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震后两个月重灾区不同群体心理状况*
2014-11-28陈卫星安甲丽罗士喜李洪燕毛雯霞
陈卫星 安甲丽 吕 瑭 罗士喜 李洪燕 毛雯霞
雅安7.0级大地震突然袭来,摧毁了人们的房屋,也摧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心理伤害更为广泛,灾民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地震的惊吓,充满了对地震的恐惧心理。重灾区,房屋损毁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震后各方面的问题都困扰着灾民们的心理健康[1]。通过调查了解震后两个月,灾民们最信任的救援队伍、受到的救援情况、最需要谁的帮助及具体哪方面的帮助,有助于认识灾区的真实生活情况,分析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在各方面情况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群在震后人际关系与救援需求方面是否有差异,从而探索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模式,让灾民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心理帮助,让灾民们更快更有效的恢复心理健康,早日走出灾难带来的痛苦[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分别于2013年8月15-30日,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了雅安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农民、工人、个体户、无业人群和其它职业人群共388人,其中青年人232人(59.79%),平均34.5岁;中年人82人(21.13%),平均48.7岁;老年人30人(7.73%),平均年龄67.4岁;农民119人(30.67%),工人39人(10.05%),商人58人(14.95%),无业人群65人(16.75%)[3]。
1.2 方法
1.2.1 工具 自编震后两个月生活救援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和震后不同时间段相关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职业、家庭地点等。地震两周后,主要受到哪些外援队伍的帮助。灾后1~2个月,希望得到谁的帮助;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1.2.2 施测 调查实施前对全体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分人群,以个人为单位一对一进行问卷采集并详细解释问卷内容;鼓励被调查人员认真回忆,真实填写或是调查人员根据提供信息现场代填,并现场回收问卷。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进行数据录入,双份录入并检查核对,保证准确性,利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震后2 周不同年龄与不同职业群体受到的外援队伍帮助的比较 震后,灾民们不同程度的受到外援队伍的帮助,包括武警官兵、心理专家或是志愿者们、医生护士等。青年、中年、老年人受外援队伍情况两两之间相互比较,见表1。χ2=0.45~5.62,df=2,P>0.05,经卡方检验表明,不同年龄组人群受外援队伍的帮助无差别。其中青年48.52%,中年51.22%,老年55.56%表示主要受武警官兵的帮助。农民与工人、商人、无业群体相比较,χ2=5.64~7.52,P>0.05,可认为农民与工人、商人、无业群体受主要外援队伍帮助无差异。由构成比可知主要受到武警官兵的帮助。工人与商人相比,商人与无业相比,工人与无业相比,χ2=11.54~13.91,df=2,P<0.05,经卡方检验表明,这些群体受外援队伍帮助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工人、无业与商人大部分受到武警官兵的帮助,商人没有受到心理方面的帮助,工人与无业人群比商人受到更多医生护士的帮助,商人受到更多其它人群的帮助。
表1 震后2 周不同年龄、职业群体受到的外援队伍帮助的比较[n(%)]
2.2 震后1~2个月不同年龄组与不同职业群体希望得到相关人群帮助的比较 地震后2个月,灾民们在政府、外援队伍、亲戚朋友等的相互帮助下度过灾难。由表2,对于青年和中年相比χ2=1.92,df=2,P>0.05,青年85.19%,中年87.80%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可认为青年与中年大部分人希望得到相同群体的帮助;中年和老年相比χ2=12.72,青年和老年相比χ2=18.31,P<0.05,经卡方检验表明,中年与老年和青年与老年之间需要帮助的情况有差异。其中老年比青年和中年有更多的人希望得到工作伙伴和其它人群的帮助。不同职业群体比较,农民与工人χ2=85.04,工人与商人比较χ2=52.83,工人与无业比较χ2=47.93,P<0.005,具有显著差异。工人与农民、商人、无业人群比较超过50.00%的人希望得到工作伙伴的帮助。农民与商人比较χ2=1.66,农民与无业比较χ2=6.51,商人与无业人群比较χ2=7.29,P>0.05,认为这些人群相比希望得到各方面的帮助无差异,农民、商人、无业人群大部分人希望得到武警官兵的帮助。
表2 震后1~2个月不同年龄组、职业群体希望得到哪些人群帮助的比较[n(%)]
表3 震后1~2个月不同年龄、职业群体希望得到哪些方面帮助情况的比较[n(%)]
2.3 震后1~2个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情况的比较 震后2个月,灾后重建时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有的希望得到政府人员宣讲重建政策,有的希望有专业人士跟大家宣传健康知识、逃生常识,有的希望能参与灾后重建政策的制定。由表3,青年、中年、老年人之间两两比较,χ2=0.96~2.76,P>0.05,认为不同年龄组人群在震后希望得到的帮助无差异。其中青年50.00%、中年48.78%,老年47.22%希望政府人员宣讲重建政策,掌握更多的重建消息。不同职业群体两两之间相比较,χ2=0.10~5.17,df=2,P>0.05,认为不同群体之间震后希望得到的帮助无差异。其中农民49.58%、工人46.15%,商人56.90%、无业人群52.31%,希望政府人员多宣讲灾后重建政策,让大家了解更多跟自身利益有关的政策。
3 讨论
3.1 震后2 周,不断有外援队伍进入灾区,无论是武警官兵、医生护士、心理救援者、还是其他方面的志愿者都在帮助灾区人民,但是各救援队伍进入灾区救援情况不同,针对人群有差异,对于灾区人民来说,主要受到的各方面救援情况不完全相同。不论是青年、中年、老年还是农民、工人、商人、无业人群,都表示主要受到武警官兵的帮助。因为震后国家迅速启动救援,武警官兵是国家先锋队,不怕苦累,冒险挺进灾区,不断帮助灾区人民排险,搭建帐篷等。让灾区人民能比较安心,比较有依靠。其次受到其它外援队伍不同程度的帮助,商人基本没有受到过心理方面帮助,工人与无业人群少部分受到医生护士和心理志愿者的帮助[4]。可见震后灾区缺乏医生护士与心理救援,应该针对不同职业群体开展专业的心理救援,消除灾民们的恐惧心理,早日恢复对生活的希望。
3.2 震后不同人群对救灾队伍的需求有差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大部分人希望得到政府好政策的帮助。大灾面前,大家只能依靠国家的救援,依靠国家的政策才能帮助灾民们度过难关。因此,大家都比较信任政府。可见政府在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对于老年人和工人,商人,可以增加工作伙伴和邻居朋友之间的相互安慰与帮助,同群体之间,心理年龄相同,思考担心的问题比较相近,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彼此之间多组织交谈,互相吐露心声,能够让大家更快通畅心理,让心情舒畅。农民群体则多与邻居朋友交流。
3.3 震后两个月,各方面生活情况趋于正常,安全隐患很小,人们更多的是关心重建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大家,影响着大家的心理情绪。经比较发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之间,过半的人,在这时希望政府相关人员多向大家讲解重建政策,解决大家担心的疑问,让大家的切身利益得到满足,从而消除影响大家心理健康的因素[5]。其次各人群有30%作用的人,希望有救援队伍或是专业人士能够跟她们讲解健康知识、逃生常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需要各界人士的关怀与有序的救援。其中,工人有20%的人希望参与政策制定,因为无论各行各业,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问题的存在,才最清楚需求什么。参与政策的制定能更加准确的反应灾民的情况,得到更加实惠的政府政策的帮助。总之,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生活环境、饮食物质、人际关系、受帮助程度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有组织的有序的外援队伍有针对性的对灾区不同群体开展救援工作,早日恢复心理健康,早日重展昔日笑颜。
[1]陈雪峰,王日出,刘正奎.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03):499-504
[2]贾晓明.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07):882-884
[3]陈健,吴佩宁.113例心理援助热线咨询资料分析与思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01):126-127
[4]安芹,贾晓明,李波,等.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模式的探究-非典后大学生小组心理干预研究报告[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01):51-53
[5]张翠,杨艳杰,张媛媛.心理干预对劳教警察职业倦怠、情绪及社会支持的作用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04):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