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小姐”来我班
2014-11-28王霁平
王霁平
1
漂亮女生总是那么拉风,因此这个叫叶欣的女生一进班,两种复杂的气场迅速升起:男生们的眼睛亮了亮,女生们则看似满不在乎地咧咧嘴。当班主任刘老师热情地告诉大家“叶欣同学很小就被送到国外,年初才回国”时,叶欣下意识地在台前直直腰,周身散发出的奇特优越感席卷了整个教室。
叶欣被安排在我帮边的空位上,她冲我笑着说:“Nice tomeet you.”
我用中文说着“你好”,多少有点别扭:简单的英语不是不会,可在“专业人士”面前,还真有点抹不开。
叶欣的优越感绝不是空穴来风:语文、数学不算弱,纯正的英文更没得挑。或许是受国外开放式教育的影响,她显然比我们这些“土著”活泼。刘老师在英语课上提到某首欧美名歌时,她总会大方地来上一段。公开课上,叶欣的美妙歌喉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校挣足了面子,成了老师们眼中的“红人”。可当音乐课代表张莉拿着歌本递给她,请她在“青春之声”的歌咏比赛上担任领唱时,叶欣很不屑地来了句:“多奇怪的调子!”一句话,犹如一颗响雷,引来女生一片嘘声,男生们也失望地看着她。张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通红,头也不回地走了。
于是,同学们使出对待“红人”的杀手锏——不得罪,但决不理睬。叶欣看似无所谓:课上更加活跃,得到了更多的表扬,摆着副“我是强者,我怕谁”的面孔;下了课便很淑女地塞着耳机看杂志。优雅闲适的气度如同绽放的插花,可没有了泥土的滋养,它又能维持多久?
2
中午,图书委员张肖搬着3个大箱子进了班,里面装的全是校图书馆下架的旧书。他解释说:“感谢大家上周末赶到学校帮忙清理旧书。这些送给大家,每人两本。”
张肖抱着大箱子依次走到同学们的座位上随机发书。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叶欣很是激动,碰碰我说:“就到咱们啦。”
谁知,我一拿到书,张肖抱着箱子一扭,径直走回台前,毫不理会叶欣伸出的左手。
“Hi,我的呢?”叶欣不高兴地提醒着。
“抱歉,没给你领。”
“what?我周末也去啦!”
“谁知道国内的书能不能入您的眼?”张肖讥讽道。
同学们愣了愣,随即相互递了递眼神,颇有默契地点点头。
叶欣腾地站了起来,显然要发泄不满,可周围同学早已各就各位,根本没人理她,更别说同情了。
“我招谁惹谁了?”叶欣眉头紧锁,一脸不甘地瞪着我,“方圆,你是班长,怎么不管?”
“分你本书好了。”
“我才不要!”她脸一沉,洒脱地插上耳机。
3
放学后,男生们直奔操场分拔儿打着篮球,女生们则热烈地商量着周末小聚。叶欣失魂落魄地穿过悠长的甬道,向小花园走去。夏风拂过高大的白杨,在寂静的花园里孤独地歌唱。她的双肩不停地抖动,好似受了无尽的委屈,高高在上的霸气荡然无存。
“嘿,擦擦吧。风一吹,眼睛肿了可难看了。”
她诧异地看看我,脸上泛起丝丝红润。
“顺便路过啦。”我把纸巾塞给她,“哭得太投入了,就没看到我?”她脸上一松,泪水又溢了出来:“我很讨厌吗?”
我严肃地摇了摇头,又点点头:“你是个很棒的学生,可并不是合格的同学。”
“什么啊?”
“跟你说说我的事情吧。”
“半年前,父亲工作调动,我也从老家转到北京的学校。妈妈告诉我,学会融入新的环境也是成长中的必修课:新环境里被孤立,受排挤,不足为奇,关键要敢于面对,积极改变。”
温暖的气息将我俩包裹其中;心底的感动又让她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4
英语课上,叶欣依旧在老师的宠爱下频繁发言。可她再也不会像脱口秀那样说得飞快,而是刻意将语速放得很慢,甚至不惜说上N遍,直到大家弄清楚每个单词的意思才罢休。遇到班与班之间的篮球比赛,她也会和我一起站在呐喊助威的女生队伍中为男生们鼓劲,而不是嗤笑地说“这比赛的规模也太小了吧”;一连三周的周记上,她都详细地描述了美国生活的苦与乐,并在语文课上主动读给大家,渴望大家对她来个深刻了解;每天进班时,送给所有同学一个大大的微笑和一声亲切的“Moming”也成了叶欣的必修课……
但令我惊讶的是,每个人都能感到叶欣的变化,可除我之外没有任何人会主动向叶欣示好。我一直鼓励叶欣继续努力,可心里却很没底。主动与大家接触,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触,这确实是妈妈交给我的方法啊,可用到叶欣身上怎么就不管用了呢?
“叶欣以前太张扬了。她除了伤了你们这些普通孩子的心,还激起难以抑制的妒忌。”听完了我的叙述,妈妈认真地帮我分析,“慢慢会好的。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越发觉得复杂。
5
期末过后,家长会照旧闪亮登场。“老班”面对或悲或喜的同学,平和地宣布家长会的主题为“快乐一班”,并要大家出谋划策,意在展示和谐幸福的班级形象。在大家惊讶的注视中,叶欣第一个举起手。她走上台前,把手机和电脑连在一起,点开名“我的快乐”的文件夹。
哇!一张张生动自然的图片出现在我们面前:几个女生在兴奋地躲避横冲直闯的沙包,兴奋夸张的表情惊悚异常;“眼镜”在篮球赛上奋力厮杀,却不幸被篮球打翻眼镜,并与篮球激情一吻;雪球击碎在体育老师的身上,淘气的男生奋力躲避体育老师的“追捕”,却不幸被女生们趁机围剿……
叶欣依旧不紧不慢地放着一张张照片,脸上挂着陶醉且向往的笑容。突然,“老班”转过身,颇含深意地问道:“咦,看完这些照片,我怎么觉得里面总少一个人啊?”
一时间,班里静了。灼灼的目光共同汇聚到叶欣那里,她兀自红了脸。每个人似乎都在期待着什么,但却没有人打破这难耐的寂静。
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冲出我的双唇:“叶欣!少了叶欣!”
“对,对!”同学们热情地响应者,不好意思地相互看看。
“走,去邻班拉人,给咱来张合影,聚齐了才是‘快乐一班。”说着,文艺委员冲了出去。那一刻,我清晰地看到,叶欣的眼中泛起了一汪清泉。
(责编/冉振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