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环境中建筑创作的新思路——当代楚地建筑设计探讨

2014-11-27王芳许臣虹

安徽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楚文化符号学空间

王芳,许臣虹

(1.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2.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1 文化“符号化”的困惑:物质传承与精神传承的矛盾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剧,地域文化越来越被淡化:“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流行”。日新月异的新工艺、新设备是我们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摩天大楼、立交桥、玻璃幕墙、霓虹灯等都被视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而竞相复制,传统的建筑文化被简化成灌注在石膏模里的花饰、雕塑点缀在各个城市之中,城市自身的个性被淡化了,变得越来越像连锁店,无论走在哪里,我们都很难找到身处异乡的感觉[1]。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问题,人们纷纷探讨继承地域文化的方法和思路。运用得最多的是从建筑符号学那里得到启发,将各种具有地域文化的形态抽象成符号或直接以符号的形式运用到建筑中,楚文化的继承也不例外。举个例子,传说中楚人的祖先祝融是一只凤鸟,楚地创作风格清秀雅丽,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导言》中说:“从楚文化形成之时起,华夏文化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黄河;南支为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从某种意义上说楚文化是相对于中原文化即龙文化的凤文化,于是以“凤”为形态的雕塑和标志在湖北随处可见。荆州城门处就有一个巨大的凤凰雕塑,其后又修建有凤凰广场,以此弘扬楚风。又如为了在建筑中体现楚文化特点,将建筑设计成中轴对称,“多台成组”的布局,突出高台、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的楚式风格,或在外观采用楚墓中出土的漆木器上所常见的深灰色、浅灰色和古铜色,如湖北省博物馆(见图1)。这些都是将楚文化的特点以符号的形式展现出来,就如同语言学一样,为了表达某个意思,必须用某种特定的句式与词法。

图1 湖北省博物馆

图2

无可否认,这种方式无疑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同时这种方法又带来了相应的困惑,那就是物质传承与精神传承的一致性。这的确可以延续传统文化中某些形态的要素,准确地说,也就是物质传承。然而,与此同时,这些符号能表达出地域文化中先进的精神么?众所周知,楚文化是铜器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早期世界的第一流文化。西周初年周成王封楚酋熊绎居今鄂西北荆山雎山之间的江汉楚蛮之地,“号为子男五十里”楚人因此有了正式的族名和合法的国号。楚人在历史创造诸方面有着宝贵精神,如毕路蓝缕的开拓精神、破格争先的进取精神、兴邦昌国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博采众长的融会精神、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试想我们能从一只凤凰雕塑上体会到这些伟大的精神么,这正如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大屋顶形式来体现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一样。简单的将文化“符号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化的物质传承,很难将文化的精神传承,精神的传承只能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传承下去,建筑环境又如何具有这种能力?这一困惑也正是建筑符号学对表达地域文化的缺陷,直到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勒菲弗的《空间的生产》将精神空间与社会和物质的关联域进行了整合,从而实现了符号学的“文脉化”[2]。本文试将“空间的生产”理论的启示与当代建筑发扬楚文化及湖北地域文化相结合,探讨新的继承方式。

2 “空间的生产”对“建筑符号学”置疑的启示

亨利·勒菲弗(Henri Lefebvre 1901-1991)是法国最多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1974年出版了集其哲学和社会学思想于一体的《空间的生产》一书。美国建筑学家、哈佛大学建筑理论教授麦克尔·海斯(K.Michael.Hays)将该书中关于建筑和空间历史的讨论的几篇文章收录到其编著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一书[3]。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其思想深度和广度足以与塔夫里、罗西和柯尔柯亨等建筑理论大匠相媲美。他对空间理论的建构源于精神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分歧,他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符号学。他认为“当人们将由文本组成的符号应用于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时,便不得不停留在纯粹的描述层次。”任何试图应用符号学的理论去阐释社会空间的企图,都必然将空间自身降至一种表象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历史和现实的方法[4]。针对符号学的这种缺陷,他一方面引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空间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精神空间与社会和物质的关联域进行了整合,实现符号学的“文脉化”。他引入社会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社会实践、空间实践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社会)空间是一种社会的产品,每一个社会和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生产出自己的空间,正是如此,人们在关注建筑空间的生产过程时比在关注建筑空间自身或建筑空间内部的事物时更能体会其文化精神。楚文化的继承同样也能从中获得启示。在对社会空间的引入中,亨利·勒菲弗认为必须考察三个重要环节: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和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空间实践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建筑或城市之间体现了一种紧密的联系;空间表征是一种科学家、规划师和专家治国论者所从事的空间,这种空间在任何社会中都占有统治地位,它趋向一种文字的和符号的系统;表征空间是通过相关的意向和符号而被直接使用的空间,是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也就是物质空间。

3 “空间的生产”在楚文化传承中的尝试

让我们仔细分析与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相关的能体现楚文化内涵的建筑或城市空间,不难发现它包括纪念广场公园、标志性公建(如博物馆等)、历史遗迹(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湖北的建筑都能继承和发扬楚文化,这是不切实际也是没有必要的)。试想人们在这些特定的建筑或城市环境中的日常实践活动与楚文化的精神有多大的联系呢。在广场或公园中人们对空间的使用多是休闲娱乐,楚文化往往以一些历史题材的浮雕或壁画表现,在人们的活动中常常被作为单纯视觉感知的对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地方博物馆和历史遗迹若是没有长期而有效的宣传也常常被淡忘了,人们尤其是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往往对此习以为常而持漠然的态度。标志性公建往往在造型上运用传统建筑符号语言,这也只能在视觉上传递传统文化的物质信息。

从亨利·勒菲弗的“空间的生产”三个环节来看,若要在建筑、城市环境中继承和发扬楚文化,首先在“空间实践”上应有所改善。例如荆州的凤凰广场如果没有举办荆州国际龙舟节这一实践活动,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和楚文化的联系就弱了很多。在这一实践活动发生之前,可以说它和一般的休闲广场没有太大区别,然而当这一实践活动发生时,它就有了变化,划龙舟这一活动本身就足以体现楚文化中的先进精神,广场提供了这种精神得以弘扬的场所。其次“空间表征”即设计者和决策者对这一特殊空间所做出的劳动,这时候就需要符号学的手法,将楚文化的物质内涵适当的表达到建筑中,例如在广场中建造各种具有楚文化氛围的建筑、小品(包括雕塑)等;再次,就是空间的表征即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在本例中它表现为是否这一空间被特定为举办类似活动的场所,被人们一直使用下去。又如武汉东湖举办楚文化艺术节也是如此(见图2)。

通过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这三个环节,传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的传承下去,这便是“空间的生产”给我们的启发,也是我们可以用以尝试的新途径。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仅仅建筑师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决策者即领导阶层、建筑师、市民或使用者共同的参与和协调才能完成(地域文化的延续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立法与市民的参与才能完成,同时建筑师的工作也从单纯的图面设计扩展到从先社会调查到给决策者提供资料再到图面设计),这本身也就成为一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空间的生产”所告诉我们的也就是重视建造的过程,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在这一过程中就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是有别于只重视设计成果传承文化的新思路,成果只能让我们站在现代对历史进行泛泛的粗略的阅读,而过程能让我们从各个层面深入的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做更多尝试。

[1]漆平.个性——城市的生命[A].高介华.建筑与文化论集(第四卷)[C].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汪原.关于空间的生产和空间认识范式的转换[J].新建筑,2002(2).

[3]K.Michael.Hays.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Boston;The MIT Press,1998

[4]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1991.

猜你喜欢

楚文化符号学空间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空间是什么?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创享空间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
符号学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