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中小学生数字学习资源需求状况研究

2014-11-28赵兴龙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北京市文字资料

赵兴龙,周 凯

(1.中央电化教育馆 ,北京 100031;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 100083 )

北京市中小学生数字学习资源需求状况研究

赵兴龙1,周 凯2

(1.中央电化教育馆 ,北京 100031;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 100083 )

数字学习资源需求泛指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者愿意并且能够获得的数字学习资源的总和。数字学习资源需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的内在动力,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该研究采用大数据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全部区县的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7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数字学习资源需求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中小学学生最需要的数字学习资源正在从传统资源向新型辅导类资源转变,呈现出个性化趋势;在年级分布上呈现出不规则的“M”型,但在资源需求和使用的丰富程度方面呈现一定差异。文章呼吁加强资源需求的“精确定位”和资源供给的“按需推送”,推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的转变,切实对缓解北京“学位”紧张和“择校”热潮做出积极反应。

大数据;数字学习资源;学习资源需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在线教育

需求本是经济领域的常用词汇,近年来被频繁运用于教育技术领域,这一方面说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也更加说明需求确已对传统信息化的理念、模式甚至是关系格局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前,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似乎代表了教育系统变革的三个方向[1-3],但是这三个方向触动变革最离不开的或者说能给社会各界形成认知聚焦的还是数字学习资源。可以说,数字学习资源需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的内在动力,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要求,全面探索公共教育服务背景下的首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策略。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4]。数字学习资源需求是北京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对北京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教育信息化融入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迫在眉睫[5]。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一定是面向被服务者需求的服务,学生应该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二是从目前北京数字学习资源的建设情况看,主要以资源内容为主体,同时附带活动和服务,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服务还需进一步调研。综合以上考虑,本研究从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数字学习资源实际需求即学生最需要的数字学习资源是什么作为出发点进行调研,用学生的实际需求“倒逼”北京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模式的形成,从而形成资源需求、供求和要素关系协同有序。

面对北京市的中小学生,采用传统小数据采样的方法可能不足以反映学生对数字学习资源需求的整体概貌。本研究采用大数据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全部区县的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共7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数字学习资源需求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网络形式发放。各区县学生采取自愿方式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数字学习设备进行匿名作答。基本信息中只记录性别、年级和区县字段,保证作答的真实可靠。调查工具是研究者自己编制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资料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14道题目,包括数字学习资源需求、数字学习资源使用、数字学习资源获得途径、数字学习资源支持设备、个人主页等五个部分。本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数字学习资源需求部分,包括调查经常使用的数字学习资源类型和目前最需要的数字学习资源类型。

考虑到不同年级对数字学习资源的理解不同,通过对多名老师、专家的访谈和咨询,问卷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网络资料”替代专业术语“数字学习资源”,采用SPSS20.0和Excel20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学生经常使用的三类数字学习资源为“文字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和“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

对学生经常使用的数字学习资源调查发现,“文字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三类资源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1.8%、17.8%、12.8%。“网上的练习题”“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说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语音、音乐资料”“帮助学习的网页”四类资源所占比例偏低,分别为2.5%、2.6%、3.7%、4.2%。

进一步对不同年级学生经常使用的数字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后发现,“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在电脑、手机、平板上可以使用的课本”“网上的练习题”五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语音、音乐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在电脑、手机、平板上阅读的课外图书”四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帮助学习的网页”使用群体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和小学五年级学生;“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说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影像资料”两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和初中二年级学生。但就所调查的高中二年级群体而言,高中二年级学生常用的资源是影像资料,较少使用的是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

2.学生最需要的三类数字学习资源为“文字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

对学生最需要的数字学习资源调查发现,“文字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三类资源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17.1%、13.6%、13.5%。“语音、音乐资料”这类资源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仅为3.5%。

进一步对不同年级学生最需要的数字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后发现,“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网上的练习题”四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影像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在电脑、手机、平板上可以使用的课本”“在电脑、手机、平板上阅读的课外图书”“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说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六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语音、音乐资料”“帮助学习的网页”两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和初中二年级学生。高中二年级学生最需要的资源是影像资料,较少需要的是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

3.学生最需要的数字学习资源正在从传统资源向新型辅导类资源转变,经常使用的资源和最需要的资源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从整体上看,如下页表所示,对于“文字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三类所占比例较高的资源而言,它们既是学生经常使用的资源,也是最需要的资源,但是“文字资料”已经由“经常使用”的21.8%下降到“最需要”的17.1%;“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已经由“经常使用”的17.8%下降到“最需要”的13.6%;“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反而由“经常使用”的12.8%上升到“最需要”的13.5%。就资源本身的属性而言,经常使用的这些资源,如“文字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语音、音乐资料”“图片资料”,都是在传统数字化学校中较为常用的资源,“在电脑、手机、平板上阅读的课外图书”之所以被让学生觉得“被需要”的比例下降,可能是因为学校已经配备了大量的课外图书资源,加之多媒体终端设备在北京家庭中普及率较高,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技术疲倦”。反之,“网上的练习题”“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说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帮助学习的网页”“在电脑、手机、平板上可以使用的课本”“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和“影像资料”这些新型资源,带有明显的学伴、虚拟教师等辅导属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实际的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需求倾向。

学生经常使用的资源和最需要的资源的比例差异量比较表

将学生经常使用的资源和最需要的资源的比例差异量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网上的练习题”“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说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帮助学习的网页”“在电脑、手机、平板上可以使用的课本”“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和“影像资料”七类资源“最需要”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文字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图片资料”“在电脑、手机、平板上阅读的课外图书”和“语音、音乐资料”五类资源“经常使用”的学生比例明显下降,这说明对于学生而言,经常使用的资源和最需要的资源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即经常使用的资源不一定就是最需要的资源。

4.学生经常使用的资源和最需要的资源在年级分布上都呈现出不规则的“M”型,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是资源使用和需求的活跃期,但在资源使用和需求的丰富程度方面有着一定差异,五年级和高中二年级相对较为平缓

在经常使用资源的调查中,小学三年级学生经常使用“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在电脑、手机、平板上可以使用的课本”“网上的练习题”五类资源,并且和小学五年级学生同是“帮助学习的网页”的使用群体,和初中二年级学生同是“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说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影像资料”两类资源的使用群体,这说明三年级学生对资源使用具有非常高的积极性,使用非常活跃。初中二年级学生是“语音、音乐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在电脑、手机、平板上阅读的课外图书”四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并和小学三年级学生同是“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说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影像资料”两类资源的使用群体,这说明初中二年级学生对资源使用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使用较为活跃。如图1所示,从整体上而言,小学三年级学生比初中二年级学生在使用的资源类型上更加丰富一些。小学五年级学生除了和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帮助学习的网页”同是主要使用群体外,对经常使用的资源没有呈现出较为突出的使用倾向,高中二年级也是如此。

图1 学生经常使用资源在年级分布上的分布情况

在最需要的资源的调查中,初中二年级学生是“影像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的资料”“除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还有练习、作业和测验”“在电脑、手机、平板上可以使用的课本”“在电脑、手机、平板上阅读的课外图书”“用来学习的软件等(比如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六类资源的主要使用群体,并和小学三年级学生同是“语音、音乐资料”“帮助学习的网页”两类资源的使用群体,这说明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最需要的资源呈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潜在的使用倾向非常活跃。小学三年级学生最需要“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帮助学习知识的游戏”“网上的练习题”四类资源,并和初中二年级学生同是“语音、音乐资料”“帮助学习的网页”两类资源的使用群体,这说明三年级学生对最需要的资源呈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潜在的使用倾向较为活跃。如下页图2所示,从整体上而言,初中二年级学生比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最需要资源的类型上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需求。小学五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在最需要的资源方面没有呈现出较为突出的需求倾向。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

从上述研究结论中可以发现,北京市中小学生数字学习需求呈现出个性化趋势,但是制约个性化资源需求的并不是资源内容本身,而是资源的要素配置方式。以往的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是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配置。这种配置方式最大的不足在于照顾不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造成了重复、低水平配置甚至是浪费现象的发生。转变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的关键做法是要遵循需求结构决定供给结构,供给结构决定要素结构的客观规律,从学生个性化需求这个源头出发设计配置方式,制定配置规划。从研究中可以发现,在给出的十几种资源类型中,男女生的需求、不同年级的需求、不同区县的需求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更多是在历史境遇中形成的繁杂的资源需求形态和诉求。拥有设备较多的学生并不一定使用好资源,使用资源数量较多的学生并不一定有好的设备;传统资源的需求正在缓慢下降,新型资源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远郊区县的学生需要的资源不一定都是传统的资源,城市功能核心区的学生需要的资源并不都是新型资源。这就要求对教育资源需求要做到“精确定位”,对教育资源的供给要做到“按需推送”。“精确定位”解决“补什么”的问题,精准把握学生的真实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如学生手里有什么学习资源,学校发了哪些学习资源,需要什么学习资源等,再如作文学习需要什么帮助,喜欢什么方式的帮助等;“按需推送”是解决“如何补更好”的问题,按照学生的真实需求将学生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进行推送,让学生拥有“指尖上的服务”,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精确定位”和“按需推送”有机结合,可以直接推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北京“学位”紧张和“择校”热潮。

图2 学生最需要的资源在年级分布上的分布情况

[1]黄荣怀.微课如何适应“数字土著”需要?[DB/OL].http://news.bnu.edu.cn/mtsd/81953.htm,2014-06-15.

[2]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DB/OL].http://www.gov.cn/zwgk/2012-07/20/content_2187242.htm,2014-05-18.

[5]李奕,宫辉力.教育信息化融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理念与途径—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8):9-11.

赵兴龙: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应用(zhaoxinglong@moe.edu.cn)。

周凯: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zhou95243@163.com)。

2014年7月2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e-Learning Resources Demand Survey based on Big Data in Beijing

Zhao Xinglong1, Zhou kai2
(1.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31; 2.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3)

e-Learning Resources demand refers to the sum of type and amount that the us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obtain learning resources. e-Learning Resources demand is the inherent motivation for change of ICT in education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guide for ICT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Based on Big data, this study surveys over 70,000 students who are from grade 1, grade 5, grade 8 and grade 11 in all districts of Beijing. The study reports that the demand is changing from traditional resources to new counseling resources for most students and the grade distribution is showing irregular “M” type. The author calls for strengthening the resources demand of “diagnosis “ and resources supply “on-demand” i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respond positively to ease school choice issue.

Big Data; e-Learning Resources; Learning Resources Demand; Primary Public Educational Services; Online Education

G434

A

1006—9860(2014)09—0084—04

猜你喜欢

北京市文字资料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文字的前世今生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