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机制分析与创新路径

2014-11-28关斐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0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对称性

关斐

内容摘要:流通行业受到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放缓的双重影响,利润增长和规模扩张都面临巨大挑战,而社会消费品增长虽然给流通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中供应商与流通企业的不协调、不对称关系,是导致我国流通供应链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流通企业与供应商的竞争与合作对称性协同关系,是市场环境的需要,更是流通企业增长利润和扩张规模的内在需要。所以,信息的共享创新、运营的协同创新、要求的预测创新、库存的管理创新,都将成为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流通供应链 对称性 协同创新 竞争与合作

自2008年以来,由全球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普遍放缓,给我国的流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对其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面临巨大的挑战。社会的消费活跃水平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虽然给我国的流通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旧呈现放缓走势。从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由“快经济”向“慢经济”转型。国内的经济层次结构性问题急剧凸显,单一的、依赖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很难维系现行经济的发展,并且已经带来相应的社会和环境等众多问题。而且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创新、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降低、用工成本和地租显著上涨,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等,都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流通企业战略经营的转型方向,更是流通产业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我国流通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了流通供应链的效率低下,而且,流通供应链问题产生的重要源头就是供应商与流通企业之间不协调、不对称的关系。所以,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流通企业需要调整现有经营模式,建立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对称性协同关系,以实现流通产业内涵模式的增长,创新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因此,流通供应链之间的信息共享创新、运营协同创新、需求预测创新、库存管理创新,都将是建立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途径。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实性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转换,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也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使得我国的流通产业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今,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然而我国的零售品消费总额虽然连年增长,但是相对于以往的增长率来说还是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在社会消费增长率整体减弱的今天,更应宏观地看待经济发展趋势,不能一味地依靠超实力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使社会承载力达到极限。所以,流通产业必须要制定新的战略目标,争取做到慢消费、好服务,整合和创新金融工具,升级社会整体服务体系,确立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国内流通的企业与外贸流通企业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因而,国内流通企业应该改善管理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缩小与外资流通企业和港澳台合资流通企业的差距,才能使我国的流通产业更具挑战能力。

(一)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第一动力

消费拉动了我国现行的经济增长,但是在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第一动力的全过程中,全社会承受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和结构调整缓慢,以及前期政策消化的阵痛期。这就要求流通产业要确立新的竞争优势,将内涵式增长作为新的战略性选择,朝着好服务、慢消费的总体方向发展。

影响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平稳增长能够有效刺激居民的消费增速。同时,汽车市场和房地产行业是消费市场的两大主体,二者的持续回温,有效带动了相关消费的平稳增长。其中,楼房成交数量的攀升,能够带动建筑装潢、家具家电等相关产业的消费需求。而节假日居民的消费、网购的强力兴起、刷信用卡消费的持续上升,使得我国新型消费方式大受推崇。由此可见,我国的消费水平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消费方式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大众对高端消费、新兴的和服务类消费需求的持续旺盛,说明我国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在我国的商贸领域中,商务部更要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完善消费体系,倡导大众绿色消费,提供便利消费,引导热点消费,保障安全消费。同时,我国还要大力促进和实施流通产业的发展政策,降低流通产业的成本,提高流通产业的效率,创造有竞争力的消费市场环境,以减缓社会消费阵痛期带来的现实性挑战。

(二)社会消费增长总体趋势明显减速

依据近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来看,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08年至2013年增长了16.6%,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其中201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8年翻了两倍多。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活跃带动了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就社会消费品年度总额消费的增长率来说,尽管仍然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但相对于2008年的增幅却已下降了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年年处于攀升的趋势,但其增长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

近几十年来,从我国的人口结构来看,大学生的人数比例明显上升,所以,80后和90后是现今进入收入增长最高的人群阶段,他们推动了我国消费水平的升级,而30岁到40岁的人群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人群阶段,他们推升了我国消费水平的速度。但是,随着22岁以下的人群中男女比例失调问题的出现,在这群人逐渐步入工作年龄和适婚年龄后,受女性人数的缺失影响,将很难产生新的消费潮流,会出现消费增长率减速的现实性挑战。

(三)我国流通企业与外贸企业差距明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强,促进了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流通产业的竞争力,并在独立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借鉴外贸流通企业的先进技术,通过自主流通品牌创新和流通企业形象塑造,提升了我国流通企业的整体实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流通企业与外贸流通企业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我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来看,我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业务利润相比港澳台的合资企业以及外资流通企业而言,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相同的时期内,虽然三者的零售业务利润增长率都不是很明显,但港澳台合资流通企业和外资流通企业的零售业务增长率仍然高于内资企业,这不仅说明我国的内资流通企业与外资流通企业的差距明显,而且反映出国内零售企业的经营方式相比于合资企业还不够完善。这就要求我国内资流通企业要在管理方式、品牌创新、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等方面着手,以缩小内资流通企业与外资流通企业的差距。例如,我国的外贸企业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构成较低而形成的行业,就服装加工行业来看,这类产品价格低廉,获利微薄,因此这类企业需要加大在高科技含量方面的投入,以提高技术的竞争力。而且,外贸市场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品牌服务意识,在现代化的市场条件下,传统的促销政策已无法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要转向品牌效应下的产品魅力,以缓解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实性挑战。endprint

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的作用研究

供应链协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竞争环境动态的变化,其主要方法有追求价值链优势,保持核心文化竞争,构造竞争优势群,谋求中间组织效应等。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可将链上各个成员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流通链,以加强流通企业之间的合作,打破流通企业的界限,减少供应链环节上的冲突和资源的消耗。流通企业垄断市场将严重影响供应链的形成,我国一些大型流通企业,通过连锁运营的方式获取了不少利益,这种竞争方式不但不利于流通企业的转型发展,而且加剧了制造商、供应商、流通商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利于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模式形成,且恶化了商业环境,加大了流通交易中的成本费用,遏制了信息的共享,形成了各自为营的状态,进一步加剧了流通成本。在传统以通道费为主要盈利的模式下,流通企业更要注重在战略上进行创新,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流通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和平台,这类企业要善于抓住机遇,从而达到质的飞跃。

本文的协同供应链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来处理流通企业和流通商之间的关系,协调生产与分销的关系,用最小的成本满足顾客对服务水平的最高要求。因此,流通企业之间应该建立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同时,流通企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更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现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供应商与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完成交易,加剧了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在市场控制权上的争执,因此,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供应商与流通企业改变延续多年的对市场主导权的争执,形成相互竞合的供应链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消费服务。

(一)流通企业主导市场控制的时弊

流通渠道以及其主导权控制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流通企业尤其是部分大型流通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取得了流通市场的控制权,占据了流通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在这一模式下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流通供应链,讲究的是双赢,但是目前流通供应链上的各大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不融洽关系,已经成为阻碍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这种控制运营的模式,加剧了竞争与对抗的矛盾,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使商业环境逐渐恶化,致使我国流通供应链上的问题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和严重。由于流通市场各方主体之间的不信任,以及信息的阻隔和不相互合作,致使流通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交易费用翻倍增加,加大了整个流通产业的流通成本。实际上,在这种流通环节不完善、不充分的情况下,流通企业根本无法主导供应链的发展方向,相反更会加剧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形成降低流通供应的时弊。

近几十年来,我国流通行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是通道费,通过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以实现产业的快速扩张,但在这种以通道费为主要盈利来源的模式下,流通企业不注重改善内部的经营管理,仍然将通道费作为发展的重点。在这种不合理的供需关系下,流通企业根本不可能实现对供应链的主导和掌控,流通供应链的费用、稳定的终端销售价格、产品质量、以及稳定的供求关系等,这些方面的步步退缩已经严重导致大量零售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流通企业处理好供应商与流通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效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我国流通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外资流通企业踊跃进入的情况下,我国要深化流通企业体制改革,争取与国际市场挂钩。可以通过海外设置连锁店,建立流通子公司,或采取国际独资经营的方式,使得母公司掌控跨国子公司,并应与其他国家的流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积累和借鉴外资流通企业的先进经营经验,从而使我国的流通企业走上跨国经营的道路。

(二)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的裨益

流通供应链协同是使流通企业有效利用和管理供应链资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供应链企业,通过联合组织或公司协议等方式,形成的一种网络式联合体,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充满竞争的流通局面,从而追求价值链的优势。因此,流通供应链在全局系统的高度上,视制造、分销、顾客为利益的相关者,协调供应商与制造商,商业企业和运输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商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良好的质量被生产和分销,以达到在缩小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

流通供应链是在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全球化趋势下出现的产物,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网络和客户这四个维度组成了该系统的供应链,因此它的出现,不仅给管理者在运用操作方面指明了道路,更在战略经营方面给流通企业提供了新的视角。流通供应链出现的战略意义一般表现为:第一,在战略选择上,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制造商要源源不断地开发和制造新产品,因为好的产品是通过制造商与供应商、用户一起通过供应链合作关系完成的。第二,在经营理念与哲学方面,为了形成相互信任,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供应商和流通企业之间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将是结成供应链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三,在经营向导上,统筹企业短期利益、长期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安排,确立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以创造更多更有优势的客户价值。第四,在流通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上,应由之前的竞争对手关系,逐步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渐从短期交易导向转为长期关系导向。第五,在资源配置与集成方面,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在多个流通企业之间流动共享,以实现重新继承和配置,使流通企业的运营管理由内部变为跨组织边界。第六,在操作方面,为了达到低成本、高质量、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各个流通企业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质的流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要能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且协同的核心是要建立供应商与流通企业之间新型竞争与合作的对称性协同关系,需要摒弃以往狭隘的竞争对手思想,要坚持双赢策略,这不仅使企业之间的优势能够互补,而且可以促进和巩固市场竞争的地位,增强了流通供应链中各方的竞争实力。

(三)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的重要性

消费者对于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流通模式还有很大的依附性,在信息化时代下,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距离被互联网瞬间拉近,因此,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易通过电子商务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流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在市场控制权上的争执。从过去十几年流通供应链的发展历程来看,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渠道长度大幅度缩短,但是,流通环节并没有被供应链的发展方向所消灭,反而流通供应链促进了流通环节的加快发展。endprint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当下消费者正在追求更可靠的产品质量保障、更舒适的消费环境和更完美的消费体验,以及更到位的售后服务,而传统的通道费盈利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流通企业应将固守传统的发展模式朝着多元化和更高层次的对称性协同方式发展,流通企业要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与变化的需求,仅仅依靠消费价值链一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流通企业作为消费的前沿引领者,必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将流通产业价值链的增值效应融入更大的价值体系之中,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作观念,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消费体验。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局面的形成,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快速多变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多样化,使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渐解体,新时代的商业环境要求流通企业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剥下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装,以新的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对抗过去“鱼死网破”的竞争关系,才能形成促进社会资源在各个领域催生大规模的大企业。

流通供应链的对称性协同创新途径

社会消费品市场的活跃,虽然给流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契机,但是整体的增长趋势依然呈下降走势,所以流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创新,首先是信息共享途径,在各流通企业之间构筑系统分交互动的信息化平台,梳理和改造业务流程,达到信息共享,互利共赢的目的。其次是运营策略途径,统筹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关系,做好供应链的规划。再次是需求预测途径,创新需求模式的订货模型,改变传统需求预测的模式。最后是库存管理途径,通过优化库存量,增强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力。

(一)信息的共享创新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优势涌现,信息共享创新可以作为提升供应链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间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举措。在早期的信息共享研究中,主要偏重于从下游向上游的信息传递,随着对供应链对称性协同的深入研究,其研究对象逐渐扩大,并且转向从上游向下游传递信息,具体体现在生产进度安排、交付时间和产品计划的安排、货物信息等方面。同时,信息共享创新还能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水平,根据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完善的信息共享成本要比惨痛的供应链模式成本低12.1%,因此,信息共享创新,有效的缩短了工期,降低了订货成本,有利于实现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

(二)运营的协同创新

运营的协同创新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业绩和效率,流通企业应协同产能、库存管理、订单和订货量之间的关系,获取有效的信息,精准的计划、预测和补货,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精确的市场预测、及时的补货措施,有的放矢的计划来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能力和绩效。

(三)需求的预测创新

流通企业担负着驱动整条流通供应链的重任,作为消费需求的第一接受者,其通过共享销售信息,以实现需求预测的创新,与制造商共同修订商业订单,为他们提前制定生产和材料的选购策略。以沃尔玛和CPFR企业合作为例,沃尔玛很早之前就采用协同统计计划,预测和CPFR的企业合作,通过网络化运营来鼓励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CPFR企业为沃尔玛建立起一套用来指导订货,并对每件商品短期预测的方法。这种相互协商确立的短期预测是需求管理改进的动力,实现了对供给和库存水平的控制,为沃尔玛和供应量上的企业都节约了库存维护成本,促进了沃尔玛的发展,极大地巩固了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库存的管理创新

库存管理创新是流通企业运营必须的环节之一,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了其运作效率和资源管理集成的效果,库存的创新管理不仅使流通企业有效地应对缺货风险,更增强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供应商库存管理为协同库存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和理论依据,在供需双方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上,供应商在达成共识目标的情况下,将代替方的管理职责转向供应商所谓的供应商库存管理。可以使供应商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做出更快速、更有效地反应,同时,还可以对零售商销售资料制定出合理的库存补货方法,并做出相应的市场需求预测,使库存管理高效运作。在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下,库存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及时供应的层面,而是着眼于科学的动态库存控制,协调零售商、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使供应链高效运转,以改变库存运作方式,畅享库存信息,创新库存管理。

参考文献:

1.白玉琨,袁玉娟.M型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定价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14(10)

2.孙飞.中国药品流通供应链中资金流困境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3(5)

3.刘阳.供应链一体化导向下农产品物流整合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3(9)

4.杨利军.基于协同供应链的流通关系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4(3)

5.姜友林.地区性零售物流与供应链创新整合研究[J].商业时代,2014(6)

6.周树华,张正洋,张艺华.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J].管理世界,2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对称性
一类截断Hankel算子的复对称性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横向不调伴TMD患者髁突位置及对称性
对称,不仅只有美——巧用对称性,速解高考题
巧用对称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