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下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分析
2014-11-27王宵阳
王宵阳
摘 要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实现的基础,目前,大学校园建筑设计普遍都坚持绿色建筑理念,成为绿色生态建筑的一部分,是促进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国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的积极响应。本文就绿色建筑理念下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做简要分析,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针对学校不同区域的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方面的调整,期待实现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校园景观。
关键词 绿色建筑理念;生态校园;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186-01
校园建筑是一类具有特殊作用的建筑形式,学校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既要以满足广大学校师生的环境需求和美学需求,又要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使用需求,另外还应该对其使用者和后继的建设者起到示范作用,所以,如何将这些需求相互融合,设计出体现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所以,建筑物还应该在体现文化学术氛围和生活气息上下一番功夫。本文对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做出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生态校园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绿色建筑理念下生态校园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1.1 绿色建筑理念下生态校园建筑的概念
所谓的生态校园建筑就是指将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学校内的建筑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学生和教师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通过设计,使学校建筑周围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因素在系统内形成有序地循环,从而实现校园环境的高效、低耗、无污染和生态平衡。在进行校园建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生态问题,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态校园建筑设计时,首先就应该考虑自然生态原则,对学生、建筑、校园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索,本着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生态校园环境的宗旨设计校园建筑。
1.2 绿色建筑理念下生态校园建筑的特征
生态校园建筑是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时,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人景共生。生态校园建筑环境设计应该满足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师生对自然景观的生理和审美需求。其次,生态校园建筑还应该具备技术先进、环保低碳的特征。在进行生态校园建筑设计时,教室和宿舍可以设计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来进行能源供给。建筑设计应该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遮阴,以节约能源的利用。建筑设计可以采取多种绿化方式并举的方式,这样有助于改善小气候。另外,在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等问题的解决。生态校园建筑设计的第三个特征是合理规划、和谐统一。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应该充分吸收我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和西方园林的简洁美,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组合空间,构建形式多样的园林化校园生态环境。
2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不同生态校园的分区设计
在进行校园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时,我国普遍将校园用地从功能上划分为教学文化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生态休闲区、行政办公区以及教职工住宅区等六部分,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内,生态校园建筑设计所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重点对教学文化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的建筑设计做出了
阐述。
2.1 教学文化区
教学文化区是学校建筑设计的主体区域,这一部分的建筑设计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训楼等。教学区是校区的核心区域,应该以中轴线形态设计成庄严宏伟的风格,以突显整个学校的风貌。在设计时还应该注意主轴线上的空间层次感和组织序列性。主轴线两边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从而使整个教学区的建筑设计庄重而灵活,严谨而又富于变化。河南工业大学的建筑就是这样呈对称分布的。学校正对门是中心广场,极具标志性的图书馆位于广场之后,左右分别为理科、文科教学团组以及各学院专业实验室。建筑物之间空间较大,搭配草地、花卉、树木,这样的布局既给人以庄严之感,又显得开阔、幽静,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2.2 学生生活区
在绿色建筑理念指导下建筑设计的生态校园中,学生生活区是由宿舍楼、后勤管理中心、学校医院和服务性建筑组成的。在进行生活区内的设计时,可以开辟林间空地用来供学生休息,在空地中设计绿地、花坛、走廊、座椅等。选择生活区的花草树木时,应该选择具有不同季相、色相变化的植物,丰富生活区内的景观。为了体现设计的舒适化和人性化,要在生活区内设立活动场所。学生宿舍应该设立单独卫生间,宿舍楼内设立自习室、阅览室、接待室、洗衣房等。该区域的建筑设计应该采用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以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另外,为了体现绿色建筑理念,所有的宿舍楼应该在每一间宿舍的屋面铺设多晶硅光伏板,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从而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2.3 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生态校园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区的重要性更是被凸显出来。为此,在进行体育运动区的设计时,应该保证有较大的土地使用面积,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设立篮球馆、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文体中心等职能区域,在该区周围可以栽种高大乔木,同时将喜阴性的灌木和花卉栽种在乔木下层,以形成一定规模的绿化带。这样的绿化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遮阳、挡风,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扩散。体育运动区在设计中应该对照明灯管职能控制系统、观众导览系统、应急广播系统等进行有选择的使用,同时还要强化硬件建设。使体育运动区既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同时又能满足师生的审美需求。
3 结束语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恶化,人类的生活环境质量也不随之下降,因此,也加速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的觉醒。在我国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生态校园是为保护环境做出的重大贡献。在绿色建筑理念下,进行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就是要本着降低环境负荷,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的宗旨,在校园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少污染。要想实现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就应该根据学校中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改善小气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涛,张凌龙.校园建筑之景观生态观[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2]俞孔坚,张慧勇,文航舰.生态校园的综合设计理念与实践——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设计[J].建筑学报,2012(04).
[3]刘起霞,邹昕,邓俊艳.谈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8).
[4]陈晨.校园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前景与趋势[J].江西建材,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