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维修质量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2014-11-27田有珍
田有珍
摘 要 飞机的修理质量和维护,是飞机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如今我国航空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也在突飞猛进,通过不断引进的新技术方法和新工艺来设计制造飞机,飞机内部构造也在不断的完善,因此就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设计飞机的设计理念以及维修方法。同时也对维修质量的管理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进而跟上如今的新形势、新变化的步伐。
关键词 质量管理;航空维修;预防性维修管理系统的建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020-01
航空公司要时刻以旅客为本,时刻考虑旅客的根本利益。从旅客的角度出发,旅客在选择所乘坐的飞机时,首先考虑的是该民航公司飞机的安全状况以及往日里航班是否准时。因此,航空公司为旅客服务的根本条件就是保障飞行在飞行中可靠性和安全性。无论航空事业在今后怎样发展,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飞机安全性的保障以及航班的准时性。
1 飞机维修的质量管理工作梗概
1.1 飞机维修的质量管理
通过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检查飞机系统及部件各部分的质量和使用情况是飞机维修质量的目的。根据飞机维修中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总结经验,把飞机维修的全过程统一起来,形成有明确分工任务和职责又能相互协助,共同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
1.2 飞机维修的质量管理作用
1.2.1 航空公司安全和信誉问题
飞机维修质量管理通过有序的控制来维修飞机,从而使飞机随时都处于良好的准备起飞的状态,进而保证营运部门可以及时向起飞飞机提供运力。如果在飞机的安全管理中出现一丝错误,都会影响飞机的营运状态。一架飞机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航空公司的运营秩序被打乱。一旦飞机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会给航空公司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国家带来非常严重的政治上的影响。从经济上来看,一架飞机几千万美元,这样的损失也会给航空公司带来巨大影响。
1.2.2 航空公司的成本问题
航空公司属于高成本的运营单位。在国外,航空公司的管理中维修的成本一般控制在航空公司总成本中的10%-15%左右。但是,在国内,航空公司的管理中维修的成本在总成本的20%-25%左右,比国外高出了近十个百分点,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消耗。飞机的维修成本一般包括维修车间及维修设备的投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航空材料储备费用等。如今的航空市场竞争激烈,降低航空公司中飞机的维修管理费用可为航空公司的运营打下稳定的基础。通过可靠性管理进行维修方案的设计,维修方案的修订包括飞机的发动机及部件的维修与维护,以及飞机翻修周期的制定和修理范围的确定,进而提高了日常维护质量,降低了空中停车、外来物损伤等问题的发生概率,最终达到降低飞机的维修费用的目的。
1.2.3 维修单位资金运用问题
如今我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的维修依然需要依靠国外的技术进行飞机的维修,在一些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将飞机的部件或航空材料部件送到国外厂家进行维修。这样资金消耗大并且控制不好飞机的维修周期。所以我国要自行开展维修项目的研发,首先要申请维修项目的许可,其次在设备、航空器材和专业技术人员上都要进行多方面的投入,以确保我国有独立完成维修项目的能立。与此同时,通过可靠性管理为维修单位提供可靠的维修数据,防止飞机维修上的资金浪费。目前,航空材料的购买是航空公司通过航空材料制作厂家列出的所需飞机、航空材料、发动机等的数量进行订购。显而易见,航空材料制作厂家肯定希望航空公司可以大量的订购各种航空材料。但是,由于我国航空公司在购买航空材料方面的资金有限,所以就要依靠航空公司通过可靠性管理所提供的各材料需求数据来确定航空材料合理的储备数量以及进行合理的使用资金,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由于飞机某零件的短缺而给航空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1.3 飞机的预防性维修特点及意义和重要性
围绕可靠性的预防性维修的发生以及多样化的装备维修方式和人们在实践中对维修的认识有着直接联系。现代航空机务的维修管理工作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实际上它是通过可靠性的分析技术以及利用逻辑科学来指导预防性的维修工作,根据可靠性的数据分析和分析中发现的飞机故障特点,对机队中潜在的故障隐患,找到合适的时间提前采取维修防护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从而实现了安全关口的前移。机务维修管理人员要时刻抓住可靠性的维修管理中的三个基本支撑点:检查水平、处理水平和控制水平。继续加强作风建设以及业务技能的培训,从而提升预防性维修质量。
2 飞机维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设计
2.1 飞机维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为使飞机质量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维修单位必须要设立相对应的维修质量管理机构,并且该部门要不受其他部门管理独立工作,有权利对飞机的安全以及质量进行评估并行使表决,进而保证飞机可以根据相应的维修计划进行相应的维修,保障了飞机的安全生产以及维修的质量。但如今在维修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飞机维修质量管理体系中所包含的管理机构过于复杂,而检验员大多数却都在基层的生产部门。由于生产单位是检验员的直接领导单位,所以在飞机的生产及质量上相冲突,生产单位领导会干预检验员行使飞机质量否决权,有时就必须要听从领导单位的指挥。长久下去,检验员会因工作不被各部门所重视,从而降低了检验员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工作的积极性。
2)在飞机维修质量管理中没有明确划分出指挥部门以及下属各部门的分工管理,就目前工作来看,质量管理处设有检验科,但在生产单位中依然设有质控室,因为各部门均上属单位不同,所以在人员调整以及工作指挥上就很难统一领导。
3)飞机维修质量管理部门中的各部门的设置要与所属领导部门相搭配,比如安全适航科,主要是与航空公司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适航部门接口而设立的,却没有考虑到与基地的其他管理机构是否相搭配。实际上,管理部门的设置要通过组织的目标,结合单位实际工作情况,自行设置,而不能受其他组织或个人的牵制。
2.2 飞机维修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
关于管理体系的设置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2.2.1 目标、有效性原则
目标,有效性原则要求以实现企业目标最大化来设置组织结构及活动,要求有实效的实现目标。
l)根据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及近期工作目标来进行
设计。
2)各部门目标的确立要与领导部门确立的目标相适应。
3)领导部门要根据外界情况随时调整下属部门工作。
2.2.2 责权相当原则
权力的大小与职位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指在指定的职位上能够拥有决定权和行使权。责任是指在接受职位时所应尽义务,当然有多大的权利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根据责权相当的原则,所以上级对下级在分工时要明确各部门全力,同时下级也无权要求超过权利范围以外的更多权利。
2.2.3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集权和分权原则实际上指合理的建立组织并进行明确分工,保证有合理的各领导部门组织结构,为权限划分问题进行管理和解决。既要统一领导,又要分级管理,从而使权限的分配具有逐级性。在统一的领导下,严格的规定各级所拥有权限以及职责,实行分权制度,各级部门独立处理所在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事务,要全权负责所处理的结果。同一层次之间的联系由该级各部门员工全权进行处理,各层只负责各层的工作事务。
3 总结
现代飞机的维修质量因素越来越复杂且多变,为了更加确切的掌握这些因素,那么就需要我们建立起系统的、科学的、实际的维修质量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要改变旧时的观念,树立起科学的观念意识,与世界接轨,用先进的思维研究维修质量管理方法,用先进的理念完成维修质量管理工作,用先进的手段完善维修质量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