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部清创术中两种皮肤缝合法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4-11-26赵俊文

中外医疗 2014年26期

赵俊文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皮下间断缝合法和间断外翻缝合法在面部清创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皮下间断缝合法,对照组进行间断外翻缝合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和瘢痕明显程度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实验组患者伤后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实验组愈合伤口影响美观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面部清创术中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临床效果显著,缝合后伤口愈合度较好,伤口愈合对美容负面影响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面部清创术;皮下间断缝合法;间断外翻缝合法;美容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09-02

面部裂口外伤在创伤事件中并非少见,临床通常需要进行清创缝合处理,但缝合后,如恢复效果不佳,伤口部位极易留下瘢痕,影响视觉美观,给患者今后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降低面部清创术中的瘢痕遗留发生率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1]。该研究从缝合角度出发,通过对两种常规缝合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缝合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选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取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男65例、女45例,年龄在17~59岁之间,平均为(37.17±2.52)岁,其中57例为面部软组织裂伤、17例为下颌骨骨折、21例为面部皮脂腺囊肿、15例为颌面部黑痣。将以上两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37.38±2.63)岁。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37.81±2.81)岁。

1.2 方法

1.2.1 清创术 以上两组患者均在充分清创的基础上进行皮肤缝合。

麻醉方式为局麻,麻醉完成后,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反复清洗面部创伤周围皮肤,之后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保证伤后内泥沙、异物、组织碎片、细菌等全部洗净[2]。再次用碘伏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铺好手术巾,做清创处理。全面、详细检查伤口,去除伤口内血凝块、异物,清除坏死组织,并修正创口边缘,休整面积和力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缝合方案选择[3-5]。对活动性出血部位进行缝扎或结扎。对于创伤较为严重,伤及肌腱、肌肉、神经、血管者,应及时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

1.2.2 皮肤缝合法 ①对照组进行间断外翻缝合。缝线选择5-0号美容线,两针间距和缝合边距分别为3~4 mm和2~3 mm,进针为垂直进针,达皮下后,进行一层式缝合,缝合时,掌握合适缝合力度,打结时松紧适宜,缝合全面彻底,不留死腔[6]。

②实验组进行皮下间断缝合。缝合线选择5-0号可吸收线,缝针自创口端一侧进针,自创缘真皮层穿出,之后缝针字真皮深层向表浅层横向穿出,之后缝合对侧皮肤,穿出手法为真皮浅层向深层横向穿出,及一侧由深至浅,另一侧由浅至深式相互交替缝合,直至缝合至创口末端,最后一针应由内到外穿出末端皮肤。拉直缝线,剪短外露部分,并粘贴粘纸,避免脱落[7]。

1.2.3 术后处理方法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敷料更换隔日进行,更换辅料时,注意检查伤口是否出现感染症状,了解愈合程度。拆线时间一般为缝合后5~7 d。

1.3 疗效评价指标

1.3.1 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效果评价 优:缝合处无瘢痕,缝合面平整,基本接近正常皮肤。良:缝合处无瘢痕,缝合面较为平整,近距离观察可有轻微凹凸,但距离1 m外观察,基本接近正常皮肤。差:缝合处瘢痕明显,和正常皮肤差别较大。

1.3.2 根据术后缝合处是否影响美容进行效果评价 优:缝合处愈合后无瘢痕,患者满意。良:伤口缝合处无瘢痕,患者较为满意。差:伤口愈合后瘢痕较为明显,影响面部美观,患者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将全部试验数据录入软件包,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

2 结果

3 讨论

伤口愈合、瘢痕大小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组织受损程度,再生能力、伤口有无异物和坏死组织,受损组织血供、神经支配、处理程度等。创面小、组织损伤程度轻,边缘整齐,未发生感染、坏死,组织再生能力强、血供丰富,则缝合后瘢痕较轻,反之,创伤愈合差,缝合后瘢痕遗留较明显[8]。相对于其他部位缝合而言,面部组织血供较好,周围组织丰富,这就为伤口愈合提高了很好的解剖学基础。

在该研究中,在进行缝合时,首先做好清创工作,全面、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降低因伤口污染造成感染、愈合不良,这也是保证缝合组织正常愈合的前提。皮下间断缝合,创面对和相对严密,缝合后表面相对平整,减轻了机化血凝块的形成,修复中,需要的陈纤维细胞也较少,降低了瘢痕过度增生的机会[9]。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影响美观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该种缝合措施的实用性[10]。部分患者因缝合效果不佳,多数选择二次瘢痕处理手术,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花费。因此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案在节约医疗资源同时也减轻了经济支出,这对于社会、医院、患者本身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面部清创术中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临床效果显著,缝合后伤口愈合度较好,伤口愈合对美容负面影响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平,杨国平.180例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的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3):34-35.

[2] 李效全,刘佳易,黄立佩.面部清刨术中两种皮肤缝合法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7):716-717.

[3] 刘文兰,李品坤,张国花.颌面部手术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11-112.

[4] 周锦烽,郝超.双环荷包缝合法在类圆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376-377.

[5] 杨洋,王元元,高扬,等.改良“荷包”缝合法闭合皮肤圆形缺损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6):245-246.

[6] 张望群,赵丽莉,赵志宇,等.皮下间断反缝在颌面部切口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401-402.

[7] 王金州.急诊面部损伤修复的美容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2541-2542.

[8] 曾媚.微创手术美容缝合治疗面部表皮囊肿40例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9):517-518.

[9] 郭永峰,周青.颌面部化脓性皮脂腺囊肿切开引流刮治缝合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3):1023-1024.

[10] 李淑霞,岳智玲,崔小平.导管钢丝贯穿法缝合面部裂伤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775-776.

(收稿日期:2014-06-15)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皮下间断缝合法和间断外翻缝合法在面部清创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皮下间断缝合法,对照组进行间断外翻缝合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和瘢痕明显程度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实验组患者伤后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实验组愈合伤口影响美观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面部清创术中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临床效果显著,缝合后伤口愈合度较好,伤口愈合对美容负面影响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面部清创术;皮下间断缝合法;间断外翻缝合法;美容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09-02

面部裂口外伤在创伤事件中并非少见,临床通常需要进行清创缝合处理,但缝合后,如恢复效果不佳,伤口部位极易留下瘢痕,影响视觉美观,给患者今后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降低面部清创术中的瘢痕遗留发生率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1]。该研究从缝合角度出发,通过对两种常规缝合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缝合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选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取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男65例、女45例,年龄在17~59岁之间,平均为(37.17±2.52)岁,其中57例为面部软组织裂伤、17例为下颌骨骨折、21例为面部皮脂腺囊肿、15例为颌面部黑痣。将以上两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37.38±2.63)岁。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37.81±2.81)岁。

1.2 方法

1.2.1 清创术 以上两组患者均在充分清创的基础上进行皮肤缝合。

麻醉方式为局麻,麻醉完成后,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反复清洗面部创伤周围皮肤,之后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保证伤后内泥沙、异物、组织碎片、细菌等全部洗净[2]。再次用碘伏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铺好手术巾,做清创处理。全面、详细检查伤口,去除伤口内血凝块、异物,清除坏死组织,并修正创口边缘,休整面积和力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缝合方案选择[3-5]。对活动性出血部位进行缝扎或结扎。对于创伤较为严重,伤及肌腱、肌肉、神经、血管者,应及时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

1.2.2 皮肤缝合法 ①对照组进行间断外翻缝合。缝线选择5-0号美容线,两针间距和缝合边距分别为3~4 mm和2~3 mm,进针为垂直进针,达皮下后,进行一层式缝合,缝合时,掌握合适缝合力度,打结时松紧适宜,缝合全面彻底,不留死腔[6]。

②实验组进行皮下间断缝合。缝合线选择5-0号可吸收线,缝针自创口端一侧进针,自创缘真皮层穿出,之后缝针字真皮深层向表浅层横向穿出,之后缝合对侧皮肤,穿出手法为真皮浅层向深层横向穿出,及一侧由深至浅,另一侧由浅至深式相互交替缝合,直至缝合至创口末端,最后一针应由内到外穿出末端皮肤。拉直缝线,剪短外露部分,并粘贴粘纸,避免脱落[7]。

1.2.3 术后处理方法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敷料更换隔日进行,更换辅料时,注意检查伤口是否出现感染症状,了解愈合程度。拆线时间一般为缝合后5~7 d。

1.3 疗效评价指标

1.3.1 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效果评价 优:缝合处无瘢痕,缝合面平整,基本接近正常皮肤。良:缝合处无瘢痕,缝合面较为平整,近距离观察可有轻微凹凸,但距离1 m外观察,基本接近正常皮肤。差:缝合处瘢痕明显,和正常皮肤差别较大。

1.3.2 根据术后缝合处是否影响美容进行效果评价 优:缝合处愈合后无瘢痕,患者满意。良:伤口缝合处无瘢痕,患者较为满意。差:伤口愈合后瘢痕较为明显,影响面部美观,患者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将全部试验数据录入软件包,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

2 结果

3 讨论

伤口愈合、瘢痕大小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组织受损程度,再生能力、伤口有无异物和坏死组织,受损组织血供、神经支配、处理程度等。创面小、组织损伤程度轻,边缘整齐,未发生感染、坏死,组织再生能力强、血供丰富,则缝合后瘢痕较轻,反之,创伤愈合差,缝合后瘢痕遗留较明显[8]。相对于其他部位缝合而言,面部组织血供较好,周围组织丰富,这就为伤口愈合提高了很好的解剖学基础。

在该研究中,在进行缝合时,首先做好清创工作,全面、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降低因伤口污染造成感染、愈合不良,这也是保证缝合组织正常愈合的前提。皮下间断缝合,创面对和相对严密,缝合后表面相对平整,减轻了机化血凝块的形成,修复中,需要的陈纤维细胞也较少,降低了瘢痕过度增生的机会[9]。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影响美观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该种缝合措施的实用性[10]。部分患者因缝合效果不佳,多数选择二次瘢痕处理手术,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花费。因此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案在节约医疗资源同时也减轻了经济支出,这对于社会、医院、患者本身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面部清创术中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临床效果显著,缝合后伤口愈合度较好,伤口愈合对美容负面影响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平,杨国平.180例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的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3):34-35.

[2] 李效全,刘佳易,黄立佩.面部清刨术中两种皮肤缝合法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7):716-717.

[3] 刘文兰,李品坤,张国花.颌面部手术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11-112.

[4] 周锦烽,郝超.双环荷包缝合法在类圆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376-377.

[5] 杨洋,王元元,高扬,等.改良“荷包”缝合法闭合皮肤圆形缺损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6):245-246.

[6] 张望群,赵丽莉,赵志宇,等.皮下间断反缝在颌面部切口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401-402.

[7] 王金州.急诊面部损伤修复的美容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2541-2542.

[8] 曾媚.微创手术美容缝合治疗面部表皮囊肿40例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9):517-518.

[9] 郭永峰,周青.颌面部化脓性皮脂腺囊肿切开引流刮治缝合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3):1023-1024.

[10] 李淑霞,岳智玲,崔小平.导管钢丝贯穿法缝合面部裂伤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775-776.

(收稿日期:2014-06-15)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皮下间断缝合法和间断外翻缝合法在面部清创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皮下间断缝合法,对照组进行间断外翻缝合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和瘢痕明显程度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实验组患者伤后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实验组愈合伤口影响美观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面部清创术中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临床效果显著,缝合后伤口愈合度较好,伤口愈合对美容负面影响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面部清创术;皮下间断缝合法;间断外翻缝合法;美容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09-02

面部裂口外伤在创伤事件中并非少见,临床通常需要进行清创缝合处理,但缝合后,如恢复效果不佳,伤口部位极易留下瘢痕,影响视觉美观,给患者今后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降低面部清创术中的瘢痕遗留发生率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1]。该研究从缝合角度出发,通过对两种常规缝合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缝合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选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取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皮肤缝合的110例面部创伤患者,男65例、女45例,年龄在17~59岁之间,平均为(37.17±2.52)岁,其中57例为面部软组织裂伤、17例为下颌骨骨折、21例为面部皮脂腺囊肿、15例为颌面部黑痣。将以上两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37.38±2.63)岁。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37.81±2.81)岁。

1.2 方法

1.2.1 清创术 以上两组患者均在充分清创的基础上进行皮肤缝合。

麻醉方式为局麻,麻醉完成后,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反复清洗面部创伤周围皮肤,之后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保证伤后内泥沙、异物、组织碎片、细菌等全部洗净[2]。再次用碘伏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铺好手术巾,做清创处理。全面、详细检查伤口,去除伤口内血凝块、异物,清除坏死组织,并修正创口边缘,休整面积和力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缝合方案选择[3-5]。对活动性出血部位进行缝扎或结扎。对于创伤较为严重,伤及肌腱、肌肉、神经、血管者,应及时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

1.2.2 皮肤缝合法 ①对照组进行间断外翻缝合。缝线选择5-0号美容线,两针间距和缝合边距分别为3~4 mm和2~3 mm,进针为垂直进针,达皮下后,进行一层式缝合,缝合时,掌握合适缝合力度,打结时松紧适宜,缝合全面彻底,不留死腔[6]。

②实验组进行皮下间断缝合。缝合线选择5-0号可吸收线,缝针自创口端一侧进针,自创缘真皮层穿出,之后缝针字真皮深层向表浅层横向穿出,之后缝合对侧皮肤,穿出手法为真皮浅层向深层横向穿出,及一侧由深至浅,另一侧由浅至深式相互交替缝合,直至缝合至创口末端,最后一针应由内到外穿出末端皮肤。拉直缝线,剪短外露部分,并粘贴粘纸,避免脱落[7]。

1.2.3 术后处理方法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敷料更换隔日进行,更换辅料时,注意检查伤口是否出现感染症状,了解愈合程度。拆线时间一般为缝合后5~7 d。

1.3 疗效评价指标

1.3.1 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效果评价 优:缝合处无瘢痕,缝合面平整,基本接近正常皮肤。良:缝合处无瘢痕,缝合面较为平整,近距离观察可有轻微凹凸,但距离1 m外观察,基本接近正常皮肤。差:缝合处瘢痕明显,和正常皮肤差别较大。

1.3.2 根据术后缝合处是否影响美容进行效果评价 优:缝合处愈合后无瘢痕,患者满意。良:伤口缝合处无瘢痕,患者较为满意。差:伤口愈合后瘢痕较为明显,影响面部美观,患者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将全部试验数据录入软件包,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

2 结果

3 讨论

伤口愈合、瘢痕大小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组织受损程度,再生能力、伤口有无异物和坏死组织,受损组织血供、神经支配、处理程度等。创面小、组织损伤程度轻,边缘整齐,未发生感染、坏死,组织再生能力强、血供丰富,则缝合后瘢痕较轻,反之,创伤愈合差,缝合后瘢痕遗留较明显[8]。相对于其他部位缝合而言,面部组织血供较好,周围组织丰富,这就为伤口愈合提高了很好的解剖学基础。

在该研究中,在进行缝合时,首先做好清创工作,全面、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降低因伤口污染造成感染、愈合不良,这也是保证缝合组织正常愈合的前提。皮下间断缝合,创面对和相对严密,缝合后表面相对平整,减轻了机化血凝块的形成,修复中,需要的陈纤维细胞也较少,降低了瘢痕过度增生的机会[9]。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影响美观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该种缝合措施的实用性[10]。部分患者因缝合效果不佳,多数选择二次瘢痕处理手术,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花费。因此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案在节约医疗资源同时也减轻了经济支出,这对于社会、医院、患者本身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面部清创术中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临床效果显著,缝合后伤口愈合度较好,伤口愈合对美容负面影响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平,杨国平.180例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的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3):34-35.

[2] 李效全,刘佳易,黄立佩.面部清刨术中两种皮肤缝合法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7):716-717.

[3] 刘文兰,李品坤,张国花.颌面部手术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11-112.

[4] 周锦烽,郝超.双环荷包缝合法在类圆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376-377.

[5] 杨洋,王元元,高扬,等.改良“荷包”缝合法闭合皮肤圆形缺损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6):245-246.

[6] 张望群,赵丽莉,赵志宇,等.皮下间断反缝在颌面部切口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401-402.

[7] 王金州.急诊面部损伤修复的美容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2541-2542.

[8] 曾媚.微创手术美容缝合治疗面部表皮囊肿40例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9):517-518.

[9] 郭永峰,周青.颌面部化脓性皮脂腺囊肿切开引流刮治缝合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3):1023-1024.

[10] 李淑霞,岳智玲,崔小平.导管钢丝贯穿法缝合面部裂伤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775-776.

(收稿日期:2014-06-15)