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二夜》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之浪漫主题解读

2014-11-27侯春硕郑玉琪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浪漫文艺复兴比较

侯春硕++郑玉琪

摘要:《第十二夜》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高潮阶段的两部代表作品。尽管两部剧作看似并无关联,实际上都对人文主义的浪漫元素进行了诠释。本文旨在对这两部文学著作进行分析,从展现浪漫的细节和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中浪漫主题表现的异同。

关键词:浪漫 文艺复兴 比较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中世纪欧洲到现代时期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冲破教会束缚,摆脱神学的统治,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文主义便应运而生。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以彼特拉克、薄伽丘为首的第一批人文主义者。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已在意大利蓬勃发展,16世纪传遍德国、法国、英国及西欧各地,并于17世纪达到顶峰。欧洲文艺复兴带来了人文主义与平等自由等先进思想,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及戏剧之父克里斯托弗·马洛就是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莎翁经典之作《第十二夜》以丰富的内容、别出心裁的剧情和抒情的笔调,通过浪漫喜剧的形式,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展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使它在世界戏剧舞台、电影银幕上经久不衰。马洛笔下的浮士德具有一种近乎哈姆雷特式的自省精神,他在异教学识与宗教虔敬之间,黑色和白色魔法之间,做出了一系列艰难的抉择。[1]《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以极富张力的戏剧表现形式,揭示出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博学与宗教虔敬之间的艰难处境。[2]马洛打破传统戏剧的局限,走向更新颖、更完善的戏剧类型,为后来莎士比亚时代戏剧的繁荣铺平道路,将莎士比亚推上世界戏剧之王宝座。

1.2 研究意义

喜剧与悲剧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传统的西方戏剧理论认为,悲剧、喜剧的定义及其审美效果是有严格限定的,但就美学中的浪漫主题而言,二者仍可紧密联系。

本文旨在对两部英国文学著作进行解读,简要阐述两部著作的背景与主题,从浪漫思想的角度出发,分别从人物、主题、对话等细节入手,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所选的两部英国文学著作已由国内外评论家对剧作的喜剧形式、主题、人物刻画以及剧中的歌谣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在二十世纪,这些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探讨,有的评论家把两部剧作置于当时具体的社会和文学背景中去考察。另外,许多学者讨论了莎士比亚在浪漫喜剧《第十二夜》中对爱情主题的处理以及冲突、圈套的营造手段等。约瑟夫·H·萨默斯首先引入《第十二夜》的“面具”主题。而对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这部著作,国内外学者也对其展现的精神冲突、情结、幻想、愿望等做了大量研究,[3]如中国学者董问樵的《〈浮士德〉研究》着重对浮士德这一人物进行了鉴赏评析。

3 研究成果及讨论

3.1 作品梗概

莎翁经典之作《第十二夜》常被归为浪漫喜剧的范畴,以浪漫爱情和性别问题贯穿全剧,蕴含幻想、欺骗、伪装、疯狂等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则彰显了浮士德不懈探索生活真谛,追求理想的精神。在剧本结尾,两部作品均通过“团聚和解”与“孤立隔离”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来彰显剧作的浪漫思想,并通过角色不同的性格及命运分别诠释浪漫主题。

3.2 《第十二夜》的浪漫主题分析

3.2.1 人物“大团圆”

《第十二夜》的故事发生在圣诞节的最后一夜,在这个节日里大众狂欢。众人带着面具在奥丽维娅家中登场,沉溺于热闹的节日中。然后,众人摘下面具,冰释前嫌,大家庭终于得以“团聚和解”,此时人们似乎从现实关系中解脱出来,致使秩序被打破,等级消失,产生了一种乌托邦式的人际关系和皆大欢喜、各遂所愿的圆满结局。[4]《第十二夜》虽是描写浪漫爱情的一出喜剧,却展现了错综复杂的线索关系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主角与丑角的并存成功地为作品营造了欢乐基调,尽显浪漫气息。

3.2.2 被遗弃的“丑角”马伏里奥

虽然在托比老爷的带领下,不论主人抑或其他仆人都纵情地饮酒、唱歌、狂欢到深夜,但唯独一人是例外,这便是全剧最重要的仆人之一马伏里奥。在全剧最后一幕,剧中主角入场,所有人处在同一空间与时间,至此,之前的各种疑惑、欺骗终于得以澄清。西巴斯辛和奥丽维娅的团聚是整个剧本的高潮部分,众人的相见揭开了剧中的种种欺骗和冲突。同时,西巴斯辛和奥丽维娅、奥西诺和薇奥拉、托比和玛利娅彼此对爱情的肯定,以及马伏里奥从小黑屋中被放出,也象征着幸福、团聚的美满结局。虽然《第十二夜》情节诙谐幽默,剧中人物得以团圆,但马伏里奥还是被“孤立隔离”了。他被排除在热闹的大团聚之外的原因可归结于他与外部世界格格不入的本质。作为一名虔诚的清教徒,马伏里奥不但对音乐、跳舞、喝酒等狂欢活动漠不关心,还自恃倔强、严肃、与众不同,自以为身份远高于其他仆人。实际上,剧本最后能否以喜剧收场取决于马伏里奥能否与其他人达成和解,而马伏里奥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为他带来的只能是厄运。此外,第十二夜作为基督教中圣诞节的最后一夜,欧洲国家的信徒们往往庆祝狂欢,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引用这一标题提醒读者剧本的离奇与荒谬。

《第十二夜》作为一部经典喜剧,不同于悲剧中对人物等级秩序有明显的区别与划分。马伏里奥是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Ⅰ) 时期社会严格的等级秩序的具体体现,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势必与《第十二夜》中强调的混乱、荒诞的无等级秩序格格不入,而不幸成为“第十二夜狂欢日”的牺牲品。马伏里奥并没错,只是他对等级制度不可逾越性的坚持使他必须接受自己命运的不幸。endprint

猜你喜欢

浪漫文艺复兴比较
精神和内心的完美呈现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浪漫”的人开着“倔强”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