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推动招生,以招生提升就业
2014-11-27沈文英
摘要:招生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品牌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要高质量的完成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必须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和各种手段,充分调动招生就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不断创新招生就业管理模式,以保证出口畅进口才旺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招生 就业 管理模式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是一所为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适应苏州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创建一流品牌学校为目标,凸显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江苏省课改实验学校,未来的目标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招生与就业是一所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是提升学校品牌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而出口畅进口才旺,所以,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谋求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获得双赢,从而以就业推动招生,以招生提升就业。
1 学校近五年招生就业工作的总体情况
1.1 2009-2013年招生情况 2009-2013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向学校下达招生计划近6000人,学校高质量招生6200人左右,每年新生录取分数达中考总分70%以上人数比92%以上,2012-2013年中考总分80%以上人数比达40%以上,这在同类学校中都是极为少见的,连续三年生源质量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40多所分院中名列第一。
1.2 2009-2013年就业情况 2009-2013年,学校高职毕业生累计约4214人,就业率平均达98.6%,升学率平均达28.4%。经调研,毕业生就业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目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分布海外,如酒店管理专业多名毕业生在澳大利亚、迪拜、新加坡等国家工作,这为学校打造海外知名度奠定了基础。
2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以就业推动招生
2.1 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为就业打好基础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不能离开地方经济的发展、行业企业的发展,学校的专业发展和课程设置必须紧贴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为了培养符合苏州地区现代服务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积极探索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紧密合作、创新合作等。近年来,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共建实训基地、安排顶岗实习、人员互训、就业派遣,共同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题研究、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工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每年对合作企业进行全面评估,选择一些优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目前的合作企业共有130余家,紧密型合作企业有88家,校外骨干实训基地44家,这种做法使校企合作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也为毕业生奠定了稳定的就业基础。
2.2 搭建各种平台,加强校企交流 为了检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每年组织座谈、调研活动,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对实习生、毕业生的考核评价以及对学校提出的建议,及时调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始终紧贴市场。为了进一步推进与行业企业的深度交流,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学者来校给教师、学生开讲座,拓宽师生视野,给予更多的专业营养。积极与企业共同开发科研课题、专业创新、技能提升等工作,使学校某些专业领域在市场上起到引领作用。
为了扩大教育教学成果、办学特色等宣传,还组织企业校园行、校企技能PK、校企联谊会等活动,展示教学成果,搭建相互交流平台,既加强了专业交流,又夯实了校企双方的情感基础。
2.3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就业质量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2011年,由苏州市政府授牌牵头组建了“苏州市现代物流职教集团”“苏州市现代商务职教集团”“苏州市现代金融职教集团”等三大职教集团,在这三大平台上,学校将苏州的物流、商贸、金融等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资源进行大融合,打破了以往“一对一”“一对多”的以学校为主体的单一的校企合作模式,而是建立了“多对多”“一对多”“多对一”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了物流、商贸、金融等专业建设和发展,也使企业对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等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甚至直接参与到各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去,直接将行业企业对员工的入职条件、职业技能和素养要求等岗前教育的内容提前介入,并将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提前让学生形成文化认同,从而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由于行业企业的管理者、专家、技术能手成为了学校专业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有些入职门槛比较高的行业企业自愿主动地为学生降低入职门槛,给学生机会与本科院校学生同台工作、平等竞争。经过这两年检验,很多企业普遍评价学生素质高、技能优、外语好、善学习,有的企业甚至老总亲自带管理团队专程到校洽谈合作。
校企合作工作的加强,大大提升了学生实习就业的平台,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招生咨询中,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今后的就业问题。学校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极大地推动了招生工作。
3 加强招生宣传,做好咨询服务,吸引优质生源,以招生提升就业
就业顺畅推动了招生,同样招生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就业工作。学校的招生工作始终围绕“立足专业、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彰显特色”的中心,加强招生宣传,做好招生咨询服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扩大学校影响、完成计划任务、提高生源质量”的总体目标。
3.1 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 我校招生宣传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 “走出去”主要是让宣传团队主动走进生源学校开展宣传,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中招咨询会;组织学生开展“我回母校”,教师参与生源校的教研活动,党员下社区,离退休教师、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机会开展对学校的宣传推介。通过以上宣传活动让生源地(校)更多的了解学校,同时更好地为生源校的考生、家长服务。“请进来”是学校通过校园开放日、普职综合实践课程、校园中招专场咨询会等各种活动把生源校的领导、师生、家长邀请到校,参观校园环境,与师生进行互动,更为直接地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技能训练、发展前景等。
学校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展开全方位宣传;根据中考时间及考生填报志愿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在各种媒体投放广告,集中进行宣传;鼓励全校师生通过各类媒体以新闻报道和短刊形式发表文章、作品,以此宣传学校;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开讲座等,以自己的成长历程给学弟学妹们以启发、榜样;各系充分挖掘专业亮点和特色,开展一些有影响力或有特色的活动,让考生和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各专业情况。
学校每年在新生注册时开展“招生信息渠道调查”、“招生宣传效果调查”以及“影响学生填报志愿调查”,主要调查考生了解学校的渠道、途径以及选择报考的主要因素等,根据调查数据整理,有70%以上考生是通过校园开放日、现场咨询会、学校网站等了解学校的,80%以上考生从就业、专业前景、学校声誉、学校管理等因素考虑而选择学校的。
3.2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招生服务工作 孩子的未来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是学校贯穿整个招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在招生过程中认真学习招生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加强领导,严格执行招生录取工作“六公开”和“十不准”规定,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秩序,实行阳光招生,学校招生工作连续多年零投诉。
为服务好考生,学校设立24小时招生热线、网上咨询平台以及双休日值班等。在咨询接待中,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认真解答考生和家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贬低他人或擅自进行政策不许可的承诺,由此获得了考生信任,为学校树立良好形象。
为了吸收更多的优质生源,学校除了争取各方奖励、资助政策外,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等,设立了高分奖励基金,这两年学校奖励高分考生、优秀考生50余人/年,奖励金额20余万/年,资助困难学生每年千余人次,总金额500多万元,资助来源包括社会、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捐款。
正是由于学校平时注重抓管理、提内涵、树品牌、重服务,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许多家长和考生趋之若鹜,认为在这样的学校学习能更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而招生质量的优良为学校输出优秀毕业生打下了良好基础,不断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学校为了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知名度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将继续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鼓舞下,借助苏州经济转型升级、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脚踏实地的建设美丽校园、发展品牌专业、打造一流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治斌.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
[2]龚菊华.中山学院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许文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6(04).
作者简介:
沈文英(1972-),女,江苏苏州人,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招生策略和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跟踪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