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什么不喜欢招商银行

2014-11-26瑞贝

股市动态分析 2014年45期
关键词: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市值

瑞贝

一直以来,常见银行股的持有者在数个银行股之间来回切换,比如说浦发银行涨的多,招商银行涨的少,于是常有人拿浦发银行换招商银行,原因是他认为招商银行涨的少,会补涨,这样可以最大可能的把各个银行股的涨幅都收入囊中?

然而笔者甚是奇怪:招商银行后面补涨时,浦发银行就会老老实实的呆在那里等着与招商银行汇合?

现阶段,银行股行情启动,这16家银行股的表现已经开始出现分化,那么在主动投资过程中,笔者为何独独对招商银行如此不喜欢呢?

在下面的文章里笔者将对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以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被爆炒的原因进行梳理,然后再告诉大家为什么笔者就是不喜欢招商银行。

背后集团上市拉高银行股股价

据悉,银行板块里炒作最早、也是较为凶悍的中信银行财务数据非常一般。而真正促成中信银行股价大幅飙升的关键原因是中信银行的大股东——中信集团计划赴港借助中信泰富(00267·HK)实现整体上市。中信银行的股价走高可以提升计划整体上市的中信集团估值水平,所以中信集团要赴港整体上市才是中信银行股价走势异常强劲的真正驱动因素。

除此之外,中信银行的流通市值最小,如11月18日的数据:名义流通市值是1576.12亿元,但扣除持股大股东锁定的流通股后,中信银行的实际流通市值只有146.53亿,这也是16家上市银行里实际流通市值最小的银行。

同样,光大银行也是相同状况。光大银行自7月份以来股价异常强劲飙升了30%的幅度,亦并非由于其财务数据有多么亮丽,主要原因是光大集团正谋求赴港借助光大控股(00165·HK)实现整体上市,而光大银行股价的高低对光大集团估值提升的拉动效应是光大证券的3倍。

当然,另外的原因也是光大银行的名义流通市值是1146.54亿元(11月19日数据),但剔除大股东锁定的流通股后,实际流通市值只有460.07亿元(11月19日数据),这在A股市场16家上市银行里同样属于流通市值秀珍的范畴。

流通市值小是爆炒主因

北京银行具有H股待发题材、宁波银行是雅戈尔举牌概念,南京银行被游资炒作的题材性原因依旧不明朗。但这三家小市值银行都是偏区域性的城商行,动态市盈率已经分别达到5.69倍、6.48倍和5.95倍(11月19日数据),已经远远高于银行板块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所以,这三家银行的财务数据同样不是被炒作的主因,主因仍是市值小。

小市值银行如此,大银行更是如此。虽然工、农、中、建、交这5大行是市场上银行股股性呆滞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5大行的股价是每天锯齿状运行。普遍认为是这5大银行的流通市值太大的原因让其成为市场机构避而远之的品种,但据笔者分析,其实这5大行的真正流通市值都很袖珍。

截止到11月19日数据:工商银行名义A股流通市值是9768.09亿元,但剔除财政部和汇金公司锁定的流通股,及剔除保险公司财务投资锁定的流通股后,工商银行实际可流通的最大市值是636.36亿元。中国银行名义流通市值是5720.66亿元,实际流通值196.63亿元,而这196.63元的市值,在16家上市银行里只比中信银行的实际流通值146.53亿元高出一点点。

而在这轮银行股行情里,5大行为何成为脱缰的野马?一方面是由于5大行的实际流通市值太小,另一方面要归功于游资的彪悍。因为一直以来,五大行的实际流通市值太小,流动性极差,所以各路资金都回避他们的股票。因此,在本轮银行股的行情里,游资机构利用这5大行实际流通市值偏小的原因,出其不意的对4大银行的股票进行炒作。而这样的炒作能持续多久?这很难界定,要看市场氛围,也要看散户的接盘力度。

据笔者分析来看,这一年来银行股的炒作脉络主要是与题材、概念及实际流通市值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实际流通市值越小则股价涨幅越大,实际流通市值越大则涨幅越小。

招行已被边缘化

现在切入主题,来分析招商银行为何如此不被笔者看好:

首先,招商银行是国家体制外推动银行业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行,诞生史已经27年,招商银行随中国经济的增长快速壮大,资产规模已经跃升至4.4万亿、在全国110余个城市设有113家分行及943家支行、员工规模也已超过5万人,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以招商银行从发展历程角度是家不错的银行。

但招商银行不利的因素是高成长阶段已经过去,虽然其2014年度前三个季度的资产规模增速和利润增速水平重新跃居较高水平,但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源于2013年9月份实施配股募集了275亿资金,如果招商银行没有这次配股募资,其收入增速、拨备力度、单季营收、拨备前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能否依然达到这样强劲的增长或许就是个问号了。

其次,2008年以来,随着更多股份制银行的上市,招商银行已经逐渐被边缘化。

如2008年以后A股市场爆发的各级别行情里,招商银行的市场表现越来越差,甚至最近一年来招商银行的市场表现已经开始拖整个银行板块的后腿。再例如2013年6月25日A股指数被砸出1849.65点这个大坑后,从6月25日起到2014年11月19日,招商银行的累计涨幅只有5.59%,在16家上市银行股中只排在第15位;2014年度以来的这11个月里,招商银行的实际涨幅只有3.99%,同样是排名在第15位,其股价表现甚至远远落后于股性更为呆滞的5大国有行。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招商银行市场表现不佳的原因就是由于招商银行其实是A股市场实际流通市值最大的银行股。同时,招商掌上银行的成长性并没有优势,流通市值又偏大,而市场上众多优秀的股份制银行摆在那里,成长性不差于招商银行、题材概念不少于招商银行,甚至题材概念远多于招商银行,那么作为能够主导股价的机构资金肯定会舍招商银行而择其他。endprint

虽然现在众多中小散户喜欢招商银行,原因不得而知,但笔者却对招商银行敬而远之。从16家上市银行股的市场表现情况来客观评价招商银行的走势,招商银行也许是不错的银行,但其市场走势长期一般,所以拿其他优秀的银行股换招商银行?笔者认为实在无法理解,如果大家认为招商银行这几年来走势打狼(指稳居队尾)是它在积极蓄势、准备在这一年里异军突起、准备重当龙头领军银行股板块来摧城拔寨?笔者也只能“呵呵”而已。

到目前为止笔者暂时还没看出招商银行能异军突起的苗头。简单来说,招商银行最近三周来的成交量占实际流通市值的占比始终排在末位,10月份银行股10日资金流向排名榜里,招商银行同样位居榜尾,11月19日前后的10日资金流向排名里,招商银行也只是位居中游。成交量占市值之比可以反应市场资金对股票介入的热度,这也就是说场内资金对介入招商银行兴趣不大。

另外,在最近一波银行股暴涨行情里,招商银行始终在银行股的行情尾端。即便有安邦保险举牌做题材概念,其股价表现还是不好。与招商银行实际流通市值相接近的浦发银行、兴业银行走势明显强于招商银行,包括融资余额与实际流通市值的占比,招商银行也是最低。如浦发银行的融资余额占实际流通市值的比例为8.50%,招商银行这一比例只有2.95%。

2012与2014银行股井喷行情差异

2012年底引导银行股井喷行情的是QFII。当时QFII先在香港市场通过多家重量级投行发布看空中国经济的报告,而后在2012年11月沪指跌破2000点后,欧美投行集体唱空A股市场的同时,QFII再大肆收集金融股筹码。

资料显示:QFII在2012年第三季度对仓位组合进行全面调整,清空及减持中国北车、五粮液、建发股份、郑煤机、万科、华菱钢铁等65只股票的仓位,于此同时,QFII大举增持金融行业的股票,在可统计的58.70亿股QFII持仓组合里,金融行业持股数量是38.16亿股,占比65%。所以,QFII实际投资操作的方向与其投行唱空银行股的基调是完全相反的。

最终,在2012年10月起,多家外资投行集体调转枪口开始群体唱多内地银行股。10月11日下午A股市场收盘后,香港市场大笔资金开始涌入中资银行H股,利用强大买盘开始拉升工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等H股,当天工行H股终盘上涨4.26%。所以,2012年底A股市场银行股的井喷行情演绎特点和目前这段时间银行股行情特点有很大区别。

再来看2014年这波银行股行情的爆发。虽然7月底蓝筹股的群体走强是QFII增持蓝筹股所引发,但此后市场热切期盼银行股暴动时,QFII并没有做进一步动作,原因是沪港通实施前拉高蓝筹股不符合外资意愿。

现在种种迹象表明:在这波银行股行情里公募暂未参与到,即使参与也是卖出,而主导银行股行情的完全是游资机构。主要是各类产业资本,如房地产资金、矿业市场退出的资金、经济领域不敢投入实体的社会闲置资金及先知先觉提前从高风险小票、题材票、概念票上退出的资金。这类资金介入银行股板块后完全从各银行股的盘口活跃程度、盘口轻重及股性等因素着手去炒作。

所以,从年初以来,银行股板块启动的个股炒作顺序基本是从小市值品种到大市值品种逐一发动行情,先从实际流通市值最小的中信银行开始,然后是市值较小的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相继启动,而眼前阶段则轮到实际流通市值较小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

在这种情况下,大流通市值的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明显吃亏,包括最近一年来一直较为活跃的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等,在最近几个月银行股行情启动以来,也没能跑过小市值银行。<\\Hp1020\图片\13年固定彩图\结束符.jpg>endprint

猜你喜欢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市值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王怀南:奔向亿级市值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
转型4个月,市值翻了6倍
老股转让市值最多的50大股东
2020年全球VAM市值将超92亿美元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