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热有冷”与“遇冷有热”

2014-11-26石侃

股市动态分析 2014年45期
关键词:改革方案H股新股

石侃

本周市场有两个大的关注点:一个是沪港通正式开闸;另一个是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市场对这两个关注点,可以用“遇热淡中有冷与遇冷静中有热”来概括。沪港通这一重大利好,首日就“见光死”,上证指数与香港恒生指数均高开低走收阴,随后几天资金额度均大幅剩余,有形容说像“鸡肋”。要求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意味着目前的进度慢了,同时也预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渐行渐近。这项改革无疑有利于企业融资,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市场却把它看作大规模扩容,去年底曾因此引发股指大幅下挫。时隔近一年,此事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而且给人以紧迫感。但这次市场表现冷静,周四上证指数低开高走,最终收小阳,其他指数也只是低开低走收小阴。周五各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指数大涨34点,券商股平均涨6.08%。

沪港通遇冷,是因为沪港通已经热了好几个月。在这段时间,沪港通的相关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AH股的差价已经大幅缩小,有些A股价格还高于H股,再加上汇率差和持仓费用的限制,以及交易制度、炒作风格的不同等,因而市场在沪港通起初阶段的冷淡也是正常的。应该看到,目前的沪港通仅仅是试点,双方管理层会力促试点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制度的逐步对接和投资风格的相互影响,交易量会趋向放大,沪港通的效果会日渐显露出来。

这次市场能够冷静应对股票发行注册制消息,是市场进一步成熟的表现,也是管理层近一年来渐进式的改革股票发行制度的结果。去年底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启动以来,管理层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向最终实行注册制过渡。今年年初,IPO重启后的首批股票发行办法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仍因为存在的问题引起市场的大幅震荡。今年五月底,证监会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确定要稳定市场预期,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而且对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进行窗口指导,对申购资格、申购办法等都做了改进。所以从六月至今,新股IPO虽然因为要冻结大批申购资金每次都会引起市场的震荡和调整,但新股IPO的效应仍然是正面的,既为实体经济融资服务,又使成功打新的投资者收益丰厚,而且还为二级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显然,市场对新股IPO的恐惧感在逐步消失。

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与现行制度相比,无疑会方便企业融资上市,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问题是,实行注册制必然会使新股发行上市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市场是否具有相应的承受能力。可以预期的是,管理层会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继续培育和扩大资金来源,包括沪港通和境外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同时,新股会有序均衡发行上市。注册制不是大撒手,放任不管,监管层会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如果这些预期可以实现,这波慢牛行情还是可以持续的。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是市场对这一消息的初步反应,将来的反应要视方案而定。下周有11只新股申购,有机构预计会冻结约1.6万亿资金,市场的资金又趋紧,利率又开始上升,这是对市场最新的也是最现实的考验。

猜你喜欢

改革方案H股新股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AH股折、溢价对比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
新股破发是价值回归第一步
新股频频破发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