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acebook创始人 马克·扎克伯格“速写”

2014-11-27李雪曼

世纪人物 2014年11期
关键词:速写扎克希拉

李雪曼

30岁的扎克伯格近日回答网友问题时称,他总穿灰色T恤是为了不在着装上浪费时间,集中精力于更重要的事情。话句话说,他在挑选衣服上花费的时间越少,为公司服务的时间就越多。

扎克伯格称:“我真的想简化我的生活,除了如何更好的服务Facebook社区,我希望用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越少越好。”

他还称:“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为了确定早餐吃什么、每天穿什么会消耗很多能量,我不想在这方面浪费精力。”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已经30岁,拥有330亿美元身家,是全世界排名第16位的亿万富豪。

作为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但是他依然住着租来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地板上放一个床垫,两张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具。他的早餐通常都是一碗麦片。每天,他走路或骑自行车上班。

低调的婚礼

据美联社报道,在Facebook上市仅一天之后,该公司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今天将其Facebook主页状态更新为“已婚”,宣布与恋爱9年的华裔女友普莉希拉-陈(Priscilla Chan)结为夫妻。

扎克伯格与现年27岁的普莉希拉·陈在其加州帕洛阿尔托市的家中举行了小型结婚仪式,为忙碌的本周划上圆满的句号。巧合的是,本周一刚好也是扎克伯格的28周岁生日。

这一爆炸性新闻迅速轰动。尽管平日里扎克伯格很少引人注目,不像其他名人,走在街上从不带墨镜的他也没能提高自己的回头率。但听说他娶了一个又矮又肥,皮肤黑,且不干净,不讲卫生的中国女人,很多人都带有质疑的问:“扎克伯格真的疯了?”或许一个智商高的人,情商就注定不会高于普通人?

扎克伯格与普莉希拉的合影扎克伯格与普莉希拉-陈在哈佛一次排队上厕所的机会相识,两人已恋爱超过9年时间。据Facebook的一位新闻发言人对外表示,扎克伯格亲自设计了结婚戒指,戒指上面“极简洁设计的红宝石”的设计风格就是扎克伯格的杰作。

和其身价比,扎克伯格的婚礼低调得近乎寒酸。两人选择19日在家中后院结婚,宾客大部分以为是来参加普莉希拉-陈的毕业典礼。据《圣荷西水星报》网站报道,婚礼是在扎克伯格位于帕洛阿图市的住宅后院举行的。

规模很小且低调,来宾不超过百人。二人发出了250张请柬中只有7人前来出席。网上公布的照片显示,经常穿连帽衫的扎克伯格当天着深色西装,黑色领带,领口敞开,与着白色婚纱的普莉希拉-陈携手穿过树荫。

马克.扎克伯格的中文秀

真正的强大不是电影上武林大侠在家门口将国外莽汉击倒,然后集体高呼“我们赢了”,而是以东方的方式输出现代文明,推动世界的繁荣和进步。

马克·扎克伯格生于1984年。

今年刚刚三十而立的他早已名扬世界。相较于生于1964年、已届知天命之年的马云,扎克伯格的个人资产超过后者90亿美元。

在今年的福布斯400美国富豪榜上,扎克伯格资产达到340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50亿美元,这也使得他成为上榜富豪中资产增长最多的人。而马云借助今年9月19日在美国上市,个人资产达到250亿美元,荣膺中国大陆首富。

伴随着互联网的新一轮发展狂飙,年轻的扎克伯格和他大叔马云无疑是东西方最杰出的创业成功代表。

扎克伯格是中国的常客。最近又来到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并在经管学院做了一场引人瞩目的演讲。

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4-2015学年最年轻的海外委员,土生土长的老美马克 扎克伯格的演讲全程用了中文。要知道,在2010年,他才刚刚学习这门据说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并经常为自己糟糕的水平自卑。

四年后,他用流畅熟练的中文表达赢得了清华学子的掌声。

据媒体报道,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中文”的问题时,扎克伯格回答道:“第一,我太太是中国人[注:扎克伯格太太普里西拉·陈(Priscilla Chan),其实是华裔]。她在家说中文,她的奶奶只说中文,我想要跟她们说话。几年前我和太太决定结婚,我要求她教我中文,她非常吃惊。第二,中国是伟大的国家,所以我想学。第三,普通话很难,我一直说英文,但我喜欢挑战。”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面对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用户最多的中国,马克 扎克伯格苦学中文是为了其商业帝国能更多地分享这一市场红利,像他的前辈乔布斯缔造的苹果帝国那样——苹果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机除了领先的科技,在设计上受到东方美学、文化的启迪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互联网更是在超越制度、文化、种族的鸿沟,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加上中国的崛起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刻苦学习古老的中文,毕竟,了解不同的文化,最初的门槛是语言。至少,除了扎克伯格,在西方的一些免税商店,面对汹涌而至的中国顾客,懂中文的应聘者更容易找到工作。

这的确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国民的富裕,但如果仅仅因此而兴奋,甚至当成为自己国家贴金的佐证,则流于肤浅。正如中国自然科学常年无缘诺贝尔奖,一些人不去反思我们自然科学在创新体制上的积弊,摆出一种备受歧视的姿态声称“不稀罕”,更有不差钱的企业声称自己要办个奖金更多的;还有一些人则因发现有获奖的华裔科学家是中国人的侄子、外国科学家是中国人的女婿而欢欣鼓舞,如此狭隘的原始的民族自豪感除了贻笑大方,更无助于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在全球舞台上赢得真正的尊重。

作为内地首个获得诺奖的文学家,莫言的成功首先在于他的作品在国际上的有效传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运气,但他的孤独也说明单靠少数国外翻译家苦学中文,是很难展示中国文化全貌的。好莱坞为了完成美国价值观的全球输出,在全面推行本地化战略,首当其冲便是与其它国家的文化实现融合和嫁接。在中国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功夫熊猫》便是生动的案例。

必须承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因文化、制度的不同,引发的误读甚至冲突这些年有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中国往往成为主要受害国,比如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WTO贸易仲裁法庭被告之王。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之外,企业熟练掌握、运用国际游戏规则,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已成当务之急,进而完成对中国价值的输出。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不仅是GDP为代表的硬实力的PK,更是价值输出的软实力的较量。也就是说,从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输出产品升级为同时输出品牌、创造和文明的崭新时代,是未来中国的崭新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开放倒逼改革的征程远远没有走完,深入了解、镜鉴西方先进技术、文明的使命仍任重道远。面对误读,首要的任务是了解误读的原因,进而在全球的视野下,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现代性传承,而不是盲目地抵制、批判,将民粹当成爱国主义,简单对抗替代理性对话,正如真正的强大不是电影上武林大侠在家门口将国外莽汉击倒,然后集体高呼“我们赢了”,而是以东方的方式输出现代文明,推动世界的繁荣和进步。

我相信在这个多元价值的年代,分享到改革发展红利的中国人,多数都是爱国的。但必须提醒的是,爱国不是口号,不是简单情绪的宣泄,更是一种行动,一种让国家在全球舞台上更体面、更有尊严的努力。

纯种的美国人马克 扎克伯格娶了中国媳妇,苦学中文,并来到中国积极开展对话交流、商务合作,并称赞“中国是伟大的国家”,您能说他不爱美国了吗?

当下中国,需要一些能实实在在推动祖国繁荣进步,为国家在全球赢得尊严的人;而非高呼着空洞的爱国口号,在一个矛盾多发的转型年代永远保持正确花架子,盲目排斥全球先进文明,却不愿去钓鱼岛站岗放哨的人。

猜你喜欢

速写扎克希拉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爷爷还是希拉?——读《希拉的晚餐》
《希拉的晚餐》创作谈
希拉的晚餐
冬天的画稿
“蹲连”速写
小刺猬的水果梦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浅谈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