倍径75毫米火炮的Jagdpanzer Ⅳ 70(A)/(V)。然而,这两种货真价实的Jagdpanzer Ⅳ却始终受制于火炮产能的不足,在生产上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结果,作为Pzkpfw Ⅳ的一种简化版本和低成本替代品,采用无炮塔设计的一系列Jagdpanzer Ⅳ坦克歼击车本应在机动防御作战中表现出突出的“技术效率”,成为比其有“炮塔版本”更为重要的装甲技术装备,但这种思路最终却完全落空了……endprint
Ⅳ号是一种“消耗战”装备么
在入侵苏联之前的几年里,大部分德国人想当然地普遍认为,“全面性的战争动员”只不过是一个陈腐的概念和一段不愉快的回忆。第三帝国应付对安全挑战所需要的战争准备,与全面动员好像无关,“元首”对于德国老百姓的许诺也是如此。但是,当对苏联进行的军事冒险不再那么一帆风顺之时,曾经持有上述观点的人也不免开始了认真的反思。于是,我们可以将1943年2月德军惨败于斯大林格勒后,戈培尔在柏林发表著名的演说《论总体战》视为纳粹德国战略的一个转折点。作为戈培尔口中的“总体战”的核心,这个演讲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如果德国武装力量无法抵挡来自东方的猛兽,那么德国以及在德国庇护之下的欧洲将要被布尔什维克所奴役。帝国军人、德国人民以及声援德国的盟友们有能力阻挡布尔什维克的狂潮。但危机是对我们的催促,我们应当立刻做出决定”。实际上,“危机是对我们的催促,我们应当立刻作出决定。”这句话不仅是一种自勉,更是在提醒德国民众:“你想要一场失败的战争么?你们想要被奴役吗?你们想让战争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具危险性吗?那么请选择总体战”——不过,“总体战”或者说是“消耗战”终归是要体现在生产线上的,这意味着德国要开始放弃生产闪击战武器的方针,转向生产消耗战武器的方针。那么如此一来,一个问题就自然萦绕于我们的脑海:以均衡的综合性能与高度的可生产性著称的Ⅳ号全系列,会是一种理想的“消耗战装备”么?
首先来讲,以Ⅳ号的吨位来看,20~30吨这个级别似乎在资源的消耗上较更大的吨位级别要更符合德国的战略处境。而且如果进行合理的“重新武装”,性能上也将能够满足机动作战(特别是机动防御作战)大部分战术要求(仅就单纯的战场价值而言,Jagdpanzer Ⅳ 70(A)/Jagdpanzer Ⅳ 70(V)完全能够证明这一点)。其次,由于设计时间较早,吨位较轻,Ⅳ号底盘还没有沾染上结构极度复杂这样一个“恶习”。因此,其装配工时数较之同时期T-34相当甚至更优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下,后期型Ⅳ号,特别是基于Ⅳ号底盘的“无炮塔版本”,似乎会是一种相当理想的消耗战装备。可惜的是,如果我们再深入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要将上述结论推翻将会是多么的轻而易举。
一方面,除了比例极小的Jagdpanzer Ⅳ 70(A)/Jagdpanzer Ⅳ 70(V)外,绝大部分Ⅳ号生产线上走下的都是装48倍径75毫米炮的版本。而在1944年之后的战场上,1门48倍径75毫米炮在反坦克作战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不需要细说的。另一方面,既便是这些装48倍径75毫米炮的Ⅳ号版本(既包括“有炮塔版”也包括“无炮塔版”),其生产工时要优于同时期的T-34的说法(包括使用同一底盘的SU-85/85M/100),恐怕也很值得推敲。事实上,仅就底盘而言,Ⅳ号的装配工时低于T-34的确是有可能的(T-34/76的战时版本底盘装配工时平均为7000~8000,并被认为有可能被进一步简化到了3400。当然这个数字应该只是在总装厂组装所需的工时数,而不是所有零部件生产以及总装所需工时数的总和)。然而,这明显没有将火炮的生产工时考虑在内。要知道,仅仅生产1门48倍口径75毫米炮的工时数就高达2200(相比之下,1门苏制D-5T 85毫米坦克炮的生产工时不超过750工时),更毋论1门以工艺复杂著称的70倍径75毫米炮了。那么在战争的中后期,Ⅳ号的整体工时数(整体工时数与装配工时数是两个概念),是否还会优于同时期的T-34系列也就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了。这并不是说Ⅳ号的可生产性“不够好”,而是与同时期同级别的苏联坦克相比还“不够好”……
更何况,消耗战是一种比拼工业实力,更是比拼国家资源总量的作战方式。这种方式仅仅把敌人当作一系列目标来处理,通过优势火力和物质力量的累积效果,最终摧毁所有的敌方目标、取得胜利,除非敌人退却或投降终止了这一过程。作为一种作战方式来说,其消耗成份越多,种种巧妙的战术性军事艺术手段也就俞发显得无足轻重,只要能够确保物质优势,只要能够正确运用火力并保持火力优势,最终的胜利就会像数字计算那样准确和有把握。换句话说,消耗战是一种准物理过程,它保证所取得的成果与所付出的努力的质量和数量成正比。也正因为如此,既便战争中后期,Ⅳ号生产线全力转产战场价值更高的Jagdpanzer Ⅳ 70(A)/Jagdpanzer Ⅳ 70(V)或是换装了Pzkpfw Ⅴ Ausf.F炮塔的Ⅳ号又能如何?由于盟国(主要是指苏联及与其结盟的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自始至终却都在战争资源总量上占有巨大优势,因此任何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即使给盟国自己也造成了明显的损失,对盟国也是有利的。只要这些损失的比率不超过对盟国有利的总的实力比率,或者说得再准确一点,只要这些损失不会缩小轴心国与盟国之间力量增长速度的差距,就无助于战争结局的改变。例如,在1944年之后,德国每个月生产1500辆坦克,而英美每个月生产的坦克数量是这个数目的3倍。那么即使每击毁2辆性能较好的德国战车,比如Jagdpanzer Ⅳ 70(A)/Jagdpanzer Ⅳ 70(V),或是换装了Pzkpfw Ⅴ Ausf.F炮塔的Ⅳ号(前者的作战效能介于SU-85M与SU-100之间,后者的作战效能则要略高于T-34/85 1944年型),盟军即便损失5辆甚至是7辆性能较低的坦克也是有利的,积累下去的最终结果是获得胜利。这就是说德国不光经不起作战力量的对等消耗,甚至经不起不对等消耗……
最后,也是往往被人所忽视的地方在于,在战争中后期的横向对比中,或许Ⅳ号已经是德军装甲部队战斗序列中性价比最高、最符合消耗战要求的技术装备,然而这样一种并非“最佳”的技术装备却正是纳粹骨子里所排斥的。事实上,那些认为同构成主要威胁的对手们相比,自己在物质上很强大或在资源方面很丰富(这种看法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当时的现实)的国家,一般会感到自己可以不受束缚地采取消耗战的方式行事。但那些认为自己在物质上比较弱(不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的国家,既便已经深陷“消耗战”的泥潭,却仍然倾向于把那些“平庸”却更易于生产的武器方案搁置一旁,去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式的技术性能优势,重新将战争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如此一来,如果按照非消耗战的方式行事,武器装备的研发的目的自然是要不惜成本确保技术优势,其目标只是在最高开支限额内获得“最佳”的武器系统,或者说研究与发展工作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得到某些技术手段。这些手段可以充分利用敌人的具体弱点而采取相应的战术方法要求,因此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研究出的武器系统,其各种性能都被要求达到最理想的水平。
也正因为如此,纳粹最终在1942年6月选择了更大、更重、更复杂、综合性能更佳的“黑豹”,而Ⅳ号系列不过是在前者产量没有达到需求之前(当然这种需求是永远也不会达到了),于无奈中被迫维持生产的一种“充填物”罢了。从主观上来说,Ⅳ号系列从来没有受到那些大权在握者的真正重视。尽管古德里安或是施佩尔之类人物持有完全相反的看法,但已无济于事。
消耗战是纳粹曾经竭力避免的一种战争形态。因此,纳粹的军事冒险战略旨在速决,它所奉行的“正确”作战方式,要紧的并不是坚守僵化的坎尼观念,而是依靠军事手段限制战争。作战行动对经济的干扰既便不能没有,但也要越少越好。可惜的是,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SS)部队未能形成纳粹所设想的那种碾碎一切的原动力,也未能创造出速决战的种种条件。结果,尽管有限战争的原则引人注目,但当闪电战的赌注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被挥霍一空时,真正的战争实践却不得不从1943年的东线重新开始,消耗战这头怪兽终究还是对纳粹张开了血盆大口……在这种情况下,尽管Ⅳ号系列一度成为德国装甲部队中,最有价值的一种技术装备(无论是战场效能还是可生产性都是如此)。但当消耗战的形态完全展开时,在这场对德国人越来越“拮据”的战争中,Ⅳ号系列及其衍生型号却也决非是救命的稻草。
(编辑/弓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