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巷炮掘工艺工序创新优化研究和应用

2014-11-27李欣韩亚军

新媒体研究 2014年19期
关键词:研究应用

李欣++韩亚军

摘 要 通过设备的选型与配备,工序间的紧密衔接及平行作业,成功实现了长距离开拓岩巷的皮带连续接车排矸,充分利用工序、工时,提高了矿井炮掘岩巷的快速掘进,有利于矿井提升运输的安全管理,提高了巷道施工进度。

关键词 岩巷;皮带连续接车;排矸;研究;应用;工序衔接

中图分类号:T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161-03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劳动组织和工艺工序,提升单进水平和劳动效率,近期,生产处结合矿区专业特点,首先从岩巷炮掘工艺入手,在施工工艺创新、劳动组织安排、工时工序衔接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并形成了岩巷炮掘快速掘进实施方案。

以蒋庄煤矿南十一采区运输机下山巷道炮掘施工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1 巷道施工条件

1.1 基本情况

南十一采区主要运输机下山,设计长度900 m,布置在3下煤底板至十下灰之间岩层中,穿层掘进,坡度:-10°~-14°,锚网喷支护,掘进断面12.46 m?,直墙圆弧拱形,净宽度3.9 m,净高度3.6 m。

1.2 支护参数

每排布置11根左旋预应力全螺纹阻尼锚杆,规格为φ18×2000 mm,锚固剂型号为CK2870,每根锚杆使用1支锚固剂。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 mm,喷浆厚度为70 mm。钢筋网规格为长×宽=2000×1000 mm、使用φ6 mm的钢筋焊制、网格为110×110 mm的钢筋网,每排5片。喷浆厚度70 mm,初喷距迎头不得超过6 m,复喷距迎头不得超过20m,初喷厚度为30~50 mm,复喷后总厚度不低于70 mm。

临时支护采用3根前探梁,前探梁选用厚壁、无锈蚀、不弯曲、无变形的、规格为3吋(φ89 mm)、长度4.0 m的钢管。

2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排矸时间长、速度慢

岩巷炮掘施工,采用耙装机、绞车配合矿车运输,排矸和出货速度慢,每班排矸的时间在占到总工作时间的1/2以上。

2.2 工序衔接不紧密、工时利用不紧密

巷道施工中耙装机扒装时,人员只能在后路进行等待,无法从事其他工序,在扒装期间和迎头打钻及支护期间未能做到时间上的紧密衔接,出现了时间浪费。

3 拟采用的施工方法

该巷道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光爆锚喷。采用正台阶方式施工,台阶长度为5 m。耙装机排矸,后路实现皮带连续运输,皮带机头接车,上平巷电瓶车运输。

4 设备配置

1)采用整体托移式耙装机扒装,后部配置皮带实现连续运输,提高排矸出货速度,同时移机整修移机时间大大缩短。

耙装机在每次整修前移过程中,通过耙装机自身的涨紧绞车的牵引,30 m范围内快速平稳的将耙装机自移式移动到迎头,减少了采用绞车牵引长距离移机时间。挪移耙装机几乎不占用生产时间。

2)采用大功率绞车设备。

掘进后路采用JD—55型绞车,每次能提4个重车,而且速度比较快。特别是在喷浆班施工时,后路的提升运输效率高,为皮带架管的安装和皮带搭接其他工序施工节省了大量时间。

整体自移式耙装机

皮带机头接车示意图

5 具体实施方案

5.1 劳动组织

正确选用和确定劳动组织形式、工种人数,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并重点考虑各工种的工时与各工序之间精密衔接,实现多工序平行作业,这对施工速度和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

采用“四六”制正规循环作业方式,三掘一喷(喷浆班与整修班合并),即三个生产班和一个喷浆班(兼检修班)。

掘进班只负责掘进、支护工作;喷浆班负责喷浆及移机整修工作;运料组负责将料从后路料场运至迎头料场;检修班负责设备检修、接电缆、上皮带、管子敷设、电缆吊挂等;道工负责轨道铺设至耙装机后10m处。各工种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实现了一次成巷。

掘进班每班定员人数11人。其中迎头支护工5人(包含爆破工1人)、耙装机司机1人,后路辅助工按需要定员,出勤率按80%计算,实际出勤9人,喷浆班(兼检修班)每班定员14人。

生产班组定员11人,人均月休班5天,班组全共休班55个天,平均每天休2人次(55÷30=1.83≈2人),实际生产班组每天出勤9人。

5.2 爆破参数

根据岩性条件设计爆破参数。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爆破图表,实施光面爆破,使炮眼利用率达到最最佳,巷道成型达到设计要求。

结合该巷道特点,炮眼深度选择1.7 m,循环进尺不低于1.5 m。有条件的地点要坚持中深孔爆破。

5.3 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

在实际掘进施工过程中,钻眼、排矸、支护等工序工作量大、用时最长(钻眼约用时130分钟;正常1.5 m进尺的支护和装岩约用时110分钟是主要工序,分别占总工时的36.1%和30.55%;第二班次进尺1.5 m需支护2排锚杆,支护用时为150 min)。解决好这三个主要工序平行作业问题是提升效率的

关键。

具体做法如下。

1)交接班、安全检查、开工前准备平行作业。

2)施工炮眼,上下台阶定人定钻、平行作业。

3)爆破后,迎头临时支护与防尘洒水平行作业。

4)上部台阶顶板锚杆支护与下部台阶装岩平行作业(扒装区域始终距离迎头6 m以上安全距离)。

5)下部台阶帮部锚杆支护与下一班组交接班时间平行作业(掘1.5 m需支护2排)。

6)迎头喷浆与后路检修、掘砌水沟平行作业。endprint

5.4 工序工时利用

主要工序时间安排如下。

1)炮眼施工(130min):共计78个炮眼,炮眼深度1.7 m(掏槽眼1.9 m),迎头定人定钻安排三部钻打眼(如果人员充足也可安排4部钻),每个岩石炮眼从定炮开始计时,到炮眼成型结束平均每炮眼用时5分钟,合计用时约130分钟左右。

2)装药放炮环节(20 min):炮眼装药、封泥、连线、检查瓦斯用时约20分钟;迎头班长安排警戒人员站岗,并清点人员到躲炮地点;班组长、瓦检员、放炮员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3)放炮通风(10 min):人员在警戒线外新鲜风流中躲炮,待炮烟吹散后,班长通知撤岗,人员方可进入迎头施工。

4)临时支护(20 min):临时支护与防尘洒水可以平行作业,用手稿找型,顶网要提前铺设在前探梁上并与用铁丝连接牢靠。

5)扒装迎头(30 min):迎头回头轮固定,扒装迎头矸石,为迎头支护造条件。

6)顶板及帮部支护:

①正常掘进1.5 m,顶板及帮部支护1排锚杆(110 min):耙装机回头轮挪移至后路,迎头支护可以与后路排矸平行作业。顶板、两帮联网用时10分钟,每棵锚杆从打眼到安装完毕用时9分钟左右,平均用时110分钟。。

②接班迎头控顶0.5 m后,掘进1.5 m,顶板及帮部支护2排锚杆(150 min):耙装机回头轮挪移至后路,迎头支护可以与后路排矸平行作业;与下一班次交接时,利用与下班施工交接班时间和此班组支护下部支护平行作业,两帮联网用时4分钟,施工4颗锚杆,每棵锚杆从打眼到安装完毕用时9分钟左右,平均用时40分钟,共用时150 min。

7)后路排矸(110 min):将矸石扒出迎头后,在不影响迎头支护的情况下进行后路排矸作业,本工序可以持续至下个生产班交接时间。

按每日循环数3个,循环进度1.5 m,循环率为90%,日进度4.5 m,月进度为:30×4.5×90%=121.5(m)。

6 保障措施

1)岩巷掘进进度,还主要受制于后路排矸系统的顺畅程度,在确保迎头工序工时充分利用、合理衔接的同时,保证矿车充足供应也是提升掘进单进水平的关键因素。矿井要统筹安排,协调好生产、运输的关系,避免造成车皮供应不足、人员浪费现象。

2)施工工序和工时安排也不是一成不变,要及时根据现场条件、生产环节、施工人员的变化,要及时调整劳动组织,确保人员配备最佳化、工时利用最大化。

3)加强职工的日常性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勤,确保迎头直接工的正常出勤;在薪酬考核上要向主要工种、艰苦岗位倾斜,提高职工积极性。

4)加强设备管理是保证开机率的重要保证。坚持正常的设备维护和检修,严格执行班检、日检、旬检、月检制度,对耙装机、皮带机等设备进行强制检修,保证机械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从而保证快速掘进,不发生中断事故。

5)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操作水平;实施金蓝领以师带徒工程,培养出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人才。

作者简介

李欣,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测量专业,一直从事煤矿生产掘进工作。

韩亚军,2002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从事煤矿掘进生产多年,曾发表《岩巷皮带连续接车排矸的技术研究与成功应用》等多项科技创新型论文。endprint

5.4 工序工时利用

主要工序时间安排如下。

1)炮眼施工(130min):共计78个炮眼,炮眼深度1.7 m(掏槽眼1.9 m),迎头定人定钻安排三部钻打眼(如果人员充足也可安排4部钻),每个岩石炮眼从定炮开始计时,到炮眼成型结束平均每炮眼用时5分钟,合计用时约130分钟左右。

2)装药放炮环节(20 min):炮眼装药、封泥、连线、检查瓦斯用时约20分钟;迎头班长安排警戒人员站岗,并清点人员到躲炮地点;班组长、瓦检员、放炮员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3)放炮通风(10 min):人员在警戒线外新鲜风流中躲炮,待炮烟吹散后,班长通知撤岗,人员方可进入迎头施工。

4)临时支护(20 min):临时支护与防尘洒水可以平行作业,用手稿找型,顶网要提前铺设在前探梁上并与用铁丝连接牢靠。

5)扒装迎头(30 min):迎头回头轮固定,扒装迎头矸石,为迎头支护造条件。

6)顶板及帮部支护:

①正常掘进1.5 m,顶板及帮部支护1排锚杆(110 min):耙装机回头轮挪移至后路,迎头支护可以与后路排矸平行作业。顶板、两帮联网用时10分钟,每棵锚杆从打眼到安装完毕用时9分钟左右,平均用时110分钟。。

②接班迎头控顶0.5 m后,掘进1.5 m,顶板及帮部支护2排锚杆(150 min):耙装机回头轮挪移至后路,迎头支护可以与后路排矸平行作业;与下一班次交接时,利用与下班施工交接班时间和此班组支护下部支护平行作业,两帮联网用时4分钟,施工4颗锚杆,每棵锚杆从打眼到安装完毕用时9分钟左右,平均用时40分钟,共用时150 min。

7)后路排矸(110 min):将矸石扒出迎头后,在不影响迎头支护的情况下进行后路排矸作业,本工序可以持续至下个生产班交接时间。

按每日循环数3个,循环进度1.5 m,循环率为90%,日进度4.5 m,月进度为:30×4.5×90%=121.5(m)。

6 保障措施

1)岩巷掘进进度,还主要受制于后路排矸系统的顺畅程度,在确保迎头工序工时充分利用、合理衔接的同时,保证矿车充足供应也是提升掘进单进水平的关键因素。矿井要统筹安排,协调好生产、运输的关系,避免造成车皮供应不足、人员浪费现象。

2)施工工序和工时安排也不是一成不变,要及时根据现场条件、生产环节、施工人员的变化,要及时调整劳动组织,确保人员配备最佳化、工时利用最大化。

3)加强职工的日常性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勤,确保迎头直接工的正常出勤;在薪酬考核上要向主要工种、艰苦岗位倾斜,提高职工积极性。

4)加强设备管理是保证开机率的重要保证。坚持正常的设备维护和检修,严格执行班检、日检、旬检、月检制度,对耙装机、皮带机等设备进行强制检修,保证机械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从而保证快速掘进,不发生中断事故。

5)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操作水平;实施金蓝领以师带徒工程,培养出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人才。

作者简介

李欣,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测量专业,一直从事煤矿生产掘进工作。

韩亚军,2002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从事煤矿掘进生产多年,曾发表《岩巷皮带连续接车排矸的技术研究与成功应用》等多项科技创新型论文。endprint

5.4 工序工时利用

主要工序时间安排如下。

1)炮眼施工(130min):共计78个炮眼,炮眼深度1.7 m(掏槽眼1.9 m),迎头定人定钻安排三部钻打眼(如果人员充足也可安排4部钻),每个岩石炮眼从定炮开始计时,到炮眼成型结束平均每炮眼用时5分钟,合计用时约130分钟左右。

2)装药放炮环节(20 min):炮眼装药、封泥、连线、检查瓦斯用时约20分钟;迎头班长安排警戒人员站岗,并清点人员到躲炮地点;班组长、瓦检员、放炮员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3)放炮通风(10 min):人员在警戒线外新鲜风流中躲炮,待炮烟吹散后,班长通知撤岗,人员方可进入迎头施工。

4)临时支护(20 min):临时支护与防尘洒水可以平行作业,用手稿找型,顶网要提前铺设在前探梁上并与用铁丝连接牢靠。

5)扒装迎头(30 min):迎头回头轮固定,扒装迎头矸石,为迎头支护造条件。

6)顶板及帮部支护:

①正常掘进1.5 m,顶板及帮部支护1排锚杆(110 min):耙装机回头轮挪移至后路,迎头支护可以与后路排矸平行作业。顶板、两帮联网用时10分钟,每棵锚杆从打眼到安装完毕用时9分钟左右,平均用时110分钟。。

②接班迎头控顶0.5 m后,掘进1.5 m,顶板及帮部支护2排锚杆(150 min):耙装机回头轮挪移至后路,迎头支护可以与后路排矸平行作业;与下一班次交接时,利用与下班施工交接班时间和此班组支护下部支护平行作业,两帮联网用时4分钟,施工4颗锚杆,每棵锚杆从打眼到安装完毕用时9分钟左右,平均用时40分钟,共用时150 min。

7)后路排矸(110 min):将矸石扒出迎头后,在不影响迎头支护的情况下进行后路排矸作业,本工序可以持续至下个生产班交接时间。

按每日循环数3个,循环进度1.5 m,循环率为90%,日进度4.5 m,月进度为:30×4.5×90%=121.5(m)。

6 保障措施

1)岩巷掘进进度,还主要受制于后路排矸系统的顺畅程度,在确保迎头工序工时充分利用、合理衔接的同时,保证矿车充足供应也是提升掘进单进水平的关键因素。矿井要统筹安排,协调好生产、运输的关系,避免造成车皮供应不足、人员浪费现象。

2)施工工序和工时安排也不是一成不变,要及时根据现场条件、生产环节、施工人员的变化,要及时调整劳动组织,确保人员配备最佳化、工时利用最大化。

3)加强职工的日常性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勤,确保迎头直接工的正常出勤;在薪酬考核上要向主要工种、艰苦岗位倾斜,提高职工积极性。

4)加强设备管理是保证开机率的重要保证。坚持正常的设备维护和检修,严格执行班检、日检、旬检、月检制度,对耙装机、皮带机等设备进行强制检修,保证机械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从而保证快速掘进,不发生中断事故。

5)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操作水平;实施金蓝领以师带徒工程,培养出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人才。

作者简介

李欣,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测量专业,一直从事煤矿生产掘进工作。

韩亚军,2002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从事煤矿掘进生产多年,曾发表《岩巷皮带连续接车排矸的技术研究与成功应用》等多项科技创新型论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应用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