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处理次数对10Cr9Mo1VNbN 焊缝性能影响

2014-11-28李晓东

吉林电力 2014年6期
关键词:焊条母材层间

李晓东

(大唐长山热电厂,吉林 松原 131109)

SA335P91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发的用于电站高温、高压管道的材料,采用微合金控轧和严格控制杂质元素含量的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亚临界和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主蒸汽管道、再热热段管道及高中压导汽管道,该钢在GB 5310—2008《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中钢号为10Cr9Mo1VNbN。在基建过程中,由于焊接质量不合格而经常需要对焊缝进行挖补,并对挖补部位进行热处理。

某热电厂600 MW 超临界机组采用HG-2090/25.4-HM9中间再热超临界直流锅炉,其主蒸汽管道、再热热段管道及连接管均采用10Cr9Mo1VNbN钢材料。在基建过程中,发生了多起该材质焊缝因焊接质量不合格的挖补返修。DL/T 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明确规定: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不得超过三次,耐热钢不得超过二次(需要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为了保证该材质管道焊缝质量,结合基建过程中的缺陷挖补和焊缝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次数对该材质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10Cr9Mo1VNbN 钢的焊接工艺

GB 5310—2008中规定的10Cr9Mo1VNbN 钢化学成分见表1,性能指标见表2。

试验材料为屏式过热器出口到末级过热器入口的连接管道,材质为10Cr9Mo1VNbN,规格为φ168 mm×25mm,试件为2组。采用气体保护钨极电弧焊(GTAW)+手工电弧焊(SMAW)焊接工艺,选择英国曼彻特焊材,牌号及规格为:焊丝9CrMoV-N/φ2.4mm;焊条9MV-N/φ2.5 mm、φ3.2 mm、φ4.0 mm,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焊接位置为2G。

焊前将坡口表面及其每侧各20 mm 范围内的母材内、外壁以及焊丝表面的油、漆、垢、锈清理干净;检查对接管口端面与管子中心线是否垂直,对口时检查是否有错口;采用塞块进行点固,焊接工艺与本焊接工艺相同,不得有任何缺陷;氩弧焊打底层焊后应检查,并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焊条电弧填充焊接时,双人对焊,并逐层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层,直至焊完;填充焊接时,焊道厚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的直径,焊条摆动不大于焊条直径的3倍。

表1 10Cr9Mo1VNbN钢主要化学成分%

表2 10Cr9Mo1VNbN钢力学性能指标

表3 焊接工艺参数

2 10Cr9Mo1VNbN 钢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过程包括焊前预热、层间温度控制和焊后热处理,其中焊前预热、层间温度控制和首次焊后热处理采用远红外温控柜进行加热控制,其余焊缝热处理采用箱式热处理炉进行。焊前预热、层间温度控制、后热处理加热选用绳状加热器,上下各一支;热电偶根据加热器的位置布置,距离坡口边缘25mm为宜,同时要保证热电偶测温点不得裸露。

预热温度控制:GTAW为100~200℃、SMAW为200~250℃;考虑到层间温度的要求,实际控制GTAW为100~150℃、SMAW为200~210℃;层间温度控制为200~250℃,预热及层间温度选用远红处测温仪测量。

焊后热处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焊接完成后冷却至80~100℃,保持2h后的完全马氏体热处理;第二阶段是 恒温750~770℃的焊后热处理,时间为4.5h。

在焊后热处理的基础上,对焊件进行了切片,共5片,再用箱式热处理炉对其中4片进行第二次焊缝热处理。以后每做一次焊缝热处理,焊件就少一片,直至完成。热处理工艺参数为:恒温温度750~770℃,恒温时间4.5h,升降温速度140℃/h。考虑到施工中现场存在热处理后焊缝硬度不合格现象,对首次焊接的焊后热处理恒温时间设定为3.5h。

3 10Cr9Mo1VNbN 钢热处理后的理化试验

在取样前对2个试件进行射线检验,避免带有超标缺陷的试样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分析中。试样共分5组,每组加工2个拉伸试样,6个冲击试样,1个金相试样和1个硬度试样。

3.1 拉伸试验结果

拉伸试验结果见图1、图2。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次数的增加,拉伸强度缓慢降低,第5次热处理仍然高于母材的抗拉强度下限;随着热处理次数的增加,断后伸长率缓慢增加,在第5次热处理时突然下降且低于GB 5310—2008要求。

图1 热处理次数对抗拉强度影响

3.2 冲击试验结果

母材和焊缝的冲击试验结果见图3。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的热处理次数范围之内,焊缝与母材的冲击吸收功随着热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且高于GB 5310中规定的下限。

3.3 硬度试验结果

图2 热处理次数对断后伸长率影响

图3 热处理次数对冲击吸收功影响

硬度试验结果见图4。试验结果表明,硬度值随着热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焊缝硬度值下降比母材快,当第5次后焊缝硬度值与母材接近。

3.4 金相试验结果

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显示,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均为回火马氏体组织。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次数增加未影响母材和焊缝的金相组织。

图4 热处理次数对焊缝硬度影响

4 结论

a.10Cr9Mo1VNbN 钢进行焊缝热处理在4 次以内时,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值降低但在标准范围之内;冲击韧性值改善、硬度值降低、伸长率改善。

b.10Cr9Mo1VNbN 钢进行多次热处理对焊缝接头的综合性能有利,但不应超过4次。

c.焊缝热处理次数与焊接返修允许最高次数相吻合。焊缝首次热处理不合格且同一位置需返修2次时,焊缝热处理次数是4次,与规程要求相一致。

猜你喜欢

焊条母材层间
基于超声检测的构件层间粘接缺陷识别方法
基于层间接触的钢桥面铺装力学分析
Sn/Al真空钎焊压力下母材氧化膜的破碎效果
母材及焊丝对转向架用耐候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结合多分辨率修正曲率配准的层间插值
大型低温LNG储罐用ENiCrMo-6焊条的研制
核级E316L焊条在高温水环境下的均匀腐蚀行为
双联法冶炼铁基非晶合金母材的工业化技术开发
大段合采油井层间干扰主控因素研究
元素B对自蔓延焊条焊接工艺及接头显微组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